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悟 gogo悟
我变小了
关注数: 26 粉丝数: 283 发帖数: 22,774 关注贴吧数: 6
【罗马军团的协作战斗力比得上秦帝国吗】 罗马帝国征服了地中海周边的国家后,没有统一语言文字。 就算他们的帝国疆域广阔,但是人们说的不是同一种语言,写的不是同一种文字。 在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团中,来自各个地域的士兵,都没法正常沟通。 这就很容易形成老乡之间的抱团,讲同一种语言的人团结成一股小势力。 他们这种小势力,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势力,因为只有他们自己的老乡说话才听得懂,其他人说话都听不懂。 当时当兵的都是什么人?都是社会底层的穷人,流民。没有什么文化,更不喜欢学习,只喜欢打仗,抢劫。 能指望他们互相交流文化,学习语言吗? 这样的军队,军令要怎么传达?将领之间的会议要怎么召开? 军队的粮食,战利品,还有军队的调动分配,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浓重的地域分歧。稍微有一点不如意,就会引发不同老乡之间的内部斗争。 所以这样的军团,是根本不可能打出大战略层面的战争。 比如说孙膑曾经打过的诱敌深入,让对军假装败退,然后每天都减少做饭的假象。让对手以为孙膑的军队在溃散。 然后当庞涓中计后,孙膑突然调集军队反击。 这种历时数十天,战线拉长数十公里以上的战法,军令的传达极为重要。 换成罗马军团,光是下达一个假装撤退的命令,就该有多困难。更别说之后又要集中反击。 罗马帝国征服欧洲之前,单以一个老罗马国家的本地人军团,或许可以做到灵活指挥。 但是罗马帝国征服欧洲之后,却不能在广阔的疆域上有效的组织军事力量。 秦国和罗马,单说统一之前的实力,很难说清谁厉害。 不过要从长远发展来说,秦帝国明显要强于罗马帝国。
【秦始皇为什么特别尊敬商人】 在重农抑商的时代,连农民都瞧不起商人,为什么秦始皇还要大礼对待商人? 寡妇清就不用说了,还有养马的乌家堡,乌堡主,乌氏倮。 原来《寻秦记》里面的乌堡主是有原型的,那就是乌氏倮。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乌氏倮从事畜牧业生产,养了大量的牛羊,他将牛羊换成珍奇异宝,献给戎王,戎王以十倍的价格赏赐牛羊,结果他的牛羊多到“用谷量牛马”,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富商,秦始皇闻讯后,给他“封君”一样的待遇,可以和朝臣一块儿朝觐皇帝。《货殖列传》提到一个叫“乌氏倮”的富人说:“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绘物,闲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乌氏倮显然是乌氏部落中的戎狄之人,他善于贿赂酋长,得以便利,畜牧致富,而得到秦始皇的重视;一介牧夫竟与列臣朝请,一起议论国事。于是看来,秦王室可能是用戎汉双语进行沟通的;而秦始皇自己则可能是用戎语与乌氏倮交谈的。 由此可见,在所谓的重农抑商政策下,还能出现像寡妇清和乌氏倮这样的巨商。 说明当年的政策是对经商有帮助的,秦始皇自己还鼓励经商的商人。 吕不韦毕竟是商人出身,在秦国掌权那么多年,他肯定知道怎么利用商人把秦国变得富有。 秦始皇应该也是受到了吕不韦的影响,所以对商人很尊重。 重农抑商,这里的商人应该不是指那些大买卖的商人,而是那些摆地摊没有行业规矩,没有物价标准,没有品质保障的流窜小商贩。 摆地摊的商贩直到今天还被人瞧不起。 没有行业规矩,没有物价标准,没有品质保障。
