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我飞腾
任我飞腾
关注数: 49
粉丝数: 328
发帖数: 13,642
关注贴吧数: 88
终于找到一个和K550mk3极搭的设备 好久没回akg吧絮叨一下了,一大段时间都是欣赏音箱系统,忙于淘碟和真正的欣赏音乐,家里的诸多耳机也就吃灰了。这几天家里那口子开始喜欢看看直播间,我的音响总是和她的视频相互影响,得,发扬大男人的风格,咱退一步,听hd800s吧。可恼的是开放耳机把直播间嗷嗷叫收的一清二楚。那就用k550呗,但是高登EVO推这种略低阻抗的耳机,声音太直白,时间长很累。 好在这一大段,收了不少老diskman,(熟悉我的可以从好多年前我发的帖子——关于d150推q701的帖子,关于老disk的推力和素质我就不介绍了)恰巧从单位拿回家一台d350,本身机器走的味道流,模拟味十足的听感。因为在单位还有推力解析更好的d100和150,味道推力更好的d55t,这个机器索性拿回家收起来吧。今天忽然想到味道流与550能否适配,赶紧安上锂电池和5号电池(是的,玩的就是便携),放上刚刚到手的满银圈索尔蒂芝加哥交响乐团马勒第六交响曲,嗯……这味道迷住了。氛围感极强,大编制下声场和器乐定位也很漂亮,惊喜的是凹陷的中频有所调整,整体感觉对得起550这个号称参考封闭式耳机的称号了。d350的音量到3耳机音量就已经非常大了,相当震撼!这个选择,我是太满意啦。
三头猪,泰狮这阵子头发育非常快
兰寿褪色怎么回事儿 后三张是刚入缸的时候,头三张是现在,长大一些了,状态也好,就是褪色了,黑色都褪掉了,以后会不会变成金色的
新到一盏,请大神们评鉴下 价钱不高,柴电傻傻分不清,很喜欢几根豪。
金鱼入缸3个月,渐入佳境 三条金鱼,300乘300小缸,反气举上滤盒 过滤没压力,一周换一次水,每天换300毫升浇花,滤棉一块,有空洗,没空就换。
买了好多盏了,觉得这个是最靠谱的 卖盏的都说是柴烧的,真柴烧到了才知道是什么感觉的。
三条猪,长势喜人。
一周应该养定了,肚子有点大,吃的有点多 三条鱼入缸一周了,没出啥大的问题,状态越来越好,互动也有了,像猪一样大吃特吃啊。泰狮肚子真的见长啊。
三条鱼已经开食,状态不错,憨厚可爱。
入一泰金,一兰寿,一狮子头 上次鹤顶红壮烈以后,又入三条,防止一条变成抑郁鱼,过温过水进缸以后泰狮和狮子头都很活跃,兰寿爬缸,慢慢观察看着吧。
鱼全身白点,充血 第一条鱼要废了,买的时候就打蔫,这一个礼拜逐渐恶化,每天都少量换水不见起色。这小水体养金鱼是不容易啊。
大佬们帮看看,新鱼尾巴充血丝 昨天入坑的鱼,在鱼商那里从众多尾巴有白点的鱼里挑出来这条,今天发现尾巴有血丝了,不知道是水质恶化了吗。
金鱼新手报到 现在这小房子没啥好条件养鱼,之前金龙鱼虎鱼坑里的,这转战金鱼坑吧。 30*30*40厘米的一个超白缸,之前养草热带鱼,实在伺候不起了,清了入金鱼坑,买条鹤顶红鸿运当头借其美好寓意好好打理好这个缸吧。 最简单的一套配置,最简单的上滤盒,配了一个6w潜水泵,自己做了一个反气举,接上氧气,缸水养了一周多,闯缸鱼蓝斑马活跃无比,10元挑了一条金鱼认真养一次吧。
分享视频 分享视频
索尼diskman d55t,AKG q701,布鲁赫小提琴协奏曲。
手里这个q701用了快10年了,前几天换了耳罩,状态又回来了。这耳机既好推,声音又好听,一个老CD随身听推得就很好了,蓦然回首那个akg的黄金年代,感慨啊。
