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你好 大文你好
关注数: 5 粉丝数: 60 发帖数: 505 关注贴吧数: 11
论中国汉语 母语的特点对民族的影响非常深远。 简单了解一下英语和汉语。这需要一点点的计算和思考,很有意思的。 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快。因为,中国人的“声音的种类”比美国多。 声音的种类是什么?为什么声音种类越多,思维速度就越快?通俗的讲,声音的种类,就是能够发出多少种声音。普通话的一个汉字是一个声音;英文的一个单词是若干个声音。 英语有20个元音20个辅音没有声调,所以,英语的声音种类不会超过20×20=400个。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声音对应一个事物,那么,英语的400个声音只能表达400个事物。这400个事物之外的事物,如果要表达,就只能靠声音的重复才行,用2个或者3个声音表达。普通人的一个声音约需1/4秒。可见,美国人要表达第401种事物,就需2个声音,耗时1/2秒。而中国人表达1200个事物,只需1个声音,耗时1/4秒。下面会说到。 普通话有20个声母39个韵母和4个声调,连乘的结果大约是3000个声音。能被利用的是2500个声音,普通话中真正用到的是1200个声音。所以,中国的普通话想表达1200个事物,只需1个声音,耗时1/4秒。 曾有人比较过,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用了30秒,英语用了45秒。因此,两人同时背诵乘法口诀。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肯定想到不了这里,可能也就是七七四十九。这就说明了:声音种类多的语言的使用者比声音种类少的语言的使用者思考速度快。普通话的声音种类多于英语,所以,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美国人快。 相同时间,思考速度快的人,自然能够思考更多的问题,当然也就更聪明。一些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最聪明 的原因就在这儿。这是中华民族的先天优势。最明显的对比就是日语与汉语。日语使用了100种声音,汉语使用了1200种声音。因此,很多汉字让日本人念,就必须用两个甚至三个声音表达(日本人说话好累)。假设一下:一个汉字对应日语的两个声音,那么,日本人一生能够享受到的信息,只有中国人的一半。日本先天不足,可能就是日本永远当不了世界的老大的原因。 现在,英语单词的数量,已经超过百万了。惊人而可怕,普通人一辈子也记不完的。而这些单词都可以用四千个汉字表达。真庆幸,笔者生在中国而不是美国。 为什么会英语单词的数量会如此之多呢?下面咱们具体看看。 英语里,猪肉(pork)和猪和肉(pig,meat)没有丝毫关系。猪肉羊肉牛肉(pork,mutton,beef)也没有些许联系。公鸡是cock,母鸡是hen,小鸡是chicken,这就是鸡的一家子。能看出公母和大小吗?彼此毫无关联,真是愚蠢,让人受不了。不难发现:英语里的多重名词和它的分解词没有丝毫关联。英语词汇的主体就是这样的。新事物出现,新词汇发明,新词汇还与原有词汇基本无关。上百万的英语单词就是这样出来的。突然感觉:英语好笨哦。再想想咱们的汉语,基本不必发明新汉字,仅仅依靠原有的汉字组词就可以了。真是感谢和佩服充满智慧的祖先。汉字能够灵活组词的功能太重要了。它让我们可以触类旁通,记忆量大大地减少。 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汉语里:火箭,不就是火推动的箭么?计算机,不就是会计算的机器么?不同组合就表达了不同事物。伟大而让人轻松。英语呢?有了火箭,就得产生个新词ROCKET;有了计算机,就得来个COMPUTER。记忆量大呀,好累人哦。瞧瞧,这就是差距。越了解这些,越感到作为中国人的自豪和幸福。 有人要问了:英语也可以将pig和meat连起来啊,这样就可以减轻记忆了啊。好问题 。接着咱们来看看,到底能不能按你说的做。现在不用pork了,猪肉用猪和肉pigmeat来表示。这样一来,猪肉pigmeat就要发音四次,而pork仅仅发音两次。可见,连体词无需记忆却增加发音次数,新词汇节省发音却增加记忆。英语没法两全。如果英语的新词汇都采用连体形式,那么新词汇会有多长?你可以想象一下。这样的话,美国人说1句话该发音多少次啊?不累死才怪呢! 英文世界里,没有20000个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字别想把《时代》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0000字。在美国想做个博学的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词汇量就是个大问题。这就是美国有那么多愚蠢无知的人(布什之流)的原因。汉字就不多说了:国家的扫盲标准是1500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三四千汉字,搞科研没问题的;读书看报,则是小学毕业生都可以做到的。一句话:做中国人---爽。 想想看,美国人学习了2万单词,他能享受的信息还是有限的。中国人学习三四千汉字,就可以享受几乎全部信息。学少而知多,投资收益率惊人得高呀。什么是智慧?这就是智慧。 接着往下看。现在的中国学生,可以琅琅上口地读2000年前的诗人屈原的楚词。这种文字的稳定性,是智慧传承的基础。有了这种稳定的文字,才能读懂自己远祖的文明,才能不断的继承和进步。英语就做不到,因为太不稳定了。现代人读莎士比亚的原著已经困难重重了,更不用说2000年前了。 此外,英语和汉语还有一些特点,是需要说明的。英语是“一维的”和“密码式的”语言。语言的一维性,导致美国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线性)的。这种直线式思维,对美国人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崇尚个人主义;做事方式直接;绘画喜欢用直线等。语言的密码性,导致语言抽象而费解,美国300万患失读症的儿童(智力正常)就是受害者。 