【战场上是如何分辨敌我的】 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ed76935f9dd3d0edde604bcd6a23826c7ade5dc8&urlrefer=6cca2f37127899d33920348d0c1281c6 这幅图是日本军队作战时的场景,不同阵营的人,插不同的旗。 白旗红旗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到谁是敌人,谁是队友。 是不是因为日本军队的盔甲,都做得非常相似,所以要插旗分辨? 所以说日本还是太小了,盔甲的样式都大同小异。 而古罗马欧洲和春秋战国,是可以通过盔甲和装备来区分敌我的。 不过说到罗马,搞不懂为什么罗马选择围绕地中海扩张。 在陆战为主的时代,古罗马为什么放弃北上攻取大量实地。 而要南下包围地中海? 是不是古罗马陆战,和统治实地的能力其实很弱小。在东方的秦朝,在向北扩张了一定领土后,就不再深入。因为北方是茫茫草原。 而再往西,是沙漠和高原,戈壁。当年更是没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至于向南,秦朝凭着他强大的陆战实力,扩展了实地。 而在西南方向,是至今都还有茂密原始森林的地带。 秦朝扩张的步伐,就停留在这里。 这也是比较符合陆战扩张逻辑,和地缘政治学的。 但是罗马的扩张实在不像是陆战扩张,更像是坐着船,沿海岸扩张。 地中海北岸的地界,就像被压制得快断掉一样。 地中海边缘的这些地形,也注定了古罗马适合打抢滩登陆战,而不适合打大军团吞并歼灭战。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ed76935f9dd3d0edde604bcd6a23826c7ade5dc8&urlrefer=6cca2f37127899d33920348d0c1281c6
【GAIN涉嫌诈骗吧友】 前几天,GAIN在辩论吧发表了一篇 《【约辩】Gain vs 一片泡桐;Gain vs gogo悟~~》的帖子。 @了所有吧务,以及一片炮筒和我。 当时我们以为GAIN真的会来一场辩论。为了给GAIN捧场(就像明星开演唱会一样,我跟炮筒都是伴唱,吧务是主办方。) 我跟炮筒都极力配合GAIN,吧务也将这个帖子设置成置顶。这样一来,也逐渐吸引了很多的观众。 当我们把一切都准备好的时候,我开始第一轮辩论的时候。 GAIN却突然发出帖子:请求转移到封闭环境下1v1辩论 qq、yy或者其他方式 你提都行~~如有不便 还望海涵~~ 并且还要求大吧撤销: [url]http://中华辩论[/url] [url]http://1卡盾[/url] 请二位大吧 取消本主题置顶 以方便我删除~~ GAIN的这种不负责任的做法,或者说他一开始就根本没打算要辩论,只是制造一个噱头,自我炒作一番。 引来了众多吧友的质疑和指责。 这个时候GAIN又使出了他惯用的伎俩,一哭二闹三上吊,扬言要辞掉小吧: 我已请辞小吧 请对我有情绪的 其他地方的吧友群友朋友 转移至辩论吧之外的地方表达对我的情绪 毕竟是我个人的问题 与辩论吧无关 相信辩论吧欢迎与各位的正当友好交流 共同为辩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人说GAIN这样是虎头蛇尾,但是三番两次都这样,不免让人觉得GAIN是在故意设局,诈骗淳朴天真的广大吧友。 小时候听说过一个狼来了的故事,GAIN就是那个放羊娃,本来没有狼,却大喊救命,说狼来了。 本来GAIN不打算辩论,却大张旗鼓说要1 VS 2辩论。 这个时候GAIN只是涉嫌诈骗,还需多一点时间观察GAIN的实际行动。如果他按照原计划把辩论继续下去,那自然可以还他一个清白的。 GAIN到底是只有响屁没有热翔的——无翔哥。 还是欺男霸女蛊惑人心的——老流氓。 或者是一个敢作敢当勇于面对的——男子汉。 这得由他自己决定。
