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6🎀 CCTV_蚊子
关注数: 402 粉丝数: 493 发帖数: 16,071 关注贴吧数: 46
城市集中供热市场化运作的思想基础   逐渐的促进用热商品的市场化,供热的市场化,同时,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适应我国国情,以及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供热体制机制。不断的提高供热技术水平,创新供热技术,同时推动节能建筑的普及和发展,让城市的供热体系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以满足当下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使得城市可持续发展。   1.2城市集中供热市场化的坚持原则   不管制定什么样的政策和制度,都必须使用坚持在国家政策的领导之下,同时也要坚持根据实际情况发展的原则,实现因地制宜的发展,同时进行分别决策。   1.3城市集中供热市场化运作的几大突破口   第一,要将用户的用热费缴纳地,从以往的房屋产权地改为向供热企业直接进行缴纳,以此来实现供热的市场化和商品化,用货币进行直接的交易。   第二,拓展采暖费用的缴费渠道。在结束福利供热的体系过后,收取采暖费用应该由单位,政府,以及企业,个人自行承担。同时,各单位,以及财政部门将以往供热采暖的费用,以补贴的方式发放给员工,甚至是退休的人员,而且,需要将采暖的补贴记载到企业中的运作成本。   第三,采暖补贴的发放标准要多角度考虑。需要纳入考虑范围的有供热的价格,职工的收入水平,职工的住房标准,以及地方的综合财政能力等等,至于发放的多少和标准也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   第四,政府调控供热价格。在进行价格调整的过程中要时刻坚守着“微利保本”的原则。随着供热商品的市场化,货币化,不可避免的会导致一些材料发生价格上的变化,所调整的价格要时刻的遵循市场价格发展的规律,防止出现价格滞后带来经济上的损害。   第五,转变热费计算的方式。要逐渐的摒弃按住房面积收取采暖费的方式,而是要实行按用热量的多少,来进行分户的收费。   第六,推行多种供热方式并行。
供热计量——存在即合理 每年冬天,总有一个堪称世界未解之谜的问题引发网友“南北战争”,它已经完全取代了”豆腐脑咸甜之争”“江沪浙包邮问题”的江湖地位, 那就是有关”冬天北方冷还是南方冷”的问题,,每每凛冬将至,无数人都被打回第一层次的需求阶段,“就想家里暖和一点,为什么就那么难?” 如果从按需供热的角度来看,供热计量应该是很有前景的。尤其是对于迫切需要供暖来呵护的未集体供暖的南方地区来说,一个是热计量必须以系统工程、而非单一产品的方式开展;另一个是新建筑要使用分户热量表计量,既有建筑采用电子式热分配计法;都必须构建计量、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系统.比如,对于已经大面积实施通断时间面积法的地区和安装未用的热量表,建立的系统仍有可能利用,在此基础上增设计量、分室控温都有非常经济的方法;目前有些热量表也自身带有阀门,不易堵塞,可以计热量,可以计时,也可以被控制,所以当前要做好技术储备,把现有的系统和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此外,智能化城市管理、要求水电气热兼容的四表合一等也是重要的推动力量;城市化建设的扩大,热计量开展的积极性依然很高;南方中央空调系统、特别是集中化管理的空调要用到热计量;甚至过去只是注重热计量行业的发展,现在冷计量也被多方列入考虑范围。 据天津市供热部门测算,一平方米一个供暖季的供热总成本大致在35元左右。如果全面推行计量供热,可以节能10%—15%左右,天津全市4.12亿平米供暖面积,一个冬天就可以节省供热成本12亿多元。天津市供热办主任崔可荣说,计量供热大面积推广,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对于采暖期空气质量的改善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计量供热的实施可以解决市民多样化的用热需求,同时减轻供热企业的成本压力。 再来看一个高校供热计量的实例 早在2015年10月,东北林业大学就及时跟进政策,就已成功与威立雅热力公司达成热计量取费方式供暖的协议,成为黑龙江省第一个冬季供暖实行热计量收费的部属大学。学校节能主管部门在加大节能巡查力度,及时更换和维修供暖管线,的同时还根据室外温度及时调整供暖温度,寒假期间对不使用的楼宇实施低温运行。得益于此,2015年至今,学校南校区供热质量良好,3个采暖季共节约采暖费208.6万元,采暖费支出减少19%,收到了较好的节能效果。不妨大胆假设,每一所高校使用科学的供热计量会有什么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此不难看出,在科学权威的数据和成功案例的事实面前,未来的热计量行业即便是不会像前几年爆发式的发展,但也绝不是无路可走,行业必定会在变革中保持理性成长。 总结: 热计量行业还会迎来一个新高潮,未来建立一个计量、控制、管理一体化的系统是大势所趋。然而每一样事物的出现都必将经历质疑和打破质疑这一阶段,希望大家与《供热计量》都能千磨万击还坚韧,携手直挂云帆济沧海。
