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剑飞
进击的剑飞
关注数: 16
粉丝数: 183
发帖数: 10,904
关注贴吧数: 27
amd能不能把翔硕供应商踢了 翔硕在AM4时代就只能拿出pcie3南桥芯片,足足6年时间一直搞不出来pcie4,苏妈送iodie给翔硕才有了pcie4南桥,扩展能力极强,南桥随便支持4个m.2,扩展不虚intel。 6年后做AM5南桥,pcie4x4南桥总带宽,扩展只有x8而且不能全部给ssd,所以只能搞出1个ssd,搞2个的话,需要菊花链2个南桥芯片,踏马的2个ssd要2个南桥芯片?
讨论一下老英的末日 老英23年有3个架构团队,以色列酷睿发明团队研发P核,美国加州阿童木团队研发E核,1核四线程royal core实验性团队。 由于老英财政暴雷,实验性团队已解散,酷睿功勋团队大裁员,以后P核的研发大概率停滞,甚至直接解散,世上再无酷睿,剩下一个E核团队由于能效亮眼,挽救了intel口碑,还能搬到服务器用,已经被intel看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今年intel调整战略,公司资源全部往E核架构倾斜,并且E核团队也准备了重铸大核荣光,开发满血指令集版本,这个E核变P核的构想,可能28年才能看到。
这赛季的花间完全控不住吧 只说jjc。 第一个拉飞击倒,他星楼 第二个拉飞击倒,拉飞期间水月 第三个拉飞击倒,拉飞期间关机器人强制蓬莱落地 第四个拉飞击倒,交春泥 第五个拉飞击倒,他星楼 无限循环,偶尔抓死一次,他有奶,给个40%减伤就打不死了,但蓬莱抓这么久,肯定满毒了,直接秒了。 如果不抓花间,死得更快,花间这个职业,放他等于他要秒人,抓他抓不死,最终还是秒人,无解。
将领撤退bug 一直存在的bug,将领点撤退,撤退一会停止撤退,原地发呆,再点撤退,过一会又停止撤退,原地发呆,非常弱智的bug。
56之路落日疑问 我校长把日本推下海,消灭了200万日军,然后日本立马内战,民主日本速度获胜加入同盟国,靠,然后签协议,日本岛本土一块地高达几千战争分,我拿了90%以上的贡献值也才有几百战争分。。。 然后我只能拿大陆+日本海外的岛屿,日本加入同盟我都没法打他了,十分不爽,56之路故意这么设计的,既不能消灭日本也拿不到日本地块?
9950x3d默频负压风冷测试
别笑话intel马甲大师,amd刷漆大师更输一筹 不吹不黑,单纯客观评价。 intel每代酷睿马甲+0.1g,至少纸面数据提升了。amd真就完全不变单纯刷漆就能算一代,活久见。 8000系马甲,对比7000系加强了npu算你新一代,勉强说得过去。再看200系列。 8845HS 3.8g~5.1g,8840U 3.3g~5.1g Ryzen7 H 260 3.8g~5.1g,Ryzen7 H 250 3.3g~5.1g 同架构,同频率,单纯刷漆就是新品。 8945HX跟7945HX完全一样,频率一样,都是zen4,单纯刷漆就是新品。
zen6继续大小核了 最新消息 桌面端,12大核和24大核产品,送2个超小核,甚至超小核架构还是zen5c。 移动端,高端产品线,有12纯大核送2超小核,但产品不一定发布,amd不喜欢纯大核。 移动端,中端产品线,4p+8e+2lp。 移动端,入门产品线,2p+4e,4p+4e。
唐门双雄jjc随便dps十万以上 段氏也配叫新爹?剑网3有数值策划?玩其他职业不是人?
