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7790669 547790669
关注数: 43 粉丝数: 36 发帖数: 280 关注贴吧数: 30
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之走进新农村 走进新农村   6月21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主题为“走进新农村,探讨新农村制度创新”的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抵达淳安县枫树岭镇伊川村。经过一晚上的整顿,6月22号,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正式拉开了帷幕。在参观了整个伊川村后,我们对村老书记进行了面访。   为了对伊川村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实践活动的顺利展开,在热心村民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伊川村。淳朴的村风以及沿途的乡村美景,给每个队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令我们惊讶的是如今伊川村整洁干净的道路,道路的两边,不再是过去那简陋的民居,而是一幢幢新式的住房。赞叹之余,队员们忍不住拍下了伊川的新貌,在与旧房的对比中,体会到了其中巨大的变化。   从村民中了解到,养蚕业是伊川村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了解伊川桑蚕养殖的具体运作,傍晚,我们面访了伊川村的老书记,老书记不仅的养蚕能手,还是伊川村的养蚕“专管员”。在愉快的访谈中,老书记向大家介绍了伊川村的历史变迁和桑蚕养殖的具体情况。伊川村与淳安县茧丝绸总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由茧丝绸总公司提供蚕种给农户,农户将蚕茧以不低于1800元/担的价格卖给总公司,而总公司同时也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养蚕培训。因为夏蚕的养殖即将开始,伊川村需要老书记去镇上的站点统一领取蚕种,他答应我们24号携我们一同前往。最后,我们道别了老书记,第一天的活动顺利结束。   感受新农村,我们在行动   6月23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主题为“走进新农村,探讨新农村制度创新”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继续进行。在一整天的行程中,考虑到天气等各种因素,我们将队员分成了两组。一组采访伊川村的村民,而另一组来到汪村村,与桑蚕专管员与诊所的医生进行交谈。   在对伊川村民的采访中,我们大致了解了桑蚕养殖带给每位养蚕户的经济收益,当地每担蚕茧的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相挂钩,但不会低于1800元/担,而在去年,更是达到了2400元/担。我们还进入了村民家中,感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活变迁。而来到汪村村的村民,与桑蚕专管员进行了交谈,听他介绍了桑蚕从蚕种到结茧的具体成长过程。之后,在对村诊所医生的面访中,我们获取了当地医疗卫生情况的相关资料。   在该日晚对资料的整理与队员的交流中,我们深深得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两村带来的巨大变化。村民生活状况的改善、桑蚕业在村大队带领下快速发展、卫生条件的改善与整洁公厕的建设,无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着对新农村美好生活的向往,队员们结束了第二天的行程。   以蚕兴村,蝶变伊川   6月24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名为“走进新农村,探讨新农村制度创新”实践小组,跟随老书记前往领取蚕种,并在途中偶遇高站长,之后我们参与了老书记分发蚕种的工作。   一大早,实践小组的几名队员就如约来到了老书记的家中,跟随老书记一起前往镇总站领取伊川的蚕种。沿途,新式的村舍再次让队员们发出由衷的赞叹。当我们抵达总站时,遇到了总站的高站长,队员们迅速地抓住了这样的一次机会,在不妨碍其工作的前提下,对高站长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交谈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整个淳安县有大约20万农户参与桑蚕的养殖,而淳安茧丝绸总公司会对村民的蚕茧进行统一收购,之后将其卖给缫丝厂以作进一步的加工。之后我们随老书记回到村中,并协助老书记参与了分发蚕种的工作。   在这一天的体验中,我们对当地桑蚕业的具体运作,有了更深的体会与进一步的了解。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当地是怎样凭借桑蚕等产业,以蚕兴村,蝶变伊川。村民的辛勤养殖与劳作,再加上一整套的产业链接,使自己的家乡逐渐走上富裕之路。   多个核心,协同发展   6月25号,浙江工商大学财会学院主题为“走进新农村,探讨新农村制度创新”暑期实践小组,参观了伊川以及邻近汪村的茶园、桑树园和绿化林木,感受到了当地除了养蚕业外,其他相关种植业的蓬勃发展。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