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转月明照归处 月中冰
岂能尽遂人愿,但求无愧我心。修身立德志存高远,勤学上进心怀天下。
关注数: 548 粉丝数: 1,001 发帖数: 34,986 关注贴吧数: 357
【转载】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围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来源:封面新闻 记者 李庆 王越欣 10月18日,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开幕。会议发布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和考古遗址保护展示优秀项目,位于眉山市彭山区的四川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四川江口沉银遗址,位于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内,北距成都市约60公里,南距眉山市约20公里。2016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项目。五年时间,该遗址先后经过四次考古发掘,迄今已有6万余件文物出水。 天府南,金彭山彭山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小城脚下历史文物古迹众多。 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江口明末战场遗址”(也叫“江口沉银遗址”),就位于彭山区江口古镇岷江河道内。 是明末大西军领袖张献忠与南明参将杨展于1646年发生江口之战的古代战场遗址。自20世纪20年代起,各地考古学家聚集于此,并在岷江河道内陆续发现有文物出水。 2016年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彭山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江口沉银遗址开展了三次考古发掘。2017年1月5日,这一天,江口沉银遗址水下考古启动通报会召开。这意味着江口沉银一期考古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西王赏功”金、银币 截至2017年5月12日,第一期考古所有工作全部结束,考古发掘面积20000余平方米,出水文物30000余件,初步发现直接与张献忠大西国相关的文物上千件。▲金册▲长沙府“岁供王府”五十两金锭 2018年1月,第二期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启动,再次出土各类文物10000余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枚蜀王金宝。此外遗址内还首次发现以三眼铳为代表的火器和金碗、银碗等文物。▲“超光”银碗修复后▲二期考古发掘部分出水文物合影 2020年4月29日,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第三期考古发掘出土文物10000余件,其中重要文物2000件。▲金器出水现场 发现了一枚断裂成4块重约16斤、含金量达95%的金印,方形印台、龟形印钮,印面铸有“蜀世子宝”四字。“蜀世子宝”是国内首次发现世子金宝实物,也是目前唯一的一枚。▲蜀世子宝▲蜀世子宝 经过三次水下考古发掘,江口沉银遗址出水文物总计52000余件。 如今,在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挖掘出的文物数不胜数。关于张献忠沉银宝藏之谜,以及江口沉银的那些传说和故事,在一步步揭开神秘面纱。四川江口沉银遗址的发掘,确定了其为明末张献忠与杨展大战的战场遗址,为解决诸多有关张献忠的历史传说提供科学依据,为张献忠农民起义军的征战历史、政权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丰富的原始资料,对认识明代中晚期的社会经济状况、物质文化形态,乃至明末清初以来的社会历史走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江口沉银博物馆已进入主体施工阶段,整个博物馆预计明年年底竣工。 