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冕啊超轶主 南冕啊超轶主
由来泉石潜蛟龙,不经烽火不现踪;风云岂是苍天主?拈作轩冕上九重。
关注数: 0 粉丝数: 125 发帖数: 5,080 关注贴吧数: 6
再谈北冥神功的副作用 直接进入主题。 北冥神功吸了其他人的内力,而没有副作用的原因是因为它本身带有解决方案。段誉被郁光标一拳打中膻中穴,由于郁光标内力有限,就算段誉这没武功的人,膻中穴也可以立马容纳,换了南海鳄神高内力就不行,段誉会经脉尽断而死,原文有写,不再赘述。但就算是郁光标这种小小的内力,把它吸进来也是有问题的。 (这一拳的内力在他气海中不住盘旋抖动,段誉登觉胸口窒闷,试行存想任脉和手太阴肺经两路经脉,只觉有一股淡淡的暖气在两处经脉中巡行一周,又再回入膻中穴,窒闷之感便消。他自不知只这么短短一个小周天的运行,这股内力便已永存体内,再也不会消失了。) 只要是别人的内力,由于是外来物,北冥神功吸进来后,存在膻中气海,就会胸口窒闷,不是自己的没法用,因此北冥神功用小周天搬运法解决,只要让这内力巡行一周,再回来存放,就会变成自己的内力,也不会有窒滞和难受,彻底没问题了。这么绕一圈,还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北冥神功吸了内力后,可以自行修炼了。对于内功的修炼描写,侠客行中写石破天练习炎炎功写的很详细,推荐去看看,内功修炼无非是内力绕行自身经脉,大周天小周天绕行就会增加内力,经脉不断打通,一个个关卡被打破,内力越来越强,最后像石破天,全身内力连成一条,就像水银线,那就是内功大成的标志,同样的还有无忌和狄云。因此北冥神功36图,只要全部练习完毕,哪一条吸都没事,因为经脉都练通了,随便段誉存想哪一条经脉巡行都没事,不一定要手太阴肺经。 但段誉为什么后来又发作了呢?因为他逃离地牢时,吸了无量剑派七名弟子的内力,吸了太多。然后他做了一件极其可爱的事(便将积在膻中穴的内力缓缓向手太阴肺经脉送去,但内力实在太多,来来去去,始终不绝,运到后来,不禁害怕起来:“此事不妙,只怕大有凶险。”反正胸口窒闷已减,便停了运息,站起身来又走,)他一次性吸了太多,都存在膻中气海,正常情况下要把所有吸进来的都巡行一个小周天才行,不然就是定时炸弹。可段誉不管啊,运来运去的一直运不完,他以为出了问题,却不知道是自己内力太高了。送了一部分,缓解缓解了,暂时没太难受就行啦,金庸这里用的词语是(窒闷已减,可不是消失,请注意,为下文爆发埋伏笔)。 之后他在地道里又吸了各种各样的内力,有阴有阳。然后回家后,又做了一件可爱的事,(原来段誉昨晚在万劫谷中得了六个高手的一半内力,当时还不觉得如何,送别父亲后睡了一觉,睡梦中真气失了导引,登时乱走乱闯起来),从吸了那些弟子到这些高手的内力后,段誉压根就再没让内力巡行过,反正当时不会难受窒闷就不管了,还直接躺下去睡觉了,也就是段誉才干的出来,换了随便一个最普通的习武之人至少回家也得打坐运行一下吧,可他不。另外这里从侧面可以推断出,段誉的膻中气海容纳量越来越大了,吸了这么多内力当时都不会太难受。其次是外来内力只要不动它,膻中气海容纳量大,是不会太难受和窒闷的。 但外来的始终是隐患,就像一批熊孩子,等老师睡觉了,就开始乱窜,跑四肢百骸去了。这时候又显示北冥神功的神奇之处来了,吸来的内力,使用者是个呆子怎么办?压根就不理那些内力,也不巡行让它们变成自己的,就放那。不过没事,用导气归虚法(心意已决:“这当口便饮鸠止渴,也说不得了。”说道:“誉儿,我教你导气归虚的法门。”连比带说,将法门传授了他。段誉不及等到听完,便已一句一句地照行。大理段氏的内功法要,果然精妙绝伦,他一经照做,四外流窜的真气便即逐一收入脏腑。中国医书中称人体内部器官为“五脏六腑”,“脏”便是“藏”,“腑”便是“府”,原有聚集积蓄之意。段誉先吸得无量剑七弟子的全部内力,后来又吸得段延庆、黄眉僧、叶二娘、南海鳄神、云中鹤、钟万仇、崔百泉等高手的部分内力,这一日又得了保定帝、本观、本相、本因、本参段氏五大高手的一小部分内力,体内真气之厚,内力之强,几已可说得上震古铄今,并世无二。