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inna Resinna
关注数: 0 粉丝数: 25 发帖数: 3,002 关注贴吧数: 7
只狼三周目通关完结,对比仁王、血源 我是一个普通玩家,算不上高手也算不上手残。昨天只狼三周目打完全剧情和全要素,对比仁王、血源简单谈一下感受。 一、哪一款更好玩? 做为一名普通玩家,仁王对比只狼、血源玩法更多。可以硬刚、逃课,甚至无双,多周目有新武器和新装备。只狼、血源多周目除了继续挖掘剧情没有继续游戏的必要,所以三周目后我也封盘了(PS4)。仁王有技术统计可以看到你死了多少次,本人一周目仁王周关(不含DLC)死了1083次,当然是第一次接触类魂游戏。 二、只狼的特色? 叙述剧情的方法别出心裁。比起打铁,挖掘细节更有趣味。血源也一样,但血源讲述的都虚无,加上那该死的汉化,让人难懂。只狼也要挖掘,但是活生生的人和事,理解要简单多了。仁王剧情没有挖掘点,一条线式剧情,这点远比不上只狼和血源。 三、只狼难吗? 毫无疑问,难!本人有仁王血源经验,还是觉得难。一周目不知道死了多少次(痛恨没有技术统计),好多BOSS都是打不过看攻略利用义忍手和流派招式巧打过去的,后来觉得宫崎英高本来就是这么设计的。网上那些建议新手硬刚的完全是误人子弟。比如怨恨之鬼的爬墙流,这就是设计者故意留给你的不然早就修复了。仁王杀敌花样比只狼多得多,血源打不过可以堆属性。 四、只狼好玩吗? 好玩,真好玩!这个不是吹,特别是一周目。相比血源和仁王去掉了无聊到爆的地牢圣杯和999层地狱循环绝对是良心发现。如今玩游戏的时间越来越少,120小时左右全剧情全要素很合理。其它游戏真应该学一学,毕竟单机游戏长时间沉迷不是初衷。 五、只狼有槽点吗? 有,还不少。 (1)打年轻一心前每次都要打弦一郎,打老年一心前每次都要打永真。这东西完全是为了增加难度而故意设计的,其它意义不大,根本毫无意义。 (2)杀敌经验太少且没有加经验道具,我TM三周目都通关了还差14点才能把技能点满,你说气不气(敌人全杀不跳过)。 (3)把捡魂还给我吧,冥助对手新手纯粹没有意义,哪次BOSS或精英战不是以双0结束。 (4)抓墙这个技术真应该和劳拉学学,多少次明明按了方块键就是抓不住。 六、总结 只狼是一款不错的游戏,各方面都能让人满意。三周目基本能放手解脱,期待宫崎英高下一部作品,听说叫什么XXX戒指。
氪金篮球时代,我们的终结季---祭奠80后的街头篮球的自由篮球 我已经记不清自己上一次充值是什么时候了..... 我也记不清自己是在2005年的哪一天接触的篮球游戏。 唯一能记得的,就是自己对这两款游戏的“喜爱”。 所以不论时隔多久,总会登录游戏玩几局,直到...... 故事正式开始: 为什么我24级需要和40-50-60级的玩家对抗?这是我昨天上游戏时第一个疑问。 可能是现在自由篮球确实没有什么人了吧,50以上的无球可打,只有合并。这样一来,不想充值或者不想氪金的只有被劝退。或者.....加入氪金大队。 谈一下我为什么现在不充值了,因为花钱买不到公平。 1、延迟买不到:成都永远35+ms,南方地区平均20+ms,你花钱花少了抢不到,不花钱永远抢不过(小白对手就不说了)。这个问题官方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让服务在50ms内收到的指令做同一时间判定,但是,他不做。 2、永远有比你花得更多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氪得越多,战斗力越强。一个角色消费几千我认为是不合理的,特得是在街头篮球、自由篮球里动不动氪金上千的依靠父母的大学生们,请珍惜你们父母的血汗钱。 我一直期昐这个游戏可以实现计时收费,但从整个中国网游潮流和主流玩家群主的消费认识上看,这已经是不可能的。我们那个年代讲究“技巧第一、花钱第二”,这个年代是“玩个游戏不氪上几千几万块,似乎都不正常”。其实这样的认识转变不能怪现在的主流玩家群体,他们只是普通消费者,只是被各大网游产商营造的消费气氛给带入了。就像在我们父母那个年代,给婚要啥房子,现在经过ZF引导,都认为房子是结婚必须品。如同当年的“三转一响”。 我还要不要继续玩这个游戏?这是我现在在想的第二个问题。 其实从个人来讲,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游戏的。但是我现在确实不知道怎么玩了,不充值、不氪金怎么在24-60的频道混下去?虽然也是偶尔娱乐一下,但是上游戏连跪N把,就成了“被娱乐”,这就变得毫无意义。这或许对营运商和他们现在的供养者有意义。写到这里,我忽然明白在这个游戏里也是有阶级的,游戏的规则只会为统治阶级服务。又帮助我复习了一遍马克思主义哲学。脱坑,被逼脱坑,看上去算是个合理的理由。 回忆录: 当时光倒流到2005年,那年才上大一,像在座看贴的不少人一样青春年少。那时候游戏不太多,魔兽世界还没有降临艾泽拉斯大陆。篮球游戏也只有这一种,但就是这一种及后续作品让我一玩就是13年。凭谁问,一款或者说一个系列游戏玩上13年的,有几人? 如今的我们,早已不是这游戏的主流玩家,但心中还是有那么割舍不下的情怀与期昐。直到运营商把我们彻底舍去...... 这个游戏在这么多年中带给我的欢乐比任何游戏都要多。 为玩个游戏,大学里逃过课,每周周六固定与朋友组一组通宵2v2(街头篮球才有的模式)。毕业工作了旷工请假在家里玩这个游戏,专门换了电脑和显示器。过年了别人都在客厅打麻将,而我在书房玩这个游戏,大过年的还在游戏里骂过人..... 玩这个游戏,还自学了许多网络技术。早年ADSL的时代,为减少延迟跑到电信公司让改机房电话线接入的模式,客服问我:你是宽带装机人员?为实现在机多开刷AAA(街头篮球),尝试游无数个脚本软件、多开软件,甚至搬出了四台电脑同时刷..... 这个游戏居然还是抵抗消积情绪的利器,那一年被女朋友甩了,我第一时间跑到网吧打开了这个游戏,在游戏中完全抵消了这个事件的负面情绪。现在想起来,倒底哪个是真爱? 总之,从最开始的快乐,到如今的被逼退。不是我不想爱你,是你已经不爱我了。这句经典台词,深刻的表达出我现在的感想。时代在发展,我们这一代确实也该退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街头篮球、自由篮球。且行且珍惜,后会无期。 本文结构有点乱,没有整理,随思随写,诸君莫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