据悉,2021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日前,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中国考古学会、中国文物报社组织开展了“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遴选推介活动”。该活动设初评、终评两轮评审推介环节。由相关专家组成的110位评委从321项参评项目中评选出了100个项目。
陈子龙诗词11首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 明代·陈子龙 满眼韶华,东风惯是吹红去。几番烟雾,只有花难护。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春无主!杜鹃啼处,泪洒胭脂雨。 浣溪沙·杨花 - 明代·陈子龙 百尺章台撩乱飞,重重帘幕弄春晖。怜他飘泊奈他飞。澹日滚残花影下,软风吹送玉楼西。天涯心事少人知。 唐多令·寒食 - 明代·陈子龙 时闻先朝陵寝,有不忍言者。碧草带芳林,寒塘涨水深。五更风雨断遥岑。雨下飞花花上泪,吹不去,两难禁。双缕绣盘金,平沙油壁侵。宫人斜外柳阴阴。回首西陵松柏路,肠断也,结同心。 渡易水 - 明代·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画堂春·雨中杏花 - 明代·陈子龙 轻阴池馆水平桥,一番弄雨花梢。微寒著处不胜娇,此际魂销。忆昔青门堤外,粉香零乱朝朝。玉颜寂寞淡红飘,无那今宵 念奴娇·春雪咏兰 - 明代·陈子龙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当日九畹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山花子·春愁 - 明代·陈子龙 杨柳迷离晓雾中,杏花零落五更钟。寂寂景阳宫外月,照残红。蝶化彩衣金缕尽,虫衔画粉玉楼空。惟有无情双燕子,舞东风。 谒金门·五月雨 - 明代·陈子龙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易水歌 - 明代·陈子龙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遇桐城方密之于湖上,归复相访,赠之以诗 - 明代·陈子龙 仙才寂寞两悠悠,文苑荒凉尽古丘。汉体昔年称北地,楚风今日满南州。可成雅乐张瑶海?且剩微辞戏玉楼。颇厌人间枯槁句,裁云剪月画三秋。 画堂春 - 明代·陈子龙 艳阳深染杏花梢,晓烟初注樱桃。满堂春思卷红绡,昨夜春消。
张煌言诗词8首 满江红·屈指兴亡 - 明代·张煌言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梁园雪。双龙逝,一鸿灭。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野人饷菊有感 - 明代·张煌言 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已看铁骨经霜老,莫遣金心带雨斜。 甲辰八月辞故里 \ 将入武林 - 明代·张煌言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惭将赤手分三席,敢为丹心借一枝。他日素车东浙路,怒涛岂必属鸱夷! 会师东瓯漫成 - 明代·张煌言 瓯越江声动鼓鼙,霸图南北似鸡栖;谁为揖客称司马,独将游兵是水犀。箸借自来非为汉,瑟操犹恐未工齐。十年种、蠡成何事,敢向人前说会稽! 辛丑秋虏迁闽浙沿海居民,壬寅春余舣棹海滨 - 明代·张煌言 去年新燕至,新巢在大厦;今年旧燕来,旧垒多败瓦。问主人,呢喃泪盈把。画梁不可望,画舫聊相傍。肃羽恨依栖,衔呢叹飘飏。自言“昨辞秋社归,北来春社添恶况。一处靡芜兵燹红,朱门那得还无恙!最怜寻常百姓家,荒烟总似乌衣巷。”君不见,晋室中叶乱五胡,烟火萧条千里孤;春燕巢林木,空山啼鹧鸪。只今胡马复南牧,江村古木竄鼪鼯。万户千门徒四壁,燕来亦随樯上鸟。海翁顾燕且太息,风帘雨(左巾右莫)胡为乎 暑雨舟中遣闷,分得「柴」字 - 明代·张煌言 扁舟蒸暑闷难排,况复霉霖气欲埋。岂意薰风能解愠,乍来好雨足开怀。炎云向晚多于岫,病骨兼愁渐似柴。忽忆采莲人已去,荷香十里趁芒鞋。 舴艋行 - 明代·张煌言 乘舴艋、载艅艎,槌钲挝鼓走风樯。满船儿郎抹额黄,人言若辈真鹰扬,饥则攫人饱则飏。江村鸡犬绝鸣吠,老徲吞声泣道旁:罄我瓶中粟,使我朝无粮;断我机上苧,使我暮无裳。我亦遗民事耕织,当身不幸见沧桑。入海畏蛟龙,登山多虎狼;官军信威武,何不恢城邑,愿输夏税贡秋粮! 经乌江二首 其二 - 明代·张煌言 旌旗垓下亦堪翻,战士其如忆故园;纵向江东收烬去,应无子弟到中原。