50系可能是最近十年n卡提升最小的一代 官网那个AI算力完全不可信,按官网写的AI算力5090是4090的2.5倍,首发才1999美刀,完全不可能的事。 所以官网那个算力一定是INT4,那就要打五折,按官方数据打五折来算,5090真实AI算力是1676,5090D是1188,对比4090是1321,4090D是1177,也就是说 5090D的AI算力其实跟4090D几乎一模一样,满足美国禁售要求,非D版的提升也仅有26.8%,那么游戏原生性能大概也就30%左右的提升。 900,1000,3000,4000,四代巨大提升,小丑是20系和50系。 但是在50系里面可以挑出一个中端王者5070ti,这卡性能是4080档次,标价折人民币5千多首发估计6千多,取代首发9千多的4080合适是真合适的,之前买不起4080又需要16G显存的中端用户可以考虑5070ti了。
amd游戏蜜汁卡顿优化设置 1.BIOS关闭无用的ftpm、tsme。(win11关闭ftpm可能导致无法收到windows更新) FTPM(Firmware Trusted Platform Module)是一种固件级的安全模块,它提供了硬件级别的安全存储。关闭FTPM以提高系统性能。 TSME(Trusted System Module Encrypted)是Windows系统中的一项功能,提供了一种加密和保护系统数据的机制。关闭TSME以提高系统性能。 2.关闭无用的高精度事件计时器(HPET / High Precision Event Timer) CMD命令行执行: bcdedit /deletevalue useplatformclock 然后,在设备管理器禁用高精度计时器。(使用TimerBench软件可以检测计时器是否不再是HPET) 3.禁用虚拟化安全 CMD命令行执行: bcdedit /set hypervisorlaunchtype off 打开msinfo32程序,可以看虚拟化安全是否已关闭。 4.禁用内存压缩,无意义的内存压缩会消耗算力 管理员身份运行【Windows Powershell】,输入【get-mmagent】,可以看到MemoryCompression,如果是【True】,那么输入【Disable-MMAgent -mc】,再次输入【get-mmagent】,预期看到 MemoryCompression : False
ultra200纯生产力直接买便宜D5-6000就可以了
jjc是非常不公平的玩法应该改名叫战场 装备差异大,装备36万和46万同台竞技,装备差距大,职业强度差异大,强势dps一个顶两个,强势奶一个顶两个。 既然允许如此大的不公平,为什么不叫3人战场?这本质上就是战场。大言不惭叫名剑大会/竞技场真是小丑厕滑。
intel和三星的代工厂要寄了 英特尔雄心勃勃的 18A 节点在临近量产时正面临两个重大障碍:良品率徘徊在 10% 以下,SRAM 密度与台积电的竞争产品 N2 工艺相比处于劣势。 最近有报道指出,英特尔在 18A 节点上正面临着巨大的良率挑战,可能会推迟其量产时间。 据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目前的良品率低于 10%,这意味着每生产 10 个芯片就有近 9 个存在缺陷。尽管如此拉胯,18A的指标也不如台积电N2先进。 三星 3 纳米以下工艺的代工良率目前低于 50%,其 Gate-All-Around (GAA) 技术的良率据称低至 10%至 20%。
9950x风冷降压小测 散热器fc140,全默认使用撞温度墙,可以认为9950x默认电压不适合风冷用。 但简单降压后风冷随便压,r23跑分44545,游戏表现更是逆天,cs2,剑网3,cpu仅仅40度。
超能网cpu排行285k单核等于R5
a卡发展路线完全错误 a卡最近十年,最亮眼的卡是6000系,旗舰卡光栅性能超过3090,狠狠涨脸,6000系也是a卡市占率最高的一代。 现在放弃光栅优势,使劲吃尾气堆光追,8000系还入坑路径光追,老黄笑死,你什么营收我什么营收?你一年赚几个钱跟我比光追性能? au部门应该拒绝养a卡部门,扶不起的烂泥。
intel年度笑话 英特尔研发费用超英伟达和AMD总和
9950x vs 285k R23
最近ultra200v有点小火,其实性能不值一提 ultra200v全系4p4e,只是个轻薄本的u,性能好不到哪去,主打的一个省电和能效,仅此而已。 虽然众多媒体狗粮到账狂吹x86新时代,能效吊打高通,续航吊打高通,但也仅仅是吊打高通而已,希望大家没有被带偏,这个u定位只是轻薄、续航,并不是生产力。 简单说一下性能,R23: Core Ultra 9 288V相比HX370,单核多了7%,但是HX370多核比ultra9高了63%,生产力对比不是一个级别的,没有可比性。
爽文搬运,12核生产力秒杀24核 原文: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www.phoronix.com%2Freview%2Famd-ryzen-9950x-9900x%2F15&urlrefer=37efb10f5592f5208048e626cd1f8243 In total I ran nearly 400 benchmarks across all the CPUs. When taking the geometric mean of all the raw performance results, the Ryzen 9 9950X came out to being 17.8% faster than the Ryzen 9 7950X. The Ryzen 9 9900X meanwhile was 21.5% faster than the Ryzen 9 7900X across this wide mix of workloads. The Ryzen 9 9950X was 33% faster than the Intel Core i9 14900K performance overall and