关于供热价格的制定,你需要了解的事 随着供热计量技术的发展,供热价格的改革迫在眉睫。目前看来,热价改革依然会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热价制定的基本原则 ●成本补偿原则 “热”作为一种商品,是通过人的劳动,通过锅炉等供热设备将供热企业用资金购买的煤、水、电等能源,转变成热能,再通过热网输配以及供热参数的置换最终供给用户的。因此,供热过程中消耗的一切费用需进行成本补偿。 ●合理盈利原则 盈利是供热企业生产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它是热价超过生产成本费用的差额,包括税金和利润两部分。利润是供热企业从热费收入中减去供热过程所支出的成本费用和税金的余额,是供热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 ●节约用热、保护环境原则 节约用热是指在热价制定时,不仅要与生产成本相对应,还要对用热的需求水平进行调节,使之服务于国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合理差价原则 合理差价主要是考虑到热用户差价、用热量差价。热用户差价是因热用户的不同而形成的差价。居民住宅、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楼和学校的教学楼不会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对于这类用户的采暖用热,应该按照保本微利的原则制定热价。而一些生产经营性建筑,如商场、餐厅、文化娱乐场所,以及一些经营性的公司,都是为了经营目的而建立的。对于这类用户,应按照当地社会资金平均利润来制定热价。用热量差价,是指因耗热量不同而形成的差价。 ●因地制宜原则 我国的集中供热主要在“三北”地区,纬度差异大。各地区间的能源价格、人工费用及住宅耗热量指标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按照合理的热价制定方法来确定当地的热价。 ●公正、公开、公平原则 热价的制定应兼顾国家、供热单位、热用户三方的利益。对供热单位和热用户都应是公平、公正的。 2集中供热系统热价的制定 ●单一热价的制定 供热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收集各控制性样本(大于某一规模供热能力的供热单位)的成本和产热量,组成一定容量的样本,确定指导性的能源消耗量和合理的成本水平,最后按照统计学的方法,依据热价制定的原则,科学合理地确定热源热价、换热站热价及热力入口热价。 ●两部制热价的制定 供热主管部门和物价部门收集各供热单位的固定成本费用(扣除项目贷款所产生的财务费用)、可变成本、资产保值金(以固定资产为取费基数,费率应控制在较低水平)、税金、热源设计容量和产热量,组成一定量的统计样本,按照统计学的方法,科学合理地确定固定热价和可变热价。 ●热价的修正 确定了基本热价的组成后,还有一些问题会影响热价。 (1)热源不同的影响。目前集中供热的热源形式主要有热电厂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分散锅炉房供热、独楼锅炉供热等形式,这些热源形式的不同势必影响到热价。 (2)不同规模的热量输送系统的影响。 (3)不同室内采暖形式的影响。 (4)房间位置的影响。在同一栋楼里,房间的朝向、位置、外墙面积,都对房间的耗热量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出售商品房时就应考虑到房间的热负荷问题,在售价上予以补偿;或者根据房间负荷算出不同的修正系数乘以耗热量来予以调整。 (5)内墙传热的影响。在有温差的相邻房间之间,热量会通过地面、墙壁传递,即存在户间传热。举例而言,有一个长期不交供暖费的住户,家中暖气已被物业公司拆除,但是通过从相邻房间传过来的热量,其室温却很少低于16℃。因此,在热价制定的过程中可以以平均的耗热量为基准进行定价,再按照用户实际耗热量与平均耗热量的差距来上下调整热单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