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an-4 tulip1017happy
急则疲,慌则乱。
关注数: 50 粉丝数: 1,455 发帖数: 11,567 关注贴吧数: 49
分析C罗招恨的几个节点?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满C罗 首先,所有的基调都是以曼联为视角主线来阐述的,不带个人主观情绪,尽可能客观中立角度来阐述事实内容。 招恨节点1:初次亮相比较惊艳,但是后续球风华而不实,撑起不7号球衣,不如贝克汉姆有用,即战力有限; 招恨节点2:与范尼之间产生矛盾,导致之前球队最佳射手被迫转会离开曼联,让球队前场少了重要的进攻点。 招恨节点3:与鲁尼在世界杯上发生摩擦,给球队新赛季的备战带来了很多负面消息,影响球队团结。 招恨节点4:带着新人纳尼、安德森玩性爱派对,有自成小团队的趋势,场外花边新闻也开始多起来; 招恨节点5: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转头皇马,有种背叛,抛弃糟糠之妻的感觉; 招恨节点6:皇马欧冠淘汰曼联,非实力以外的因素被淘汰,C罗在比赛中的进球等于亲手将曼联淘汰出去。 招恨节点7:第二次加盟曼联时,竞技能力下滑、之前在尤文破坏内部团结问题、最早初衷是想去曼城; 招恨节点8:C罗加盟的第一个赛季,球队经历了动荡,联赛排名低、各大赛事都早早出局,教练更换,很多战术打法受制于C罗的存在造成很多矛盾; 招恨节点9:新赛季初期,C罗就寻求离队转会,并且没有参加球队前期的备战集训; 招恨节点10:新赛季表现不加,甚至还出现提早退场的不当行为; 招恨节点11:联赛中期,录制不恰当的采访视频。 我很想知道贴吧里的各位,你们是因为以上哪个节点,开始不满C罗,甚至是怨恨C罗。如有遗缺,大家也可以自行补充。 PS:所有视角都是以曼联为出发点,至于涉及到国家队、其他球星等跟曼联没关系的,都不算在上面)
浅谈C罗视频播出之后的影响 1、首选C罗选择视频播出,就意味着他肯定是会离队,这总比他一直吊在曼联不上不下要好很多。也减少了后期外界对球队乱七八糟信息的干扰。从这个角度来说,不一定是坏事。何况在球场战术来讲,他踢得别扭,我们看得也别扭,分开对大家都是好事。 2、对球队下阶段联赛的影响。世界杯一开打,这个视频热度就会降下来,对于俱乐部而言有很多时间去处理这段视频所涉及到的信息,对球队而言也有缓冲期,基本应该不会对下个阶段的联赛有实质影响(除非所涉及到的内容让俱乐部没办法及时处理,造成球员抵触)。 3、我最担心的两方面,第一就是涉及到俱乐部管理层的信息。俱乐部管理肯定是有问题,毕竟那么多年联赛没冠军,连欧冠资格都不能确保。预感所涉及到的信息内容会遭到球迷对管理层的抵制,不过话说回来,之前抵制格雷泽的团体就一直存在,如果不是太重磅的信息,估计这块还不会对球队有太大冲击。积极的一面是会在短时间督促上层加大对球队的投资建设。 第二就是关于滕哈格的信息,这个我觉得会很致命,万一这段视频把滕哈格的人设搞崩了,那接下来就真的不好带队了。毕竟队里还是有C罗的铁杆卡塞米罗、B费、达洛特、加纳乔等人。再加这赛季不被重用的大英本土球员马奎尔、桑乔、万比萨卡,势必也会被大英媒体借机渲染。 PS:首选不管C罗是否委屈也好,再怎么有理有据也好,但在这个节点播出采访视频,这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即使曾经的基恩、鲁尼也只是把所谓的不满停留在小道消息而已,也不曾像C罗这般正式在媒体上公布。说好听话点是格局小,说难听点就是自私自利。
