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_嘻好地青年 CZ_嘻好地青年
关注数: 48 粉丝数: 169 发帖数: 12,414 关注贴吧数: 17
你在哪个瞬间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 过年好啊。现在看这句话会觉得有些奇怪吧。 虽然说春节还没结束,但已经有很多人离开了家,或者在准备离家的过程中。 相比于往年春节,今年我爸的腿摔折了,为了照顾他,我妈对家务劳动也全程甩手。 所以买年货,做年夜饭,走亲访友等事情就成了我和哥嫂的事,就这样,莫名其妙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忽然感觉的,长大就是一个与父母对换身份的过程,不是做了父母,就是开始像父母一样做一些大人才做的事情。 回公司和同事讨论“忽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的这件事,他们也感触颇深: 一个说:她是回家被允许和姨妈们打麻将,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有了被认可的麻将水平。 一个说:他是发现身边好多儿时好友开始谈婚论嫁,才意识到时间的追赶。 一个是忽然发现身边好多朋友得了抑郁症,吃安眠药,才意识到原来同龄人都已经开始了成人的烦恼。 …… 当然,还有些是因为一些大事,生老病死,爱恨离别。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长大的呢?哪一瞬间,你开始发现自己担起了从未想过的责任。 正好新年将过,给我讲讲你的“长大”吧。如果有照片,也可以打包在后台发给我们。 仪式感从来不是为人性准备的。真正的长大,不是海啸狂风来势汹汹,不是地裂天崩措手不及,而是平凡的琐事过后,无风无雨一天,你突然抬头那一下。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 阅读 23624298 投诉
回家过年 2018年春运已经拉开大幕,一直持续至3月12日,共40天。 春运期间,预计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与去年基本持平,增速较前几年明显放缓。 客运结构也发生变化,铁路、民航分别增长8.8%和10%,道路下降1.6%,道路客运首次出现负增长。从长途运输的角度讲,铁路无疑是主角。 1981年3月,“春运”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铁路春运效率高秩序好 两个月运客1.21亿人次”,从此,“春运”成了中国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繁的一个关键词。 春运以前最大的感受是“挤”,买票挤,上车挤,坐车挤。以前赶火车,十几个小时蜷缩在座位上,走廊里厕所里到处都是人,推不动,走不了。 有年轻的网友感慨:直到我赶上了一次春运,才终于明白中国13亿人口是什么概念。 近30亿人次是什么概念? 相当于把超过全球2/5的人口,在短短40天内集体迁移一次。 中国水陆空的交通工具齐上阵,不管从哪里出发,都指向一个目标:家。因为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不变的情怀主题,也是此时此刻最为浓烈的乡愁。 乡愁是割不断也阻不断的,归家也不是一张火车票飞机票能阻挡的。没有飞机票选火车票,没有火车票选自驾和搭车,不能自驾选择摩托。回家的旅程充满着艰辛,回家的人痛并快乐着。 在数以万计回家人的心里: ”走得再远,也要回家过年!” 家中的父母,日盼夜盼 只为等待儿女回来的好消息 在外打拼的儿女,辛苦一年 只为回家与爸妈聊几天家常 但春运购票难,却让人们喜忧参半 我们回家,是想给这一年划上最圆满的句号 每一年末,我们回到家里过除夕 每一年初,我们从家里出发 有家在,不管身在何处,都有归途 生活不易 很多人背井离乡 外出谋生 异乡打拼 流汗流泪 只为一年一次的团圆 他们可能不会电话、网络购票 天寒地冻中排队 仍空手而归 滑动显示更多 当你身处温暖家中与家人欢聚一堂,谈笑风生时,他们却因无法按时归家而倍感失落。欢聚,是可以传递的,当你拥有欢聚的时候,你也可以将这份欢聚传递给更多人。一瓶青岛啤酒代表一份欢聚,让我们一起举杯,将欢聚无限传递下去。 这个冬天,青岛啤酒在京东开了间“暖心欢聚吧”。特别发起“买青啤,送里程”的爱心公益活动,每买1箱青岛啤酒,就能捐赠出4爱心里程,帮助未归人归家。 青岛啤酒最终将会将这些爱心里程换算成真实的返家里程,与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合作,帮助未归人回家过年,与家人共团聚。不止是购买青岛啤酒,每一次分享和传播,都是一次为异乡人积攒里程的善举,也能为未归人捐赠出0.5份返家里程。 传递欢聚,为爱归家,欢迎你成为传递欢聚的大使,一起传递欢聚,让这个冬天变得更有温度!