这时得伯父指点,将这些真气内力逐步藏入内府,全身越来越舒畅,只觉轻飘飘的,似要凌空飞起一般。) 所以北冥神功有两种方案,一是原本的小周天巡行法,绕行36条经脉,变成自己的。二是直接收进自己的五脏六腑存放。兼容性极强!这里也显示了段家内功也很强大。最后,北冥神功的唯一缺陷,就是不能吸比自己内力高的人,这个其实不算缺陷,只要对方不超过太多,猛地一下灌进来导致膻中气海一下子容纳不了,不会经脉尽断就没事。刚开始吸不过?也没事,可以此消彼长!金庸这里用了一个比喻描写北冥神功被迫的吸人内力,很形象(叫酒壶斟酒,酒杯欲不受而不可得),上原文(但此时两人各自拚命使劲,又已和郁光标早几日打他一拳的情景相同,郁光标以自身内力硬生生地逼入对方少商穴中,有如酒壶斟酒,酒水倾来,酒杯欲不受而不可得。初时郁光标的内力尚远胜于他,倘若明白其中关窍,立即松手退开,段誉也不过夺门而出、逃之夭夭而已。但郁光标奉命看守,岂能让这小白脸脱身?手臂酸软,便即催劲,渐觉一只右臂抓他不住,于是左臂也伸过去抓住自己右腕加力。这一来,内力流出更加快了,不多时全身内力竟有近半数转到了段誉体内。僵持片刻,此消彼长,劲力便已及不上段誉,内力越流越快,到后来更如江河决堤,一泻如注,再也不可收拾,只盼放手逃开,但拇指被段誉五指抓住了,挣扎不脱。此时已成反客为主之势,) 开始吸不过没事,虽然对方内力比你高,只要他不震开,一直吸,此消彼长,达到反客为主就行了,到时候他想走都走不了。所以说,北冥神功无副作用。吸星大法和北冥神功吸内力的方法完全不同,丹田是空的,也不能放内力,不然会难受死。吸进来的内力要散于四肢百骸,用的时候调到丹田里,内力还是别人的,完全落了下成。不过要是解决了异种内力,吸星大法就是最强的,因为它无视对方内力高低,可以随便吸。
半本大劫主读后感 书荒中,刚好看到有人推荐这部小说,就看了一下。结果居然意外的好看。 这书让我最喜欢的有两点。1、师门的和谐,修真小说我看了很多,但最让我不喜欢的就是无情的师门和无情的男主。然而这书里的师门,却是有人情味,就像主角的家一样,而主角对师门也是极为看重。2、第二则是男主的设定让我最为喜欢。在我看来,凡人修仙传是网络修真小说排第一的存在,但是韩立也让我很不喜欢,无他,过于无情,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一但修仙,好像基本小说里的主角都是天道无情之类的,什么资源不够,所以得无情的修。而这书的男主,有个情感的转变。我很喜欢他的淡然,不爱参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事,也不主动惹事,就默默的修行,但是当师门有难,师门为了护他而遭受灾难时,当师兄弟为了护他遭受伤害时,他会发怒,他会报恩和报仇。这才是个真实的人,如果连这种情感都很淡,连个人都做不好,还修个什么仙?写出来就是贻笑大方。这也是很多修仙小说的通病。3、个人最讨厌那种怼天怼地,不解释,就开打的主角。弄得到处都是敌人,而这些敌人中有些是正道的人。好像现在很多小说都喜欢把正道人士写成伪君子,反而把一些魔道人士写的有情有义,这不扯淡吗(最出名应该当属笑傲江湖的田伯光吧,一个毁人名节的恶徒,就因为和主角搭上,最后还洗白了,真是恶心。这也是金庸小说男主中,我完全不喜欢令狐冲的原因之一)。然后一众天骄都是笨蛋,就看主角不过眼,就像无理的踩主角,这是有多**才写的出来的。大劫主的天骄,刚开始有和男主冲突,然而到了对抗魔道时,他们也是奋力拼搏,甚至出力和主角相同,最后大家成为朋友,这样的写法,比那些打到死的小说高。 一部小说,重在人物的设定和故事的精彩度,至于文笔,只要不是小白文,能把故事写流畅就是好文笔,所以推荐这部大劫主。