滕哈格执教水平有待提高。 说几个问题点: 1、开赛第一场让弗雷德打拖后后腰做防守,结果被对方爆了,第二场头还铁,还这样安排,结果被完爆惨败。对于一名执教新球队的教练来说,俱乐部给到的备战期算是充分的。但滕哈格依旧没意识到英超的对抗激烈程度以及攻防转会节奏,头两场偏执的阵型让俱乐部两连败。其实第二场的溃败是可以避免的。 2、阵容轮换力度有点问题,联赛主力首发球员的比赛密集程度有点高,个人觉得有几场欧联比赛,完全可以大胆起用一些替补球员和年轻球员。之后足总杯和联赛杯一旦开打,这个问题会暴露得更多。 3、临场战术调整问题,从切尔西这场开始,就越发明显,一直不明白为啥要把B费调整到边路,B费作为中前场反击输送点,把他挪到边路等于把自己反击的一个接转点弄没了。另外B费也不具备边路突击能力,等于把边路进攻也掐掉了。完全搞不懂这一手操作的目的性。边路没人,也可以用其他人去客串,但把B费挪到边路,弊大于利。 4、对于小麦的定位问题,小麦有硬度,有对抗,缺点就是没有位置感,实际上你在他旁边配置一个有防守位置感的中场,他发挥得会挺好,参见卡塞米罗在替补阶段,小麦+埃里克森的配置其实足够应对某些场次比赛,他的定位应该就是胖虎的替补,而不是站在中前场,去做前场衔接工作。另外还要考虑好他和胖虎同时在场时的站位和分工问题,现在明显两人同时在的时候,没有给中场防守提供1+1》2的效果。 5、弗雷德的定位问题,弗雷德很能跑但是不太会跑,弗雷德相当于前场搅屎棍作用,你不能给他复杂的战术要求,否则他会让你变得复杂,他目前最适合的位置就是前场(后面有两个中场帮他补位呼应,反而能提升他前场反抢的效率),而不是后腰位置,因为后腰位置的人一旦跑散了,整个防守体系就彻底乱了。但这几场明显弗雷德替补上去都是去顶埃里克森的位置,效果很差。从踢球风格、习惯和能力来看,埃里克森下去之后,B费、小麦甚至齐达内都比弗雷德更适合出现在埃里克森离场之后的位置。实在不行,把利马提上去也是种解决方式。 6、关于桑乔的使用,桑乔向前的无球跑动不够,对比安东尼一直能出现单刀球或者半单刀球机会,就说明桑乔向前的无球跑动太少。实际桑乔的踢球特点是跟B费有冲突,都是完成最后一击或者最后一传的角色。有别于B费的无球跑动范围,桑乔这点做的不行,以至于他的存在感太少。另外桑乔做不了主攻突击手,他更适合在球队的弱侧区,就是等自家球队在强侧进攻时,突然把球转移到弱侧区域,这时候的桑乔能把效率提高很多。你看但凡桑乔有好的表现,都是这样的局面。另外桑乔应该靠近席尔瓦和马塔在中前场串联衔接的踢法,将曼联前场盘活,尤其是曼联目前两个边后卫的向前助攻能力是不弱的,可以完全让桑乔靠近中路去发展,把边路留出来给边后卫。 另外也说一下滕哈格做的好的地方: 1、就是以“状态论”为上场标准,充分调动球员的比赛积极性。卢克肖就是典型代表。 2、对于达洛特的定位使用,极大弥补了他单防能力偏弱以及身体素质一般的弱点,突出了他处理球能力以及左右脚均衡的能力等,对达洛特的使用方式有点像坎塞洛,效果也很好。 3、重新定义拉什福德踢左边路,实际上拉什福德目前最适合的区域就是左边路。上赛季表现不好除了心态和身体原因,其实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拉什福德一直踢右边路,没有竞技状态。 4、着重利马和瓦拉内的搭配使用,完全解决了中后场出球慢、出不了球的问题,同时增强了防守机动性,而且利马是左脚将,对球队帮助是很有针对性。利马唯一的问题就是身高不足,应付站桩式的中锋,其实踢的很挣扎,所幸现在英超球队风格都不是以前英伦风格,否则像以前的斯托克城、博尔顿那种踢法,利马估摸着会被爆掉,不过目前这个问题不算太大。 5、对于更衣室管理问题,我觉得挺好,从输球跟着球员一起跑圈做惩罚,到C罗停训停赛问题,都比较让人信服。 6、球员的买卖以及打造球队的思路,我觉得也很正确,都是在点子上。除了溢价之外,不觉得有啥问题,其实溢价也不是问题,只要好用,溢价就溢价,否则不好用,没法用,即使免费的也没意义啊。
