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oist
3goist
关注数: 65
粉丝数: 2
发帖数: 4,459
关注贴吧数: 38
4399小游戏里看到一个技能 这是 好难懂啊
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负资产 卢圣提出的负资产一说,也许换个角度来看,更能说明其本质 kxz和mmr是库洛的“优质资产”,而某些事情可能会间接地完成这部分“优质资产”的启蒙,从而使得公司丧失这部分资产 所以得到结论:尖锐声音的发出者是在盗窃公司资产 感觉这个逻辑同样可以解释“贡献清零” 各位负资产,知道自己的原罪在哪了吗
大远哥这V3,感觉我真得履行承诺送无期迷途月卡了吧 就是感觉大🔥好像都不是很积极拿啊 想帮大家提前熟悉一下版本的就是说
私以为男角色问题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长文预警,但先说结论:把男角色的位置变成漂子换装即更换的属性及技能模组 首先,一个先置条件是,玩家在游戏里有一个明确的且唯一的身份,漂泊者,大多数的游戏都有类似的设定,比如lol中的玩家是符文之地的召唤师,但区别在于召唤师是召唤并控制英雄们进行战斗,而英雄们也可以因而获得符文之力的加持去获得胜利。所以其实这些游戏的设定都在背景上有很多差异。 此外,二游有一个独具特色的系统,抽角色,那么要怎么理解二游卖角色的逻辑呢? 卖角色 = “喜欢这个角色”的感觉,产生的一种占有欲,进而转化成付费操作的系列行为 那么在这样的逻辑下,二游里卖男角色,就算是所谓的帅大叔,所谓的武侠梦,真的是卖给异性取向的男性的吗? 这个问题不是质疑为男角色付费的玩家的性取向,毕竟也有不少强度党氪金玩家习惯全拉满,就像我自己之前一样。 而是想问大家,是不是在潜移默化中,被库洛的小心思欺骗了呢? 思考一个经济角度的问题,我之前说过,觉得帅而玩球星卡和模型之类的我觉得挺能理解的,因为球星卡和模玩甚至球衣之类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收藏品甚至是一般等价物,而二游角色,众所周知,甚至连账号的归属权都不属于玩家,玩家只有使用权,而二游的充值贬值率更是堪称冥币,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是否可以把付费行为视为一种较大比重的情绪消费? 情绪消费包括很多方面,除开对喜欢的角色的占有感,也有高配和强度带来的爽感,其他玩家的崇拜感,但这些东西的一定要通过男角色来实现吗? 答案显然是不一定,那么库洛是怎么去补救的呢?答案是身份政治。 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说觉得“正常玩家需要抽几个男角色来证明自己不是玩galgame的麻辣脑袋”的逻辑是正确的,这就是塑造身份政治的一个典型话术手段了,即:通过塑造一个恶性的、低劣的群体形象,迫使你完成某种特定的行为来证明自己不属于那个群体。并通过拉踩身份高低来同时激励你通过完成这种行为获得一种优越感的褒奖。 所以,对异性取向的男性玩家而言,真的需要一个需要消耗资源去获得的,自己游戏内化身之外的男角色吗? 如果喜欢武侠,想要男性力量美学,为什么这些不能加诸于玩家的化身本身,漂泊者身上呢?比如出一套长离给玩家准备的今州武装,穿上以后直接切技能组。 但库洛真的又不知道这个逻辑吗?比如风主,暗主等。 厂商其实没有那么蠢,他们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呢,就留给大家思考吧
来为大远哥打个call吧 作为一个被洛菲船赞连发弄出脑的mlxr负资产,坐上观众席的本人想来点好玩的乐子 目前的想法是,大远哥测试服每加强一次,吧里抽5张月卡,但是是无期迷途的 大远哥流水排名也可以考虑抽抽,但是目前没想好怎么算 200%支持一切男角色武侠梦这简直是我一般向库洛的一切操作
时隔许久,询问一个bug 特工们,布偶村照片无论男女漂都是女漂的bug今天修了吗
咦,这是什么地方 之前因为诸多原因在临近夏活直接卖号跑路了 绝鬼那边也直接取关外加清空所有发言了 今天突然刷到居然起了个这个吧,挺多眼熟的人,有点儿意思
在强行喂和分化玩家这块 在为fll和漂子的行为从不同角度找补和讨论之前 我很好奇几件事: 这角色是一定要进池子吗? 这角色一定要做成美少女吗? 这剧情一定要这么写吗? 我个人认为不是的,这只是编剧笔下和策划文档里的一个角色,甚至说是一个发挥功能的部件,从这件事我相信大部分人都能察觉到,无论是漂子还是fll都是如此。 这一切都早就安排好了,编剧和策划只需要让角色做这些事情完成属于她或他的工作,去契合那个定位就行了,无论是fll还是漂子,都只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壳而已。 不是她或玩家想做什么,想经历什么,而是编剧和策划想让她和玩家做什么,经历什么。 为什么要安排这样一个角色? 编剧和策划是出于怎样的心态,心理,于公也好于私也罢,让这样一个角色,这样一段剧情落了地? 在给定的剧情框架里思考角色为什么要这样行动之余,可以想想为什么会被给予这样一个剧情框架?
