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黑天使 末日黑天使
关注数: 0 粉丝数: 196 发帖数: 11,961 关注贴吧数: 3
原著中的丹妮,试图在原著中追寻龙妈黑化的足迹《解读弥林结》 首先,马丁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剧集里面人物的结局是他现在的预想。也就是说,龙妈黑化恐怕就是原著最后的结局。 而我们知道,结局的好坏,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如何让人物曲线合理的展现是结局能不能让人接受的关键。 所以,我们要试图在原著中寻找龙妈黑化的足迹。这里我要推荐一片国外分析长文《解读弥林结》。 《解读弥林结》或被简称为《弥林结》是由Adam Feldman撰写的冰与火分析评论文章系列之一,此系列主要基于弥林或丹妮主线深入解读。当然这边文章并没有获得读者的广泛赞同,具有不少争议。但是在剧集播出之后,丹妮的黑化真的是马丁授意的话,那么这篇理论文基本就是猜对了马丁创作意图。可以说黑化是可预见的,但黑化到屠城还是让人意料之外。 “弥林,仅仅听到这个地名可能就让人忍不住想吐槽。有读者认为这是《魔龙的狂舞》乃至整套冰与火中最欠周密,也最阴晦的一条主线。在一些人看来弥林的情节设计大失水准,坑神马胖在此耗上众多章节却也填坑无力。比如填坑手法太过直白,导致反派们仿佛个个把“坏人”两字写在脸上。许多书迷觉得这条主线毁掉了丹妮这个角色,简直把她刻画成了一个为情所困的傻白甜。 我以前也觉得这些批评有道理,但是我现在觉得他们真的大错特错了。在下文中我会为你们一一揭露真相。在重读了数遍原著外加参与各论坛饶有成效的讨(si)论(bi)之后,我现在很坚定地认为《魔龙的狂舞》是整个系列中最具智慧、最错综复杂、最发人深省的一卷。整卷书的构思缜密且十分精妙,绝对值得我们去重读,细细推敲并挖掘各情节的深层关联。尤其是弥林这条主线,可谓马胖的绝妙之笔,误导了不少书迷。但通常,真相往往会与表相来个180度反转。 我将深挖丹妮做的每一个决定,她的角色演变,弥林的政治动乱,马胖藏在弥林主线背后的全景图,以及弥林主线将如何影响整个系列的走向。但是我会从本卷的近结尾处着手,用一段貌似与丹妮无太大关联的内容开始分析,不难看出,弥林的局势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解读弥林结》 《解读弥林结》分5段,也不算长篇,网上能搜到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去查看。而我总结一下结论,就是丹妮经过弥林结,如何从“傻白甜”转变为“血与火”。
0831 宇宙炖鸡宴--由全世界25仔联合起来的特武力提供 主角:TGA 视角演员:特武 最出色演员:COA 最MT演员:妇联 最短命演员:FDK 剧情简述: 0831晚,特武突然发现COA组织了1支100人的舰队,目标不明。以为要约炮,于是也集结了80多人的舰队准备找打。在通过一波空投进入COA地区截杀了一队集结路上的小希后,寻求与COA主力舰队接战 。COA利用本地跳桥网络进行机动转移,特武只能通过到处索敌追赶以求接战。 连续追了几跳,COA都不愿意接战并再次通过跳桥机动,并很快不知所踪,大家表示很恼怒。当正准备打道回府时,斥候从新发现COA舰队位置,但却神奇本地消失,判断其走洞。恼羞成怒的我们决定 把虫洞扫出来追杀之,刚追进虫洞的我们,突然从线人处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消息--COA在洞的对面的某处捉到了TGA的小航数只。正是这一个让人意外的消息,拉开了这场饕餮鸡宴的序幕.... 出洞后舰队直奔目的地:地窖, 0LY-W1。很快便发现正在开餐的COA与TGA的10多条小航,于是....红星也不管了,先吃鸡!鸡好多,而且没熟透....太硬了,吃不下,还好大王发动了同党召唤术、没 过多久,妇联舰队进场。3只舰队开始很默契的集火,但是吃了1只,TGA又跳进来N只,这注定不是一桌容易吃的宴席。 也没过多久,FDK舰队登场了。本来以为FDK会有点默契,一起先吃鸡,没想到一过来直接就开始打妇联,这多大仇....但捣乱什么的,是不能容忍的,于是大家把鸡都放下了,先打这个不和谐的FDK, FDK出场没到一会就只能灰溜溜的黯然退场了。 TGA组织了常规舰队过来救援,接战数次都扛不住被打跑了。TGA外围还组织了星门封锁队什么的,什么狂热小马队都出来了,会战鸡也越跳越多,就这么拉拉扯扯鏖战了正正快2个小时....很明显已经 快要演变成吃不了兜着走的节奏了,吃了10几条鸡之后我们跟同伙门准备“见好就收”(其实子弹都打光了不走也不行啊...),于是果然转变成了逃亡节奏... TGA的战争机器很明显已经MAX POWER运作起来了。当我们准备通过BTLH-I突围的时候,发现对面已经有170号人严阵以待.....冲门!又杠了一波,不过很明显,我们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最后只能再次 撤离突围...差点演变成溃逃....妇联很给力...帮我们做了MT KB如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killboard.nl%2Fcn%2F%3Fa%3Dkill_related_old%26kll_id%3D1313573%26adjacent%3D1&urlrefer=620bef8ef86b9b3cad7af467ba4f4232 (已经乱得不能看了吧)
