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中蜂
陕南中蜂
关注数: 1
粉丝数: 6
发帖数: 129
关注贴吧数: 7
路标 朋友们:曾在西乡贴吧里有这样的说法吗? 经杨河垻走完去高家池的水泥路,站立尽头看见对岸的名大坡,可翻过去,一路上你可途经手把岩.寡妇岩.体验七十二道脚不干.通过雪顶山下到达镇巴的沙田垻,这一路你可见高山峻岭.悬崖绝壁.尝试爬行而后.运气好的话可见到巴山猴群,寡妇岩可见:七二寡妇王三怀尿尿的见证景点(七二寡妇请与百度查看),沙田垻可见到一匹俊马欲从悬崖绝壁中奔出,雪顶山上传说还有张飞插着一把宝剑.(在石缝里可摇动它.但拔不出来),还有鸡冠山等。返回的路有两条:一.乘车经清水.镇巴.西乡;二.沙田垻南上途经朱家垭,凉水井.黑湾.九打处.三关堂.凉风垭(站在这可看见左溪河).石门子.这就已翻过了大梁.下窝窝店.大旋涡.汉半槽.高家池。供各位网友结伴前去尝试,那不是前无古人的路,生活旅途是要靠自己走的,去了你将获有着别人没有的大自然巴山神韵。别忘带上帐篷.睡袋.雨具.帽子.手电.刀具.打火机.食品。 2010-1-24 10:35 现在已经成真........。 2011-5-21 10:27 上传下载附件 (216.97 KB)
高家池上看油菜花海
聚会高家池! 生态篇!!! 聚会高家池! 生态篇!!! 陕南西乡县高家池风景秀丽,生态物种丰富,有很多景区尚未开发,“旱板槽”也叫“旱板船”只是景点之一,据当地老人讲,相传“旱板槽”原是一艘金船,由于搁浅船底漏了,使整船金子顺流而下,柳树河有沙金就是从“旱板船”流出的。高家池在撤区并镇前是一个乡政府所在地,辖躬子坪、大旋窝、洗脚河、中溪河、麻石河、天池村,高家池是我县的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之一,其中西乡有一口头禅:高家池的萝卜——没筋,就说的是高家池的萝卜个大、色白、无筋、口感好。西乡县味苑酒店老板周宏军在汉中开酒店时,就以高家池的萝卜做了一道菜,名为“跳水萝卜”在当时很有卖点。县上最早规划高家池为发展以白萝卜、白菜、甘蓝、蕨菜、香椿芽、竹笋为主的山野菜高山反季节蔬菜基地,但由于退耕还林、移民搬迁和农民外出打工,使得高家池居住人口减少,高山反季节蔬菜产量也在减少。高家池现是杨河镇的一个自然村,最高海拔1200米,近年来由于国家村村通建设,使高家池的交通发生了巨大变化,使原来的畸曲险峻的山路,变成宽阔平坦的水泥路。现在的农民下山拉得是农副产品,回家拉得日用百货和化肥,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惠。(本人版权所有,转载需征得本人同意) 作者本人不要生气,好文章转载
单骑高家池 2011-07-31 00:51 7月 26日补休。清晨06时,给老婆打一招呼“我出去转转”,就带着“小老婆”——我心爱的自行车出发了。在我的心中有一秘密的目的地—— 高家池。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老婆不让我单独骑行高家池。高家池我去过好几次了,前几次都是徒步,最后一次是骑行到山脚下再徒步上山。而且每次老婆都与我们同行,所以她对所有道路等情况了如指掌:上山很艰难,下山有危险。这当然是担心我了。我也曾要求与车友们一起骑车到山顶,但他们说连续13KM多陡坡骑行太累,没能去成。前不久,听说一车友单独骑行成功,我也应该偿试一次,于是作出了这一决定。开始爬坡并不累,特别是过了杨河中学以后,人车渐少,在满目葱绿中沿着道路信马由缰,盘旋而上,随着身体漫漫攀升,呼吸逐渐粗壮,山下景色渐入眼底。初升的太阳普照着大地,茶园稻田如画。车辆在道路上奔驰,村民在庄稼地劳动,数缕炊烟袅袅升起,一片生机昂然。沿途有俩摩托车超越了过去,遇见一下行的村民和一三轮摩托车。其间,一美丽少妇骑着轻便摩托车带着可爱的孩子超越时回头报以微笑,使我力量倍增;行致17KM,由于变档不及时,被迫下车步行5~60M。到达山顶即原高家池乡政府所在地下车时两腿酸困,几乎迈不开步了。此时刚刚08时30分,全程22KM用时2小时30分。当地一村民见有人骑车上来很惊讶,另一老者说肯定是推车上来的,不过回去的时候就很快。我均抱一微笑。休息数分钟,喝了点水给老乡打一招呼就调转车头返回。 说起高家池西乡的朋友都知道,她地处西乡县城以南约10KM的杨河镇南侧的山顶区域,海拔1000M左右。虽然海拔不算太高,但在海拔300-400M的县城向南仰视时她几乎没入云霄,而且山势险峻、地形复杂、道路崎岖。站在山顶鸟瞰“西乡盆地”美景尽收眼底,向南谷深坡陡,人烟稀少,但却植被茂密,景色优美,自然胜景“鸡冠山”隐约可见。