【持续关注】求推理高手解开谜题 8月14日早上,有市民发现,成都北大街88号一把菜刀插在12楼的外墙上,摇摇欲坠。   谁能有这么大的劲儿,可以把一把菜刀甩到40多米的高墙上,而且刀插的角度还这么刁钻?   菜刀挂高墙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调侃“是现实版的国产凌凌漆,还是小李飞刀重出江湖?”8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事发现场,刀已被取下,墙上留下了一条约15厘米长的刀痕。 回顾:刀挂高墙角度刁钻   1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事发现场。在楼下商铺店家的提示下,记者才看清14日砍刀留下的缝隙。在一栋楼12层和13层外墙交界处,一条长约10cm的口子,由上往下与墙面约成45度。大楼保安告诉记者,13日下午面馆老板看到12楼的外墙上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把菜刀。根据住户提供的照片,记者看到,这把“飞刀”与普通的菜刀无异,但角度十分刁钻。   “刀把朝上,刀身几乎贴着大楼,菜刀的前锋斩入了大楼外墙”住户说。由于菜刀下方就是楼盘的出入口和商铺聚集区,往来的市民为数众多。14日早上,物管叫来了两名外墙粉刷工取刀,粉刷工说刀已松动,毫不费劲就取了下来。   疑点一:菜刀怎么砍进水泥墙?   菜刀砍进墙体,是网友热议的一个焦点,有人疑惑,得多大的劲儿才能使得菜刀卡在水泥墙体上?带着网友的疑问,记者上了该大楼的12层。距离刀位最近的墙体,有居民用手敲了敲,墙体发出了清脆的咚咚声,“这不是水泥墙,而是隔热层!”在一家居民家里,记者看到一处窗角墙面已有些破损脱落,可以清晰地看见,隔热层与墙体之间是粘在一起的。   释疑:外墙有隔热材料   那么,这种隔热层到底有多坚固呢,用刀能砍进去吗?大楼物管负责人左女士介绍,大楼外墙最外层是挤塑棸苯板和涂料做成,约有5厘米厚,往里才是混凝土的墙体,这样主要起到保温隔热功效。“挤塑棸苯板的硬度并不算高,刀使劲确实是可以砍进去的!”左女士的说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印证。成都的代先生经营着一家保温材料工厂,专门生产挤塑棸苯板,他告诉记者,切割挤塑棸苯板时主要的工具是美工刀,切割的力度和难度也并不算高。 疑点二:菜刀从哪儿来?   既然刀可以砍进墙里,那么刀的主人是谁呢?记者15日下午来到了事发地点,没有人知道刀是什么时候砍在墙上的。最先发现刀卡在墙上的面馆老板说,13日下午就看到了刀,但有多久了他也说不清楚。   释疑:或从高处往下扔   北大街88号楼盘,由两栋基本对称的商住房组成,楼高31层。菜刀位于2栋12层与13层之间。12楼另一家居民黄先生有着多年的装修经验,他说,从刀插入墙的角度,可以判断出应该是高处往下甩的刀。   由于菜刀并未伤人,草市街派出所只是督促物管方面把刀取下来,并做好防止高空抛物的提醒。至此,菜刀挂墙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持续关注】求推理高手解开谜题 8月14日早上,有市民发现,成都北大街88号一把菜刀插在12楼的外墙上,摇摇欲坠。   谁能有这么大的劲儿,可以把一把菜刀甩到40多米的高墙上,而且刀插的角度还这么刁钻?   菜刀挂高墙的照片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有网友调侃“是现实版的国产凌凌漆,还是小李飞刀重出江湖?”8月1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事发现场,刀已被取下,墙上留下了一条约15厘米长的刀痕。 回顾:刀挂高墙角度刁钻   15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事发现场。在楼下商铺店家的提示下,记者才看清14日砍刀留下的缝隙。在一栋楼12层和13层外墙交界处,一条长约10cm的口子,由上往下与墙面约成45度。大楼保安告诉记者,13日下午面馆老板看到12楼的外墙上有一个闪闪发亮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把菜刀。