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楼震天响 镇楼震天响
关注数: 119 粉丝数: 443 发帖数: 3,280 关注贴吧数: 56
限购,不见得是坏事! 新区房子现在是不理智,顶债房现在居然成香饽饽了,在过年时候还不可想象的事。未雨绸缪预估一下政府如果限购有可能怎么走。 沈阳版限购: 近日,关于《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政策解读正式发布。 市民最为关心的还是限购政策。对于《通知》中提出的“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行为,防止局部区域房价过快上涨,对沈河区、和平区、浑南区(三环内)三个区域(以下简称限购区域)实行限购政策”,沈阳市做出这样的解读,本次限购只对新建商品住房进行限购;本次限购的区域为沈河区、和平区、浑南区(三环内)三个区域;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不得在限购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 具体政策是,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的,不得在限购区域内购买新建商品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没有住房的,可在限购区域内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购买时需提供购房申请之日起前2年内在本市连续缴纳6个月及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 在市民同样关注的限售方面,沈阳市的解读为:本次限售只针对住宅房屋再次出售的,非住宅和公寓类房屋则不在限售范围内;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唯一住房再次出售的,不予限售;本市户籍居民购买家庭第二套及以上商品住房、非沈阳市户籍居民购买商品住房的,自商品房合同网签备案之日起满5年可上市交易;本市户籍居民购买家庭第二套及以上二手住房、非本市户籍居民购买二手住房的,自《不动产权证》登记日期起满2年可上市交易。
今天的东北,明天的南方。 实际上东北如何南方人没有话语权,他们是既得利益者,有话语权只有当权者,东北跟新中国捆绑的太深了,谁放弃了东北,就是忘记新中国的成长史。 很多时候人总是忘记历史,不说明清时期,就是近代基本也都是篡改的了。 新中国刚建立的时候,根本就不是个光辉的时代,很多人都喊着我们是五大常任理事国,却连查这个理事国怎么来的,都不知道,这个东西说白了就是傀儡,当初要承认理事国欧美一伙,苏联单着,这肯定不干,怎么办呢,找个第三国凑数吧!交战国,大国,中立,只有中国,这就是我们明明是战胜国,啥便宜都没得到。最关键的是当年联合国还是国民党说了算。所以,现在投弃权票是可以理解的。 新中国了,当家做主了,家里一穷二白,怎么办呢?吃不上饭,借钱,找谁呢?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找老大哥吧!某种意义上,朝鲜战争的问题,中国没法避免,拿人手短。这笔财富不少。某些名人传记记载一亿美元。也就是很多人说得苏联支援中国建设,现在看来中国支援第三世界高铁也挺好理解的。 结果呢出事,这笔钱最后落在每个人身上了。也就是说大头落东北了,债全国背了。 从此,东北支援全国建设,成为一个甩不掉的包袱。在头三十年里,支援三线建设,支援亚非拉,我们在联合国取代国民党有这方面因素。支援南方,保卫首都,各大重点工程建设,都有东北身影,不是说东北如何,按计划经济的模式,找个试点,再全国铺开,找谁吧!基础设施齐全的地方优选,这就不用说了。 在说人员,最初东北各级领导很多都是军转干部,急眼了就进京告状去了。手眼通天可以理解,所有东北人情世故是南方不可理解,起因在这,中央老领导安排个活,你不全力安排,还有个人利益,还想着你厂子如何如何,怎么可能呢? 转眼80年代了,在地图画了圈的人出现了,当时发展南方也是有原因的,很多小说都写了,香港对面每天都大量偷渡客,自制游泳圈都跑,当时香港人的优越感,跟现在南方人看东北人优越感是一样的。南方太穷了,不平衡,过程就不写,可以这么说80年代勤劳致富的人,都是排名不上数的。上数的都有钻空子的嫌疑。 90年代,实际上现在看来东北大规模下岗,是有一次机会能避免的,那就是苏联解体,当时苏联很多人很多东西想送过来,很遗憾让中央给叫停了,要不最直接收益者就是东三省。接着就是大规模国企改革了,结果大家也都看到。 2000年东北经济已经不行了,到了这时候依然要负担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大旗,而不是修养生息,依然在对外输血,一个地区负担太多重任,没有什么体制变革,结局就是一个,前苏联就是榜样。 2008年后,新生代大规模出走了,他们是土生土长东北人,见证了一个地区从昌盛到衰败过程。 所以黑东北就是黑未来,东北负担不起重任,现在请南方接手吧!别想撒手,80年代画个圈,跟刚建国借钱是一个道理,欠的债一定要还的。什么社保不够用之类都不用愁,管中央要,东北现在要把自己从长子放在要人负担责任地位,别琢磨些南方已经成功的经验。 什么互联网加,哪东西说白了,就是一个地区向外掠夺资源产物,中心只能有一个哪建立哪是中心。所以北方指望这东西振兴,想都不用想。真正有可能只有两个,一个工业,一个是军工。千万别让人带沟里去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