even the Ryzen 9 9900X was 18% faster than the Core i9 14900K. For those still on AM4, the Ryzen 9 9950X was delivering 1.87x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yzen 9 5950X processor. These are some great gains found with the Ryzen 9 9900 series. With the Intel Core benchmarks it's also worth mentioning that the testing was prior to the newly-released Intel 0x129 microcode update and I'll have more benchmarks with that change soon. As of writing the Core i9 14900K is retailing for around $550 USD while the Ryzen 9 9950X is set to retail for around 18% more but delivering 33% greater performance on a geo mean basis overall. The Ryzen 9 9900X meanwhile at $499 is around $50 less than the i9-14900K while overall delivering 18% better performance. A slam dunk in performance, value, and power efficiency with the AMD Ryzen 9 9900 series compared to the competition. CPU Power Consumption Monitor benchmark with settings of Phoronix Test Suite System Monitoring. Making the Ryzen 9 9900 series results even more impressive was their power use. Over the span of all the benchmarks, the Ryzen 9 9950X had an average power use of 137 Watts and a peak of 201 Watts. The Ryzen 9 7950X meanwhile had a 142 Watt average and 236 Watt peak while the Core i9 14900K had a 156 Watt average and 347 Watt peak. Stunning power efficiency results with the Ryzen 9000 series. The Ryzen 9 9900X also came out well with a 117 Watt average compared to 133 Watts with the Ryzen 9 7900X. Geometric Mean Of Timed Code Compilation Tests benchmark with settings of Result Composite, AMD Ryzen 9 9900X, Ryzen 9 9950X Linux Performance Benchmarks. Ryzen 9 9950X was the fastest. For those doing a lot of code compilation either as part of a software development job, running a source-based Linux distribution like Gentoo or Arch Linux, or looking at Ryzen for budget servers for a CI/CD build farm, the Ryzen 9 7950X is a fabulous option for its performance and power efficiency. Across all of the codebases tested there were great speed-ups with the Ryzen 9 9950X and 9900X compared to the Intel competition and prior Ryzen 7000 series parts. Geometric Mean Of Creator Workloads Tests benchmark with settings of Result Composite, AMD Ryzen 9 9900X, Ryzen 9 9950X Linux Performance Benchmarks. Ryzen 9 9950X was the fastest. Across the dozens of creator workloads from Blender and other renderers to imaging tasks and similar workloads, the Ryzen 9 9950X geo mean there was 1.18x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yzen 9 7950X or 1.42x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re i9 14900K.