曼联最大问题还是出在球员搭配方面 首先吧里很多人说🔒没战术,进攻没套路。其实曼联不是没套路没战术,但问题出在了球员的搭配。 防守端:很多时候一次成功的防守带来的是一次有威胁的反击机会。所以现在很多球队流行高位逼抢战术,但这个战术的前提是中场得有个覆盖面广能跑的球员。这一点曼联的中场配置决定了,只要弗雷德不上,曼联就不能做高位逼抢战术,而一旦做了,结果就是因为后腰移动速率慢,容易被对方打穿。打弱队,这个问题就很明显,你不抢,对方就拖,你一上抢,自己后方就会留出空档,今年这种情况已经好多次了。有时候不是对方进攻多有套路,而是你自己防守失位,漏出了空档。关键今年弗雷德竞技状态也不好,更是把这个问题暴露出来。 进攻端:问题主要出在桑乔这个点,我一直反对桑乔。是因为他之前的踢法是边前腰。可以参考姆希塔良、香川在曼联的状况。没想到他是真的踢不了边锋。。。没无球跑的意识,一对一不敢突破,喜欢原地接球,尤其是反击时候,还是喜欢等脚下球,不是向前跑空位。这点不如林加德,甚至还不如刚离开的詹姆斯。甚至马夏尔都比他能踢边锋,起码马厂长就算现在过不了人,但是人家还是敢突破,起码让对方边后卫有压力。看看桑乔,但凡对方站面前,就传安全球,对方一点压力都没,没防守压力了就会做点其他事,那就是进攻,结果反过来我们自个儿防守压力大了。 至于主教练,责任也大,球员没有搭配好肯定是他问题。接下来希望拨乱反正,起码现在这阵容,冠军可能是奢望,但是前四那是必须的。 希望冬季可以买个类似埃雷拉的中场球员。
成绩不好就是索尔斯克亚的问题 球队确实发生了很严重的伤病情况,再比较上赛季阵容得那些人,整个人员配置确实单薄很多,在这一点,引援方面很不到位,这个对于球队的最终成绩是很有影响的,这个是客观情况,这可能不是索尔斯克亚的问题,但是这也不能成为索尔斯克亚带队成绩不好的借口。 首先索尔斯克亚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后卫的选择,尤其是重用林德洛夫而放走斯莫林。球队是落阵地战不行,但这不是打法配合和套路的问题,而是对于防守方的压迫感,也就是当进攻没成功后,能否把对方反击掐断,短时间内本队组织第二轮甚至持续性的进攻。但往往我们这个连续的压迫感没有,因为对方每次解围反击第一点到了林德洛夫防区,基本上对方就能控制到球拿到球,然后持续进攻的压迫感就没了。这个问题是很严重的,大家可以对比弗格森时期的曼联,这个因素绝对是踢弱队最关键的环节。 再对比一下利物浦,会发现范迪克每次都能将对方前锋的反击点掐断,然后球队阵型一直压迫对手。只要进攻有压迫感,迟早能造成进球,因为任何防守球员的注意力和精神力不可能会持续集中那么长时间。而曼联现在做不到这点,因为老是给对方可以有喘息的机会,而造成这个问题的,除了前场的反抢力度,剩下就是中后卫的能力。马奎尔做得很到位,基本上都能抢下来,组织新一轮的进攻,但是林德罗夫就不行,始终选择让对方先拿下来,然后做干扰破坏。 我一直觉得这就是踢弱队不行的主要问题,关于这点是索尔斯克人亚用人方面的问题。 至于其他方面,说实话,就这拨人,技术能力放在那,换谁也没用,只能希望伤病员尽快恢复,该买人还得买,最后林德洛夫真的不要再用了。