根据住户提供的照片,记者看到,这把“飞刀”与普通的菜刀无异,但角度十分刁钻。   “刀把朝上,刀身几乎贴着大楼,菜刀的前锋斩入了大楼外墙”住户说。由于菜刀下方就是楼盘的出入口和商铺聚集区,往来的市民为数众多。14日早上,物管叫来了两名外墙粉刷工取刀,粉刷工说刀已松动,毫不费劲就取了下来。   疑点一:菜刀怎么砍进水泥墙?   菜刀砍进墙体,是网友热议的一个焦点,有人疑惑,得多大的劲儿才能使得菜刀卡在水泥墙体上?带着网友的疑问,记者上了该大楼的12层。距离刀位最近的墙体,有居民用手敲了敲,墙体发出了清脆的咚咚声,“这不是水泥墙,而是隔热层!”在一家居民家里,记者看到一处窗角墙面已有些破损脱落,可以清晰地看见,隔热层与墙体之间是粘在一起的。   释疑:外墙有隔热材料   那么,这种隔热层到底有多坚固呢,用刀能砍进去吗?大楼物管负责人左女士介绍,大楼外墙最外层是挤塑棸苯板和涂料做成,约有5厘米厚,往里才是混凝土的墙体,这样主要起到保温隔热功效。“挤塑棸苯板的硬度并不算高,刀使劲确实是可以砍进去的!”左女士的说法得到了业内人士的印证。成都的代先生经营着一家保温材料工厂,专门生产挤塑棸苯板,他告诉记者,切割挤塑棸苯板时主要的工具是美工刀,切割的力度和难度也并不算高。 疑点二:菜刀从哪儿来?   既然刀可以砍进墙里,那么刀的主人是谁呢?记者15日下午来到了事发地点,没有人知道刀是什么时候砍在墙上的。最先发现刀卡在墙上的面馆老板说,13日下午就看到了刀,但有多久了他也说不清楚。   释疑:或从高处往下扔   北大街88号楼盘,由两栋基本对称的商住房组成,楼高31层。菜刀位于2栋12层与13层之间。12楼另一家居民黄先生有着多年的装修经验,他说,从刀插入墙的角度,可以判断出应该是高处往下甩的刀。   由于菜刀并未伤人,草市街派出所只是督促物管方面把刀取下来,并做好防止高空抛物的提醒。至此,菜刀挂墙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大使】唐朝使节与罗马使节 大唐与罗马建交很多年,通过丝绸之路也有贸易往来,文化交流。 出使罗马帝国,可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这个重任落在了唐朝使节唐玄丈的身上。 唐玄丈的老婆孙晓空,听说老公要去西方国家出差,高兴得不得了,说她也要跟着去。 就这样,唐玄丈带着老婆孙晓空,还有几个随从,离开长安城,去了罗马帝国。 穿越茫茫草原和沙漠,从曾经的孔雀王朝边界越过,又走过了曾经的波斯帝国,还看到了阿拉伯世界,终于来到了雄霸西方的罗马帝国。 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唐玄丈不禁感概,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 罗马城是目的地,罗马官员出城20里相迎,给了唐玄丈很大的面子。 唐玄丈和孙晓空一路奔波劳累,眼看就要到帝都罗马城了,心想终于可以舒舒服服洗个澡,睡个觉了。 没想到刚要加快马车速度,马车却剧烈颠簸起来,出来一看,原来马车下面都是用圆石铺成的道路。据说还造价惊人。可就是没法高速行驶。 没办法,马车只能降低速度,慢慢在石头路上颠簸行驶。 等到来罗马城的时候,已经快到晚上了。 进入罗马城,唐玄丈夫妻两可算是大开眼界了,这里全都是石头盖起来的房屋,有很多都是三层楼。 罗马官员雅莉姗妲说:“今天太晚了,先在旅馆住一晚,明天带你们去元老院见皇帝。” 于是,雅莉姗妲就带着他们去五星级饭店吃晚饭。