手头上的两个老家伙小折腾的体会 这阵子想在办公室折腾一下听音设备,本身diskman d150这个30年老机器耳机口输出就够用了,这几天把hd600拿到单位了,觉得cd机推还是欠了一些火候。 于是把家里闲置一段体格也不太大的的spl mini拿到单位小小折腾一下。本身d150有一个line out3.5mm输出口,过去做过一条3.5转rca,可能是因为容量不够,声音特别小。这次弄了一条入门品牌的单晶铜镀银的3.5转rca,音量算是上来了。 再说机器line out输入spl的感觉,完全的还原音,和机器耳机口完全不同的声音,细节特别好,声场也非常好,包围感和氛围感没有了,感觉这机器的line out就是原汁原味声音,不带渲染的声音,机器变成了冷前端。 然后挂上机器耳机口,嗯,效果出来了,放大的cd机自身的声音,但是细节丢失有些多,声场结像略显模糊。 目前还是喜欢line口的输出,hd600不由自主的走上了监听走向,有意思极了。
序曲纯解码终于到了 看近期好多大佬都在晒新器材,将将赶上一起秀。 序曲和金波家的evo大小还是一致的,但是差了一个时代,摞起来感觉有些时代的碰撞。手里的Cyrus 8x西服一直等着当转盘用,今日接到序曲同轴1上顺利锁频开始工作。 手中基本都是古典音乐cd,解码器通过平衡线连接耳放,在hd800s下音质有质的提升。英国音通过解码平衡输出为更高级的英国音。既能够听出模拟味道,还能在更好的声场和更细腻的解析下欣赏音乐。 之前对国产东西不是很感冒,但是通过这半年使用金波的gax evo,今天用序曲还是些许改变自己的看法,国产路渐行渐强,我想我们应该更自信一些,国产旗舰机型还是可以有盼头的。 据说新的序曲纯耳放上市了,价钱也不便宜,可以观望一下了。
斯维特兰诺夫这套斯克里亚宾终于到了 苦苦等了足足2个多月,终于漂洋过海来到手里。号称音响毒药,exton的hdcd名盘啊啊啊。 果然是名不虚传的一套cd,演绎精彩,辉煌庞博,爆棚的音质,晚上用hd800s听了一身鸡皮疙瘩。 现在手里四套斯大爷碟子了,其中exton的三套,套套精彩,打算继续蹲the sea和the birds两张。
朱里尼维也纳爱乐米凯兰杰利贝钢协一共录了几首 能找到的有135,他们一共只录了三首吗?有木有集全的大神?
最喜欢的三个新年音乐会 来谈谈?
偶尔听一下流行 大q听杰克逊是挺对味道的,老昆过去就是给迈克调音的。
阿劳的勃钢协居然这么带感 节前收了接近20张碟,今天欣赏了阿劳海廷克这两张飞利浦银线碟子,感觉是演绎音色具佳的。手里有吉列尔斯的,骑马慢的,阿什肯纳齐的,几套碟子里感觉这套可以排前两名了,阿劳的演绎听起来是真舒服。
收了一个双张格里格曲子,很有味道 一直对dg这套1992年出的双张系列感兴趣,虽然收藏价值不大,但是曲子和演绎都是非常好的。这几天陆续买了一些,尤其对这套格里格的作品非常满意,库贝利克和安达的钢琴协奏曲非常有味道,培尔金特组曲也是特别带感。
tower的碟子真香 近期买了一些sacd,tower的碟子价格不算高,都是精心制作。今天先到了这个吉列尔斯的差钢协全集,单cd端效果就非常棒了。而且带了一个1955年录的拉钢协3,真是太惊喜了。记得之前买的肯普夫贝钢协全集也是带了一个历史录音。
这个背景音乐听着好熟,是哪个曲子? 这个背景音乐听着好熟,是哪个曲子?
