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求知到永远 求真求知到永远
本人很懒,没填个人简介。
关注数: 0 粉丝数: 372 发帖数: 3,523 关注贴吧数: 73
科学家发现宇宙最大结构:星系群延伸40亿光年 时间:2013-01-15 17:17 来源:新浪环球地理天文学家近期发现了宇宙中最大的结构,其巨大程度甚至让现代宇宙学理论认为其不可能存在。   艺术示意图:剧烈活动的类星体,这是一类发出强大能量的早期活动星系类型。   根据来自斯隆数字巡天项目的数据,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一个创纪录的类星体集群结构,其延伸超过40亿光年。所谓类星体即一类年轻的活动星系。该项研究的第一作者,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天文学家罗杰·克洛斯(Roger Clowes)表示:“这项发现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惊喜,因为它着实突破了我们所知晓的宇宙中最大结构的尺度。”相比之下,我们所在的银河系直径不过仅有数十万光年,而银河系所处的上一级结构,即室女星系团,其延伸也仅有数亿光年而已。   挑战现有理论   克洛斯表示,天文学家们多年前便已经知道类星体可以形成巨大的集群,延伸超过7亿光年。然而此次所发现的,由73个类星体组成的超级集群延伸超过90亿光年,这一规模让人吃惊。   天文学家们之所以感到惊愕不已,是因为现有的天体物理学模型似乎限定了宇宙中所存在结构的规模上限是其尺度不应超过12亿光年左右。克洛斯表示:“因此这一发现对我们现有的知识构成挑战,因此我们此次并不是解决了一个问题,而是新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一巨大的结构被简单地称作“大型类星体团”(LQG),其发现同时还颠覆了另外一项基本宇宙学原理,那就是当在大尺度上进行观察时,宇宙应当是总体均匀的。克洛斯表示:“这可能意味着我们对于宇宙的数学描述过于简单了,更好的模型或许应当是远比这更加困难和复杂的。”   揭示早期星系演化奥秘   本次发现的意义还不仅在于其巨大的规模打破了原有纪录,其本身还将可能有助于开展对类似银河系的星系在演化方面的研究工作。类星体是一类在宇宙尚年轻之时存在的,发出强烈能量的活动星系,它们是宇宙中最明亮,最强大的天体之一。它们代表了一种存在于星系演化早期,然而却十分短暂的阶段。   一种理论认为类星体的这种规模巨大的结合形式可能是现代宇宙中超星系群的前身,然而这两者之间的真正本质联系目前仍不得而知。吉拉德·威灵格(Gerard Williger)是路易斯维尔大学的一位天文学家,他认为这项研究,作为计算机模拟的主要目标之一,也应当更多地通过望远镜的实际观测进行验证。他说:“这种结构之大超出了我们根据宇宙大爆炸之后的冲击波理论得到的预期。很有可能有某种机制在大尺度上操控着类星体的行为,这可能对早期的宇宙环境产生影响。” 转载声明:本文来自环球科学(huanqiukexue.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海归论交通安全 最近,一个好久不见的大学同学车祸去世, 他的小孩才3岁. 参加完葬礼, 想起小孩子挂满泪珠的小脸, 彻夜难寐. 上百度一搜索, 发现中国的车祸死亡率已经连续10多年保持世界第一. 我们以世界3%的汽车保有量, 制造了全球16%的死亡人数.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开车最危险的地方. 大 多数网友都把车祸多的原因归咎为中国司机素质低,开车不规矩. 我强烈反对这种”素质论”. 本人在中国出生,长大, 大学毕业后去美国读硕士, 在美国考的车牌, 后由于工作原因,跑了不少国家, 在香港,日本,意大利,墨西哥,泰国, 菲律宾都开过车. 我认为中国的车祸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整个交通管理的理念落后. 我从来不觉得美国人的素质比中国人高很多。你看过新奥尔良风灾的照片吗?美国的大兵是带着冲锋枪去灾区救援的。 如果他们不带枪,当地就会有人打砸抢。 汶川地震时解放军有带枪吗? 我国城市每万辆车死亡率是美国的17.8倍,我们的素质会比他们差17.8倍吗?“素质论”掩盖了车祸多的真正原因,也撇清了交管部门的责任。 要拯救我们身边将要在车祸中丧生或受伤的亲人和朋友, 最可行和最快的方法是改革中国的交通管理的理念和体系. 交通管理和工厂管理一样,本质上是一门科学. 中国的工厂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为什么交通管理不能引进别人的经验? 以下是我在国外和国内开车的一些体会, 供大家参考: 1) 在美国学车的时候, 教车师傅第一课就告诉我, 后方45度左右的地方是左右后视镜的盲点. 如果超车后换线,必须要略转一下头, 以眼角的余光确保盲点位置没有车才能换线. 如果你跟在别人的车后面,最好不要长时间呆在前车的盲区, 以免对方看不见你而突然转向。   这个盲区,所有欧美国家的司机都知道. 我问过南美和东南亚等所谓”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他们也都知道, 并且很惊讶我问他们这个问题. 在他们看来,这就跟天是蓝的, 草是绿的一样,每个人都应该知道。   在中国, 我们交学费去驾校学车,教车师傅有教过你盲点吗? 没有, 因为他们的师傅也没有教过他们. 我们只能自己从车祸中以血的代价来领会。 2) 中国的交通要改善,驾校是第一个要动刀的地方。我再说两个例子:   a. 在美国超车后换线,师傅会告诉你,在后视镜中看到了后车的前轮才可以换线。这种方法可操作性很强。 但在中国没有人教这个,偶而有师傅教的话也只是说50米或60米。在后视镜中你怎么能知道50米有多远呢?   b. 关于远光灯,所有的美国司机都知道,起雾时不要打远光灯,因为反而看不清楚; 另外,不到万不得已不要乱开远光灯,如果你干扰了对面车司机的视线,撞到你了是自己倒霉。 中国的教车师傅不教这些, 他们老是强调要眼明手快,好像只有反应快才能在路上活下来. 基本的安全知识反而不教。 3) 在美国, 如果高速公路上发生车祸, **至少在200米以外就在地上放置冷光蜡烛(防风), 提醒你换线, 冷光蜡烛连成一条长长的火光斜线, 后方的司机有非常足够的时间避开故障区. 而 在中国,**顶多在几十米开外放一个荧光的警示牌, 等你看到了, 离故障车也就剩下几秒钟的反应时间. 三角标志和雪糕筒都是很不科学的装备,天黑的时候不够显眼,体积又太大,**和司机都不可能带太多。直接放在路中间的话容易造成车祸,放在路边又容易被忽 视。 强烈建议中国的交管部门研究和引进西方的冷光蜡烛。体积小,不占地方,使用方便,直接扔在路上就行,万一不小心碾过了一两个也不用刹车。 如果我们也采取欧美一样的故障警示方式, 每年能救下多少人命?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在广东, 这几年仅在京珠高速和虎门大桥上因为故障处理车追尾就牺牲了5位**。 4) 在中国,交管部门喜欢在车道中的隔离带建花坛, 有些地方甚至连高速公路的隔离带也有花坛。 这种做法全世界只有中国有。为什么别的国家不搞? 别人是有道理的。 花坛建在路中间容易让司机分神, 用隔离栏最实用, 还便宜. 另外,花坛需要定时修剪和浇水. 在维护的时候,停在路边的园林车, 还有缓慢行驶的洒水车都很容易造成追尾。 要美化市容,花坛可以建在路边。如果中间一定要种花草, 能不能采用不需修剪和免浇水的品种?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