公益在行动送出一分爱温暖一座城 网易济宁2018年1月31日讯1月30日讯 济宁福彩中福在线义工团联合FM1018综合广播一缕阳光爱心公益团、政风行风热线栏目组、济宁义工联盟的爱心人士、济宁爱尔眼科医护人员发动了一场“中福在线义工团走访泗水困境家庭爱心助学公益活动”。在泗水微公益义工的引领下,义工团前往泗水县泉林镇、苗馆镇、星村镇看望那里的贫困儿童,给孩子送去米面油肉、学习生活用品、衣物书籍等用品,希望能让孩子们过一个好年。30日早八点,爱心车队从济宁出发到达泗水后,进行了一个简短的启动仪式,各义工团队兵分四路,前往十四个贫困儿童家庭进行走访慰问,济宁爱尔眼科医院前往泉林为全村村民进行眼健康检查,FM1018综合广播进行了八次连线直播报道,全方位向广大听众报道了泗水贫困儿童的生活现状以及本次活动的相关情况。 活动过程中,太多画面让人辛酸。星村镇张家庄村翟某,今年上初二,跟着奶奶住,家里一贫如洗,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外出打工的母亲肩上,家庭唯一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个孩子的身上,将来孩子一旦成年,有可能直接步入社会打工,分担家庭的重担。 星村镇张家庄村张某,在年级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我们到的时候正值中午,今天天气好一些,没有风,堂屋房门大开,只因为阳光洒进屋内能给冰冷的房子带来一些热量……屋内凌乱不堪,随意放着各种生活用品,门口的火炉上烧着开水,袅袅上升的热气能让人感觉到一丝家的温暖, 斑驳的墙上贴满了奖状,那是小姑娘这些年来努力学习的结果,乖巧的小姑娘只能用自己优异的学习成绩来宽慰这个家。 她的卧室是最整洁的一个房间了,没有任何的修饰,只用一块花布将床周围的墙围起来,让这个小小的空间显得不那么凌乱。 泉林镇聂家村残疾孩子聂某,坐着轮椅,看到慰问团过来,努力地站起来迎接义工,她要以自己的方式向义工表达她的敬意。孩子签收物质时,皲裂的右手紧紧捏着签字笔,一笔一划的写下她的名字,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她的字不仅仅写在纸上,更刻进了义工的心里……泗水微公益会长孙建涛说,这些还不是最困难的家庭,有些家庭贫困的孩子,甚至连吃一顿肉都是一种愿望。此次公益活动,只能解决极个别家庭的一时之需,社会捐助的这些物质也是杯水车薪,这次公益的意义不是帮助了多少人,而是通过一次救助活动,传播正能量,唤醒大家内心深处的那份良知。公益事业任重而道远,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携手,送出一分爱,温暖一座城。
两男童落入冰窟 乡村医生跳水破冰十余米救人 山东菏泽郓城县丁里长镇苑楼村两名十余岁男童1月13日下午落入村后大坑的冰窟中,乡村医生秦占英闻讯后,跳水破冰十余米开路,来回两趟将孩子成功救起。秦占英1月16日告诉澎湃新闻,当时周围都是老弱妇孺,救人,他义不容辞。 秦占英跳水破冰十余米开路,来回两趟将孩子成功救起。图片来源:微信号“水浒郓城” 丁里长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镇里已将秦占英的善行上报县政府,为其申请“见义勇为”称号。秦占英对此表示,“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话】澎湃新闻:事发时具体情况如何?