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dea孤星泪 Aidea孤星泪
关注数: 6 粉丝数: 346 发帖数: 7,422 关注贴吧数: 6
..吃素 杀生 植物 看完 植物不也是生命吗? 植物也会痛啊? 吃素怎么就不是杀生? 当被问及这些问题时, 您是如何想的呢? 别担心,来听听几位 专业权威人士的精辟解答吧! 为什么可以吃植物? 植物虽也是生命,但它没有情爱觉知,没有动作,属于无情的众生。譬如植物摘掉果实、截取枝叶后来年还会再生长,动物却不行;植物遇到伤害不会主动闪避。 动物有主动的活动意识,是属于“有情众生”,是五蕴和合而成的生命,有情识、血肉,会进入六道轮回,不杀生,特指不杀“有情众生”,即动物。 植物有痛觉吗? 质疑植物也有痛觉的人们也许并不是真正关心植物,他们只是找个理由来质疑素食者的怜悯心和道德标准,因为他们压根不可能为了一颗植物生命的逝去而彻夜难眠。 如果植物有感知,那么为什么邻居在除草或修剪树枝时不会有人站出来反对发声呢? 对许多植物而言,修剪或局部切除反而长得更茂盛。总不会有人帮孩子或宠物截肢来看看他们会不会长得更强壮吧? 人人都知道【修剪树枝】和【活活的被割喉】之间的差别,即使无肉不欢的人在观看屠宰场影片时也会被惊吓到,但有人会被【切西瓜】吓跑吗? 我们所做的不过就是依照所知道的事实来行动,这个事实就是:动物会感到痛苦和恐惧,他们临死前会拼命的挣扎。 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动物和人类面对痛苦会作出相同的反应,这是没有差别的。 万一科学不准,植物真的会痛呢?   植物也是生命啊? 这种认为【吃植物】和【杀动物】并无差别的逻辑,等于是在说【吃植物】和【杀动物】是同一件事。 将植物和动物相提并论就像是在玩抓辫子游戏,只是为了在纯素者所遵循的不伤害理论上戳个洞,以【伪善】来指控他们关怀动物却【伤害】植物的行为。 如果真正善良的人们连这么显而易见的痛苦都可以视而不见,更不用谈关心植物的生死了。 针对这点,作为一个长期纯素、协助大众将个人慈悲信念化的人,我对纯素的生活意义是非常清楚的。 我可以肯定的是,选择纯素并非为了追求某种程度的完美或洁净度,也不是为了领取纯素证书。 吃素难道就不是杀生吗? 对人类来说,食物有两种,第一种是植物,第二种是动物。如果人类必须选择杀生才能活下来的话,你会选择杀一头牛还是摘一颗青菜? 如果你们去过屠宰场,肯定会选择前者,为什么?他们会说,杀牛很残忍啊,牛还会哭、会下跪、会叫、会跳、会挣扎、会反抗、会恐惧、会痛苦、会怨恨,他们的恐惧和痛苦我甚至都不敢看。 植物有着非常强的再生能力,你摘下一个苹果,第二年秋收会长出一个。而动物一旦死亡就死了死了没有再生的能力。 我们从没见过割下一只鸡腿,第二年又长出一只腿的鸡。这一切都在向我们暗示着,我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食物。 所以在我们可以选择而且必须选择的情况下,我们肯定会选择一个我们认为伤害最低的对象来饱腹。 但是吃植物,也需要怀着感恩之心, 感恩它们的供养使我们得以维持生命。
(原创)昨天与姐姐到阜城的某商店买衣服,刚进店时,店内的两名服务员很热情,试穿哪件衣服,她就夸赞哪件,对于通用的营销技巧,萝卜并不怎么排斥,只要衣服穿着舒适、阳光就好。 买完衣服,离开商店,发现口罩落在店里,起身回店里去找时,店内的服务员却爱答不理,或许是场面有点尴尬,店长出来帮忙找了一下,至始至终,两名服务员都在摆弄手机,眼皮都不曾抬一下。 看到这一幕,萝卜有点感慨,人心是如此的善变,上一秒热情洋溢,下一秒冷漠无情,中间充斥的不仅仅是利益的往来,还有自私自利、毫无怜悯的不管不问。 人心虽然复杂,却无法横旦因果之外。在宋代有位著名的道学家叫陈希夷,他不仅仅是一代宗师,还是为精通面相的绝世高手,陈老纵览古今杂家,写了一部书叫《心相篇》,这部篇为历代名人雅士所敬重,书中有句:“转眼无情,贫寒夭促;时谈念旧,富贵期颐。” 面对自己有利可图的攀缘附会,等到无利可图时,立马翻脸无情,这种心性已然不是福德之器,即使眼下获利,从长远的角度看,易感召“贫寒夭促”的命运,而那些心量宽厚、不忘旧恩的,就会福报充实、绵泽后人。 《心上莲花次第开》一书中,提纲挈领的一句话,无过于告诉大家“心性决定命运,因果左右人生”语言质朴,却合乎天道常理,人的福报从不是靠算计、手段所能得到,而是以“德”立本,心地不善,便是缺德,以“缺德”的方式敛财,就会自种恶因,未来自感恶果,而那些时常乐于助人,感念他人的人,就会好运不断,这看似微妙,实则都是生活中的真理。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成了很多人不愿意孝顺父母的理由。 例如有的父母脾气暴躁,有的父母厚此薄彼,有的父母愚笨贫穷,有的父母观念落后,有的父母身体不健全,特别是父母年老了,头脑不好用了,脏了、臭了、屎尿都拉床上了、脾气更坏了等等。 