买了一个发烧sacd碟 这张碟子都是节选,但是音质真是太吓人了,发烧厂牌channel classics30周年精选集,曲子还不错,前几天升级了耳放,现在躺在床上休闲听很享受。
贴吧这么冷清,发个帖子说说550mk3 前端是索尼老cd机d150,声音走向是中正大气,模拟味十足。耳机是某鱼淘的,算上更换头梁垫耳罩花了500多。 之前一直用cd机推hd600和q701的,这几天家里换了耳放,大耳陆续都拿回家试音去了。现在听音环境也挺嘈杂的,封闭大耳可以起到作用。 首先先说k550mk3的声音,对比了出了n年k551,中间频段的凹陷感好了很多,低音多了很多质感,弦乐还是强项,听了Mozart的小提琴协奏曲,表现非常棒。再说耳机的易推程度,它是低阻大耳,但是推好的话普通便携设备肯定不行,用goldenwave gax evo推能推满,但是不太好听,把耳放增益打开再调小一些音量声音好了不少。在索尼这个老cd机上表现反而非常好,q弹十足,一股清淡的模拟味道。 另外原线稍微差点,我换成mps的单晶铜以后声音好了一些,只听古典我的还是喜欢暖些模拟味道。
dc03还是和ie80对味道 小尾巴玩一玩挺有意思的,之前买了以后没怎么用,接了几个平头声音有些冷,缺少味道,偶然间找到ie80发现味道互补,听起来很舒服。简单玩玩吧,偶尔换个东东体验一下不一样的心情。
金波家的gax evo到了 节前终于咬牙入了,让我明白旗舰是什么意思。之前琥珀2平衡线自以为完全可以了,尤其是CD机换成先锋的sacd机pd30以后,有种认命的感觉,关注设备不多了。前几天心血来潮的把蓝宝石2取回来让先锋做转盘以后,声音好了很多。今天蓝宝石2的xlr输入到evo,继续接上平衡线的hd800s完全是另一个声音,空间清晰多了,而且低频居然这么有弹力,一区安魂曲完全给我震慑住了!另外试了一下sacd机rca直接进耳放,播放sacd碟,开了增益以后的声音就没有虚无缥缈的感觉了,信息量大了好多好多。 下一步等着节后收金波家序曲了,然后再退烧
HD800S折腾小记 hd800s买来退烧,手里设备好久没折腾了,一直是琥珀2接CD机rca直接听音乐,期间换了一根黑神的双三芯平衡线,生产大了很多,但是密度感觉不够,声音总觉得非常远,音量需要放到18到20左右,以为是设备问题推不开或者就是hd800s的特点。开年继续折腾,前几天回了一趟老窝,把2年多没使用的蓝宝石2解码器抱了回来,cd机同轴到解码器,解码器平衡线到耳放,来一套真正平衡输出。开声实在是太惊艳了,我把音量调到个位数了,声音大密度都大很多,声场真的是非常漂亮,乐器定位也能听得很清楚了,实在是太爽了。但是有个小问题,播放sacd时候解码器解不了,没声音,不知道是不是蓝宝石2解不了sacd机的码。 这几天种草长了好高了,打算年前把解码和耳放都换了,来套蓝宝石3+gax2 evo,到时候再放听感。
为过节提前囤些口粮 一口气买了26张碟,快过节了,不再犹豫了,堆积一下。
两个格里格钢协,两种味道 这几天有点中毒格里格钢协,手里两个版本都听了好多遍。首先,科瓦塞维奇戴维斯这个版本,录音是极佳的,收藏的满银圈,至今还没有出现问题。科瓦塞维奇的演绎有种雍容,从容中流畅的演绎出没个音符,适合午后小憩中欣赏。里赫特这个听音狗买的再版多次的,效果也是非常棒,激情四射,听完有种亢奋的感觉。刚刚又听了李秃那张的第三乐章,实在是太过瘾了。
斯特兰诺夫的格拉祖诺夫交响全集 蹲到了这个全新包子,华纳的录音真的是一言难尽,尤其是包子,和手里另一套老罗指挥的柴交全集一样,乌突突。 个人非常喜欢斯大爷的指挥,尤其是对俄罗斯作曲家曲子的诠释,有种真性情。听了第一张第一第五交响曲,很满意。
