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流力哥 名流力哥
关注数: 2 粉丝数: 19 发帖数: 3,162 关注贴吧数: 11
[参赛] LUSC-36 "Nebula" 轻型泛用航母 “星云号” (别吐槽根本没P图...最近懒癌一直发作导致之前换了硬盘后就一直没装PS...) (另外由于时间关系,其他的补充用的图我发不了了,明天才能发,请见谅) --- 总重:29,494,700.0KG 最大迁越距离:339.04KM 武装:I*“1*1*7”口径重力炮(其实貌似可以更大,但是没有测试),3*共连机库+跑道 (虽然武装不多,但是船体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反应堆:6*大型反应堆 引擎:1*双向重力引擎,9*大型氢推,N*电推 --- 杂项: 个人感觉多人操纵没什么必要...所以操纵都是设计给主舰桥的最前方驾驶座来控制的 舰桥*3 CIC*1 全舰物流系统:没生存模式下试过...但是应该是可以用的 供氧:??? (因为迷之BUG,连接、密封的好好的却会判定为未密封...所以有的地方可以供氧但有的地方不能...我个人认为是版本冲突的问题导致的,我想的话,重新拆了再造一遍应该会好吧...复制粘贴大法我已经试过了,没用...) --- 操纵说明: (其他未说明的往往都是显而易懂或者瞎玩也无关紧要的,就算不知道是什么,自己摸索一下就知道了) P1: 3、4为改变重力引擎方向(要连续按两下),3为前进,4为后退 5为查看炮口情况,方便使用6、7来调整距离,更换弹药种类 8、9为重力炮火控系统,8为切换射击模式(半自动、全自动),9为发射;全自动模式下按8来结束射击 重力炮由于定时系统的缺陷,导致全自动模式下会自动加速,请注意 <注意>开火前请注意重力引擎的方向,方向向前时才可以发射(因为重力引擎和重力炮的加速线圈是一个东西啊),不然莫名炸膛了我可不付责任 P3: 1~4为调整迁越引擎的选项,1是开始跳跃,2~3是调整距离,4是开启/关闭充能 5为查看迁越引擎充能情况 --- 存档: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pan.baidu.com%2Fs%2F1c1YLKGw&urlrefer=0edaa649f152dc57cb4f16778a1ac122 密码: 2ka1 (已附上一个自制的AP弹药) --- 好了就这些,最后就是...@救火员12号
[悬浮] HT - 108 首先说一下,我不是为了经验而一个载具水三贴的(不过其实严格来说也不算同一个,因为是在改进),而是因为@寂寞的水丶 介家伙,要弄个载具推荐帖却不事先开贴征集载具,我才不得不再发一贴的 好了,这是三视图:本载具定位为:游走突袭、前排输出(其实我是很讨厌互奶这种行为的,所以不推荐在前排抱团输出) 血量为180W+,不多不少:说它不多,是因为针对高伤武器尤其是猩猩王时机体十分脆弱;说它不少,是因为针对黄金脆皮鸡们来说足够扛到对方死亡,并且拥有不少雷达槽位(五个,两个在上方电浆那里可以放,不过我不推荐放置),可以通过情报优势和优越的爬坡性能来发动先手攻击 速度嘛...其实只看极限速度不会觉得有多快,但是加速度是绝对优秀的,操作手感本人也觉得十分轻巧,感觉就像是在开1200CPU悬浮的感觉,但是手感更稳,虽然速度是追不上... 能量十分吃紧,毕竟是1800+的CPU...不过实战证明,能量块就算占了300左右的CPU也不应去掉,因为这换来的能量也不足以支持高爆发武器,所以还不如利用1分钟的冷却来让敌人吃下20000+能量换来的伤害 因为重心上下推力不匀(偏下),所以此载具在突然坠下且保持前进的一小段时间里会指向侧下方,也就提供了一小段电浆糊脸的绝佳射击窗口;而爬坡时机头则会被压下,从而使爬坡更轻松且极其不易出现“好不容易开到顶,结果却一个后空翻翻了下来”的窘境 因为伤害隔离的原因,正面/侧面/上面受到攻击时,移动组件不会受到严重的损坏,但是因为伤害导轨都基本连接到了中后部,所以只要被击中了这个部位的内部,就会造成超多额外的伤害,所以你使用此载具时要:1.