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elxu_2000 michelxu_2000
关注数: 2 粉丝数: 66 发帖数: 1,211 关注贴吧数: 5
英雄的回归     转自麦家博客,希望那些自认为讲人性,视主旋律如草芥的清醒人士能再多思考一下!     三十年前,我们的文艺创作始终都在搞假大空的东西,什么都是国家意志,崇高精神。八十年代后,改革开放给了我们一定反思和自由创作的空间,读者和作者有权力反感宏大叙事,反抗英雄叙事。于是,写作进入了个性化叙事的年代,反英雄,反文化,反主流,反崇高,反责任。     如果说三十年前的创作是一个极端,那么现在其实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了,就是作家过分地窃窃私语,过分地痴情于生活的阴暗面,不要责任,不要理想,不要崇高,创作就是为了表达欲望,为了张扬个性,为了“否定”……人们一味地书写庸俗人生,竞相列举人生的种种黑暗、绝望、丑陋、丑恶、龌龊、阴暗。很长一段时期,你颂扬英雄,歌颂美德,成了无知和愚昧的把柄。这种一边倒的创作之风,伴随而起的是一种精神的彻底溃败,信念的完全缺失,创作被日益简化为欲望的旗帜、缩小为一己之私之恋,它的直接代价是把人格的光辉抹平,人性匍匐在地面上,失去了站立起来的精神脊梁,我们再也无力肯定一种健全、有信念、充满力量的人生了。     其实,在这个一切价值都被颠倒、践踏的时代,展示欲望细节、书写身体经验、玩味一种窃窃私语的人生,早已不再是创作勇气的象征了。我承认,生活确实有丑陋、黑暗、无情的一面,但正如要驱散黑暗,最简单的方法是引入光明一样,有时我们塑造一个英雄,展示一种庄严、庄重的理想人生,也许可以温暖一个读者的心,给他们一点正面的人生启迪。人天生是需要柔软、温暖、有力的东西的,人们欣赏文艺作品就是为了寻找精神伴侣,当我们的创作一味沉迷于身体和欲望的叙事中,读者难道不会厌倦吗?我不知道什么样的理想和信念是对的,但我相信人必须要有理想和信念。当下,人们对物质和欲望的不止追求,正是因为我们精神层面出了问题,我们忘记了人除了身体和欲望外,还有一个心灵。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笔下的人物都是弱者,《解密》里的主人公容金珍是个患有幽闭症的人,《暗算》中的阿炳是个瞎子,黄依依是个不谙人情世故的人,《风声》中的“老鬼”也是有一定的人格缺陷……但他们不甘示弱,并通过超人的意志和毅力,谱写了一曲曲强有力的人生。超人的意志和毅力都是因为他们心里有理想,有个精神层面的目标。与其说他们是“英雄”,倒不如说是有“心灵”的人,心灵被一味放大的人,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交给自己认定的理想和信念,为此坚忍不拔,宁死不屈,充分展示了一个人所能达到人性的高度和力度。    我想,今天的人们也许正是因于缺少了这种精神:为一个内心深处的追求敢于承担,乐于付出,勇于坚守,这种人格,这种情怀,所以格外迷爱这种主题性的作品。也可以说,时代在呼唤英雄,呼唤崇高,呼唤庄重的人文精神。
驳"黔驴技穷的肥皂剧《潜伏》 "     见识不多,恳请潜艇们指正和补充     石维明同志(暂时用这个称呼)明显是想借批判受欢迎的电视而出名,出名的目的是什么呢?如果不是脑筋有问题,专门在鸡蛋里挑骨头,那么只有一个解释:对没有把他聘为历史顾问而耿耿于怀.一定要展示自己的历史才能,挤进影视圈.自认为态度严谨,知识渊博的楼主不知您"顾问"或审查过哪部作品?可否提供个名称,让我们也过过找漏的瘾?我敢肯定没有人聘你,因为聘了你,什么片也拍不了,你也就只会找找漏.另外还真心请教楼主,您觉得哪部国产作品不错呀?您要是广电总局的,雍正王朝估计早被打入冷宫了.     石维明同志用这么恶毒的语言攻击潜伏真是让我开眼,不知你到底有没有文化,感觉像是在对你的杀父仇人一样!     石维明同志的第一部分大多都被人提过,这些小错误值得你用那些恶毒字眼?恐怕让你编的话,错误不见得少,而且不知你得用多长时间,反正可以肯定,等到你老年痴呆的时候你也编不完美,更甭提讲出一个好的故事来.     其中有些内容你也很无聊.比如说"策反",60年前的事,有几个观众会了解那时的用语,假如一边用策反,另一边用别的词语,观众听起来会不会产生障碍或者不解?     