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狂涛 司马狂涛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512 关注贴吧数: 1
【探索】易筋经之迷 易筋经之迷易筋经是武林公认的绝顶武学,从达摩创立少林寺之后,易筋经就被当作少林寺最高武学。这和天龙寺的六脉神剑地位相当。然而至宋到清,能练成易筋经的却屈指可数,绝大多数少林高手都只能修炼几门少林七十二绝技,明文记载的只有方正和游坦之练过易筋经。【一】易筋经不普及的原因。易筋经闻名于世,不仅中原高手梦寐以求,就连吐蕃的大轮明王也常有非分之想。然而少林寺高手如云,外人根本难以企及,若非奇遇,游坦之,鸠摩智和萧峰是无法接触易筋经的。可惜像萧峰这样把武学瑰宝当作爱人遗物的豪侠实在太少,鸠摩智练的走火入魔,游坦之却靠着奇遇中有奇遇,才敲开了易筋经的门径。如果说外人是因为接触不到易筋经而修行者甚少,可历代少林弟子数以万计,却依然没有几个炼成易筋经,这就实在说不过去了。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种:1.易筋经是梵文记载,很少有人看得懂。当易筋经被阿朱盗走之后,少林寺并未在全武林大肆搜寻,反而泰然处之,可见少林寺的高僧们对经书并不太重视。或许因为自己看不懂,不知道其真正威力;或许是因为梵文记载而且极为难练,就算遗落江湖也兴不起大风大浪。总之少林僧们一点都不着急。尽管易筋经是梵文记载,但是总有能读懂的人。少林寺不仅是武学泰斗,更是佛学圣地。而天竺是佛教发源地,因此虽然远隔万里,中原和天竺还是常有往来的,到少林寺讨论佛学,抄写经书也是常事。既然存在交流,当然要能懂得梵文。可见少林寺也不是都看不懂易筋经,可能为了保持神圣和隐秘而做出没有汉化版。2.武功极为难练。既然有人看的懂,就必然有人去修练。然而能炼成的却是寥寥无几。少林武功讲究精纯,要循序渐进。所以少林七十二绝技动则就要练个几十年才有成效。易筋经想必也是如此,不练个几十年体现不出来。如果练得太快,或者强行求成,又会走火入魔,故而极为难练。于是易筋经就有了图片式的速成版,能够迅速打通各个脉络,提高内力。只是速成版威力远不如完整版而已。【二】易筋经的威力游坦之练了几个月速成版的易筋经,内力有一个不入流的小混混直接进入超一流高手行列,比起段延庆慕容复有过之而无不及。令狐冲修炼易筋经是为了治病,如果练完整版的估计还没有入门就已经一命呜呼了,所以方正传给令狐冲的易筋经也是速成版。令狐冲也有内力尽失的人迅速提高到接近任我行的水平,为后来苦战东方不败奠定了基础。方正练了几十年的易筋经,内力比起任我行高出一筹,和令狐冲相比也并不悬殊,可见方正的易筋经也不是完整版。完整版易筋经威力究竟多大呢?我们不禁想到了扫地僧。扫地僧隐匿在藏经阁几十年,不仅看着众多高手修炼绝技,自己也苦练少林武功。所以扫地僧对少林武学可谓洞若观火,所以他一眼看出谁练过绝技,练得是什么绝技,身上有什么内伤一点也不稀罕。但是唯一难以理解的是扫地僧可以看出鸠摩智的小无相功和易筋经,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小无相功是道家武学,扫地身遁佛门自然是不会练的,因此多半是很久以前见过逍遥派高手使用过小无相功,既然乌老大都能看出来,更何况是扫地僧呢。可是少林寺里却没有一个人练过易筋经,此前最强的是一个修成13门绝技的玄字辈高僧,而且还被认为两百年来第一神僧。扫地僧如果没有见过别人使出易筋经,又如何看出鸠摩智强练易筋经的征兆呢?可见唯一的解释就是扫地僧练得是完整版易筋经。如此看来扫地僧懂得梵文,修炼了几十年完整易筋经,所以功力旷世罕见。这样一来扫地僧的武功之谜就解开了。如果和其他少林和尚一样只看少林七十二绝技,就算扫地僧看一辈子,全部炼成,与三渡空见相比也不会有脱胎换骨的见效。综上所述,易筋经分为完整版和速成版。游坦之,令狐冲和方正修炼的是速成版易筋经,但是内力都在超一流水平。扫地僧练了完整版易筋经,成为少林历史上和达摩极为接近的绝世高手。