【新人科普】关于为什么禁止挖坟 首先,坟贴百度上的定义:超过15天的非精品贴。当然我们吧是超过三个月的帖子(从最后回复算起) 有些帖子的确还有讨论价值,但是坟贴被挖弊远大于利。所以希望尽量避免; 【【【【【【【【对于吧务拉过坟贴警戒线的帖子仍无视并继续挖坟的ID,见之必封是本吧一贯施行的政策】】】】】】】】 1.百度不喜欢,挖坟扣贴吧分,严重的情况会给吧务警告; 回坟贴,就会减分,整个贴吧减分,而且减不少分,也就是说好多吧友努力发好几个帖子增加点分让你一个回坟贴就又减回去了,大家的努力就白费了。 跟坟也是同样会减分,并且帖子过时成坟后回复的人越多扣分越厉害。 加分有什么用?排位上升,扩大影响力。减分呢?如果减分太厉害,这个贴吧会不存在。 2.大部分帖子都具有时效性: 一些过时的东西你挖出来占据首页,每当你打开贴吧,占据的都是你看过的或者不爱看的东西。时间长了你还会来这里么?其次过时的消息容易误导人。 3.很多旧帖的楼主已经不在了,而讨论大部分是跟楼主有关; 此情况下回帖无任何意义,你得不到任何的回应。 4.挖坟会使别人的新帖子下沉,给看帖者带来不便,影响了正常的讨论; 5.挖坟会影响一个贴吧的形象和气质。 因为挖坟有这些坏处,所以很多贴吧都严禁挖坟,不仅是在贴吧,网上用于交流的场所比如论坛等都会禁止挖坟。 6.鉴于第一条,一个贴吧首页坟贴太多会被百度视为爆吧行为,短时间内扣分太多百度会强制解散贴吧,所以为什么一些人仇视某些贴吧会去大量挖坟进行爆吧,原因就在此。 不要怪吧主严厉,你在此玩贴吧挖坟不被封,下个贴吧也会被封的, 所以希望大家要养成好习惯,不要再回复坟贴了。 对于一些已经过时的帖子如果你真的觉得还有价值,可以采取的办法有三种: ①重新开帖号召大家讨论并可附上原帖链接或截图说明; ②给楼主发私信聊天询问他/她还在不在,是否可以重新开楼更帖; ③前往议政堂向吧务推荐,写出推荐理由申精。(帖子一旦被加精不会成坟)
【外交】百度南明史吧收复,愿与贵吧建立友好关系 一部南明史,万千儿女情…… 南明的速亡,宣告了作为古华夏的中国第二次集体沦陷于异族之手…… 疾风知劲草,板荡显英雄,神州陆沉前,又有数不尽的豪杰义士为了心中的道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独挽宠髯空问鼎,姑留螳臂强当轮。』 『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历英魂。』 『宁死荒郊,勿降也!』 史可法、阎应元、陈子龙、张煌言、夏完淳……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在彼时彼刻,以他们的碧血,铺就了一副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悲壮,偶然与必然因素交织,值得扼腕叹息,但更值得探究和反思… 阅读南明史,最让我触动的不是各小朝廷的腐败与内讧,而是这份为了守护衣冠礼俗与反抗压迫、这份“认死理”的民族精神,在历经三百多年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今日我辈致力于再造华夏,更应时时引以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百度南明史吧,致力于探讨明清易代这一特殊时期及明代其它时期的历史,范围包括但绝不仅限于顾诚、钱海岳、司徒琳等史家前辈所著以《南明史》为命名的书籍。 继百度南明吧覆灭之后,是资历最老(建于2007年),也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南明历史贴吧之一。此前本吧经历过一年的无吧主混乱期,幸得近日吧友“崇禎皇帝朱由檢”收复,举吧同庆,至此诚挚邀请大家到来,畅谈古今!!! 南明史吧地址:https://tieba.baidu.com/f?ie=utf-8&kw=%E5%8D%97%E6%98%8E%E5%8F%B2