不要没事飞跃猩猩王坦克,起码要在糊它电浆时飞跃,卸掉枪了更好 2.利用机动和情报,避免被电刀、散弹类高伤武器摸到后部避免受到不必要的结构伤害 至于这纯色涂装...我觉着还可以,不过涂一下肯定会更好,所以我在这里给你一个涂装方案:不过别指望我能上传这样涂装的版本,谁叫我无氪呢? 对了,记得开FPS模式 好了就这些,商店搜索:HT - 108 或 65154645 (商店上传的是无武器无模块版本) (我猜这次回复数不会超过25)
[教程] 关于修型 (重置版) 鉴于最近RC的改版幅度对于我来说有点大,所以我要混入半弃坑模式辣 不过我在这之前还是很想为贴吧做一些贡献的,于是乎,我就来水一贴辣~ 不过我是第二次发教程贴,有哪里不足就指出吧 话不多说,现在就要进入主题了:修型 修型,说白了就是为你的载具增加一种酷炫/漂亮的感觉,而RC的题材和画面都属于硬科幻风格的,所以我这次就主要讲几种RC里科幻类的修型方式(不过后面也有一些其他的) 首先,打开你的仓库:一共有十二种基础方(zhuan)块,虽然比起SE起还是有点少,但是起码比MC里原版只有一种立方体来的豪华的多吧,可以说有了RC你可以造出细节更多的载具不止可以拉出去开还可以和别人的一起对战!这肯定可以满足一堆MC党的少男心(比如说我,不过我早就弃坑了)(咳咳,说了这些好像有些扯歪了) —————————— 鉴于RC的科幻风格,你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些相似的设计,比如说隐形式设计,就像这样:其实符合RC硬科幻风的载具也在不少作品中出现过,不过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不过我留个星际公民的官网卖船页面给你们,相信你们或许会有人会受到这些的启发(然后误入修型的歧途):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robertsspaceindustries.com%2Fpledge%2Fships%2F&urlrefer=d7987a8e1b6a325228600f156d9eaca2 而根据本人的经验,本人认为科幻类载具造型的层次感和外观的完整性是最重要的,所以接下来我会作重点介绍 —————————— <关于层次感> 纵观现在不少科幻类载具的外形,你就会发现这些造型只要不是角度过于刁钻,大致都可以用此类的结构在RC里重现出来:而这些方块所最能营造的,就是层次感 所谓层次感,就是要让你的载具的外表看起来有更多的内容,我就举个反面例子吧:怎么样,是不是看了后自己都感觉...而这也是最没有层次感的设计:平砖 文似看山不喜平,而载具外形也是如此,这也是我们修型最不可触碰的 但是如果我给这块平砖加上一些修型技术呢? 比如这样:又或者这样:怎么样,B格是不是提高了不少?而这也就是主要运用了以下方块摆放方式组合起来的:而这也是科幻类载具修型的常见外形 当然,这只是一个基础方式,你也可以自己变换一下以达到自己修型的目的,比如说: 叠着放上下对称放反着放等等等等,这些花样虽说不是无限的,但是也足以让人们基本堆不出重样的载具 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如果无限量的堆砌同样的组合——虽然堆砌会带来秩序感,秩序感也会给人一种“哇,这个很酷/漂亮”的感觉——但是一旦使用过度,就会让人感觉审美疲劳,产生边际递减效应甚至造成反面效果,就比如说这个:(图不是我自己的,是之前别人的一个载具 可以看出,此载具的侧方大量重复运用了上方提到的方块摆放方式,却并没有给该载具带来理应极为出色的造型,甚至都让有的人感觉“是瞎姬巴乱啃轮廓”了,也就是说破坏了载具外形的完整性 —————————— <关于外观完整性> 顾名思义,外观完整就是让外壳的整个造型看起来不像被什么啃过似的扎眼 而如何保持外观完整性呢?