秦占英:当时正在村卫生室为感冒患者诊治,听到有人说两个孩子掉入冰窟,赶紧骑自行车赶过去,看到两个孩子在冰窟中扑腾。澎湃新闻:现场救援有何困难?秦占英:水深大概有3米多,两个孩子落水位置不一,一个距离岸边八九米,另一个十多米。孩子衣服穿得厚,已经在冰水里泡了一段时间,情况紧急。当时水面结着冰,我需要破了冰游过去救人,距离又远,比较考验体力。澎湃新闻:具体怎么施救的?秦占英:当时来不及多想,脱了衣服就往下跳,借助身体下坠的力量把冰面砸破,先游到距离稍近的孩子身边,拽住他的衣服把他拉回岸边,然后再游回救另一个孩子。澎湃新闻:周围有其他人帮忙吗?秦占英:基本上是老人、妇女和小孩,所以只能由我下水,救了第一个孩子之后,我让岸上村民生火给他取暖。有人拿了绳子来帮忙,我就用绳子绑在腰上,再往回游去救另一个。当时我已经快体力不支,身体不听使唤,中途,孩子慌乱中抓住我,我们在原地转了一会,赶紧喊村民把我们拉上去。澎湃新闻:有受伤?秦占英:两个孩子都没什么大问题,后救起的孩子因为在冰水中多泡了些时间,受寒加上可能呛了水,情况严重些。救上岸后,村民把孩子送去卫生室抢救,两孩子现在都没事了。我没受伤,就是要破冰在冰水中来回两趟,衣服吸水后增加了重量,人救出上来后我体力耗尽,站都站不住。澎湃新闻:您身体多久才恢复?秦占英:回村卫生室休息了一个多小时后才缓过来,我就接着上班去了。澎湃新闻:您怎么看待政府申请对您进行表彰?秦占英:当时救人也不是为了要政府表彰和家属致谢,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要对得起这份工作,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原标题:暖闻|山东菏泽两男童落入冰窟,乡村医生跳水破冰十余米救人
生命的接力:8年前是你救了我 8年后该我救你了 无菌病房前,王江通过电话问候妹妹。罕见的生命接力!兄妹互捐骨髓8年前,哥哥王江不幸患上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妹妹捐出骨髓,挽救了哥哥的生命;?8年后,灾难竟然降临到了妹妹身上,?哥哥义无反顾地捐出骨髓,挽救了妹妹的生命。这场感天动地的生命融合在南京上演——就这样,兄妹互捐骨髓冒死进行生命接力。1兄妹四人的幸福时光12月14日的一场冬雨,让省城南京变得格外寒冷。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14A区8号无菌病房前,哥哥王江正通过电话向术后进入恢复期的妹妹王玲问道,“今天感觉如何?呕吐几次?……”“哥,不要天天过来看我,你也要好好休息。”?听到妹妹的声音,王江的眼角流出热泪。出生在江苏连云港市东海县农村的王玲,共有三位哥哥。因为她最小,哥哥们都特别照顾她。“我和妹妹年龄就差三岁,所以我们在一起玩的时间最多。”现年已55岁的王江回忆说。1973年,王玲的大哥王海选择穿上军装,转业后在徐州工作;1978年,二哥王绪春也穿上军装。“我在18岁那年也去当兵了。”王江说。1999年王江转业后,安排到南京工作。妹妹王玲为照顾父母,和二哥王绪春留在东海。“每年中秋和春节期间,我们兄妹四人都会在东海相聚。”王江说,“这是最幸福的时候。”可是,岁月静好的幸福时光,很快被一场意外打断。2病房里的紧急家庭会议2009年10月的一天,王江在单位值班期间,突然发起高烧。他到鼓楼医院进行检查,抽血检查结果不是很好。第二天,医生就把王江转到血液科,进行骨穿。?