看到i粉锤zen5销量一周卖50个 既然intel卖的这么好,那就看看亚马逊上个月销量榜单吧: 78x3d 月销 9k+ 76x 月销 6k+ 56x 月销 6k+ 57x3d 月销 4k+ 127KF 月销 2k+ 57x 月销 2k+ 77x 月销 2k+ 137K 月销 2k+
9950x R23国外跑分搬运 Cinebench R23 Benchmark ResultsThe Ryzen 9 9950X was tested at various power levels, with the following results: - 230W: 46,090 points (100%), Peak Frequency: 5477.0 MHz, Temperature: 60.5°C 200W: 44,782 points (97.1%), Peak Frequency: 5227.0 MHz, Temperature: 54.6°C 160W: 42,336 points (91.8%), Peak Frequency: 5206.4 MHz, Temperature: 47.9°C 120W: 36,478 points (79.1%), Peak Frequency: 4190.1 MHz, Temperature: 43.5°C 100W: 33,373 points (72.4%), Peak Frequency: 3821.8 MHz, Temperature: 40.5°C 80W: 29,430 points (63.8%), Peak Frequency: 3340.1 MHz, Temperature: 41.0°C 60W: 23,985 points (52.0%), Peak Frequency: 2687.8 MHz, Temperature: 39.5°C 40W: 12,424 points (26.9%), Peak Frequency: 1401.7 MHz, Temperature: 34.8°C - At a power consumption of 160W, the Ryzen 9 9950X achieved a score of 42,336 points, closely matching the Intel Core i9-14900KS's score of 42,678 points in extreme conditions. It is noteworthy that the i9-14900KS tested with a power consumption exceeding 300W, nearly double the 160W of the Ryzen 9 9950X
intel自有代工厂的困境 2023年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一共亏损是70亿美元,而2024年一季度,英特尔芯片代工业务,再次亏损25亿美元,15个月就亏了95亿美元。 而到了2024年二季度,按照英特尔的财报,特尔第二季度晶圆代工营收季减2%,年增4%,亏损扩大到28.3亿美元,相当于18个月,合计亏损了12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是880亿元左右。 按照机构的数据,台积电每卖1片10000美元的晶圆,就赚4350美元,等于每片制造成本为5650美元,利润率高达43.5%。英特尔呢每卖一片10000美元的晶圆,就要亏掉6550美元。
amd新的大小核又来了 当前发布的AI HX 370 大小核12核仅仅比上一代7940hs 8大核强了17%,可见au的大小核刷分进步极小,核心总数多了50%,12核对比上一代8核,多核刷分才多17% 下一个大小核架构 Kraken Point,拥有四个 Zen 5 核心和四个 Zen 5c 核心、16MB L3 缓存和一个 RDNA 3.5 iGPU,最多可容纳 8 个CU
Strix Point AI300存在的调度问题 Strix Point内部包含两组CCX,一个拥有4个Zen 5内核,拥有16MB L3缓存,而另一个则拥有8个Zen 5c内核,拥有8MB L3缓存,两者的缓存是相互独立的,需要通过SoC内部的IF总线通信。 zen4移动端8核走ringbus,zen5 10核/12核走IF总线跨核。 没有IODIE,胜似IODIE。