我觉得吧,权责还是得对等 kl的拧巴总是能和一些社会现象结合起来引起一些有的没的的思考。 有些一说起就是强调“xx友好”。 但是“xx友好”其本身到底是一种所承担责任和获得的权益对等的公平;还是一种明明没有承担对应责任,却想要无条件获得权益的特权呢?这到底是平权,还是打着“友好”幌子,以“补偿”这种经不起推敲的借口的新时代特权? 说真的我其实觉得有些游戏,扩圈成功了,无论什么原因,他们的用户群体是接受的,不接受的也离开了,我也只会安静离开,也不想多说什么。但,这对付出了却被迫离开的人,是公平的吗? mc现在的状态就是一种,明明靠着龙凤开始的一系列调整活下来,用户群也逐渐成型,在这样的情况下,强行的8=2难道不是一种特权?相似定位的坎特和大船锚在强度上悬殊的差异表现的不是一种特权?当然还有各种细节都能体现这种特权,不赘述了。 而为什么扩圈会如此遭人反感?因为在当下的扩圈语境下,扩的往往是用户画像冲突的用户群,且往往是以一种牺牲现有玩家权益的方式去为这些玩家提供特权优待。 这种转移支付本身就是一种权责不对等的,以公司利益为导向的,牺牲基本盘玩家体验的一种背刺行为。就像某些成功扩圈的游戏之前的一些“回头”行为,最终招致的依然是其现存玩家的不满一样。不是只有特定性别的玩家会有这种感觉,当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都一样,因为这种行为背后的本质是一样的。 所以被扩圈的,被给予特权的玩家啊,他们现在能这样去招揽你们,为什么不能同样用完即弃呢? 我个人始终觉得,一个游戏就得有一个游戏的定位,而这不仅仅是取决于厂商的决策,同样也应该尊重基本盘,尊重真金白银、花费时间为这个游戏注入过能量的老玩家。 我不会去乙游指指点点,因为我不玩,也不会去玩,也觉得她们在乙游的付出是值得被尊重的。厂商也尊重她们,我也不想去打破属于她们的美好。 但,二游呢?鸣潮呢? 吃饭的时候随手码的字,和大家随便聊聊,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想起了一些旧事,想了解一些新事 昨天聊了聊回坑,让我今天想起了一些旧事 之前人偶村那个纪念照无论选的什么性别最后都是女漂的“bug”修复了吗? 另外想知道大家对菲比那段剧情的告白大叔剧情怎么看呢,我是会有种莫名其妙的不适,功能性编排的角度无法理解这个桥段的作用 然后想了解了解新事,也不知道适不适合问啊,反正就问了 那个团子活动是啥情况啊?然后某副总裁又是啥情况啊?还有露帕强绑是啥情况啊?大船锚不是定位辅吗?(我还挺喜欢露帕的)仇远又是什么情况啊? 怎么说呢,感觉小明的项目管理是不是有问题呢,给我一种mlmlml然后又非要在某些小细节地方搞一下事情的顶级别扭的感觉 也可能是我事多吧,不过曾经截止大船锚我也是全员65的,可能花的多要求就多点吧,但既然现在也还没回坑,就随便和大火聊聊天 哦,既然聊天就先亮个屁股,我虽然曾经两位鸡哥都是65,但现在已经是坚定的男不抽和看到CP摄像头就要哈气的mlxr了捏
小半年过去了 吧关注刚破万的时候被大船锚恶心离开了,前两天忽然刷到小明竟然被评为某最大合法聚集地,想回来看看最近如何了
关于和谐我还挺疑惑的 客观来说 1. 平台推广宣发的标准是画好的线,游戏内容越线则会受限制 2. 扩大推广和宣发可以达到扩圈的效果,从而增加所谓“项目抗风险能力” 那么,基于这样的客观条件: 1. 是KL想得到扩圈效果的红利,所以只能按照标准修改从而才能通过那条线去达到目的? 2. 还是KL已经在没有按照标准发布内容,同时又享受了扩圈的红利的情况下,但现在出现了可能的风险,所以KL为了能继续享受红利,选择了“自主调整”去符合标准? 如果有第三种可能性,欢迎补充,但基于这两种,我看到的就是一个不惜背刺玩家也要既要又要的鸡贼小人形象,因为他并没有优先考虑玩家的利益和诉求,而是优先考虑自己的诉求并去试探玩家的底线甚至去通过社区KOL塑造景观进而规训玩家