很简单,就是不要让你的载具有太多间隙 虽然有间隙可以提高层次感,但是这种间隙可不能太过多、小而密集(参照上方的例子),少而主次分明的间隙才能保证既不破坏外观完整性又可以提高载具的造型(可以参照ED大神的载具) 但是有的时候会有一些间隙你不想露出来给别人看,结果却没有空间用整方块遮挡的话,我就建议你用此方块吧,也就是金字塔块:可以看出,此方块虽然很像三角块,但是它却有一个连接点是可以完全覆盖住一面的,并且它的外形几乎跟三角块差不多,可以达到类似的层次感效果,但是它那一整面的连接点却能够更好的维持外观完整性,并且它也可以更好的与整砖块结合在一起,并且这种方块在斜体制造(这种制造技术我会在下面介绍)上也有很大的特点,就比如说下图: 最后我总结一下:我个人认为,层次感与外观完整性是一个修型成功的载具必不可少的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不能一昧地为了追求其中一个而选择放弃另一个,而是应该恰当的同时把握 —————————— <关于特技> 这个貌似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吧,反正加了特技,就...(不过不开最高特效也并不明显) 就比如说推子的炫光特技:这个不用说,大家都能领会到 —————————— <关于其他方块> 那其他方块如果做出完美的层次感和外观完整性可以达到修型的效果吗?答案是当然能 可关键是在RC里你用其他方块几乎做不出完美的效果 比如说这些方块:一开始,这个方块就很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哇,我可以用这个方块做出圆润机身!!! 但实际上...没错,完 全 不 契 合 其他方块!!!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我也只能做到这样了...然而还是既不平又不圆滑...而且上面其他方块也都是这样...所以这个游戏里最难修出来的造型就是非45°角和圆滑机身,所以你还是乖乖地主要用这几个来进行修科幻类的造型吧:不过如果有人能不用这些方块还是可以做出极好的造型的话我也不会拦他 —————————— <关于斜体制造技术> 斜体制造技术就是用车库的斜45°角作为机体的正向进行建造,这种建造技术往往只适合细长造型的机体(比如枪、战舰...) 而且运用了它的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操作普遍蛋疼,因为载具是斜45°角建造的就意味着你的载具的动力方向相对于建造方向是斜着的(所以会斜着前进)!并且你也普遍没法用FPS模式进行正常的操作! 2.无法自动对称制造,这使得工作量增加了不少 3.细节优良,因为斜体制造往往能有更多的方块摆放花样,并且能用更少的空间摆放方块,如下图:如图,这就是三种主要的制造方法,分别是:1.斜体制造,2.奇数对称制造,3.偶数对称制造 可以看出,以上的1.相对于2.,虽然可以摆出差不多的花样,但是2.占用体积更多;1.相对于3.,虽然体积占用差不多,但是3.却只有两个方块的宽度来进行摆放其他方块了,而1.只需要√2(约1.41)个方块的宽度,并且最宽处可以安上三个方块! 下面我就上实例了:没错,可以做出这样的效果,而这是其他建造技术所不能及的,但是因为斜体制造技术有着之前提到的缺点,导致现在这种建造技术只能运用在半/纯造型机上 (对了,这种制造技术不是我首次发现的,而是某心酱大神提出并使用然后我在这再摆出来的) —————————— (最后吐槽一下百度: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是你码了半天的文章,结果却...根本发不出来! 我这些字怎么非法啦?硬是一个一个字扣结果扣了两个多小时才发出去啊啊啊!!!!!) 好了,这次的教程就到此为止了 如果有什么建议或者意见的话就在下面回复吧~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