驳【辩论王吧主盖印】的一篇文章 辩论王吧主,盖印(gainv587),在辩论王吧置顶了一篇帖子。 【宇宙、生命、人类、时间、空间、真实】 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在想,盖印过分的将哲学引入辩论,是否合适? 盖印站在一个超然的角度,以宇宙的宏观姿态,来领略凡世间的林林种种。 这样一来,辩论起来该是得心应手的。 但是说,凡事都有对错。 如果正确的宇宙观,自然可以使辩论水平几何提升。 如果是错误的宇宙观,那么一旦深入,将会入魔。 盖印在文章的开篇说道:“佛教中的讲的世界,中国讲宇宙,实际是一个意思;世、宇是时间的意思,界、宙是空间的意思。所以,宇宙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一个整体。” 其实不然。 人家佛教讲的世界,包含了西方极乐世界,人间界,地狱。 中国讲的宇宙,是太阳系,银河系,黑洞。 这完完全全就是两个概念。 实际就不是一个意思。明显佛教世界的范围要更加那个什么一些。 盖印又云:“ 生命存在于任何世界中,一个小千世界中存在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大致生命的形式用通俗语言可以分为:   ——固体力的形态、非固体力的形态、固体物质形态、非固体物质形态、能量形态、模糊形态、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   人类所处的生命形态属于固体物质形态。” 说到这里,盖印又忘记了佛教的精神世界,人是有轮回的,是有灵魂的。 人类怎么是固体物质状态咧?人类应该是固体物质+意识形态+能量形态。 这个就叫做共存,共存形态越多,这个生命就越高级。 盖印显然还没有想到这一层。 关于人类,盖印讲:“人类是怎么来到地球这个世界的?佛教中的回答是——来源于另一个世界,比我们现在所认识的世界高级一点。我们现在是一个固体物质形态的世界,我们的来源是一个非固体形态的世界。因为环境的变化,导致了我们产生了向下转化的现象,从非固体形态的生命,转化成了固体形态的生命。但这个来源并不是单线的,而是一个与地球本身生命产生作用的一个复杂的过程。有一个进化的内容在其中。” 人家问的是人类怎么来到地球上的,盖印说了一大堆,却找不到这个来源的答案。 说这么多有什么用? 最后总结:盖印应该再多读一些佛教经典。
【究竟谁才是最强大的军团】 什么样的地貌,孕育什么样的文明,然后造就什么样的军团。 罗马,阿拉伯,波斯,孔雀王朝,匈奴,大秦。 非要排一个强弱名次的话,应该是大秦第一,罗马第二,接下来依次是匈奴,孔雀王朝,波斯,阿拉伯。 你们看波斯,地盘虽大,但是地貌几乎是一样的。 这说明生活在那里的居民都是差不多的文明。就是沙漠+戈壁文明。 这样的地貌,走几百公里才出现一个城市,攻占了这一座城市,就等于拥有了几百公里的土地。 这就不像春秋战国,打下一座城市,不远又要攻打另一座城市。 匈奴也是这个样子,几百公里就那么几个蒙古包,而且还天天搬家。 阿拉伯就更不用说了。 所以说,哪个地方的军团最厉害,主要是看,这个军团能不能打赢其它文明兵种。 像波斯,打来打去,都是打的沙漠+戈壁兵种,一遇到希腊,亚历山大文明兵种,就打不赢了。 向东也没法打进印度,只占了一点边。 这就是波斯军团的实力上限。 罗马军团不一样,罗马主要疆域在地中海周围,虽然打埃及那样的沙漠文明,能打赢,可是也只是占了一点边,没法深入。 同样罗马往北也无法深入,因为北方是密林文明。 印度,匈奴,阿拉伯,几乎都没法突破地貌文明的局限。 只有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的军团,北能降服草原文明,深入草原夺得大块地盘。 东能击溃平原文明,灭六国。 南能征服密林文明,并且使密林文明逐渐转化为平原文明。 在此基础上,汉朝军团轻而易举打败了戈壁+沙漠+高原文明。 这才是真正的强大军团。 后来蒙古军团变得强大起来,从草原文明,入侵其他文明。 杀入戈壁沙漠,简直如入无人之境。 最后是谁推翻了蒙古的统治,是朱元璋,毕竟人家朱元璋是来自于平原文明。 从版图扩张方向也可以看到,波斯的扩张,只是在戈壁沙漠打转,波斯大本营,距离印度很近,波斯不挑印度PK,跑到埃那么远及挑软柿子捏。 匈奴人也是,他们南下只敢打打骚扰,占不了什么便宜,就往北发展,统一草原去了。 秦国不一样,秦国不往西边打落后文明,秦国就瞄准了东方强大文明。 期间秦国取巴蜀,也是很轻松的。 等统一中原后,秦朝才大规模南征北伐,攻打落后文明。 秦人知道,打下再多的落后文明,一瞬间可能感觉土地膨胀了好多,好厉害的样子。 可是长远发展呢?根本就没有利益可图。 所以秦人知道,要把真正强大的东方文明打败,才能统一。 在这个基础上扩张,才能真正转化其他文明,才能真正得到土地。 要不然,秦人集体移民到青藏高原,移民到新疆沙漠,也没有人跟他们争地盘,他们也能扩张领土。为什么不那样呢? 冷兵器时代,那样的事也只有波斯人做得出来。