intel官宣已经缩肛的cpu是不可逆的损坏 英特尔宣布,它已经找到了困扰其 CPU 的崩溃问题的根本原因 。该公司将在 8 月中旬之前发布微代码更新来解决这些问题,表面上结束了这场旷日持久的闹剧,这场闹剧始于 2022 年 12 月首次出现 CPU 崩溃错误的零星报告,并在 2023 年底达到高潮。英特尔的回应是在有关该问题的投诉在最近几周达到高潮之后做出的,该问题导致 PC 在游戏和其他工作负载期间莫名其妙地崩溃/蓝屏。然而,微代码更新不会修复受影响的处理器。英特尔还证实了其 7nm 节点的通孔氧化问题,但表示这些问题已在 2023 年得到纠正,并没有导致故障。 英特尔的公告称,错误的 CPU 微代码是导致持续不稳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微代码导致 CPU 请求升高电压水平,从而导致处理器在其安全边界之外运行。英特尔目前正在验证微代码补丁以纠正这些问题,预计于 8 月中旬发布。此补丁将通过主板 OEM 的 BIOS 更新和 Windows 更新分发,因此最终用户的可用性时间可能会有所不同。 该漏洞会导致受影响处理器的性能不可逆转地下降。我们被告知,微代码补丁无法修复已经出现崩溃的处理器,但预计可以防止目前不受该问题影响的处理器出现问题。
英特尔计划于 2025 年推出仅 P 核的“Bartlett”LGA1700 处理器 英特尔计划延长其 Socket LGA1700 平台的使用寿命,而由 Core Ultra 200“Arrow Lake”领衔的较新的 LGA1851 平台仍有望在 2024 年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首次亮相。这是根据 Jaykihn 的一次轰动性泄密。它计划使用代号为“Bartlett”的全新 LGA1700 芯片来实现这一目标。这应该会特别引起游戏玩家的兴趣。想象一下“Raptor Lake-S”芯片,但有四个额外的 P 核取代了四个 E 核集群,形成一个 12 核纯 P 核处理器——这就是“Bartlett”。目前,我们不确定使用的是哪个 P 核——是当前的“Raptor Cove”,还是英特尔会尝试将“Lion Cove”的变体移植到 LGA1700。 纯大核规格: core9 12大核 coor7 10大核 core5 8大核
zen5最新PPT解读 温度改进,同配置同型号升级,热阻提升15%,温度降低7度。 ----------------------------------------- 在生产力与内容创作性能方面,R9 9900X领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从2%~41%不等,但可以看到,越偏多核性能的应用,锐龙9 9900X领先幅度越大,Geekbench的单核测试也领先了9%。游戏性能方面,锐龙9 9900X领先酷睿i9 14900K的幅度从4%~22%。9950X都还没出手,12核干翻24核。 R7 9700X领先酷睿i7 14700K的幅度从4%~42%不等,这优势甚至比锐龙9 9900X对上酷睿i9 14900K还高。游戏性能方面,锐龙7 9700X领先酷睿i7 14700K的幅度大约为4%~31%,8核干翻20核。 R5 9600X对上酷睿i5 14600K优势更加夸张。生产力方面,锐龙5 9600X相对酷睿i5 14600K的优势最高达到了94%,即便是吃单核性能的应用中,也有20%左右的领先幅度。游戏部分,锐龙5 9600X相对酷睿i5 14600K的优势最低5%,最高29%,6核干翻14核。
搬运游戏开发商对13代14代酷睿的看法 英特尔正在销售有缺陷的第 13 至第 14 代 CPU --------------------------- 我在 Alderon Games 的团队正在开发多人恐龙生存游戏《泰坦之路》,他们在开发过程中遇到了英特尔 CPU 稳定性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崩溃、不稳定和内存损坏)仅限于第 13 代和第 14 代处理器。尽管发布了所有微代码、BIOS 和固件更新,但问题仍未解决。 我们发现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失败: 最终客户:我们的崩溃报告工具中发现第 13 代和第 14 代英特尔 CPU 发生了数千次崩溃。 官方专用游戏服务器:经常崩溃,导致整个服务器瘫痪。 开发团队:使用这些 CPU 的开发人员在构建和开发游戏时经常会遇到不稳定的情况。这也可能导致 SSD 和内存损坏。 游戏服务器提供商:托管存在持续崩溃问题的社区服务器。 基准测试工具:与 Path of Titans 无关的减压和内存测试也失败了。 在过去的 3-4 个月中,我们观察到最初运行良好的 CPU 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恶化,最终出现故障。我们从自己的测试中观察到的故障率接近 100%,这表明受影响的 CPU 出现故障只是时间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Fortnite 和 RAD Game Tools 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后者为虚幻引擎的解压提供支持。 尽管内存足够,但用户还会收到有关视频驱动程序内存不足的误导性错误消息。 --------------------------- 我们正在采取的行动 为了防止我们的游戏受到进一步损害,我们正在实施以下措施: 服务器迁移:我们正在将所有服务器交换至 AMD,与被发现有缺陷的英特尔 CPU 相比,其崩溃次数减少了 100 倍。 