焱中冰 焱中冰
关注数: 69 粉丝数: 612 发帖数: 4,655 关注贴吧数: 8
看完柴静的一点随笔 今天看了苍穹之下,第一感觉是国有话带来的一言堂,尤其在石油的问题上更为突出,监管单位和商家是一个人!?后来又想到了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钢铁行业不景气,常年靠国家拨款生存,没有市场竞争力(原因确实和纪录片里的一样,因为没有核心技术,只能靠最普通钢材,靠价格和量来生存),在包头呆了四年确实如此,好多厂子的工人都“放长假”。煤炭据说每天挖亏百万,不挖亏十万,只能不挖,亏的少点,不知真假。这时候感觉国有制确实不符合市场竞争,没有压力,导致停泄不前,或许开放市场竞争更好。再深入想想,以包头为例(只对这可能相对来说了解一点,呆了4年),如果真的不对包钢进行扶持,加入到市场经济,丛林法则中,不得不承认,除了军工或许还有薄板和轨梁,其他的厂子只能关闭,意味着有很大很大一部分人将会失业,而包头是一个围绕包钢来建设的城市,对整个城市来说都是一种灾难。由此引申,中国的老工业城可能多会如此。再往往深处思考,美国,我第一想到的是社保,美国的社保私有话后,私人保险公司只接受年轻人的投保,拒绝老年人,推给政府医保私保的阻挠导致奥巴马上台前的医保改个经过两任不得已实现。医保可能和环保没关系,但是都是一种国有和私有的关系,贸然进行改革,可中国经不起再一次动荡,回来再说环保,中国的环境确实越来越差,但是绿化面积也在不断增加,很多单位都会组织植树,可能很多人会说植树活动只是一种形式主意,但不可否认,中国人有了植树的概念。柴静给出的数字中有两点我感觉非常有意思,第一是大车的国四标准无人监管,数量站的比重少,但是环境污染的比重很大。没有被执行的法律只是一纸空文。第二是关于煤油和肺癌的关系,被作为保密数据。被老妈叫去刷碗,没思路了……总得感觉柴静的苍穹之下,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确实做的非常好了,最起码让一个普通人对“雾霾”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但是其中的一些矛盾的引导感觉有点夸大,个人感觉这是一部很成个的纪录片! 不要喷我,我只是随便写写,你可以不看不评论,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