军装问题好像有解释,北平解放时,GMD军官的军装就是什么样都有,可能楼主当时在队伍中,知道的更准确;再说你的"发表",观众能理解吗?这就是你当不了顾问的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也没什么新鲜的,好莱坞还抄袭无间道呢,好像片子还获奖了吧,你也出国去骂骂他们,他们更无耻更拙劣!借鉴可能确实没有原创高明,可是谈何拙劣?潜伏的受欢迎不在于你提出的几个地方,而在于它的故事和演员的表演.香港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互相借鉴的地方多了去了,不知你是不是都是这种骂杀父仇人的态度?另外,你对潜伏旁白的态度应该转移到团长那里去,只有你这个近似于疯子和狂犬之间的动物才会这样认识潜伏的旁白.     第三部分的题目可以形容你.     1,你的逻辑就是只有人死才彻底放心,够狠的!跟蒋介石错杀一千的态度一样.余感受到了秋的决心,知道暂时还没有暴露的危险,并且要营救他,这不一样是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正常的逻辑思维!你的意见呢?冒风险杀死秋?我看你那些恶毒的词语还真是你内心的写照     2,潜伏名单有点问题,但你的逻辑也有点问题,余为什么一撤离就暴露?天津城破在即,人人自危,站长如果不带余,自己也就跑了,天知道余是不是混乱中死了!就算余象石维明同志一样脑壳坏掉的高唱着"我是卧底"而撤退的话,特派员采取什么对策?再找100个人?有时间和条件吗?让他们都改名字?你负责通知?以后再找?这跟逮捕了名单上的人以后有什么区别?拿到名单在那个时候就已经等于成功了!你逻辑的问题就在于是为了找漏洞而找,所以自己脑子就都是漏洞     3,顾顺章是"叛变",除掉亲属也主要是惩罚!王占金和晚秋只是知情,有泄密的可能,不是要叛变,要去告密.你哪里看的工作纪律?自己编的吧(还是你们单位编的)!知情就要除掉?你真牛!让你领导早就不得人心了.     4,我没看出有什么问题,可能你的名字叫"是为名",你哥哥叫"是为利"     5,可以肯定,你的逻辑有问题.组织架构错了是逻辑问题?可能姜导确实没有你对军统了解.另外,你这点让我感觉你是站在GMD的立场上说的这些话,所以才这么恨恨不平!别老生气了,很快你就被统一了,没娘的孩子!     第四部分石维明同志给讲了一下军统光辉业绩和历史,很受教育,更加证明了石维明同志的立场     第五部分就是石维明同志把应该从别处出来的东西从嘴里喷了出来,我可抵挡不了,没带防毒面具和雨衣.     认同石维明同志的朋友们,千万别为了批潜伏而跟他同流合污,否则你一定会后悔的!
比完团长比暗算     并不是我想把潜伏与暗算比较个高低,只是看到有人提起来,所以说几句。     间谍是一个极度改变人性,使人倍受折磨的工作,没有信仰或者说没有强大的内心,一定叛变或者坚持不下去。参见http://tieba.baidu.com/f?kz=564516897     暗算不错,在中国电视史上会有一席之地,但是其实拍成电影或戏剧更合适,因为故事单一,而且更重要的是基本上还是把间谍当作超越凡人的英雄来塑造的,所以角色的扮演都要拿着劲儿,刻意去表现理想中的形象,说白了,有点装酷,其实不符合实际情况。     而潜伏从小处入手,不把角色脸谱化,用浓缩的戏剧冲突展现间谍工作对个人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和对内心情感的折磨。尤其是间谍最后很难象枪炮战场上的英雄一样能享受鲜花和掌声,他们可能还要遭受无休止的调查甚至误解和陷害,不仅中国这样,别的国家也一样。想像一下,怀疑和提防周围所有的人会不会把你自己折磨疯!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潜伏展现了这一点,同时也告诉了人们什么是信仰,这个现代中国人已经忘却了的词语。也许还有很多人没忘,但是他们把信仰等同于金钱了。     潜伏这部戏一定会成为一部经典,一个里程碑,因为我们以前的荧幕间谍都是高大全的英雄,而且别的戏还很难学,看吧,这么高的起点不会有人轻易去尝试的。更多的是去翻拍、注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