父母是我们修行的最初对象,我们每个人要从父母这里开始,学会包容与爱。 无论父母如何,我们都要去爱他,孝敬他,尊重他。 一个连父母都不肯包容的人,肯定是一位斤斤计较、眦牙必报、不大气的“小人”。 没有大气,何以成大事?所以以前皇帝选拔官员会把有孝心放在第一位。 那么,选择伴侣的人,一定要把是否有孝心放在第一位,男孩对父母是否有责任感,女孩对父母是否温顺,对父母是索取还是报恩。否则,连父母都不包容的人,将来不可能会包容你的缺点、你父母的缺点,在社会上,他(她)的人缘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为人父母的无论自己的孩子什么样,都会去爱他,养他,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一生平安顺利、快乐幸福。然而,如果做父母的连包容自己父母的心都没有,自己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又哪来一颗宽广的心? 没有宽广的心胸,人生处处皆障碍,又哪来的出息?哪来的快乐幸福?将来孩子大了,父母年迈需要孩子的时候,孩子肯定会跟父母斤斤计较。 做人要尽孝道,这就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因为我们做人,父母都容不得,何以容天下? 为人父母的,如果想要孩子拥有幸福、顺利的人生,自己就要好好孝敬年迈的父母;胸怀大志的人,首先要从容得下自己的父母开始做起,要容得下父母的固执,耐心细致地照顾好父母,这是修行的第一步。 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厚德载物这句话丝毫不假。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能够轻松获得财富?因为厚德才能载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爱父母的“五不怨”》 1、不抱怨父母的无能 没有人是万能的,也没有人是完美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费尽心力把我们养育成人,已很不容易,我们要感恩父母辛苦生、养了我们。不要抱怨说“爸爸应该是怎样的爸爸,妈妈应该是怎样的妈妈”,应该真诚地说:“我接受,你们就是这样;我接受,是我选择了你们;我享受你们给予我的一切。” 2、不抱怨父母啰嗦 父母比我们先来世上,他们先学取经验、照顾自己,再诞生我们。当我们出生,用自己余生的心力来照顾我们成了父母自愿选择的命运:嘱我们穿衣,教我们吃饭,盼我们平安……只有真爱你的人才会去啰嗦你,父母绝不会去啰嗦一个与他们无关的人。 3、不抱怨父母抱怨 父母抱怨我们,只是不满足我们现在。当我们做得够好时,他们渴望我们更好!他们不是为自己,或许他们在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或许他们在工作上非常辛苦,可又不能和谁讲,所以他们渴望我们更好,即便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也希望我们青出于蓝,不要像他们一样。 4、不抱怨父母迟缓 年纪大了,行动自然不便,永远不要嫌弃父母行动迟缓,因为我们永远想象不出我们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耐心地教我们走路。父母年轻时,可能比我们还意气风发!是为我们,父母才累弯了腰。如果有一天,父母已变老,腿脚利索不了,我们要切记:看父母就是看自己的未来,孝顺一定要及时。 5、不抱怨父母生病 不管父母多忙,不管白天黑夜、下雨刮风,我们一生病,他们马上会放下手头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切,赶紧着我带们去看病,彻夜不眠地爱护我们。当父母生病了,我们能做到多少?真的是久病床前无孝子吗?社会上经常会有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新闻,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尽心尽责照顾父母的人! 生命不是用来抱怨的。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慢慢变老,直至离开我们……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抱怨父母,不如理解父母。若父母都容不下,何以容天下?百善孝为先,从现在起,千万别再抱怨父母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