这是一个换罩的季节 两个耳机的耳罩海绵陆续老话,让我都从绒布换成蛋白皮了,接触感好一些,声音变化不大,原厂的找起来太费劲了。
彻底服了这个老物件了 最开始买它就是听听手里刻的几张碟,结果震撼到了,为了它跳碟坑。也真的给力,对得起买的每张cd。拿到单位的时候推q701的,推得异常灿烂。家里换完800s以后,600基本不听了,前阵子偶然间发现它在角落里吃灰,便拿到单位随便买了一根100元左右的线听一下,声音非常不好,抱着试试的心态换了一根单晶铜,声音立即好起来了,鳟鱼五重奏听得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说到头,这个老物件还是太牛了。
埃尔加的小协里面听到了岁月 碎念肯尼迪这张埃尔加小协好久了,今天终于能够细细鉴赏了。 好久没有这么投入的听音乐了,随着三个乐章的演绎,岁月中很多痕迹萦绕脑中。想不到莫西干小提琴家这张表现这么惊艳!这首曲子情感是不断蓄满溢出的,真的是欲罢不能啊。 把耳机从701换成了hd600,多了厅堂感,少了一些细节,听起来不累了。
这几天欣赏了几张碟子,谈谈感受 第一个就是克伦佩勒的马太受难曲,第一次听此曲,仅仅抱着欣赏目的听的,觉得还是非常震撼的!庄严,宏大,严谨,肃穆。几个合唱部位置非常清晰,录音也是很棒的,我对60-70年代录音不好的印象彻底变了。
把耳罩换了,两种材质两种感觉 奥产q701已经听了快7年了,耳罩早已破烂不堪。原厂耳罩是买不到了,找到一家珊瑚绒和皮质都有的,两个都买了一个,总体感觉,珊瑚绒亲肤感没有皮质好,珊瑚绒支撑性好一些,皮质由于没有厚薄规端,略微压头一些。听感上,珊瑚绒的声音没有皮质的厚,但是通透性好一些。
很久没有进cd碟了,之前不务正业一阵子 买了一个磁带机器,疯狂的收集了一阵子Walkman与dg唱片合作的铬带,全是好曲目,好乐队,好指挥。炒豆好多天了,换回cd听还是cd音质好 第一个是西蒙拉特1987年的马2,也是各种推荐的盘了,拉特这张指挥风格大开大合,ddd录音非常密,真的是非常好的一张盘。 第二个是阿玛德斯的勃拉姆斯5,6重奏。也是声效具佳的盘,不过碟面有点不解,不知是不是半银碟。
为何门德尔松的弦乐四重奏会如此悲伤 昨晚听了门德尔松的第二第一弦乐四重奏,听出了心痛甚至心碎的声音。颠覆了门德尔松在我心中无虑快乐的印象。
买了一个小玩意,说说感受 好久没折腾手机了,前几天看到某测评平台说了一下艾巴索新出的小尾巴,种了一点点草。前几天兑换了一张天猫券,考虑在到期前消费掉,就再次看到这个不到300元的小东西。 之前玩过一个乂度的小尾巴,解码芯片es9218实在冷冲,这个cs4313略有耳闻,分别接了明净2.0和q701,觉得推力还是不错的。若推塞子的话,比手机自己推的要好很多,声音还是稍微薄了一些,听音上还是比较适合搭配ie80。推大耳居然也不错,没有想象削的那么厉害,不过照手上cd机也好,台机也好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的。
再品550,这次是mk3 2016年买了一个551,后来各种原因出掉了。每当我听音乐,媳妇在旁边玩命刷抖音的时候,就特别后悔把耳机出了。前几天溜达某平台发现品相还相当不错的550mk3,辗转到手。接上机器一听还是那么熟悉的塌腰声音,但是低频比第一代551要浑厚一些,声场没有开放大耳大,听乐器一如既往的有味道,最好的是可以换线,q701用的mps单晶铜可以继续使用了,稍微给塌腰的中低频加了一点点味道。总体是声音还是那样清美华丽。 前端d150声音很对这个耳机,32Ω阻抗也是非常好推,同在这个前端下使用,比q701音量大15%左右。
