檬泻07 lll至尊宝lll
物华天宝来自远古宇宙的经程,就像生命体永载时空的奥秘。你真心喜欢的,都是宝贝。
关注数: 9 粉丝数: 12 发帖数: 822 关注贴吧数: 9
【七率】=【三眼】=【捡石常用名词】 多年的捡石经历,和身边的石友们,在不经意间,约定俗成一套捡石名词或叫概念。每每酒茶小聚,通报这【三眼】【七率】,会有乐趣,会有动力,会有提高。下面做详细解释,希望大家在实践中应用,既简短易懂,又贴切生动 1、【弯腰率】:初见的感觉。一般指产奇石区域的评值。扫描周边五平米,但凡异类尽收眼底,有的可以弯下腰拿起来看看,有的根本不用弯腰,扫一眼也就算了。如果该区域弯下腰粗看或者拿到手里观察,次数很多,证明奇石的大本营军力充足,可以尽心,或重复前往。简称【弯腰率】。 2、【入包率】:由于石滩面积很大,见到奇美,大小适中,没更多时间共同鉴赏甄别,只有等回到驻地清洗完毕露出真容细细揣摩,生怕遗漏精品。草草扔入包里的次数决定这个区域的产量,简称【入包率】。 3、【抛掷率】:有时间休息时,石友聚在一起,把吃不准的石头拿出来会审,毋庸置疑的普品,超过半数同意,就要由体格健壮者远远的抛掷,回归自然,不许追捡。所以把捡到奇石的运气缘分审美水准,简称【抛掷率】。有时候会有人打破规则去追,倔强的认为精品流失。嘻嘻!还蛮有乐趣的!这个人往往在后来被大家一顿海扁,还是放弃掉。 4、【拍照率】:一旦自己确定为奇石美石,就要着手拍照,以便于交流。很多情况是这样,清洗过后,惊喜万分,必须拍照。有的石头看似奇特,左右观察,互相点评,还是没有明显主题和审美意象,决定暂时入库,不予拍照待遇。根据清洗过的数量来核算【拍照率】。用以检验自己当次的收获。 5、【上座率】:有的石头很美很奇特,单不足以配座。一般石友都会有这样的定位:属于毫无争议的精品,必须配座。这是检验精品数量质量的标准。 6、【上架率】:精品需上架展示,但有时候因为主题需要,不是所有精品都可以同在一面架格展示。混类,则无雅致。 7、【发表率】:这是检验精品极品的最佳方式。是你万分自豪,没有异议的宝贝横空出世的历史时机,大众认同,媒体认同。发表数量和关注度,有时候也代表更高的审美层次。 “三眼”: 1、【法眼】:一般指觅石者具备短时间5平米快速扫描体会地表石头大体特征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会放过任何奇类异类。 2、【电眼】:一般指觅石者具有快速捕捉奇异精品的能力,有别于法眼,属于单向扫描。含有运气和底蕴成分。 3、【通天眼】:这是个极端觅石的方式。【入包率】定的标准极高,别人四处寻觅,老眼昏花之时,他或许还是两手空空,毫无情绪外露。没有理由的盲目游走,但最终,啥人啥命,别人满载而归,他却独自随手拿一个和你较劲。最终这个唯一,却是令你叹为观止的极品。通常管这种石友的寻宝能力和方式叫做【通天眼】。 以上是实践心得,希望石友把总结出来的藏石精粹与大家分享。
关于藏石赏石的分类 本人喜欢奇石有十余年,初衷,源于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叹。还有,面对生命与自然界之间产生的无限灵动意蕴,做以小小的归纳和感悟。 藏石万千,种类繁多,石友门用自己不倦的行动,来拓展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美妙际遇,彰显天工之奇美,传达人性的智慧,丰富人生的内涵。正所谓“奇石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但是作为收藏的客观流程,目前奇石界对于奇石美石的发现、欣赏、鉴赏、研讨、出版、交流、馆藏等等,基本概念还没有理性的统一。很多分类命名,带有感性的商业观念、地域观念或极其专业的地质观念,这对于新加入藏石界的朋友,的确是个不小的困惑。 我想了许多年,没敢说什么。自从加入本吧,看到吧友们的热情和诚挚,便有了足够的勇气,来把心愿与心得与大家分享。 关于奇石的分类,既要遵从人文历史的约定俗成,又要依据新的科学理论和发现;既要藏石家通俗易懂,便于归类管理,又要雅俗共赏,充分表达奇石本身的审美价值,促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所以,把自己真实的理念发表,与朋友们共同进步,共同为奇石界的和谐规范与美好前景作出努力! 第一类【象形石】:为什么放在第一类,这是第一视觉直观所要求。山之奇峻,为远观所致,这是大的象形石,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共同遗产,不可以物移藏,只可以心珍存。象形石,不拘泥于石种颜色图案线条等因素,单以外形奇特貌似有物就足以乱真,如果色泽图案再贴近主题,则更能达到审美极致,这是象形石的命脉所在。此类普石自然地表数量众多,但入包率低,上架率低,乏精品,偶出极品(如公认的前三甲,均以象形为主,色泽为辅)。 第二类【图案石】:一般发现奇石,除了外形最先能打动人,更多法眼,还是直奔图案。(有的美石,还需要切割打磨,把内涵之美展现,只是本人从不收藏此类,故不作更多品评)。由于不同矿石不同元素自然演化,形成对比鲜明的色块或线条,鉴赏者因文化层次和审美取向不同,往往各有所悟。这可算作奇石中一支庞大的军团,基本占据石友们藏品中的重要份额。此类自然普石地表数量也多,但入包率较高,上架率也高,美品多,精品少,极品更少,这也许就是图案石无法独领三甲的原因。 第三类【景观石】:此类石,定义需详解。表面意义,几乎囊括了所有奇石的范畴。因为广义来说,所有奇美之石,均可作为一物一景来供观赏。但是,这样分类,会把奇石中精品极品的独特价值泯灭。所以,奇石界狭义的“景观石”,必须有别于【象形】【图案】。把那些奇美峻峭,气势宏大,有价值却又无准确主题定义的石头划进来,以其特有的质感、色泽、造型和体积,博取伫足之爱。 第四类【把玩石】:确切讲,把玩石,就是小小的景观石,属于极其娇小可人,美妙绝伦,爱不释手,但不适登大雅之堂那种。可以作为自己把玩,或是作为小礼物赠送有缘之人。其实所有爱石之人都会有所经历和领悟,我不多言。 因为矿物类、宝石类、工艺类,等等类,均有其吧,所以这里不作探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