【讨论】扫地僧的疑惑 扫地僧扫了70多年的地,一直呆在藏经阁。可是他却能一眼瞧出鸠摩智的小无相功。原文提到,小无相功无形无迹,如果不是精通小无相功的行家,是根本察觉不出来的。而且小无相功和逍遥派都没有名声,外人听都没听说过,然而扫地僧却是洞若观火,这一点就很值得考虑了。扫地为何知道小无相功?有人说扫地以前是逍遥派的,自己练过小无相功,可能扫地就是无涯子的徒弟等云云。这个观点我无法赞同,逍遥派无涯子这一辈人及其弟子小说里都写的很清楚。而且扫地和逍遥三老年龄相当,是同一辈人,所以扫地不可能出自逍遥派。那么如何解释扫地僧知道小无相功之谜呢?经过分析,本人有了以下推测,当然好事之人可以称之为YY。逍遥三老中童姥和李秋水对少林僧人有过不同的看法。天山童姥把玄慈作为小和尚,还提及玄慈的师傅等高一辈僧人。可见童姥和少林很早前有过一点交情,这一点发生的太早,是玄字辈及以下僧人都不曾知道的。李秋水初见虚竹这样的小沙弥,还小心谨慎,和童姥的态度完全不同,说明李秋水根本不了解少林派,也就是说李秋水完全没有接触过少林派,只是听说少林在武林上的名声,就认为少林僧人很强。逍遥三老中没有提到无涯子和少林的关系,而三老中天山童姥和少林有交情却不会小无相功,李秋水会小无相功却没有接触过少林派,所以扫地僧只能从无涯子上接触小无相功了。无涯子在20多岁时,由于年轻难免血气方刚。琅嬛玉洞中保藏天下武功秘籍却没有少林的易筋经和七十二绝技。而少林寺又名震武林,这让无涯子有了好奇之心。于是他和何足道一样,孤身上了少林,想见识一下少林武学。少林寺如临大敌,所有和尚都集中起来,结果无涯子以小无相功完败少林各大高手,然后扬长而去,扫地僧也有机会在一旁目睹了小无相功。此时玄字辈的和尚都还没有出生,而少林对此事讳莫如深,所以玄字辈以后的和尚都不知道这件事。而当年见过小无相功的人大多圆寂,只剩下扫地僧一人了。小无相功给扫地僧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而扫地僧因为这件事开始苦练藏经阁里的武学,此后武功深不可测,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了鸠摩智的小无相功。
【理论】司马法系列之三——实战评估法 【伤害评估法】是基于防守一方原地不动且不出招反击的理想环境下来推测双方实力差距,因此也可以称之为静态评估法。然而实战中,双方都会出招,而且都会躲避对方的攻击,因此要考虑防守一方的实战能力和闪避能力了。于是就在【伤害评估法】的基础上产生了【实战评估法】,亦可以成为动态评估法。1.反应速度内力会影响人的感官能力和反应速度,那么内力和人的反应速度间有什么关系呢?内力是一种能量,表现出来的是攻击力的大小,根据动能定律:FS=0.5MV^2可见攻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由此得知人的反应速度和内力的平方根成正比。例如段正明内力1段,即N=100,那么他的反应速度V=10。鸠摩智内力四段,V=202.攻击成功率防守方和进攻方反应速度之比称之为成功防御率。它代表防守方躲避对方攻击的成功几率。例如段正明防御鸠摩智攻击的成功率FP=V/V'=10/20=50%攻击成功率=1-成功防御率鸠摩智击中段正明的成功率GP=1-50%=50%3.绝对优势率攻击方的一次全力攻击抵消防守方的攻击力,剩余威力仍然高于防守方的防御力,将会对防守方产生伤害。绝对伤害力=G-G'-F'G为攻击方攻击力,G'F'分别为防守方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实际伤害力=攻击成功率*绝对伤害力即:【S=(G-G'-F')*GP】伤害值和防御方体力之比称之为绝对优势率Y。【Y=S/H'】分三种情况考虑实战:(1).当S<0或者S=0时,意味着攻击方不能破解防御方的防御。即两者平手。