王江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急需骨髓移植。第二天,妻子胡静含泪把这事告诉了王江的兄妹。当天晚上兄妹三人赶到南京,抱头痛哭。听到病房内的哭声,主治医师杨永功过来了,“必须尽快做骨髓移植,要不随时都会有危险。”杨永功说,如果等中华骨髓库的配型,时间长短不好讲。“亲属之间可以吗?”抽泣中的王玲问了一句。“亲属间的匹配度高,治愈效果好。”杨永功说。杨医生的话音刚落,大哥王海便立即组织召开一次家庭会议:兄妹三人谁和王江配上,就用谁的!3“你是我哥,我要救你!”最终,只有王玲与王江的骨髓匹配上了。“我不同意妹妹捐献骨髓救我。”得知这一结果,躺在病床上的王江却不同意,他担心会对妹妹身体造成伤害。“你是我哥,我们不救你,谁救你啊。”握着王江的手,王玲也是热泪滚滚。捐献骨髓需要进行腰穿采集,2009年11月19日,王玲的腰部被穿孔52处,抽出1040毫升的骨髓。当时受条件限制,王玲的手术是在半麻的情况下进行的,每次穿孔都伴随着巨痛。“王玲很勇敢,上手术台之前,她还跟我说,一定要多采一点,让哥哥够用。”8年前的这次手术,让杨永功记忆深刻。术后,王玲忍着疼痛,在家人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到三哥王江病房前,给哥哥加油鼓劲。4年后,王江身体康复,重新回到单位工作。4命运的考验再次降临今年5月1日,在东海工作的王玲突然感觉自己浑身无力,便到县中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不太好。王玲的丈夫傅吉祥拨通了王江的电话,把血液检查结果逐一告诉了他。“我感觉不妙。”深夜,王江把妹妹的检查数据匆匆转给杨永功。“快把王玲转过来!”杨永功说。5月3日,王玲住进南京鼓楼医院,被确诊患上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次,该我救她了。”看到愁眉紧锁的妹夫,王江提高了嗓门。5病房前,兄妹相视一笑三个月后,王江的检查结果出来了,与妹妹配型成功率达到了98%。为万无一失,王江又前往苏州再进行一次匹配检查。匹配期间,王玲先后接受6次化疗。王江一有时间就走进病房,陪妹妹聊天,减轻她的痛苦。经过近7个月的等待,今年12月初,从苏州传来消息,王江符合配型的所有条件。12月12日11时,王江躺在病床上,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生命火种”被送进王玲的病房内。“疼,确实疼!”几个小时的采集,王江躺在病床上,不敢乱动一下,生怕出现问题。采集结束后,王江身下的被褥湿了一大块。采集完成后,王江坐着轮椅来到妹妹的无菌病房前,隔着玻璃看着妹妹,这时,恰好妹妹也正看向他,兄妹相视一笑。据杨永功介绍,?兄妹之间两次骨髓移植,在全国都很罕见。目前,王江已经出院回家,而再过一段时间,妹妹也可以出院回家了。
携35万仗剑老人身份确认:他就是要找的战友王仁才 曾因“仗剑背35万现金找战友”而广受舆论关注的老人黄云彪,终于确认了身份:他是湖北仙桃人,79岁的老人王仁才。16日中午,成华区八里桥老人的住宅内,在与湖北仙桃女子王爱萍打开视频聊天后,老人止不住涕泪长流,长约三分钟的痛哭后,老人说:“我对不起你们。” “黄云彪”老人和女儿王爱萍视频认亲成功:他就是湖北仙桃郭河镇铁泥村出走的王仁才 经双方确认,“黄云彪”即王爱萍的父亲:1993年从湖北仙桃郭河镇铁泥村出走的王仁才。视频认亲成功老人:“不要哭,我对不起你们”见到小女儿王爱萍的那一刻,黄云彪再也没能忍住眼泪。