出男角色是帮玩家省钱? “出男角色可以帮玩家省钱,给玩家时间攒星声” 我看到不少人说自己不喜欢男角色但不介意出是因为这个 那我就好奇了,这些必须要通过出男角色来完成? 库洛对你钱包或资源压榨的缓解不能能通过增长角色up周期,或者最直接的降低抽卡价格来实现?非要给出男角色来“端水”,借着所谓的“一般向”的幌子来商业扩圈行为去找补?https://tieba.baidu.com/p/9505265284?&share=9105&fr=sharewise&is_video=false&unique=1D24FB1B0D90B7CE30B7E6DE35FDB2F7&st=1740065226&client_type=1&client_version=12.77.1.0&sfc=copy&share_from=post(补充关于一般向我之前的一些看法) 不妨想一想自己的“善意”在厂商和某些群体的眼里是什么,最后会换来什么结果,另外库洛甚至现在一众所谓“一般向”的二游最有意思的点是,他们的实际行动总能让玩家的“贷款”成真。这样的轮回让我完全不觉得这是“滑坡”,只是一种对库洛重复试探和挑战玩家底线的行为的合理推测和预警。
咳咳,一般向 因为某些缘故,突然又想起了这个话题,所以把前几天的一些想法单独发出来讨论一下吧,图片为思考这个问题的起源。 个人觉得可能再往前追溯一点,这个概念的起源是某家的“硬核不媚宅”,算是传统二次元宅男期待自己喜欢的二次元宅文化被真正三次元女性所接受和喜爱,并以此为契机去和三次元女性有更多联系(无论是否能发展成男女关系) 伴随着版号寒冬的天时地利人和,某家和当时寻求商业突破的B站和一些利益相关者看到了当时这一块文化市场的空缺。但媚宅用户很显然低估了当亚文化进入主流文化市场时,两者对文化本身的理解和诉求是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的,即:在大众眼里这不过是包装精美的时尚单品。 但当时的温水煮青蛙并没有让阿宅们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这一点和“库绅士”们如出一辙,甚至于结合coser文化的发展(如今也可以联想到cv粉等),阿宅们一度沉浸在自己和三次元女性的“距离”在某种程度上被不断拉近的快感中,而低估了从业者对于商业化收益的贪婪追求和对文化、原始受众本身的蔑视 “一般向”,则是这一切的缩影,结合着“扩圈转型”,抑或是“沃尔玛超市化”,它代表着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傲慢;代表着亚文化产品生产者对拥有更大体量的主流文化市场的渴求;代表着亚文化产品的原始消费者像小丑一般被榨干剩余价值后抛弃 也许,等所有的阿宅们都能意识到一个很基本的概念还没有被讨论清楚,即:二游作为一个文化产品,它与传统的实体商品经济有着怎样的区别?,并以此为基点去思考二游厂商到底是怎样从心理与精神诉求层面对人进行剥削甚至改造的,才有可能迎来下一个阶段 这一切就是大部分从业者眼中的媚宅二次元,至于为什么媚宅二游能引发2024年的大战,我想是因为本质上这是一种对人的二次剥削,这是非常可耻的吃人血馒头,再展开的话就可以关联到二游定价的问题了 对于阿宅们,抑或是没那么阿宅但和阿宅保有同样期许和憧憬的用户,感谢你曾经的付出,你的付出让“二次元文化”有了更多的资金,更好的技术力,朝着更大的市场前进,你不再是“唯一”,甚至在必要的时候是可以被舍弃的部分,当然,能吊着你兜底自然是最好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