感觉国奥教练能力不够 首先,比赛看下来,两支球队水平基本上差不多,没想象中那么大(无非就是韩国队整体阵容很均衡,没有明显短板,而国奥队的边后卫是短板)。整个比赛走势除了场上队员,另外一个变数就是教练的临场指挥。但是这场比赛做得不够。我简单分析一下我看球时的感想: 1、比赛一开始,双方呈均势,张玉宁作用很明显,给对方中后场压力很大,再加上陈彬彬的速度,韩国整个阵型是被压制的。当进入到中期时候,韩国队的接球点和出球点发生了变化,后腰挪到边后卫位置上接球出球,两个边后卫向前的幅度加大,这个时间段国奥队很被动,自己两条边路屡屡被对方作为突破口,基本上自己两个边前卫都回防加强防守,而我们主教练在这一点调整上很慢,没有太多应变,也就是陈彬彬和胡靖航两边换位,说实话没看懂这个操作的意义。其实这个阶段可以看到,对方边路压上幅度大,但边路身后空档也多。可惜我们中场两名球员(黄政宇和黄聪)都缺少调度的能力,转换进攻能力太差(对比对方中场处理最后一个绝杀球的助攻),我们自己的边路压不上去。最后只能靠大脚找张玉宁这个支点,然后再做后续攻势。 2、换人问题,其实张玉宁换下后,就意味着国奥队前场少了个支点,整个打法是需要改变的。杨立瑜其实可以踢右边路,胡靖航可以踢中锋,加上陈彬彬,更多应该机动性打法,多互换位置,跑动不要太固定。但实际上三人站位还是比较固定,没有想象中那么频繁换位。之后上周俊辰,意图没有问题,要打反击,但是两个边路的空间距离没有拉开,这个问题还是先前那个原因,中场两个后腰缺少调度能力,所以制造危险机会有限。最后时刻,其实球员体力已经不行了,像段刘愚也有抽筋迹象,队员解围动作也不到位,这时候不应该再考虑进攻而是选择防守,尤其对面球员还保持体力,如果还是像之前拉开空间选择进攻,很容易在攻防转换上出现问题。这个是教练判断失误,选择了错误的作战信息。 接下来是选人方面,昨天比赛看下来,如果按照现在的打法,我觉得丛震可能比黄聪更适合现在的首发,首先已经有黄政宇进行后场扫荡工作,另一个后腰需要进行球的调度和梳理,显然黄聪这点做得不到位或者说现阶段他没能力做到,而这个恰好是丛震比较擅长的角色,之前在申花踢中超联赛就是这种踢法。一旦中场疏导及时,那么边路拿球队员的空间距离就有了,更利于接下来的进攻,可以选择配合,我们边路球员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希望教练接下来的比赛再好好琢磨一下。
msn的确不行,像潭死水! 这场都在喷bjh,但请问大家,bjh多久没踢这样对抗的比赛了?!教练之前为什么不适当的让bjh作为替补在之前的比赛中登场,好歹找找比赛对抗的感觉吧?! 还有看看马丁斯的表现,证明马丁斯是能踢满90分钟的,若不是登巴巴的受伤,马丁斯最多每场20分钟甚至更少的时间。登巴巴受伤的原因除了被寸劲,还有个因素就是疲劳,试问主教练如果合理运用两前锋,不死命用登巴巴,估计所谓的寸劲不会造成那么大的伤害!!! 今天上半场踢得好是因为中场压制对方,逼抢力度高,而下半场明显受困体力,防守强度降低,而莫雷诺已有伤,此时应该换上郑凯木加强中场防守 ,而不是轻易地让对方在中场轻易顺畅的组织进攻,看似右路被打穿实则中场防守力度下降。教练无动于衷,而熊飞屡次被打穿,应该考虑换人调整。张路本身可以打右边后卫。起码体力拼抢有保证。 下半场的战术执行有问题,王云上去之后太多的过顶长传找马丁斯,效果不好,放弃送脚下球,战术打法不对吧。 现在球队人少,但是人少你作为主教练也要有针对性的改变啊,不能说没人就不作调整吧。这不是借口吧。哪怕调整失败,大家也知道球员实力不够,但起码看到变化,再做调整,但msn永远就这样,不愿打破所谓的平衡。其实看看马丁斯,变化说不定可以带来希望,不变永远就是潭死水!