这是一场等待多年的“见面”,尽管只是隔着一块小小的屏幕。手机的那一头,王爱萍也一声哭了出来。“不要哭,我对不起你们,不要哭,还没死,身体好得很,我想回来,但走错了(路)。”黄云彪流着泪,盯着屏幕,安慰着王爱萍。 老人和女儿双双落泪 11月10日,在老人出走多日后,顺利回到了成都。当日,在记者的协助下就曾先后与儿子王文清和孙子王昆明进行了视频通话,但均表示不认识。当天晚些时候,王爱萍提出要与父亲视频通话,她曾表示,“父亲最喜欢我,如果这一次他还是说不认识我,我们也就放弃了,让他自己生活。”然而,当晚老人并未回家,一连消失了五天。11月16日上午,在红星新闻记者的帮助下,王爱萍终于见到了黄云彪老人。自从老人的新闻被媒体陆续曝出,王爱萍就坚信,新闻中的“黄云彪”就是自己出走多年的父亲“王仁才”。而这一通视频电话也证明了她数日来的坚持是对的。视频过程中,黄云彪不断向王爱萍讲述这自己的状况,“我身体好的很,还买了房子,你不要哭,你看看我就好了”,“你们在农村我知道过的不好”,“我的钱在湖北的银行存着的,我又不用”,“早上我吃个蛋喝个稀饭就够了”,而王爱萍则一直流着泪。足足隔了2分多钟,王爱萍这才止住了眼泪。 “我过来看你吧。”王爱萍提出了想来看望老人的想法。但对于这一请求,老人却回绝了,“你不来看我,看我还不是一个人啊,你不要过来了,爸爸好的很。”然而,王爱萍却很是坚持,一定要来成都看看老人的住地,当面见见,“这么多年你还记得我们,我还是蛮高兴的。”在王爱萍的坚持下,黄云彪最终同意了王爱萍的请求,并留下了他的电话号码。女儿:“只想在以后时间里好好孝敬他”20多年了,王爱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父亲。结束视频后,王爱萍还几次给记者打来电话,希望记者能够帮忙让自己见到父亲。王爱萍说,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父亲对她格外疼爱。“我们几兄妹小的时候,父亲就常年在外做瓦工,不过都走得不远,就在仙桃境内。”王爱萍回忆,她印象中父亲在1983年三哥(老人的三儿子)去世时回来过一次,后又出去了,就连母亲(老人的妻子)去世他都没有回来。 老人携35万现金仗剑寻战友引发舆论关注 图据北京青年报 这个并不完整的家庭,一直是王爱萍母亲和哥哥王文清在苦苦支撑。王爱萍说,有时候哥哥几个去找父亲要钱,但父亲都不给,她上门要钱时,父亲每次都会给她,她再将钱带回来给母亲。“一家人都晓得,他最喜欢的就是我,这次来仙桃就是想找我。”1992年,王爱萍结识了现在的丈夫,这门婚事,父亲不同意,“他当时觉得我太小了,而且觉得对方条件不好。”王爱萍记得,最后一次见父亲时,给他办了一张临时身份证,但父亲留下了一句话,“如果你嫁过去了,你以后就见不到我了。”没想到,这句话在事后成了现实。到了1993年,当王爱萍还是像以前那样去仙桃一些工地上去找父亲,但再也没有找到,当年并不发达的通讯,让王家人在一次次寻找失败之后,慢慢失去了信心。多年之后,王家人都以为老人去世了,王爱萍说,这些年每年过年,我都给父亲烧了纸。”11月16日,和父亲视频通话的结果让王爱萍欣喜若狂,千里之外的父亲与她在视频中相认。她说,她将和哥哥在近日赶往成都。“找父亲不是冲着他身上的钱,当年父亲离家有他的苦衷,我们只想在以后时间里好好孝敬他。”作者:杜玉全 彭亮 逯望一原标题:携35万仗剑老人身份确认:他就是自己要找的战友王仁才!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