【外交】南明史吧收复,愿与贵吧永结友好 一部南明史,万千儿女情…… 南明的速亡,宣告了作为古华夏的中国第二次集体沦陷于异族之手…… 疾风知劲草,板荡显英雄,神州陆沉前,又有数不尽的豪杰义士为了心中的道而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 『独挽宠髯空问鼎,姑留螳臂强当轮。』 『予之浩气兮化为雷霆,予之精神兮变为日星。』 『今生已矣,来世为期;万岁千秋,不销义魄;九天八表,永历英魂。』 『宁死荒郊,勿降也!』 史可法、阎应元、陈子龙、张煌言、夏完淳……一个个曾经鲜活的名字,在彼时彼刻,以他们的碧血,铺就了一副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悲壮,偶然与必然因素交织,值得扼腕叹息,但更值得探究和反思… 阅读南明史,最让我触动的不是各小朝廷的腐败与内讧,而是这份为了守护衣冠礼俗与反抗压迫、这份“认死理”的民族精神,在历经三百多年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今日我辈致力于再造华夏,更应时时引以为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 百度南明史吧,致力于探讨明清易代这一特殊时期及明代其它时期的历史,范围包括但绝不仅限于顾诚、钱海岳、司徒琳等史家前辈所著以《南明史》为命名的书籍。 继百度南明吧覆灭之后,是资历最老(建于2007年),也是目前最有发展潜力的南明历史贴吧之一。此前本吧经历过一年的无吧主混乱期,幸得近日吧友“崇禎皇帝朱由檢”收复,至此诚挚邀请大家到来,畅谈古今!!! 南明史吧地址:https://tieba.baidu.com/f?ie=utf-8&kw=%E5%8D%97%E6%98%8E%E5%8F%B2
【史籍资料】【边搬边学】钱秉镫:藏山阁文选辑 一楼作者简介: 钱秉镫(公元1612年—1694年)清代诗人。字幻光,号田间。安徽桐城人。他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著有《藏山阁集》、《田间集》等书。 人物生平 钱秉镫曾任南明隆武朝延平府推官,永历朝礼部精膳司主事,翰林院庶吉士,后迁翰林院编修,主管制诰。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两粤失守,永历帝自梧州逃奔南宁。钱秉镫未及随驾,于是削发为僧,法号西顽。后返乡还俗,改名澄之,字饮光,晚年号田间老人。 人物评价 钱澄之博学多才,诗文尤负重名。王夫之推许他"诗体整健"(《永历实录·晏黄二刘列传》),由于饱经沧桑,历尽忧患,他的诗文反映的生活面比较广阔。《水夫谣》、《催粮行》、《获稻词》、《捉船行》等诗描写农民疾苦,《三吴兵起纪事答友人问》、《沙边老人行》等诗反映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都堪称佳作。《扬州访汪辰初》一诗抒写作者暮年在他乡与故知相遇,慨叹时事,回忆往昔,颇见真情。钱澄之所作散文,编集时以《伯夷论》列为篇首,显然寓有故国之思。他诗集里的《孤雁篇》、《缚虎行》、《江程杂感》等篇,写得苍凉沉痛,感怀弥深。他前后诗风有所变化,但"屡变而不穷。要其流派,深得香山、剑南之神髓而融会之"(朱□尊《明诗综》)。"五言似陶公"(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冲淡深粹,出于自然"(韩□《田间文集序》)。他的诗继承了陶渊明、白居易等诗人的传统而有自己的特点。他在学术上也有根底。所作《田间易学》、《田间诗学》等,笃实有功力;《庄屈合诂》一书,则"以《离骚》寓其幽忧,而以《庄子》寓其解脱"(《四库全书总目》)。 作品一览 著作有《田间诗集》28卷,《田间文集》30卷,康熙斟雉堂初刻本,乾隆时禁毁,宣统二年重刻。《藏山阁集》诗14卷,文6卷,系崇祯十一年至顺治八年间作品结集,有海盐朱氏本,桐城萧氏本,光绪龙潭室印本。另有《所知录》曾在乾隆五十三年被禁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