绿地请您改一下建队方针吧,老是放卫星真的吃不消。 这几年买来一堆30岁上下的即战力,就是要出成绩,但是所谓的即战力都是前几名球队不要的,甚至连替补轮换都不一定能进的球员,来我们这就是主力,事实证明成绩暂时出不了,而当初所谓的外援优势现在看来也已经是荡然无存。 这几年绿地或许没想到通货膨胀这么厉害,也显示出自己预估错误。反正现在看来要让绿地跟华夏、苏宁一样砸钱不太现实。人家第一年接手或者第一年踢中超,这砸得力度跟绿地这几年累积的力度差不了多少。 我觉得绿地可以换一种思路建队。就像当初使用申花启用02那批人一样,牺牲一两赛季的成绩,重新打造球队。精英队应该更多使用,与此同时,看看泰达那思路,没钱就多买些国青、国奥球员,这些人就是未来几年的中坚力量,看看恒大都已经开始储备了,申花却走着相反的引援道路,况且又出不了成绩,真的应该换一种思路!!! 申花能拿联赛冠军也是靠着所谓年轻球员,95那批、03那批,都是靠着之前一个赛季的锻炼。其实球迷也能接收,也能欣喜地看着自家年轻球员的成长。就像徐根宝时期的东亚(撇开上港),虽说没钱买人,但是都看好球队前景,也都能支持,同样地,这也适合申花。 反正我觉得,与其买些30岁上下的即战力,还不如多用点(买点)年轻球员,起码让人感觉有盼头。然后适当配几个老将辅助一下,再加上现有外援,未来的成绩比现在这种不上不下要好很多了,而且像李帅这种转会也没必要再出现。
我喷绿地乱作为,居然被说倒钩!就是强烈反对李帅来申花!!! 我到目前为止的帖子都在说绿地在转会市场的不作为和乱作为,只针对管理层!!!有看到我说申花的不好么,有骂过申花么??就连球员和教练都不曾骂过!!! 在吧里说绿地的不好成了不良的气氛?!难不成跪舔俱乐部的都是好的就成了良好风气么?!!! 我都是讲事实凭依据,当然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但都是对事不对人,大家都是有脑子的人,都有自己的判断,从没有所谓带节奏的思路,也没有煽动性的话,所以别一口一口地说我倒钩。 看看曼联球迷怎么喷格雷泽的,但是同时又是怎么支持球队的?!这都是一分为二说事!我到现在的言论都是如此! 我这样的言论被说成倒钩?!我就不理解了,怎样的说辞才不被说成倒钩,成天念着绿地的好,没有绿地就没有申花的今天和未来,容不得我们半点亵渎?!! 一味的妥协和忍受只会让俱乐部管理层有恃无恐!!! 那些个开始谈论说什么李帅来就支持的论调就是带节奏!!! 不支持他来就是现在态度,至于“来了就支持”这种论调根本就不是现在需要回应的,我觉得很多人说“来了就支持”是出于对于球队的热爱和支持,但是却是俱乐部观察球迷的容忍度和底线,当大家都开始接受“来了就支持”的论调时,那么就真得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有恃无恐。。。 今天能接受李帅,那么就又下一个李帅出现!!!
现在看来埃文斯、拉斐尔、小豌豆被放走是大错误!!! 首先提出范加尔赛季初卖走埃文斯、拉斐尔、小豌豆是个不太明智的决定。 范加尔之前为什么强调传控而放弃了快速的攻防节奏,其实是根据曼联现有中后卫的配置决定的。昨天那场很明显,前场进攻,中后卫顶防出现了问题,琼斯和斯莫林的站位以及上抢的时机远远没有当年里奥和维迪奇的水准,这就是曼联中后卫现在的问题,就是球队大举进攻压上,加快进攻节奏的时候,中后卫对于球队的防守缺少保护,卡里克和费莱尼的压上,会造成中场防守的真空,而这方面,琼斯和斯莫林做得还是不够。 而埃文斯这方面要做得比这两人好,埃文斯顶防那一下狠,而且要比琼斯稳,出球合理性也要强,而范加尔之前选用布林德受制于身体条件,所以面对对方蛮不讲理的黑又硬基本上没有抵抗能力。 拉斐尔的放走让曼联右边后卫少了一个助攻利器,瓦伦受伤,让这个位置的攻击性更差了,而且要考虑到这条边是马塔占的位置,所以如果右边后卫没有向上的进攻能力,基本上这条边就废了。。。要用马塔,右边后卫必须上进攻能力强的边后卫,可惜现在瓦伦伤了,达米安不具有这方面能力,也只有上杨教授,杨教授没话说,进攻最有危险的就是他。。。 小豌豆被放走的弊端已经显现,昨天曼联边路传中的机会不少,但是门前包抄都做得不够,这时候又要提到鲁尼。。。唉,站在禁区里有点木,尤其是杨教授下半场一脚低平球横扫门前,鲁尼就压根反应蛮没启动。。。换成小豌豆那是妥妥地到位了。。。鲁尼真的不能当前锋用了,基本上到了他这边就没有危险性了。。。不能突,脚下速率又慢,身体对抗又不占优势,抢点跑位又不是他强项。。。可以放弃了。