托管建议:我们建议托管 Path of Titans 服务器或销售游戏服务器的任何人避免购买或使用第 13 代和第 14 代英特尔 CPU。 游戏内通知:我们在游戏内添加了一个弹出消息,以通知使用这些处理器的用户有关此问题。许多用户目前不知道他们的游戏崩溃的原因以及他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 为了英特尔的利益,我们希望他们召回这些 CPU 并向消费者退款。这篇文章并不代表对 AMD CPU 或任何其他 PC 公司的认可。请记住,任何产品都可能存在缺陷和问题,我们只是想让您知道这些崩溃的来源以及发生了什么。 --------------------------- 马修·卡塞尔斯 Alderon Games创始人
消费级cpu引入NPU完全是浪费电和提高溢价 NPU(Neural Processing Unit)对常规 CPU 计算任务(如整数运算和浮点运算) 没有任何性能加持。NPU是专门为处理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任务而设计的,它的架构和优化方向是特定的神经网络计算,而不是通用计算任务。 具体原因: 专用架构:NPU的架构是为神经网络计算优化的,具有大量的矩阵乘法单元和其他专用硬件,这些硬件在处理常规整数和浮点运算时并不高效。 软件支持:NPU通常需要专门的软件库和框架(如TensorFlow Lite、ONNX等)来充分利用其硬件能力,这些库和框架主要用于AI和机器学习任务,而不是通用计算任务。 硬件隔离:在大多数系统中,NPU与CPU和GPU是独立的硬件单元,操作系统和常规应用程序不会将通用计算任务分配给NPU。 总结: NPU对常规CPU计算任务没有任何性能加持。 NPU的设计和优化目标是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任务,而不是通用计算任务。
AI300新品令人失望 移动端AI300系列成绩已出,IPC相比zen4有平均10%+提升,zen5c只有zen5的70%性能,过测频率3.3ghz。 核心设计是4+6/8,只有4个大核,3A大概率不如zen4,4个大核太少了,新游戏必跨CCD,然后新问题又来了,由于zen5c上了移动端,他L3仅有1MB,主频仅有3ghz+,进一步拉胯。 可以看出AI300系列是牺牲办公和游戏体验,给AI炼丹提高性价比,如果amd有良心的话,R9必须比zen4便宜,比毕竟上一代R9是12核/16核,这一代10核/12核,而且还缩成了小核。 amd的意思人均AI炼丹?买amd的用户不打游戏了?
800系主板没有任何购买价值 从公布的信息看,芯片组没有任何升级,芯片组代号都是一样。 B870E=X670E + USB4 B870=B650E + USB4 B850=B650 B840=A620 然后最大的缺陷来了,由于usb4是cpu通道,导致cpu直连ssd直接少了一个,也就是说800系主板的cpu直连ssd最多只有1个,usb4重要还是ssd重要?amd心里没点13数? 800系主板一句话总结,负提升,为了噱头降低用户体验。
13代14代不稳定后续 第一波攻势,intel完全怪主板,说主板厂不遵守规范,功耗完全解锁是不对的,提供intel baseline版本bios。 第二波攻势,intel说不完全是主板的问题,是自家eTVB睿频算法在高温高压环境不稳定,只有i9才有问题,提供intel default settings版本bios。 第三波攻势:intel说不完全是eTVB算法问题,算法缺陷只是提高不稳定概率,但不是根本原因,请大家耐心等待下一步原因分析。 intel在搞什么,i9不稳定的大量案例场景都摆出来随便重现了,还能这么久都分析不出不稳定的根本原因?
jjc不点剑引影响大不大 虎跑结束鹤归双风车,剑引还没打就进CD合理吗,换成松舍风车武伤少150%影响大不大?
这赛季就是恢复几年前的玩法了吧 飞倾不用想了,明显感觉伤害削了,不如上赛季5澜升痛。 怒翼感觉也不行,只有一波风车伤害,打不死人就挂机半分钟,有你没你是一样的。 老玩法双风车,傲宇+鸿轨+藏锋+神降+淡然,可以一直物化,输出不低,自身不容易被集火,输出完全不比飞倾差。
难怪zen5 apu只有12核 Core Ultra 9 185H 实在太拉胯了,连7840hs都打不过,除非不限制功耗让Ultra 9 185H跑100瓦以上才能反杀7840hs,但是这功耗体验能好? 7845hx性能是 Ultra 9 185H 的1.65倍 7945hx性能是 Ultra 9 185H 的2倍 难怪zen5 apu只有12核,毕竟ultra9连8核都打不过。
n卡烟雾弹画质问题 之前用的a卡,由于国产网游不支持a卡,卖卡换了4070tis,现在最高特效烟雾弹边缘很糊,并且锯齿严重,烟雾弹消失后恢复正常。a卡没这个问题而且画面更清晰,这是n卡通病?吧友遇到过这个问题没?
