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所有🌻
abcmohai
为众生解脱而修行,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注数: 2
粉丝数: 38
发帖数: 2,340
关注贴吧数: 2
修行者成熟的征兆不是神通,不是说的有多好,对别人的狂乱观察、 修行者成熟的征兆不是神通,不是说的有多好,对别人的狂乱观察、评判的有多到位。而是相续愈加调柔,内心清净、谦卑,对上师及每一位众生的净观愈加深刻。修行成熟并非对一切都无所谓的放逸,而是愈加挑剔微细的因缘,谨慎观察每一刹那的因缘发生,取舍点点滴滴的因果。越是闻思、修行佛法,见解增上时,骄慢与自负就会愈来愈少。 修行增上也并不代表着你会持续感受连绵的大乐,而是对乐与苦都毫不在意。那么,如果你没有这些验相,就要观察自己的修行是否已偏离正道。 嘉样堪布
【憨山大师费闲歌】: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世事尘劳常 【憨山大师费闲歌】: 讲道容易体道难 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 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规难 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除空费力 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 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 盲修瞎练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 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 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 悔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 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 不下工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 空空论说也徒然 闭关容易守关难 不肯修行总是闲 身在关中心在外 千年不出也徒然 念佛容易信心难 心口不一总是闲 口念弥陀心散乱 喉咙喊破也徒然 拜佛容易敬心难 意不虔诚总是闲 五体虚悬空费力 骷髅磕破也徒然 诵经容易解经难 口诵不解总是闲 能解不依空费力 日诵万卷也徒然
逆境违缘,往往是佛陀的加持!
佛弟子生病了该怎么办? 很多人认为学佛以后生病就不需要看病吃药,只要打卦念经就好。其实,这完全是对佛法的迷信,佛说:万法因缘生,万法因缘灭。所有的事情包括疾病的生起与消除一定有它的因缘。当然生病一定有生病的业存在,所以当疾病出现时,首先要忏悔,要祈祷诸佛菩萨加持,还要发愿以此因缘来代替众生消业,这样就排除了病因。另外,还要依照具体情况去治疗、吃药。因为看病、吃药等方法都是祛除疾病的一个缘。只有因缘具足,才能成熟果。就好像如果只有种子,不去浇水,不去施肥,就不会长出果实。 佛法是非常智慧、理性的,没有任何的迷信成分。所有的生命状态,都要具足它的因缘。所以,我们就要理性的观察事物的因缘,然后用善的因缘去改变它的走向,这样才能一步步走向幸福,达到佛的完美境界。 ——嘉样堪布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病痛的功德是什么呢 第一个功德:虽然我生了病,在肉体上感受到了一定的痛苦,但是,如果不是这场比较严重的病来警告我,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去思维人生的痛苦。以前我也知道有生老病死,却没有这么深刻的印象和体会,以致于把病痛、轮回的痛苦都忘了,一直不断地往外追求,从来也没有为了解决自己的生老病死而修行过。
🙏🙏🙏
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感应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则相反? 问:为什么有些人很容易感应到佛菩萨的加持,有些人则相反? 索达吉堪布:佛陀的加持,并不意味着在他面前,突然显现金光闪闪的佛身,亲自来指点。这类想法只不过是对教理不太明了的幼稚表现。其实,佛陀的加持周遍于法界,依众生的无边业力,可随缘显现种种形象。佛经上说,我们在世间所遇乃至炎热时的一丝凉风,寒冷时的一缕阳光暖气,也无一不是佛陀的大悲恩泽所赐。 有些人经常为得到一些顺缘而祈祷三宝,但有时不但不成功,反而会受到一些逆缘。这时候,应相信这是佛陀所作的正确抉择,是对我们最有益的加持,而不应就此对佛陀的大悲加持产生怀疑。《百业经》中说:即使波涛离大海,佛陀的慈悲眷念也不会离开众生。我们的诚心祈祷不会没有作用,在佛陀明鉴一切智慧中,任何人的祈祷都会了然无余地知道,但是如果对解脱修行有害,佛陀的加持不会随顺你的无理要求,而是会顺解脱方向给你加持。所以,我们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应保持对上师三宝的信心,即使在如法修行的过程中受到损害,也应明白这是佛陀的大悲加持。 明白这些道理的修行人,他无论遇到什么环境,自心始终处在佛陀的慈悲光辉中,他能以喜悦而安宁的心,安忍外境一切损害逆境,使一切外境也就成了修行的助缘,这种大修行人,他的修行怎会不迅速圆满呢! ——《入菩萨行广释》
我发表了一篇图片贴,大伙来看看吧~
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用喊的? 有一天,一个有智慧的教授问他的学生:"为什么人生气时说话用喊的?" 所有的学生都想了很久,其中有一个学生说:"因为我们丧失了冷静,所以我们会用喊的。" "但是为什么别人就在你旁边而已,你还是用喊的,难道不能小声地说吗?为什么总是要用喊的?"教授又问。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七嘴八舌地说了一堆,但是没有一个答案是让教授满意的,最后教授解释说:"当两个人在生气的时候,心的距离是很远的,而为了掩盖当中的距离使对方能够听见,于是必须用喊的,但是在喊的同时人会更生气,更生气距离就更远,距离更远就又要喊更大声……"
智者不多言 说话好像是最简单的事,上下嘴唇相碰,一句话就说了;可就是这件“最容易”的事,往往给我们带来最大的麻烦与灾难。慎言,是智慧也是能力。 ——嘉样堪布
你苦,我知道 你的苦,我知道。家庭的琐事,事业的压力,亲朋的要求,这些都要去处理。做为一个凡夫人来说,当自己内心的烦恼障碍没有断除时,能力、思想、心力就会有局限,那么在遇到事情时肯定会力不从心,心力憔悴。尤其,每一个人都执着在自己的知见里,所以处理起来大多数都会僵持,困难。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苦不堪言的,只是每个人的事情不同而已。 每次当我看到你们倾诉的时候,我都会想如果我能代替你就好了。可是因果怎会如此。如果真能此般,往昔诸佛的慈悲远远超于了我,他们早就把我们的苦代受,我们早已成佛。 我们今天承受的一切,哪怕是冷热,哪怕是日晒还是阴雨都是我们自己的身语意所感招。任何一个事物不能切断、更改我们的业力轨迹。这一切只能通过自己来亲自化解。 其实我们想一想,当我们不满意别人的执着,和事物的发生时,我们自己的执着又有多少呢?终究痛苦的根源是因为自己的执着,如果自己不在意,就像天空中飘过的云,天空不在意的话,云的多少、颜色和它又有什么关系,又怎么能够影响的了天空的广阔和湛蓝。 苦源于自心,乐源于自心。只要你足够敞开,柔软,任狂风乌云都不能影响你。 ——嘉样堪布
忆念米拉日巴尊者 米拉日巴尊者是藏地老少皆知的圣者,为了度化众生,留下了很多道歌。它们不是简单的歌集、诗集,而是宣讲佛学哲理的宝典。就如这句“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用慈悲心去祝福他们。因为即便过错是别人的,但业障一定是自己的。”它饱含着佛学的“大智大悲”它告诉了我们“因果不虚”。
尊者米拉日巴 尊者告诉我们,今生所受的痛苦和带给你痛苦的那些人不是无缘无故地来到你身边,让你痛苦不堪的,这是因果的无欺显现。他们冒着下地狱的危险来帮你消业。今生他们来折磨你就是让你将这些业债都还清楚,你应该用慈悲心去摄持,因为他们对你伤害的同时,也难逃恶果。要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业障,根源是在自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