要S<0,则必须满足G 0.8N' 0,Y<1时,意味着攻击方破防并能给防守方产生一定伤害。攻击方会取胜。Y值越大,赢的越快。案例分析1:鸠摩智4段即N=400,慕容复1.5段即N'=150,G'=150,F'=38,H'=95鸠摩智反应速度V=20,慕容复反应速度V'=12鸠摩智的攻击成功率GP=1-12/20=40%实际伤害力S=(400-150-38)*40%=85鸠摩智对慕容复的绝对优势率:Y=85/100=85%因此鸠摩智可以很快击败慕容复。(3).当S>0,Y>1或者Y=1时,意味着攻击方一招秒杀对手。案例分析2:鸠摩智N=400,玄渡=0.8段即G'=80,F'=20,H'=60鸠摩智V=20,玄渡V'=9鸠摩智攻击成功率=1-9/20=55%实际伤害力S=(400-80-20)*55%=165鸠摩智对玄渡的绝对优势率:Y=165/60=2.75>1因此,鸠摩智全力一击会秒杀玄渡。4.绝对优势表与取胜回合绝对优势越大,取胜越快,绝对优势越小,取胜越慢。华山论剑时,郭靖分别与黄药师和洪七公打了300招,然后被认为是平手。因此以优势率每提高1%,取胜回合减少300*1%=3招。例如鸠摩智对慕容复绝对优势率为85%,由此推测鸠摩智一共打了300*(1-85%)=45招取胜。【实战评估法】可以通过打斗双方交手回合来推测双方实力差距,与【内力评估法】和【伤害评估法】一样,前提是忽略高手实战经验和招数技巧,在理想环境下推测实力。
【理论】【段】位理论之伤害评估法 上一次研究的【内力评估法】,是通过对内力高低的研究来估测人物实力的方法,局限性是某些人物实战能力与内力不符。例如实战超强的萧峰,实力无法完全发挥的游坦之,虚竹。这种情况就无法有效判断人物实力了。为了弥补内力估测法的不足,在伤害效果的基础上研究出来【伤害估测法】。这个方法是以人物中招后受伤程度来判断两者间的实力差距。攻击一方实力未必能够完整表现出来,但是防守方的内力则会充分体现。首先对【内力评估法】做个简单概述:【内力三大定律】第一定律:内力与人物的攻防体成正比。第二定律:内力积累的速度与修炼的武功级别和个人的天资成正比。第三定律:在没有奇遇,名师指点和修炼更高级武功的情况下,修炼人内力积累匀速,内力大小与修炼时间成正比。首先根据内力三大定律做出以下推论:1.虚竹获得无涯子七十余年功力,计作75年,实战中李秋水无法追上背着童姥的虚竹,说明无涯子比李秋水内力略高,所以童姥内力计作80年,李秋水计作70年。2.北冥神功只能吸收不高于自己水平的内力,因此虚竹最终内力只有150年,而不是传统讨论中的200多年。童姥和李秋水的内力并没有完全被虚竹吸收,二人在打斗中内力大打折扣。3.鸠摩智50多岁,内力推测为40年,由于内功为不完整的小无相功,所以鸠摩智的内力积速度略小于逍遥三老,因此以鸠摩智为标准,虚竹内力修正为160年,即鸠摩智的四倍。4.萧峰年龄32岁,内力推测为24年,以鸠摩智为标准,萧峰的内力为鸠摩智的60%5.根据实战加成定律:【P=(n+1)/2n】鸠摩智大站天龙六僧,枯荣为2段,5本僧各为1段。天龙六僧实战输出率P=6+1/2*6=7/12鸠摩智实力=(5+2)P=49/12=约4段萧峰内力=4.1*60%=约2.5段由于萧峰实战中经常处于暴走状态,实战效果比一般人高很多,所以萧峰实力最终修正为3段。鸠摩智级别的天资和武功,内力提高速度为4段/40年=0.1段/年。虚竹为鸠摩智4倍,所以内力为16段。相应的内力评价:童姥=8段,无涯子=7.5段,李秋水=7段根据以上推论来推导人物攻击和防御间的具体关系。鸠摩智无法破虚竹(即4倍鸠摩智)的防御,以此为临界点。可得G=4F令内力为N,攻击力全部由内力提供时=》【G=N, F=0.25N】————【攻防关系式】ps:这里的防御指运气时的防御,不运气时防御很低F'=0.05N此外专门修炼防御技能(例如铁布衫,金刚不坏等)的人,防御力比一般人高F"=0.5N
