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227916 我是2227916
关注数: 0 粉丝数: 7 发帖数: 5,965 关注贴吧数: 8
zt一个高速交警的吐血救命忠告!常跑高速的一定要看!!! 一个高速交警的吐血救命忠告!常跑高速的一定要看!!!(转载) 注: 文章有点长.顶不顶贴不重要.重要的是把贴看完,也许真的能挽救一个生命. 尽量不要上高速开车和坐车.尤其是长途客车走高速(出事的太多了).     这个帖子不是我写的.是一名很有责任心的交警写的. 我的一个好朋友正是因为以前看过这个好帖子,前天在沈大高速上才避免一起交通事故, 救了他一命.他和我说一定在网上发出来,让更多的司机朋友看见. 走高速的司机朋友在每次上高速前,最好把这篇文章温习一遍. 正文:   一、停车、停车、还是停车! 最重要的我要放在最前面说。高速公路行车最怕的是什么?是停车!在高速运动的车流里不管因为什么原因致使道路堵塞而停车,最可怕的事情就可能要发生了。这里我要重点说一下小车,碰到这种情况,小车司机发现前方道路堵塞时,一定要马上看观后镜里有没有大货车跟着你,如果有,一定要提前减速并打开双闪灯提醒后车注意,给后面的大车充足的距离和时间减速,如果后面的大车按喇叭或向你不停的闪灯,相信我,他一定是刹不住车了,你一定一定要加速往紧急停车道内钻!哪怕会刮伤你的爱车。每年!每年我们都会碰到几起这样的事故:因为堵路,小车停在大车后面等待放行,结果后面的大车撞上来,后面的大车车头都撞上了前面大车的车尾!小车在哪里?!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小车上有几人就是几条人命!几毫米厚的小车框架在几十、上百吨重量的冲击下比纸还薄!不要迷信你乘坐的是什么车,不要自认为安全,我见过拉开后压缩的只剩一米长的红旗车,我见过被压成铁皮的面包车,我见过火中被困的人的扭曲的身影和嚎叫,我见过挤得只有二指宽的人的头颅你或许会问,后面的大车为什么不停下来?相信我,他不是不想停,他太想把车停下来了!可是你见过核载九吨却拉五十吨的货车吗?你见过核载十九吨却实载九十吨的罐车吗?你见过核载三十吨却实载一百三十吨的巨无霸吗?交警早已不允许处罚卸载超载车了,你看看路上的大货车们,十辆车有九辆半都或多或少的超载,不超就没有盈利,不超就会亏钱!那远不是交警一家就能够解决的问题,碰到情况,尤其是下坡路面,你就是给这些个大半挂车后面拴上一百头牛也拉不停他!这里暂且不提。还是要劝告所有碰到堵路的小车司机,将车停下后,就算外面在下刀子也要全部离开车辆迅速转移到路外,直到你的车后排上了七八辆以上的大车后再回到你的车上!为什么要等七八辆?06年我手里曾有一辆车连撞十三辆车的纪录,在我们大队一直没有人能打破,你愿意你是第几辆?实在不行就从紧急停车道往前走,走上二三百米后再找空位腾出停车道,宁愿让交警罚你贰佰元钱,也比命便宜!在这里,还是那句话:紧急停车道是一条生命通道!一条你的逃生通道! 二、爆胎时的操控处理 刚才提到了车辆爆胎,在高速行驶时小车爆胎尤其是前轮爆胎造成的后果远比大车爆胎严重,爆胎虽然不可预料,但在我们的事故处理中常常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是左前轮爆胎造成车辆失控撞击护栏,撞的往往是右侧护栏,反之亦然。究其原因,在车辆爆胎时因胎径及摩擦系数的不同,车辆的运行轨迹将偏向爆胎的方向,爆左前轮向左偏,爆右前轮向右偏,而司机在打方向纠正时,指向性能反映在已爆胎的车辆上是有一个迟缓性的,加之因爆胎造成的慌乱,常常造成纠正过度,从而人为加剧车辆的失控,致使左前轮爆反而撞上了右边护栏,甚至连续多次撞击左右护栏的现象发生。正确的做法是在车辆爆胎时,首先要紧握方向,不管车头向哪偏,给一个固定的纠正角度(与你的实际车速有关)并用力保持,同时不要采取紧急制动,因为这时车辆的制动能力在纵线上是不平衡的,让减速行为掌握在受控制的过程中并努力保持原来的行车轨迹,切忌急打方向纠正。
ZT:巅峰后的衰退 这是真的!晚年从27岁开始 出门步行的人越来越少,深更半夜还在暴饮暴食的人却越来越多。如果你已经27岁,请一定注意,该向这种生活方式说再见了 从27岁开始迈入老年人的行列,这个说法是不是把你吓到了?放错车钥匙、忘记单词或经常走神发呆……这些老年症状离27岁左右的人真的不远了!科学家们最新发现,人在22岁达到精神力量的顶点,之后的5年里,能够同时拥有青春的尾巴和浅显的智慧,但是到了27岁,人们不得不向时间缴械投降,开始走向晚年。    巅峰后的衰退      弗吉利亚大学蒂莫西·赛特豪斯教授进行的这项研究历时7年,涉及到2000多名研究对象,他们被要求做视力游戏、单词记忆闯关、故事细节再现和抽象符号的辨认等。      研究结果显示,总共12项测试中9项成绩都是在22岁时最佳,而在推理能力、思考速度和“空间可视化”能力方面,27岁出现显著的倒退。此外,人的记忆力到了37岁开始明显转差,而所有能力在42岁左右开始走下坡路。      不过,蒂莫西·赛特豪斯教授发表在《衰老神经生物学》杂志上的这份报告中也写到,通过研究对象在词汇和常识信息测试中的表现发现,人们靠积累获得知识的能力直到60岁也不会衰退,怪不得中国人喜欢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这个论调在大洋彼岸也找到了依据。    27岁,关键之年      27岁,你的意志力开始走下坡路,这意味着你即将告别可以说自己不会做饭不会换灯泡尽情扮无辜的年龄,也意味着你要正式开始为下半生好好做个计划。      蒂莫西·赛特豪斯教授的这个研究结果,对于传统的衰老论而言具有颠覆性。一直以来,既定观念里的衰老与白发、养老金和疾病划等号,但是,“27岁论”至少证明,真正的晚年要比人们料到的早得多,这也给正处在以往我们认为“黄金壮年”的人们敲了一个警钟,27岁的你,难道还是那些可以赤脚淋雨寻找浪漫的少男少女吗?和裹着毛毯坐在家里看一出美剧相比,后者显然更加靠谱。      更加巧合的是,在西方,27岁也是一个充满着负面信息和不吉利暗示的年龄,布赖恩·琼斯、贾尼斯·乔普林、吉姆·莫里森、吉米·亨德里克斯和库尔特·柯恩等很多著名的流行音乐家都在这个年纪逝世。      没有什么比健康重要      “所有的研究结果都在指向一个结论——受过教育的族群在20岁到30岁之间,一切与年龄相关的衰老都始于健康。”蒂莫西·赛特豪斯教授说。      在他看来,27岁人健康的最大敌人来自懒惰和过劳。“不要以为这是互相矛盾,懒惰和过劳在现代人身上同时存在着,就像很多人出门几百米也要开车,回头却要在家里安个跑步机健身一样。”      出门步行的人越来越少,深更半夜还在暴饮暴食的人却越来越多。如果你已经27岁,请一定注意,该向这种生活方式说再见了,对于一个已经走向晚年的人,没有比让自己健健康康地活着更重要的事情。(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