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p199126 zwp199126
关注数: 44 粉丝数: 19 发帖数: 2,043 关注贴吧数: 5
天蝎座守护星降级为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遭到“降级”。  8月24日的布拉格阳光灿烂,但在布拉格的国际会议中心,却似乎可以闻得到火药味。当地时间24日14时(北京时间24日20时),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举行闭幕会议,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国的天文学家对行星定义决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自发现之日起地位就备受争议。经过天文学界多年的争论以及本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数天的争吵,冥王星终于“惨遭降级”,被驱逐出了行星家族。从此之后,这个游走在太阳系边缘的天体将只能与其他一些差不多大的“兄弟姐妹”一道被称为“矮行星”。  根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通过的新定义,“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按照新的定义,太阳系行星将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  根据新定义,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被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此次大会决定不再考虑重新认定被视为冥王星最大卫星的卡戎。  美国今年1月发射了“新地平线”号冥王星探测器,踏上长达9年半的探索之旅。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是否会因冥王星被“降格”而修改“新地平线”号的探测计划。 决议草案经激烈讨论与修改最终首次明确规定行星定义 冥王星就这样“惨遭降级”  16日第一稿:“太阳系将有12颗行星”  内容:新的行星定义包括两点,一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二是质量必须足够大,其自身重力必须和构成行星物质的表面力平衡使其形状呈圆球。  通常,行星的直径必须在800公里以上,质量必须在50亿亿吨以上。  假设结果:照此方案,太阳系将出现12颗甚至更多的行星。不仅传统的“九大行星”能保留地位,“齐娜”、谷神星和“卡戎”也将“荣升”为行星。  行星定义委员会还说,如果以后再发现新的符合标准的天体,也可以被定为行星。  自行星定义委员会16日提出关于行星定义新标准的第一稿草案后,就引发与会天文学家的激烈讨论。据美国卡奈基研究院的艾伦·博斯透露,部分天文学家在18日进行了一次模拟投票,结果显示,大部分天文学家不赞成行星定义委员会提出的将太阳系扩容至12颗行星的方案,尤其是不赞成该方案设立的“类冥王星体”(Pluton)概念。  反对者转而支持两位乌拉圭天文学家———冈扎罗·坦塞迪和朱里奥·费尔南德斯———的修改建议,即以“矮行星”概念代替“类冥王星体”,并在行星定义标准中加入“必须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天体”和“天体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的要求。  博斯说,大部分参加讨论的天文学家都支持两位乌拉圭同行的建议,虽然他们也同意,“(行星)必须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天体”这一条有些苛刻,但以“类冥王星体”定义小于八大经典行星的天体实在欠科学考虑。因为Pluton这个词在法语和其他几种语言里和Pluto雷同,而且早已被地质学家用作指地表以下的一种岩体。  在18日的模拟投票中,有18名天文学家支持行星定义委员会的第一稿草案,20人认为应当修改,另外50人支持冈扎罗·坦塞迪和朱里奥·费尔南德斯的建议。  不过行星定义委员会主席欧文·金格里奇对此表示,“会场外还有很多人在维护冥王星的行星地位,力量对比一半对一半。”  22日第二稿:“8颗经典行星+矮行星”  内容:认为行星应该符合三个条件:必须是该区域内最大的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通过流体静力学平衡,使自身形状达到近似球形;天体内部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另外提出矮行星概念,代替第一稿中的“类冥王星体”概念。  假设结果:照此方案,太阳系中将只确认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等八颗天体为经典行星,冥王星不再是经典行星,和“齐娜”、谷神星以及“卡戎”一道,列入矮行星。  第二稿由乌拉圭天文学家冈扎罗·坦塞迪和朱里奥·费尔南德斯首先提出,得到17位天文学家的支持。  定义委员会于22日向大会散发了决议草案的第二稿做进一步讨论,并在它的基础上产生了第三稿,也就是最终稿。  24日最终稿:冥王星不再算是行星  内容:在经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上午公布了行星定义决议草案的最终版本。该草案分为两部分,分别需要单独投票表决。  第一部分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并且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这些天体包括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都是在1900年以前被发现的。  而同样具有足够质量、呈圆球形,但不能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为“矮行星”,冥王星是一颗“矮行星”。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草案的第二部分规定在第一部分的“行星”前面加上“经典”这个词。  假设结果:如果第二部分没有通过,那么根据第一部分的规定,太阳系的行星只限于1900年之前发现的那8颗行星。“矮行星”不是行星,冥王星将与行星地位无缘。  如果第二部分得以通过,那么1900年前发现的8颗行星就被称为“经典行星”,冥王星、谷神星、原先被认为是冥王星卫星的“卡戎”和“齐娜”就被称为“矮行星”。“矮行星”也是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遭到“降级”,被称作“矮行星”。  其他围绕太阳运转但不符合行星与矮行星条件的物体被统称为“太阳系小天体”。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会决定不再考虑重新认定被视为冥王星最大卫星的“卡戎”。  美国今年1月发射了“新地平线”号冥王星探测器,踏上长达9年半的探索之旅。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是否会因冥王星被“降格”而修改“新地平线”号的探测计划。