高家池在计划经济时代是陕西省西乡县杨河区的一个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初期改为高家池乡,90年代末撤区建镇(乡)时取消高家池乡的建制,原乡下辖高家池、天池、汉板槽、洗脚河、麻石河等多个自然村并入杨河镇。该地著名特产是土豆(洋芋)和萝卜,早在2000年前后高家池萝卜在县城就卖到1.5元/斤,曾经有人将其赠送给远在西安的朋友。遗憾的是,由于受到韩国萝卜的冲击,近年来市场上己经见不着了。 下山时就向那位老者所说的确很快,但也很危险。在大于70度的山坡、弯度大于320度的道路上骑单车下行稍有不慎就可能飞下山坡,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两手不但要时该握好车把,还要控制好刹车手柄,控制好车速,以防止意外发生。下行至13KM处时,远远见一黑色的东西在路上蠕动,心中一惊,迅速减速停车见一啤酒瓶粗细的黑褐蛇横过公路,等到它没入草丛中,心想这该不是老婆在召唤我吧,因为她属蛇。正想着,手机响了,老婆问在哪,我说半小时后回家。09时44分跨进家门时老婆已将可口的早餐准备好了,在等着我。。。。。。
西乡高家池
云雾南山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v.youku.com%2Fv_playlist%2Ff16361029o1p6.html&urlrefer=67852edf6f5ee64b9d6ce6e77befb9ed
汉中西乡县高家池风光
高家池的美景 -激情户外高家池
高家池生态旅游度假区 陕西省西乡县杨河镇高家池村基础设施越来越好,硬化了通村公路,重新整修了民房,村容村貌得到改观。随着硬件的改善,到高家池村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给高家池村民带来新的经济收入。 高家池村山青水秀,海拔1300多米,有景观:旱板槽、老龄坡、鸡冠山、印杷山、洗脚河、麻石河、寡妇崖等自然景观,是观光旅游、消夏避暑难得之处,天然氧吧,已被省摄影协会定为摄影基地。
六大产业兴杨河——西乡县杨河镇党委多措并举抓发展侧记 六大产业兴杨河——西乡县杨河镇党委多措并举抓发展侧记 分享到: 0文章位于西乡目录,发表于2010年10月28日,进入汉中论坛讨论 - 55年前,一代伟人毛主席就西乡县杨河坝乡互助合作做出批示,向全国推广杨河的做法。近年来,杨河镇党委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教育兴镇、商旅活镇”的发展思路,狠抓六大产业发展,全镇到处呈现物阜民丰、蓬勃发展的动人景象。 “平川工、菜、商,丘陵猪、茶、药,山区抓特色”。今年以来,该镇党委狠抓六大产业带的任务落实。第一条产业带是1.4万亩的茶叶产业带。这条绿色长龙横跨拱桥、凤凰、大歇场等村,年产茶180吨。仅此一项,人均增收200元。在今年两节一会上,获得10枚奖牌。第二条产业带是6000多亩的蔬菜产业带。它东起高土坝,西接拱桥村。高土坝村的110亩大棚蔬菜和800多亩莲藕成为观赏农业样板。第三产业带是饲养量达到12万头的生猪产业带。今年全镇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5个大型养殖场,使年出栏千头以上的养殖场达到17家。生猪产值达到4100万元。第四产业带是2000多亩中药材。以香园为主的中药材发展迅猛,油桐面积达到1600多亩。第五产业带是位于集镇的商贸业。今年新发展工商户31户,集镇上人烟辏集,商贸繁荣,已成为西乡农村第一集。第六产业带是旅游业。依托高家池连绵群山,以万亩生态观光茶园和千亩松林为看点,全镇涌现30多家农家乐,今年以来,有近万名游客前来游览观光。 到今年9月,全镇完成非公经济总产值15123万元,增加值6897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3.5%和87.4%。 镇党委在发展经济同时,注重民生事业发展。投资600万元在中心校、黄池小学新建3座教学楼,实现了辖区教育量的转变、质的飞跃。继该镇建起全县首家农民技术学校后,今年又建起全县首家返乡农民工技术学校。县职校教师3次来到杨河,进行电脑、电工、电焊、缝纫等技术培训。600多人次农民工踊跃参加,其中近500人培训后实现了再就业。如今,该镇水泥路总里程达到80多公里,20个村全部通水泥路,60%的组通水泥路。全镇95%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农民纯收入连年大幅增长,今年预计将突破4000元大关。(程兴忠 周化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