从“对科学的进攻”到“绑架科学” 科学是人类探索自然真理的活动,在早期很多科学家探索自然的目的是靠近或寻找“上帝”,但是科学进步与发现基督教教义带来的反而常常是毁灭性的冲击。面对这种随科学揭示真理而来的根本性打击,教会自然不会听之任之。所以历史上和现实中就上演了一幕幕神学进攻科学的活剧。   神学对科学的进攻一般来说分三个阶段。   1.在一般意义上引用圣经的经文和陈述来反对科学的新发现。基督教神学的傲慢使得教会和神学家们对刚出炉的重大科学发现往往不屑一顾。也许是因为这些发现 还处在萌芽期,也许是因为这些发现表面上看来对教义无害,使得它们看起来似乎不值得神学界关注。即便拨冗发表一下看法,神学家们认为使用圣经的字句,即使仅仅用字面上的意思,就完全可以驳倒这些科学小玩闹了。可是教会往往低估了科学的能力和科学发现对教义的破坏力,所以第二阶段就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2.使用神学中的重大学说和观点来和科学争斗。在这个阶段,科学的新理论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支持,对神学的冲击甚至对教义根基的动摇已经迫在眉睫,在普通民众里也渐渐获得同情和赞许,呈现不可当的势头。教会这才发现没有下重手把这科学的“异端”扼死在摇篮之中的失策,所以就出动权威的神学家们架起各种神学学说的喀秋莎火箭炮,向蒸蒸日上的科学新理论发动轮番猛攻。然而,科学真理在人类探索自然的原动力驱使下,顶着宗教和世俗的压力,如钻石般越琢越璀璨,真真切切地成熟起来了。这时候,什么重大著名的神学学说和权威,在科学理论散发的纯朴光辉前,只能无奈地昭示着自己的委琐,不得不挣扎着进入第三阶段。   3.试图把经文和科学证实的事实用极其牵强附会的方式调和在一起。至此,教会和神学家们心知肚明也黔驴技穷,轻慢、谩骂、压制、诅咒和争斗都不管用了。成熟的科学理论已经在指导进一步的科学探索并深入人心。继续用经文来诅咒无济于事,接着用神学的那一套来辩驳也软弱无力而且可笑。基督教会只好抛出橄榄枝,向科学求和。可是教会毕竟放不下尊贵的神的架子,求和也要整出个“招安”的味道来。所以神学家们放下鹅毛笔,使出拉面的绝顶神功,翻出发霉的经文来上下左右一阵子猛抻,得出结论说这科学的新发现不过是在圣经中早就预表了的,不信你看一、二、三,云云。教会和教皇则如获至宝,抓住救命稻草后就傲慢地宣布,感谢科学家在神启示下的做工,又一次彰显了神的荣耀。 某些宗教人士可以否认“上帝”的不存在,却无法否认科学铁一般的证据,于是,他们学会了用谎言去“绑架”科学。于是我们便看到了“圣经早说了地球是圆的”“科学证明了上帝”“科学家早已证实全人类都始于同一对夫妇”等等错漏滑稽的宣言。 其实这是悲哀的,似乎他们神圣的“主”已经脆弱,沦落到需要科学来“维持”了。
红十字标志的由来、类别和使用----给某些可爱的人科普 红十字标志的由来、类别和使用 现行的1949年8月12日四项日内瓦公约,正式承认三种战地救护识别标志,即红十字、红新月、红狮与太阳。1982年,红狮与太阳标准被取消。武装部队医疗部门,在战地服务过程中,使用这类标志标明所属的医疗器材、人员、车辆、船只、飞行器、房舍等,都受到日内瓦公约的保护,不得随意受攻击。现将有关情况分述如下: 一、红十字标志的由来和类别 红十字作为救护团体(即红十字会)识别标志,始于1863年10月,采用“白底红十字的臂章体为伤兵救护团体志愿人员的识别标志”。随后的日内瓦公约更以具体化,明文指出红十字标志系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瑞士表示敬意,因为瑞士的日内瓦是红十字会的发祥地。由此可见,红十字标志与宗教迷信没有任何联系。 红十字标志通常是由五个大小相等的红色正方形拼合成。国际红十字的规章,对红十字标志本身的大小、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只说明两条红色长方条成垂直相交,中心至各端的长短相等就行了。我们常见的红十字标志,因人地而异,规格不尽统一,原因就在于此。当然,最好还是前述五个正方形投合的方式制作,比较合乎大家都赞同的标准。 1876年,正在同沙俄交战的土耳其政府通知瑞士联邦委会说,“红十字标志冒犯了该国土兵的宗教信仰,”该国陆军已采用红新月标志代替红十字标志标明他们所使用的救护车。土耳其的体法,随后为一些阿拉伯和伊斯兰教占优势的国家历仿效,它们也相继采用了红新月标志。 为什么红十字标志冒犯了土耳其士兵的宗教信仰呢?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简略地回顾一小段世界史。在11世纪至13世纪之间,西欧信奉基督教,各国的王公、贵族、传教士企图从回教徒手中夺回圣城耶路撒冷和基督圣地,曾多次纠集教徒,前仆后继,进行十字军东征(最著名的有8次之多),当时他仍所使用的旗帜就是以耶酥基督受刑的十字架作为标志。十字军东征虽以失败而告终,但自此以后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即视十字架为禁物,忌讳使用。这种思想情绪,自然而然地就反映在红十字标志的使用上来了。可是,象黎巴嫩、印度尼西亚、孟加拉这样一些伊斯兰教影响较强的国家,却没有采用红新月标志,仍沿用多数国家所使用的红十字标志。 -- 《红十字会发展历史》 两个重要细节 1、红十字标志起源于瑞士国旗 2、土耳其接通知瑞士联邦委会说,“红十字标志冒犯了该国土兵的宗教信仰”,要求将十字改为新月,红十字会随后正式接受了这个名称与表示。 所以别再说什么红十字跟红新月会是两个不一样的组织这样的笑话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