双子座 <转>【双子座每天性格特点及同天生日的名人】 5月21日http://post.baidu.com/f?kz=77927157 5月22日http://post.baidu.com/f?kz=77927003 5月23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244 5月24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232 5月25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267 5月26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216 5月27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769 5月28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654 5月29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753 5月30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796 5月31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815 6月01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848 6月02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866 6月03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887 6月04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916 6月05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932 6月06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954 6月07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965 6月08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89985 6月09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029 6月10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016 6月11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048 6月12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060 6月13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074 6月14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087 6月15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102 6月16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121 6月17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127 6月18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143 6月19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160 6月20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195 6月21日 http://post.baidu.com/f?kz=9690205
<转>聪明有什么好 有篇文章在谈到民主时说,民主有两大难题:一是穷人总是多数,少数服从多数,富人必然吃亏;二是傻子总是多数,聪明人必然吃亏。我觉得前一句话不对,事实上不管是美国大选、台湾大选还是其他什么地方大选,当选的都不会是穷人。至于后一句话,倒颇有同感。  前段时间还读过一篇文章,说一般人都有从众心理,如果有人常常有与众不同的想法,而且行为独特,他们就会受到众人的排挤,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聪明人之所以聪明,就是因为常常能看到多数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到多数人想不到的事,说出来,做出来,会招致嫉妒,引起别人不快,而现在很多事都会假以民主之名,聪明人也就必然吃亏。不说不做,心里不安,会让自己陷入痛苦境地,也吃亏。 聪明人不光在民主制度下会吃亏,在不民主的制度下也会吃亏,很多时候,吃亏和民主无关。  如果说做聪明人仅仅会吃亏,也还不算太大的问题,可怕的是有时聪明人还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有两个学生犯了罪被判绞刑,两个学生一个聪明,一个笨蛋。笨蛋那位先上绞刑架,可是当行刑人行刑时,架子却放不下来,笨蛋因此逃过一劫。到聪明人上绞刑架了,还是放不下来,不过这时聪明人却大喊:我知道毛病在哪了。结果是聪明人送了命。  上面说的是一个经典笑话,可下面的事却让人笑不起来了。  苏格拉底是公认的聪明人,但在当时的哪个年代却不是每个人都这么想。当时有个神说苏格拉底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可苏格拉底本人却不这样认为,他是个追求真理的人,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找了一些当时自认聪明的人,进行了认真探讨,结果他不得不承认神是对的,这些人的智慧并没有超过苏格拉底,不过他也不是认为自己就是最聪明的人,而说神才是最聪明的,神的意思是说,只有像苏格拉底这样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智慧的人才是最聪明的。然而这样的探讨得罪了那些自认聪明的人,后来苏格拉底被人以亵渎神灵为名告上雅典的法庭,并最终失去了生命。  哥白尼日心说的故事相信很多人听说过,由于他的学说在当时违背了社会价值观,因而到死后才敢发表他的《天体运行论》。而另一位科学家布鲁诺更是因为宣传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而被教廷判处极刑,这时真理也挽救不了他的生命。 这样的聪明人咱们中国也有,比如,清朝的谭嗣同,为了变法被斩首,结果不但没能唤醒那些围观的傻子们,还被一种聪明人(下面要说)做成了人血馒头去骗更多的傻子。  上面的这些人都是表里如一的聪明人,还有一类是表里不一的聪明人,这时我就能多举出些中国人的例子了。比如,现在在电视里经常露面的,大名鼎鼎的和砷,就是这类人物的典型代表。在上司面前,他常常表现得谦卑又愚笨,可是内心里却聪明异常,暗地里自己却早就先富到富可敌国的程度了。看起来他不但聪明,而且不是一般的聪明,而且看起来还讨了大巧,可最终的结果还是失去了生命,吃了大亏,用中国话讲,这叫聪明反被聪明误。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人物还很多,比如历朝的奸臣就几乎都是这样的人,上面卖人血馒头的人也是,他们的结局也大同小异,因为今世不报来世也会报,历史总会给出公正的评价。  另有一类聪明人,这种人是不懂装懂的假聪明人,其实骨子里是个笨蛋,常常只有他自己不知道。这种人如果做官,有时就听不得别人的建议,自以为是,乱作为,往往给国家和事业造成损失。如果做学问,就会做些表面文章,实在不行,还会剽窃他人成果,到处以专家自居。这种聪明人通常不吃亏,但他们不是真正的聪明人,故可不算此列。 聪明人必然吃亏,但傻子却总想变成聪明人,我想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他们常常只能看到聪明人得到的一些表面好处,如考试得个高分或是弄个小发明什么,得到了老师或上司的表扬,却看不到聪明人吃大亏的事实。二是他们真正想成为的是和砷那样的,或者稍微次一点,那种会表面装糊涂的聪明人,以便两边的好处一起占。不过聪明人不是谁想变就能变成的,实在要变也只能变成那种不懂装懂的假聪明人,不然这个社会就不是傻子占多数了。 聪明人必然吃亏,所以有人说人到中年后要学会慢慢变傻一些,这样到了80岁时就会变得像婴儿那样没有烦恼了。我想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个聪明人,针对的对象应该也是聪明人。如果傻子这样做,恐怕不到70岁就会变的出门认不得回家的路了。  聪明人必然吃亏,然而真正的聪明人如苏格拉底、布鲁诺、爱因斯坦等虽然自己吃了亏,他们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伟大的进步。所以不让这样的人继续吃亏是每一个想追求进步的社会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