【成为辩神】训练方法 成为辩神,训练方法之一:正面回答问题。 很多辩手,包括辩论界的大神,面对对方提出的问题,都会犯一个毛病。 就是不正面回答问题。 面对提问,有些辩手选择不回答,有些辩手选择转移话题,有些辩手扭曲问题的本意。 这其实算是一种化解难题的技巧。 因为辩论赛上,容不得太多时间的深入思考,而恰巧这个时候对方辩友提出一个意料之外,而且具有杀伤力的有深度的问题,该怎么办? 很多辩手认为,不管对方提什么问题,首先要开口说话,一般有经验的辩手,说着说着,就会说出灵感来。 还有些经验丰富的辩手,会将对方的问题弹回去,在回答的同时,反问对方。 我觉得,要想成为辩神,还是应该把重点放在论点上。 在训练的时候,应该多思考问题的正面回答,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 不要回避问题,要正面解答,问什么就答什么。 只有在场下做好了开拓思维的训练,在场上才会更加稳如泰山。 还有一个问题,是辩论赛上的通病。几乎每个辩手都说过这样一句话:“对方辩友说的,不就正好证明了我方观点的正确性吗?” 这句话的本意,是要将对方辩友论述上的失误,展现给大家看。 但是要想成为辩神,还是少说这种话为妙。 作为两种论点的辩护人,你要重点维护自己的论点,要让大家信服你的论点是可以成立的。 至于对方辩友的论点,能找到明显的错误,可以纠正。但不要一副斤斤计较,到处找茬的架势。不要抱有打垮对方论点的心态。 要把全部精力放在论证自己的论点上,要解答对方辩友提出的疑难问题。 论证的是你自己,你绝对不要拿对方辩友的失误,来印证自己论点的正确性,也不要拿对方辩友的失误,去四处宣扬,以为这样可以打击到对方。 除非是双方实力真的是悬殊太大,对方总是频频失误,这样可以婉转一点提出来。 一般来说,一支四人组成的辩论队,不会四个人都频频失误,只会有一两个人这样。 所以指出对方的失误,并不会给对方整个队伍造成太大的负面影响。 希望大家能够早日成为辩神。
古代箭神真的很厉害 用弓箭射击箭靶,能射中是因为箭靶不会活动。 然而射杀空中的飞鸟就是另一个境界的事。 即时用狙击枪也难以命中飞鸟。 这要综合射速,距离,目标移动速度和轨迹,箭重与地心引力抛物线,弓箭射程及自身发力,射击偏差和风速影响。 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而且发展到骑射的时候,还必须考虑自身移动速度和轨迹,并且克服颠簸。骑术还要精湛,瞄准的时候马不能给你添乱。 要用骑射的方式射中飞鸟,真的是箭神级别的人。 项少龙的儿子小小年纪就能骑射飞鸟,这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 因为就算大脑平衡性比别人高,射箭天份高,要做到骑射飞鸟,必须尝试数万次的失败。 从瞄准到射击,不过几秒钟的时间,射程风速轨迹等因素,不可能理性的考虑,只能凭经验和感觉。 现代狙击枪射击,还有测距仪,还能测风速,而且每发子弹速度一致。 古代弓箭可没有这些。 经验积累需要时间,没满18周岁的娃是不可能成为箭神的。 吕布辕门射戟其实还达不到箭神级别。 成吉思汗射大雕才是箭神。 论弓箭骑射,匈奴蒙古应该是最厉害的。天生就是练习骑射的环境和风俗。 秦军使用弓箭恐怕不如蒙古,但装配上弩机后,骑射能力才高于蒙古。 而欧洲各国,自古对弓箭就疏于训练,甚至没有一支正规的弓箭部队。 就更不用说骑射部队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