俱乐部的言行确实没有达到球迷的预期!!!被喷是有理由!!! 首先不进行人身攻击,吴总的为人不应该受到质疑。只针对俱乐部这几年的举措,此外不是说现在买的人不好,而是跟当初喊的口号不一致,这才是被喷的对象!!! 一、在聘请主教练方面,俱乐部肯定是要负责的,当初对吉洛的考评,对于球队建设的沟通,都存在问题(其实说白了就是选择吉洛价格不贵!!!): 1)俱乐部一直说着力培养年轻球员,精英队应该是重点,但是主教练却从来不用这批球员,如果说联赛第一阶段这批人没有报名联赛,大家都理解,但问题是第二阶段报名的那几人也没有机会出场,何况最后几场比赛无关大局吧。明显吉洛对于年轻球员的使用理念跟俱乐部的初衷不一致吧!! 2)主教练对于球队的战术打法,俱乐部之前肯定是有沟通交流的吧,但结果球队的战术打法一个赛季下来一直混乱,你可以说主教练不会使用战术,你也可以认为现有球队的配置不符合主教练的战术要求。是厨师水平不到位,还是说食材达不到厨师要求?!无论哪种说辞都说明俱乐部再选主教练的时候没有好好思量或者考虑不周全!!! 3)中途吉洛已经想走了,对于一个没有信心再执教球队的主教练,俱乐部为何还要挽留?!而且球队的战术已经不符合当初的初衷,既然如此为什么不选择一个更适合使用和搭配现有球员执行新战术的主教练?难道是出于安稳球队的目的么?对比一下恒大的果断,申花俱乐部管理层的做法就有欠妥当。 二、俱乐部的引援力度真心不是很大,给人感觉是先看价格再看价值,而不是人家是先看价值再看价格!!! 1)内援引进: 首先不针对球员,买来的这些球员还是不错的,但是以绿地当初海口要加大投资力度的口号有点偏差吧,上港签下于海、石柯,恒大买进邹正、张佳琪,国安买进于大宝,这些应该是赛季初比较大的交易,申花俱乐部确实用钱了,但是所买球员的级别差了一点吧(现在不谈贵的好不好用的问题,而是谈敢不敢买贵的问题),俱乐部缺乏一掷千金的气魄,当初的雄心和决心呢?这跟当初海口加大投资引援力度的口号不对应吧!!!(基本上内援跟永昌是一个级别的,大家自己翻翻永昌的引援名单,再对比我们的,级别是差不多的) 2)外援引进: 首先要肯定中期的外援引进,确实弥补了很多问题,这点要肯定一下。但是除去中期的外援投入,前期的投入并不多,苏祖、卡希尔、帕帕,这些球员的价格贵么?所谓的大手笔呢?这个又跟当初说要加大引援投资力度不吻合吧(吧里某些球迷不要谈性价比、谈买来的球员好不好用的问题,说到底这些人花了多少钱,人家恒大又花了多少钱,鲁能又花了多少,也不要谈性价比,你看恒大、曼城、切尔西、大巴黎、摩纳哥这些球队哪个一上来就买所谓“性价比”的球员。。。说来说去就是申花买的球员不贵!!!重点就是俱乐部实际操作与当初口号不一致!!!) 此外对于吧里某些球迷的论调进行探讨: 有一点大家应该确认,绿地集团当初的口号是直接把申花和恒大、鲁能、国安做为对比对象,要重塑豪门!!!所以衡量标准而不是朱骏时期的申花,也不是杭州绿城、重庆力帆之类的球队!!!首先大家要搞清楚这一点!!! 那么青训、训练设施的改善,还有很多硬件条件的改善,这是一家立志要重塑豪门的俱乐部最起码做的!!!请看清楚,这是最起码的,最基础的,绿地现在所做的事情是值得肯定,但是对比恒大、鲁能,我不觉得这些措施值得某些球迷大说特说,赞扬得一塌糊涂~~~ PS:登巴巴的引进很大程度上是球迷以及成绩压力的导致下才会有的,原先根本就不算在预算内!说白了就像蜡烛一样,你不点,它不亮,要人逼的~!! 还有,喷的是什么, 喷的是当初的口号,要加大投资力度,要3年拿出成绩,这种嘴巴说说,而言行不一致才是喷的对象!!! 球迷不是胃口高,也是愿意接受俱乐部慢慢来,像多特蒙德那样重塑辉煌,即使5年、10年都会支持。但是!!!所谓球迷一步登天的妄想其实是俱乐部自己给球迷规划出来的!!!是俱乐部当初的口号给我们造成了这样那样的信心以及所谓某些人口中的好高骛远(实际上以恒大当年的操作模式,这种好高骛远不是不能实现)。 其实俱乐部务实一点,慢慢来,不要乱喊口号,纯粹喊喊口号安抚球迷的做法不要再出现,明年引援给个说法,觉得走性价比,走持续发展道路,咱就慢慢等,如果要立马跟恒大比肩,就投大钱出来砸,不要再吹!!!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