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总橘 情报总橘
关注数: 27 粉丝数: 227 发帖数: 5,568 关注贴吧数: 22
轻工技术考研生的浪漫中秋夜 20:00《今晚月色好美,空气里都是桂花的清香》 20:15《你身上好像有股木素磺酸钠和月饼混在一起的味道》 20:30《能靠近闻闻吗?咦你竟然在背制浆造纸原理》 20:35《屋里好像有点闷呢》 20:40《要不要一起看看《制浆原理与工程》和《造纸原理与工程》放松下》 20:50《你翻书的样子好认真》 20:55《可以和你一起学吗》 21:00《你连看书都这么有魅力》 21:15《我去,你的纤维细胞壁结构图画的这么标准》 21:20《我们可以一起判断这是针叶木浆还是阔叶木浆吗?》 21:23《什么你竟然还会硫酸盐法和亚硫酸盐法蒸煮!》 21:25《什么?你竟然也考0822轻工技术与工程!》 21:30《啊,怎么连这个碱回收流程都搞不清呢?》 21:50《没事的宝宝,可以先看看黑液蒸发和苛化的基本原理,白泥苛化效率很重要哦》 22:00《宝,第一次算纸张的抗张强度和撕裂度算不明白很正常》 23:00《什么,你遇到这些化学品添加直接就按感觉来?》 23:10《唉我去,你怎么连打浆、施胶、压榨都分不清在哪个阶段?》 23:20《算了咱们还是一起看看造纸原理吧》 23:30《我去,湿部化学里面阳离子淀粉和AKD的作用机理都搞不清,两个的留着率怎么直接混着乱用》 23:35《这个明显是长网成形器里的脱水曲线啊?》 23:40《我去,涂料的流变特性都不会分析?固含量都没记住?》 23:50《不是,你到底有没有学没学过制浆和造纸?》 23:55《你是真的菜》 00:00《你最好还是考虑换个专业课吧》
一觉醒来,全球色彩管理理论倒退二十年。 一觉醒来,全球色彩管理理论倒退二十年。 我在自习室的《色彩学原理》习题册上昏昏欲睡,笔尖还悬在孟塞尔颜色系统的色立体图上,后背突然被人轻轻戳了戳。抬头望去,系里最严格的色彩学教授正站在桌旁,推了推眼镜:“这位同学,你来说说,如何定量描述两个不同颜色之间的视觉差异?” 教室里立刻响起窸窣的议论:“这题超纲了吧,不是研究生才学吗?”“他刚才都快睡着了,肯定答不上来。” 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脑子里闪过昨晚刚预习的课件内容,迟疑着开口:“用CIE Lab色空间计算色差(ΔEab)?” 话音刚落,教授拿着粉笔的手猛地顿住,教室里瞬间安静得能听见笔尖落地的声音。前排同学慌忙翻起课本,后排有人偷偷打开手机搜索,却只露出茫然的表情。教授往前迈了两步,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你说说,这个Lab*值……是怎么来的?” “通过设备测得物体表面的光谱反射率,再结合标准光源和标准观察者函数,经过XYZ三刺激值积分计算转换而来。L代表明度,a和b*代表颜色对立维度,这样就能实现设备无关的颜色表达。”我顺着记忆往下说,手指还无意识地在草稿纸上画着色品图的轮廓。 台下瞬间炸开了锅:“设备无关的颜色?颜色不是靠RGB和CMYK调出来的吗?”“XYZ三刺激值又是什么东西?” “都别吵了!”教授掏出手机快速按着屏幕,语气急促,“你……这些内容是从哪本书里看到的?” “不是《印刷色彩学》第三章的核心内容吗?”我一边疑惑,一边去摸桌角的教材,却发现封面变得陌生——原本厚厚的铜版纸彩印教材,现在变成了薄薄的黑白册子,目录里连“CIE Lab*”的词条都没有! 我正愣神,教授突然抓住我的手腕:“跟我去实验室!现在就去!” “可是老师,我晚上还要做加网技术的习题,调幅网点和调频网点的区别还没搞懂……” “还做什么题!”他的声音陡然提高,“我给你申请直博名额!所有专业课免试!” 我在满教室震惊的目光中被拉出自习室,一进印刷技术实验室,几位穿着白大褂的研究员已经围了上来。印刷适性实验室的主任快步上前,紧紧攥住我的手,掌心的油墨味浸湿了我的袖口: “同学,你知道怎么解决印刷过程中的‘网点扩大’问题吗?” “可以通过测量实地密度和网点百分比,绘制印刷特性曲线,然后生成补偿曲线,在印前制版环节进行预先调整,确保最终的网点还原精度。”我下意识地答道,脑子里还浮现着昨晚用i1Profiler软件生成的ICC曲线。 “太好了!这就够了!”主任猛地拍了下桌子,“我们马上申请国家级课题,你当第一作者!”其他研究员也纷纷围过来,递放大镜的、记联系方式的,热闹得像提前庆祝项目攻关成功。