中国的小孩,只要智力正常的,很少有患失读症的。因为,汉语是“二维的”和“形象的”语言。语言的二维性,使得中国人的思维是曲线式(面性)的。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不仅容易理解,而且获取信息的速度比密码快N倍呢。获取相同信息,花费的时间更少,当然也就更聪明。(以上内容,根据“智慧的辨思:最优秀的语种汉语”整理而来) 同样的场景,美国人倾向关注中心物体而忽略背景(一维的思维导致的),而中国人关注物体更注重整个场景(二维的思维造就的)。 忽略背景,使得美国人看问题:深刻却片面。看问题片面的人,容易一根筋,使得做事成本过高。这就是美国的研发成本高的内在原因(美国人未必意识到了)。 注重场景,使得中国人看问题:全面且懂得变通。看问题全面且会变通的人,做事自然容易做得好。因为,事情看得透彻,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这就是中国的2弹1星等奇迹产生的内在因素。很多在西方人看来,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中国都变成了现实,原因就在这儿。这是中华民族的先天优势。 西方的肖像画,人物会占据画面相当大的比例,绘画着重凸显人物;中国的肖像画,人物往往较小,而且与背景融为一体。个中原因,现在应该知道了吧。 “有件事,我不明白。你说汉语更优秀,为什么中国的文学作品却没法翻译成英语?”好问题,赞一个。中国的文学作品没法翻译成英语,英语的文学作品却能翻译成汉语。这种现象说明:英语表达的思想,都能找到对应的汉语表述;而汉语表达的思想,不一定能找到对应的英语表述。是不是这个理? “是的。”如果你学过数学,知道集合和真子集,就会明白。这种现象说明:英语是汉语的一个真子集。英语能够表述的思想,只是汉语的一部分。英语是有缺陷的,很大的缺陷。相比之下,汉语就完美多了:用更少的字表达更丰富的思想。大家对汉语有误解,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将优秀当差劲。由于国力和历史的问题,很多人的脑子里,有一种观念:西方的东西更好些。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是要不得的。这种观念,让我们的国家吃了很多亏。该反思和反省了。为了自己,也为了国家。丢掉那种歧视祖国的观念吧。 有资料表明:说汉语比说英语能更多得使用右脑(天才脑)。先天方面,中国人比西方人有着更多的优势。老祖先留下来的,真是好东西呢。只是,自以为是的现代人理解不了。突然想到一句话:肤浅的人喜欢从肤浅的角度看待深刻的人;愚蠢的人喜欢从愚蠢的角度看待智慧的人。满有意思的。 在语言方面或者说先天优势,美国人输给了中国人,犹太民族也输给了中华民族。当然,这不是我们优秀,而是我们的祖先太优秀了。感谢和佩服!然而现在,很多人漠视甚至鄙视自己的文化。让人很无奈。笔者的看法:未来的,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将是汉语。 理解了汉语是智慧的语言,再看那些:整天忙着去汉字化的韩国越南等,你就会一笑了之。因为,去汉字化是极其愚蠢的。这样做,不仅抛弃了他们用汉字书写的历史,更会让他们民族变得肤浅和狭隘。他们是在自掘坟墓。等他们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就会明白,就会回头了。那时,他们的麻烦会更多。笨蛋就是这样炼成的。 “你说的这么好,可我还是不明白: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落后呢?” 想知道真相吗?看这里:《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或者《国人被清朝误导300年》。你会得到明白而清晰的答案。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 站在时光的十字路口,回望过去的种种单纯与美好,欣慰而悲凉。 花开花落,风卷云舒。青春如同流沙般从指缝溜走,过去的倔强与轻狂,原来如此荒诞不羁。 俗世喧嚣,总会想在空灵停滞的时空内,独倚幽窗,品一壶清茶,细细体味光阴如梭,年华老去。 时光轮回,生命交替,红尘无尽。 爱情,是奢侈品,即便知道自己消费不起,也渴望拥有。 她,林徽因,许多人梦中期待的白莲。她爱过三个男子,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她的爱理智、清醒而平静。 当爱情接踵而至时,她会做短暂的停留,又义无反顾地离开。她决绝的背影,无比的优雅。 因为这个完美的念想,令得一位才华横溢的男子为她写下最动人的诗章,另两位相安无事地甘于为她守护一生。 羡慕这样的女子,自信独立,斐然才情,绝代容颜,温婉如水,寂静淡漠。 始终傻傻的坚持,身体不过是装饰,唯有灵魂可以自由带走,不需要给任何人交代。 向往那样的爱情,心灵的交流,看到对方就仿佛看到镜中的自己,无关风月,只为真心。 带着明媚的忧伤,婉转着大海般的清澈,细数洒落满地的寂寞。 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邂逅一个人,只需片刻。爱上一个人,往往会是一生。 正是因为得失心太重,人们才会患得患失,滋生出怨恨愤懑,黯然神伤,万念俱灰。 做一个淡泊平和的女子,安分守己的生活。不奢求得到多少关爱,不渴望获得多少荣华,不 计较感受多少快乐。 就像林徽因的文字,永远没有叹息和疼痛,永远只留下清新和美好。 凝望每个朝朝暮暮,默数漫天繁星点点,感受身边风光旖旎。 我站在金黄的麦田中,任凭微风轻抚我的头发,静静地等待那个专属于我的命中注定。 他面带微笑,带着理解和温柔,伸出他的手来牵我走。 我们约定,一辈子,不离不弃。一生一世,在一起。 总是期望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收到朋友们的电话、短信或者留言。 无需华丽的辞藻,一声问候,一句调侃,一个笑话,足矣淡定心安。 我的梦想,仅仅是,希望我爱的人幸福。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谈爱 凄美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