女神的单簧管Q弹十足 女神的曲子是让我重进古典坑的启蒙,是我开始下决心烧器材的动力。这张专辑演绎音效具佳,尤其是键子拍打风孔和键子松放的声音,有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玩了大半天了
发现Walkman古典系列曲子都很经典 有了新的收集癖好,轻微的爆豆音,曲子还是非常不错的,效果也不赖,还带着岁月情怀。也突然想收这种老双张的cd了。
原谅我不厚道又晒碟了阿巴多,欧洲室内交响乐团,企鹅三星。有机 原谅我不厚道又晒碟了 阿巴多,欧洲室内交响乐团,企鹅三星。有机会以单张大黄标形式收了全集,除了34是pmdc,其他都是pdo,从保存角度难度稍微大一点点。不过现在看来碟片状态非常好,正常使用个十年八年没问题。 这些碟子效效具佳啊,很难得碰到录音这么好的dg碟子。 舒伯特曲子,只听过小克莱伯的未完成,总体也是没有隔阂地能欣赏进去的,听起来很轻松,适合抄抄写写时候武装耳朵。
疯魔了,老柴全集就四套了。新入了一套立顿的全集,123都非常有味道,和名版比456稍逊。
历史的声音,非常喜欢这种底噪的声音。前一阵子买了舒曼交响曲集
呵呵哈哈哈,记忆中的低噪声,真香。
巴比罗利的马五真是名不虚传啊,充满了感情。这个大天使版本音效也还不错,和他的马九差不多。
上周末看了一部电影《音乐会》,最后的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把电影推向了高潮,着实感动一番。原来手里有一张米尔斯坦阿巴多柴小协和门小协画廊,音效比较一般,这次电影观后又搜到一张老cd,音效是真没的说,阿姐的柴钢协一开声鸡皮疙瘩就出来了。手里有一张将近30年前宝丽金dg给Walkman做的铬带,印刷风格和和这套cd一致。配上索尼自家cd机爽透了。
布鲁克纳的交响全集是必须入的,这段时间考察了能买到的卡厨bpo全集,胡约姆在dg的全集,另外就是这个旺德rca两个全集。网上有说北德好的,有说克隆好的,恰巧能买到克隆全集,下午听了123,觉得布交特别对胃口,听起来舒适无比。这个版本声音略微小了一些,对旺德的风格非常适应,很适合静静欣赏。
十一给自己加餐,这套勃拉姆斯协奏曲非常过瘾!
第一次静静的听巴赫,先从勃兰登堡开始,似乎真听到了巴赫音乐中严肃,虔诚,认真的态度。马里纳这个版本的勃兰登堡也是押宝买的,很是惊喜,老emi很多录音都是可圈可点的,而且还带了几个非常有名的管弦组曲。
克伦佩勒,巴伦博伊姆,emi专用新爱乐。这套贝钢协强烈推荐!录音辉煌大气,巴伦意气风发。又是一张万万没想到系列演绎。 现在手上全集有肯普夫,巴伦在emi的,布伦德尔在飞利浦的,准备再入个阿什索尔蒂在dcca的。
听了西诺波利的马五,感觉处理上比索尔蒂的细腻很多,第一乐章小号有点突兀。录音ddd很不错,但是还是没有dcca索大爷那个炸。感觉dg的录音总是差一点点。总体而言是个很不错的版本。
这套是不是性价比最高的dsd肖交全集呢?
今天终于把这套阿什钢琴包子听完了,阿什和普列文的碰撞比海廷克有激情,帕格尼尼大赞啊。 可能是后期几张钢琴曲听得不太安静,相对比更喜欢前面几曲协奏曲。1和2印象太深刻,到现在刷了第三遍了,沉稳大气,激情四射。 录音效果非常好,德压m&L也不错。
赫尔维格的贝多芬有别样的味道,sacd信息量太大了。两张盘,贝1贝4都不错,贝3感觉味道没有卡厨的70年代好,贝7没有小克莱伯的好。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