a卡搞笑的产品策略 n卡产品策略真香,老卡不降价,老用户狂喜,新卡加量不加价,新用户狂喜。 a卡产品策略真臭,79XTX半年从9千多跌到6千多,老用户无能狂怒,新用户一看这气势都吓得买n卡保值去了。 先不说显卡体验不好不好,性价比怎么样,掉不掉驱动,单说这产品策略a卡已经完败了,被老黄拿捏得死死的。
汉军只有一个主属性很容易溢出变成无效属性 汉军太low了吧,动不动200点溢出属性浪费了,黄巾2个属性没这个问题,蛮子有3个属性更没问题。 属性上限应该改为300点才合理吧。
鲁大师应该改名叫撸大狗 以前amd没有avx512,鲁大师吃了intel狗粮,在cpu跑分里加了avx512跑分,让intel看起来比amd猛。 后来intel搞大小核,无法支持avx512,但是amd却支持了,跑分锤爆intel,鲁大师又吃狗粮,在cpu跑分去掉了avx512。 听爹爹的话,不让爹难堪。
搬运2k/4k cpu性能表现 国内1080p都测烂了,这里搬运一下。
AMD显卡驱动23.10.1待机优化 单屏4k144,上个版本驱动待机功耗15w,23.10.1待机7w,上图说话。
这b读条能不能改掉十几年前的设定 十几年前,站桩读条云飞单体伤害基本是全职业最高,一刀半管血,现在这b伤害还是站桩读条?十年前全职业什么免控条件?现在什么免控条件,站桩读尼码呢? 要跟上版本,近战读条的底线就是移动读条并且4尺内双倍伤害,如果策划一定要保持藏剑4尺读条的定位,老岱宗的40%会效得还回来吧,老映波36%会心得还回来吧,这2个砍掉的老技能作为近战读条的补偿我认为很合理。
天策好弱啊 这**渊十几年前的落后机制,卡距离,卡面向,不解击倒,落后十几年不能改一下?
天策是不是该加强一下铁骑 这辣鸡奇穴盾消失免控就没了,而且自带的免控被人一拉就下马了CD巨长,凭啥天策上马免控要跟飞遁绑定?上马免控不是免控?还得再来个奇穴修饰? 铁骑,铁在哪,不点飞遁就是秒下马是吧?秒下马的铁骑铁在哪?
全民击倒,十几年不变的渊是不是该升级一下了
简单说明zen4跑6000,13代跑8000的原因 a粉不用觉得amd不行,i粉也不用吹intel牛逼,这只是个技术方案选择问题。 intel IMC体质小雕是2000,也就是1:1跑ddr4 4000,1:2跑ddr5 8000,并不是intel牛逼,是1:2很容易跑8000,如果1:4可以跑16000刷世界纪录。比如世界纪录1w+频率就是1:4刷的,实际性能很差。 amd IMC体质普通是3100,也就是1:1跑ddr5 6200,大部分U的IMC上不去3200也就是6400无法开机。如果1:2是可以上到12400mhz,但是这种条子很久都不会出来,所以只优化2:3:3也就是x:1:1。
不得不说X670/B650真是有史以来最废物的芯片组 B650的FCH一共可提供8条PCI-E 4.0,4个SATA 6Gbps口,6个USB 3.2 Gen 2。 X670/X670E的FCH一共可提供12条PCI-E 4.0,比单芯B650只多4个通道,丢人都到家。 Z690的PCH一共可提供12条PCI-E 4.0,16条PCI-E 3.0,8个SATA 6Gbps,USB接口最多14个,当中4个可做成USB 3.2 Gen 2*2,最多10个USB 3.2 Gen 2或Gen 1口,上行带宽PCI-E 4.0 x8,这规格比X670两颗芯片加起来都强。 重点来了,zen4自带的带宽是非常足的,远比废物南桥给得多,但是南桥把PCIE5x4当成PCIE4x4来用了。。。 看看zen4给的接口有多强:旗舰B650实际用南桥用得很少,主要用了cpu直连5个usb,cpu直连2个m.2(不占显卡带宽),低端B650舍不得用cpu带宽,用了大量的垃圾南桥低速带宽,给的都是USB2.0和3.0这样的垃圾接口,生怕消费者用了cpu高速带宽不买旗舰主板。 我想说的是,但凡充分发挥cpu带宽28条PCI-E5.0,不要废物南桥的话,显卡16条,m.2两个总8条,剩余4条做成北桥扩展,带宽相当于pcie3x16,挂网卡+USB+SATA轻轻松松。结论就是这一代主板用的芯片组都是废物还贵的要死。
jjc单排内外功混搭问题 剑网3有玩法策划?想出这个排队策略的人小学毕业了?浪费时间很有乐趣?