印刷,毁了我儿子!!!! 儿子是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工程专业毕业的,以前是个浪漫的文艺青年。读书时总抱着《平面设计原理》和《色彩管理学》,周末带着相机在曲江池边拍落日余晖洒在纸页上的光影,连宿舍床头都贴着他自己设计的仿古笺纸纹样。可自从进了印刷厂,他像是被塞进了高速滚筒印刷机,再也不是那个会为了一抹渐变色陶醉半天的少年了。现在他的手机相册里,全是纸张克重对比图、油墨色差检测表,连路过地铁广告屏都要喃喃自语:"四色叠印的网点扩大率超标了,青色版绝对没校准。"微信置顶的不是电影社团群,而是"急单生产调度群""油墨供应商攻坚组""印品质量事故处理群",手机壁纸换成了ISO12647印刷标准色卡,说"每天看九千遍才能练出火眼金睛"。每天天没亮他就摸着黑出门,背包里塞着三把密度计:"今天这批Pantone专色票得在八点前校完,客户盯着呢。"挤地铁时还攥着签样件嘀咕:"铜版纸印刷适性参数还得调,不然网点糊化率要爆表。"刚到车间还没换工服,生产主任就追过来:"客户临时改印后工艺,覆膜机要换UV油方案,今天能试样不?"对讲机响个不停,不是"海德堡CD102第三单元叼纸牙排有异响",就是"活件等版等到十一点,版房能不能加个人手"。家里吃饭更像技术研讨会。我妈炖了莲藕汤,他舀起汤突然说:"这种孔洞结构要是做成纸浆模塑缓冲材,防护性能肯定比EPS泡沫强。"我给他买新衬衫,他捏着吊牌皱眉:"热转印标签的色牢度不够,水洗三次肯定晕染。"带他去电影院,看到一半突然掏手机记笔记:"IMAX银幕的表观色域和柯达数码印刷机根本是两套体系..."最让我心疼的是夜班时分。有次送宵夜到厂里,看见他正趴在展平器旁盯样张,瞳孔里映着紫外线干燥机的蓝光。听见他和老师傅争论:"不是追色差ΔE<1.5的问题,是客户用的苹果手机根本没色彩管理,咱们按标准印也是白搭。"凌晨三点接到他电话,背景音是轮转印刷机的轰鸣:"妈,帮我把书房那本《印刷质量控制与检测》送来,今晚不通掉这个鬼咬色故障,整批五十万册教辅都得报废。"劝他考虑相亲,他把头摇得像甩纸机:"现在姑娘谁受得了我满身油墨味?上次约会说到显影液pH值对网点还原的影响,人家直接拉黑我了。"看着他眼袋沉得能当调墨盘,指纹被纸张磨得褪了纹路,我心尖发颤——印刷这行当,究竟要把我那个看见精美画册就眼睛发亮的儿子卷到哪里去?
因为我会调专色油墨,单位决定给我开2w工资。 因为我会调专色油墨,单位决定给我开2w工资。 面试那天,我还有点紧张,HR扫了眼我的简历,目光在【期望薪资 4000】那一栏短暂停留,嘴角若有若无地撇了一下,但她仍不动声色地往下看。越看,她的眉头拧得越紧,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敲击。突然,她猛地抬起头,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可的颤抖:“你……会用分光光度仪测色差?” 我平静地点点头:“嗯。”“能分清CIE Lab*,懂同色异谱,还会算油墨配色比例……”她喃喃自语,眼神在我和简历之间来回扫视,仿佛在确认什么。下一秒,她“唰”地站起来,推开椅子,冲着会议室深处兴奋地喊:“总监!快!快来看!来了个真会搞色彩管理的!”瞬间,整个办公室像是被按了暂停键。设计部调图的声音停了,摸鱼刷小红书的同事停了,所有人的目光像聚光灯一样“唰”地聚焦在我身上。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个带着潘通色卡光环降临的救世主。总监几乎是踩着风火轮冲过来的,皮鞋在地板上踏踏作响。他一把抓住我的胳膊,声音因为激动有点劈叉:“留下!兄弟!月薪18k,现在就签!” 我淡淡地补了一句:“我还会做G7认证,能跑Fogra标准控制印刷流程。” 空气突然凝固了。总监的眼睛瞬间红了,拳头攥紧,声音带着哽咽:“苍天有眼!终于等到一个能拯救我们厂印刷品控的人了!再加2k!一个月20k!”刚在工位坐下,旁边一个刚转正的印前制作小姑娘怯生生地凑过来问:“大神,你平时都研究啥啊?” 我随口答:“研究数字加网技术对特殊承印材料的网点扩大补偿。” 整个部门瞬间鸦雀无声。有人默默关掉了正在追的剧,有人火速掏出小本本记下了“网点扩大补偿”六个大字。突然,一个紧急需求砸下来:一批出口订单的包装盒出现严重色差,客户明天就要验货!总监额头冒汗,众人面面相觑——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轻轻咳嗽了一声:“要不…我来试试?”话音未落,办公室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差点把天花板掀翻,角落里一个常年只会用吸管看墨性的老师傅偷偷抹了把眼角。这时,一个自诩色彩大牛的主管在旁边冷笑:“我之前学色彩管理软件都用了一个月,想要一夜之间解决色差问题根本不可能。” 我没搭话,默默走进车间,两个小时之后,我重新生成了ICC Profile,调整了印刷机的喷墨曲线,还把打样的色块数据投影给大家看。那位主管的脸“唰”地白了,默默地打开当当网下单了一本《印刷色彩管理与实践》。午休时,一个做了五年机长的同事凑过来,语气复杂:“像你这样精通色彩科学和印刷适性的,找工作…应该闭着眼睛挑吧?” 我笑了笑没说话。他不知道,我调专色连色卡都不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