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吧萌新🍁 qq937167844
关注数: 192 粉丝数: 10,502 发帖数: 14,076 关注贴吧数: 50
250210【水帖】大佬们来看看deepseek的分析结论正确吗 以下是复制deepseek的回答 图二是18c中黄笔尖的图片 大佬们看看这是不是deepseek所说的第六代后期 根据搜索结果中关于万宝龙149代际划分的描述,「中黄18C」的149笔尖属于**第六代或6.5代**(过渡版本),具体需结合代际划分标准和笔尖特征判断。以下是综合分析: --- ### **1. 代际划分背景** 万宝龙149的代际划分主要以笔尖材质、笔舌设计、铱粒打磨风格等为依据。虽然不同资料对代际的命名略有差异,但核心特征如下: - **第六代**:18K中白T舌笔尖,铱粒较厚,刀锋状上翘明显,书写软硬适中。 - **6.5代(过渡版本)**:18K中黄T舌(俗称“海明威尖”),刀锋打磨更犀利,铱粒与金片结合处无凸起,写感硬朗且出水节制。 - **第七代**:现产AU750(铂金)笔尖,铱粒打磨偏方头,阻尼感强,弹性适中。 --- ### **2. 中黄18C笔尖的定位** - **材质与代际对应**: - **“中黄18C”中的“18C”即18K黄金材质**(C为克拉单位,等同于K)。根据贴吧用户的描述,第六代后期和6.5代均使用18K中黄笔尖,但笔舌和打磨风格不同。 - **第六代中黄尖**:部分资料将其归为第六代,与中白尖同期存在,但铱粒更厚,刀锋感稍弱。 - **6.5代(海明威尖)**:专指18K中黄T舌尖,铱粒薄且上翘明显,刀锋打磨更极致,与第六代有明显区分。 - **核心区别**: 第六代中黄尖与6.5代海明威尖的主要差异在于: - **铱粒形态**:海明威尖铱粒更薄、上翘弧度更大,刀锋感更强。 - **笔舌设计**:海明威尖搭配T形笔舌,下水更节制。 - **历史背景**:海明威尖与1992年大文豪海明威钢笔同款,属于特殊版本,常被划为独立过渡代际。 --- ### **3. 综合结论** - **若笔尖为18K中黄T舌(海明威尖)**:属于**6.5代**,是第六代向第七代过渡的版本。 - **若笔尖为普通18K中黄(非T舌)**:可能属于**第六代后期**,与中白尖并行生产,但个体差异较大。 --- ### **4. 注意事项** - **代际划分的模糊性**:万宝龙官方未明确代际命名,不同收藏者可能采用不同分类标准。例如,部分资料将海明威尖归为第七代早期。 - **鉴别建议**:通过笔尖铱粒形态、笔舌设计(如T舌)和铭文(如“18C”“AU750”)综合判断,或参考权威收藏论坛的实物对比。 如需进一步确认具体代际,建议提供笔尖细节图或咨询专业钢笔鉴定渠道。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