JJC掉线必死没人觉得过于合理吗? 全球任何网游都是断线重连,到了剑网3是断线必死,果然是全球第一武侠游戏。
再次强烈建议虎可以满血开 40%血的限制真尼玛笑话,40%都被秒了还开个屁,十几年前的设定是不是要改一改?
你们的7950X flck能上多少 我和我朋友的7950X flck只有2067mhz,只能上6200mhz,flck再高无法开机不能点亮。 你们flck2133上6400mhz的有多少?
能不能删掉铁骑的护盾 没山的铁骑等于没免控
感觉zen4吃了老亏 先说i吹一直吹的avx512,引用知乎Glavo: AVX-512 在不少测试中相比 AVX2 都有性能下降,特别是 mpegaudio 测试中性能下降比例超过 10% 虽然理论上 AVX-512 相比 AVX2 吞吐量翻倍了,但只需要执行一段 AVX-512 操作,就会造成当前核心的严重降频 更糟糕的是,AVX-512 带来的降频会持续到操作结束后的一段时间,每个核心只要偶尔执行一点 AVX-512 操作就会带来长时间的降频 由于 JVM 开启 AVX-512 后会自动使用 AVX-512 向量化 memcpy 等操作,这会导致即使只是少量执行了 AVX-512 操作(占 CPU 总使用率的 3%~4%),也会导致整台机器的性能下降 15% 由于性能下降的原因是降频,所以这个影响是全局的,整台机器所有线程、进程都会受到性能下降的影响,在虚拟机中执行也会干涉到宿主机以及其他虚拟机。因为这个原因,OpenJDK 考虑默认在 Cascade Lake 平台上只使用 AVX2。
4k分辨率UI过小问题 百度搜不到,谷歌搜了一下,分享出来: - Ctrl+F(查找)> 键入“shining rock”,您应该在 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中找到 Shining Rock Software LLC - 展开文件夹,然后单击其中包含的“被驱逐”文件夹。值列表将出现在右侧 - 找到 GameUIScale 并双击它(默认为 75) - 输入一个低于 75 的值。对于 4k 显示器,50 大约是正确的。记住,越低越大。 - 点击确定,一切就绪,启动游戏并进行测试;)
没人觉得jjc柱子会碎的设定很睿智吗 CH智障建议去医院看看,增加随机娱乐性麻烦往副本战场加。
藏剑能打赢蓬莱的科学依据 【勇猛鸡哥,不怕困难-哔哩哔哩】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b23.tv%2FIBUs2gW&urlrefer=e54135953af140d2b3881bd5327065db 动物世界现身说法
虎能不能改成无血量限制 我昨晚被双花满血爆死,我没山,我知道会死,因为满血开不出虎。 讲道理,虎应该有个奇穴做成仇非的效果吧,苍云已经有那么强的盾和减伤了,还有被动仇非,无敌几秒结束自动回血一半,相比之下,天策一个破虎不仅吃控吃缴械、还有血量限制、还不回血,CH敲你马。
下赛季的风变成清纯的单解控 风已经不是爆发了,怎么CD还是50秒,剑三最垃圾解控的称号背了十年,什么时候改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