终极懒懒猪 终极懒懒猪
关注数: 1 粉丝数: 2 发帖数: 256 关注贴吧数: 9
最近关于公务员的帖子比较多,我也说点,吧友们自己评价吧。 先表明,我不是诉苦,我对现在的生活还算满意。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先亮明身份吧,也不藏着掖着,我就是一个基层公务员,中部地区,具体到省就是湖北省,一个县的小乡镇。工资待遇1706,零时工工龄5年,正式编制工龄不到1年,科员级,现在还是试用期工资,试用期1年。现在基本工资796,这已经是加上了我的工龄工资的,津贴全年9600,每月平均800,其他的收入就是每年有1200块的交通和通讯补助,另外每年年底有第13个月的工资作为年终奖励,视单位工作情况和获得的奖励,可能有另外加的第十四个月工资,部分获得嘉奖比较多的单位,也许会有第十五个月工资,但是大部分都是只拿13个月 工资。也许你们觉得多拿一个月工资已经不错了,这里解释下,这多的一个月工资只是基本工资,具体到我就只是796元。 基本情况说完了。说点其他的体制内的事情吧。 以前几个帖子很多吧友已经说了要把公务员里面的官和吏区别对待。 我这里具体就我了解的一些东西说下,可能不是很全面。欢迎大家补充。 我觉得首先就应该把公务员按年度划分一下,这个年度就是第一次公务员考试的那一年,我记得好像是2000左右的时候吧,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在这个时间之前的公务员,说白了,就是传统的子承父业之类的,谁有关系谁进。在这里还要说明一个情况,关系到我后面说的一个事情。在2000年之后,国家有过一次精简机构,清退人员的举措,就我了解的,在基层,也就是县乡2级,基本是把1991年之后进的一些关系不硬的人都清退了,1991年到2000之间参加工作的人在县乡一级基层现在基本没有,这是一个10年断层,具体来说就是放到现在30-40岁之间的工作人员,在县乡两级政府占的比例比较小。 再之后就是2000年之后到现在的10来年公考,这段时期,国家逐步控制了编制渠道,到现在已经是逢进必考(你关系特别硬的除外),这期间进入体制内的都是70后80后到现在的90后的大学生们,我们可以算比账,这十来年通过这一渠道进入公务员队伍的人有多少呢?具体数字我不清楚,但是可以根据进几年的招录规模推算,2013年湖北省是招录了4500来人,湖北应该算是一个大省了,全国30多个省市的省考,加上国考,2013年公考招录的公务员总数大概是10-15万人,那么我们大致算下,10来年公考招录的公务员是多少呢?也就是100多万人。现在全国的公务员队伍是多少?这个我没去查过,有查过的可以对比下,我觉得应该有1000来万人左右。 再结合我前面说的那个公务员年龄构成状况和工作状况,吧友们应该可以了解到现在全国真正处于第一线工作岗位的也就是这100来万公考公务员,其他的都是40多岁的公务员,要么是处于领导岗位。要么就是人到中年,升迁上没有奢望了,自然工作的积极性就不高了,现行的体制对此约束力又不强,必然导致惰性的产生。 这也就是前几个帖子里面部分同仁说的闲的闲死,忙的忙死的现象出现的原因。 有思考力的人,应该可以了解到,最近抱怨的那部分公务员属于哪个队伍了吧? 在网上抱怨的都是近10年公考招录的公务员,2000年前进的那些公务员,谁会理网上的评论? 最后再说下比较问题: 我觉得做对比的话还是应该把地区差异,级别差异考虑进去。 就公务员来说,大致可以分为领导职位和非领导职位,同样的级别,领导和小兵是天壤之别。 至少得到正科才能谈有没有权利吧,现在抱怨的人大部分估计都是科员级。 通俗的说就是当官不带长,放屁都不响。举个例子,就省厅单位来说,处长和处调(处级调研员),都是处级干部,级别相当于副县长,处长就是有权的,处调也就是说着好听,实际上就是享受处级待遇的办事员。 好吧,今天就说到这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