武当一剑连载版读后 最近废寝忘食读完武当一剑,实在大呼过瘾,首先男主耿玉京人设让我喜欢。机智、悟性高、仁义、不会纵容好人、该报仇就报仇,不像某些男主(对,我说的就是新修版飞狐外传里的胡斐,由于两书并行阅读,看着胡斐一路追杀凤天南,最后终于用宝刀斩杀之实在过瘾,结果来了一句““钟阿四全家早就都给这恶霸杀了,我此刻虽杀了这大恶人,钟小二他们也活不转了。我为钟家报了大仇,他们也未必知道,我这般杀人,到底该是不该?””是要表达胡斐的仁义吗?)但耿玉京不是这样,对于武当的仇人,自己的仇人,他的反应都比较让我舒坦。前期由于刚下山,三位主角线路并进,东方亮的戏份也很经常,体现了一代武痴的形象,最后居然自宫练剑,结果发现仇人居然根本不值得自己自宫,真是割得太冤了。另一个牟一羽,也是很有特色,最后描写他,居然用到了假惺惺一词,令人莞尔。到了中期,郑铁岗爷孙女的出现,让主角一行成为了常见的跑江湖团队,一路追查真相,但最后的真相委实有些拖这小说的后腿,详情就不透露的,没看过的人自己仔细阅读好了。 在武当一剑书中,对于武道的描写,真的让我非常欣赏,玉京的天赋点极高,从而让他的武道攀登过程,比他人更加深刻,真正做到了信手挥洒。无招胜有招,这几个字最容易让人想起独孤九剑,但独孤九剑其实不算是无招,它是寻找对方的破绽,先行破掉,但武当一书中,玉京的剑法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招,书中后期常见的描写就是玉京冷静下来后,眼睛所见只有对方的剑尖、手掌等。书末有时挥洒一剑,杀死敌人,连他自己都没料到,最后武功之高,让他成为了真正的武当一剑。 最后,一定要看连载版,不要看通行本,西门燕和耿玉京压根就没有瓜葛,怎么把他们两扯成一对的?郑巧儿才是女主!接下来就看电视剧了,希望能保持原著情节,不要随意添加,不要把武侠剧当作言情剧!西门燕追逐表哥的身影在书中让人喜欢:表哥,表哥,你等等我啊!表哥。千万别乱加情节。
令我大失所望的《江湖三女侠》 从塞外到七剑,再到三女侠,原本这几部想一气呵成的看完。毕竟杨和凌作为主角实在太令我喜欢了。 但哪知到了三女侠,无论是情节流畅、人物塑造、各类BOSS战都很不满意。 先说情节,七剑和牧野流星的情节有些类似,有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感觉,情节前后相连度较高,看完一个章节,你会很想看下一个章节究竟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但三女侠却是极其分散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情节跳跃性大,没有连串性,没有让人放不下书的欲望。 其次就是人物的塑造,无论是杨和凌,特色分明,令人喜爱。我喜欢的不仅仅是他们两的武功,更喜欢他们两个的性格。但唐呢?原本书的前三分之一,以唐为主角,描写的很成功,一个武功低微,初出茅庐的少年究竟该何去何从?令人大是好奇,然而笔锋一转,不写唐了,写吕了,而这个吕四娘,以我个人看法,和此书中后期的唐一样,都是失败品。唐失败在他没有成长,三女侠一书,时间跨度很大,到了中后期,唐晓澜你都是三十几岁的中年人了,能成熟点吗?能有点自己主张吗?能不能别冲动?有点脑子行吗?看看同期的凌和杨,我真的很讨厌他。很多人把唐与郭靖相比,真是开玩笑,郭靖比他好多了。此书最大的一个失败,要算在这个第一男主的塑造上,你可以武功低微,但是年龄大了,一定要有成年人该有的个性。 至于吕四娘,失败在太完美,她的年龄与她的处事极为不配,她太成熟,太有主张,从不惊慌,极为冷静。她的形象就像镜中月水中花,要是把唐与吕两人的描写调换一下,就最好了。此书中有两个人的塑造却是很成功,一个是冯琳,另一个就是甘凤池。生长环境复杂的冯琳,书中很好描写出了她爱开玩笑、做恶作剧,又有很多鬼点子,但心地纯良。相比起那个所谓庄重模式化的冯瑛,真是好太多了。而甘,只要他一场,就压得住阵脚,他有勇有谋,最有大侠气概,和他在一起,除了吕四娘外,没人能抢过他的戏份,完全变成了主角既视感。 最后此书的高 潮战,实在不提也罢,小BOSS了因,从出场到中间被收,完全没有BOSS感。至于大BOSS雍正,收的可真是…… 一家之言,不喜不辩。 现在已经看完了短篇冰魄寒光剑,异域风光的描写倒是不错,另外桂华生也挺好。接下来看天女,希望不会像三女侠一样令我失望。 推荐的书:依旧是塞外加七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