【理论】人物实力评估系列——两雕篇 第五章。射雕与神雕要成功将【段】引入到射雕和神雕,必须寻找一个相似的标准。于是同样修炼一阳指的南帝和天龙寺众僧可以进行类比。段正明和段智兴的身份,武艺,年龄,经历等都及其相似,因此南帝的基础水平应该和段证明相当。不过南帝能在射雕被评为四绝,远远超过其他人,说明南帝的资质很高。那么修炼一阳指究竟能高到什么程度呢?枯荣大师的能力高出本字辈僧人很多,除了一阳指,更是兼有六脉神剑和枯荣禅功,修炼时间也比其他僧人多了十几年。所以在射雕中,仅仅专注于一阳指的南帝,最高水平也只能和枯荣相当。南帝=枯荣=2.4段郭靖300招打平四绝,内力稍逊一筹。2段四绝及周伯通水平相当,其中欧阳锋逆学九阴稍微占了点优势,计作2.5段王重阳一开始略胜四绝,但是他最先得到了九阴,所以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王重阳的内功积累速度会比四绝快一些,但是死的早却抵消了一部分优势。王重阳=3段四绝任一一个相当于全真七子之和。可见七子实力在0.2~0.4段之间。丘处机比同门较高,为0.4段。裘千仞可以抵抗五子联手,取平均数0.34*5=1.7段梅超风实力相当于丘处机,马钰和王处一之和。三人为七子最强,相当于另外七人总实力的一半。梅超风=2.4/2=1.2段柯镇恶=江南六怪,江南七怪=2柯镇恶=丘处机,故柯镇恶=0.2段综合上述可知:王重阳=3段欧阳锋=2.5段周伯通,三绝=2.4段郭靖=2段裘千仞=1.7段梅超风=1.2段丘处机=0.4段柯镇恶=0.2段神雕系列四绝武艺已经定型,根据内力第三定律,他们的内力和时间成正比。40年的修炼内力增加了1倍。但是四绝本身也有高低:洪七公,欧阳锋=4.5段 (死了十几年,欧阳锋练得毕竟是假的,疯癫之后被其他人追上)黄药师,一灯=5段 (翻倍)周伯通=5.2段 (内力略强)郭靖,杨过=5.5段 (年轻,更持久)金轮=4.5段裘千仞=3.5段公孙止=3段小龙女=2.5段尹克西等=1.5段丘处机=1.2段李莫愁=1段全真五子=0.7~1.2段王重阳如果能活到神雕,实力将在6段以上。
【讨论】雁门关之战 上次用内功估算法推测出了天龙八部里部分人物能力,以大理保定帝段正明的实力为标准单位【段】=100其中萧远山为300,即三段。玄慈方丈约为100,即初段。根据这个水平来分析当年雁门关一站的状况。少林寺武林大会距当初雁门关大站相隔30年。这么长的时间无论萧还是玄慈都足以提高一倍。因此粗略估算雁门关前萧远山=150,玄慈=50。当时玄慈为带头大哥,恐怕无论名声还是实力都是中原群雄中最高的,唯一可以与之匹敌的只有丐帮帮主汪剑通。实战中,对后倒下的也是玄慈和汪剑通,他俩被萧远山点穴后,也是一起等了12个时辰才解开。可见汪剑通=玄慈=50问题出现了,汪剑通究竟会不会降龙十八掌?史火龙练习十二掌就内力不济,但是他尚可力匹高手成昆。成昆的武艺不会比空字辈的老和尚差,自然远高于30岁左右的玄慈。而在雁门关的描述中,也没有直接写出汪剑通用过降龙十八掌。由此看来,至少在雁门关时,汪剑通还没有练好降龙十八掌。萧峰的武艺由玄苦和汪剑通共同指导,所以降龙十八掌必定是汪所教,可见后来的汪剑通是练全了降龙十八掌的。根据这个分析可以猜测一下汪剑通的人生轨迹:年轻时坐上了帮主之位,于是开始修炼降龙,但是每练多久,就遇到玄慈方丈召集中原群雄,年轻热血的汪剑通欣然参加,结果被萧远山惨败,此刻汪才发现自己的武功这么差。伤情复原后,汪剑通自感羞愧开始苦练降龙十八掌,十几年后才全部练成。由于见到萧峰英雄盖世,便打算把帮主之位传给萧峰,于是提前教萧峰练降龙十八掌,帮他在帮中树立威望。最后病死时,让萧峰上位。不过值得一提的时,汪剑通曾经被西夏五大高手生擒过,可见巅峰时期的汪剑通恐怕也不到2段水平。除了玄慈和汪剑通外,其他豪杰几乎都是被萧远山秒杀,实力相差悬殊。智光和赵钱孙没有当场死掉,稍微强一点。雁门关实力对比契丹方: 萧远山=150中原豪杰:玄慈=汪剑通=50,其他20~30正是由于实力相差悬殊,这一战豪杰方败的惨不忍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