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donBleu1985 CordonBleu1985
吃货,烹饪爱好者
关注数: 26 粉丝数: 336 发帖数: 3,546 关注贴吧数: 13
扫盲贴,如何系统的品酒-------第一章 看 都知道品酒三个过程,看闻品. 今天先说最简单的-----看. 品酒,无论是盲品,还是鉴定红酒品质,都是一个人体感官和记忆相结合的综合过程. 看 闻 品是人体三个不同的感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感官会对某些事物,地点或者酒形成一个具体的记忆.平时这些记忆是被埋藏在大脑里的,当人品酒时,对酒的这三种(或者某一种)感官记忆会被挖掘出来,然后让人实现具体的大脑记忆,所以说品酒师在描述同一款酒时,描述用语都会不一样,但是细细体会其中的意思确是基本相同的.话句话说,生活阅历越丰富的人,对品酒就会越有帮助,这就是品酒所谓的"天赋",其实和舌头敏锐程度关系并不大,因为舌头所能尝到的味道非常少,反而是闻最能勾起人的记忆,所以在MW盲品的时候能够根据看和闻推断出是什么具体的酒,这是有一定可能性的,但是通过看和品能推断出来,基本是不可能的. 看 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所以咱们先捞这个. 品酒时最好的环境是一个以白色为主题颜色房间,房间位置和建筑物其他地区最好相对独立一些,这样更安静.品酒时,房间不要通风,不要有任何异味飘入房间,所以有关人员不能喷香水,防晒霜,口红等任何有味道的东西,包括不可以带食品进入房间.灯光以白色灯光混合天然阳光为主,白色灯对酒色的影响最小.
了解你的牛排么? 系统牛排知识 !!! 周末没事,翻看自己以前牛排的资料,想起了好多自己已经忘记的东西.今天跟大家分享比较系统的准确的牛排知识.废话少说直入主题. 说牛排,就要先从牛开始说起.好的牛排一般都出自那些牛身上呢,首先是品种,然后是后天生长条件.好的品种是基础,后天生长条件是牛肉质量的更高升华.只有生活的健康,快乐的牛才会生产出好的牛肉.根据规定,大部分的西方国家在牛本身健康程度的评定会在牛的屠宰前后各评定一次.宰杀前,第三方机构的兽医会到农场对牛的健康进行一次检测,确定所有要宰杀的牛并没有任何疾病之后,牲畜才能进行宰杀.宰杀后进行第二次评定,确认在宰杀过程中,屠宰场没有因为操作不当对牛肉造成二次污染.第二次评定合格后屠宰场才可以对牛肉进行初步加工. 第二次检查有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宰杀结束后,呈现在兽医面前的牛已经是去头,去蹄,去尾,无皮毛,全脂肪,无内脏的两个半片牛,就是沿脊椎骨将牛从头到位用电锯锯开之后的样子,也就是说第二次检测时,兽医可以更进一步的对裸露的肌肉(红肉)部分进行更仔细地观察和抽样化学检测,这样基本确保了流入市场的牛肉都是健康的.两次检查都合格的牛肉都会扣上圆形印章,从后腿开始每隔一段距离扣一个,一直沿着后背延伸到前腿.上图这样的牛肉,下面要面临的就是登记评定了.大家都知道西方国家吃牛排比较有历史,他们对牛排也有比较严格的等级制度,虽然每个国家的都多少有些不同,例如,阿根廷,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他们的牛排登记制度都不太一样,但是其实大同小异.咱们也就不具体一一列举了,大家要是有兴趣以后还能具体交流.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牛本身的品种是不被考虑在登记评定当中的,技术人员只会因为牛肉本身质量的好坏来评定牛肉,也就是说相同品种,相同牧场里养出来的两头牛,由于饲料或者生活环境不同,极有可能会有等级上的差距. 评定等级高低的基本要素为:牲畜体型---脂肪分布---年龄---性别---肉体紧实度.体型大,肥硕,脂肪分布多,年龄适中的牛肉才会被呗评为高级.上图这三只不同的牛左边的质量最好,中间为优,最右边一般.仔细观察左边那只牛的大腿部分,最为饱满,脂肪最后,而且肚皮部分红肉区域也有脂肪分布.再看前肢,也是最左边的牛最好,无论是从前腿,肩膀的体格还有外体脂肪分布来看都比中间和右边的要好很多.里侧也是要仔细观察的,最左边的牛很容易看出肉体和脂肪含量要比另外两个好很多.尤其是肋骨部分.这只牛即使肋骨之间的肌肉也夹杂有很多脂肪,这是会出现好肉花的表现. 明天继续更新..........
大家都如何挑选西餐厨刀啊,交流一下! 先说说我个人怎么选. 1.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买品牌的,德国的,日本的厨刀都不错.虽然重量和款式不太一样.西厨刀最早只有欧洲款式(德款),刀整体质量大,刀背厚,刀柄沉,多有兽角制成.有点是切肉断骨很方便,尤其是刀身根部,用来断羊骨都没问题,更不用说鸡鸭了.日款菜刀现在越来越流行,很多德国品牌也在做.日本菜刀刀身轻,刀背薄,刀柄多用高档木料或者合成材料制成.日本刀很灵活,用着省力,而且刀背和刀身本身比较薄,刀也就比德国刀要锋利,切菜和鱼类十分方便,但是断骨就不太好用,除非是好牌子好材质的日式刀,否则断骨容易卷刃.两种不同的款式,各国厂家其实都在生产,大家不会遇到自己喜欢的牌子没有喜欢的款式这种烦恼.德款菜刀,这是日本厂家生产的德款菜刀日款菜刀,德国厂家生产的日款菜刀. 2.因为要长时间使用,并且保持一个姿势,所以刀握起来一定要舒服,并且握的稳.尤其是欧洲菜刀,刀柄和刀身的连接处有时候握时间长了有点割手.日式菜刀相对舒服些,但是是以整体刀身重量很轻为代价. 3.重量,应该挑选刀柄和刀身重量比较平衡的刀具,个人比较喜欢刀柄稍微沉于刀身的,这样用起来比较省力.感觉刀身重刀柄轻的不能用,不好控制,费力,也危险. 4.钢材要好,虽然对钢材不太了解,但是品牌好的菜刀一般材质都不错.话说回来,如果大家有经济实力,市面上的所谓"大马士革"刀选购的时候也要万分小心.现在已经没有真正的大马士革刀了,因为已经没有这种原材料并且加工技术也流失了.很多所谓的"大马士革"刀,其实就是做工好一些的手打锻钢,价格就贵的不行,好几千上万的都有.才几百块的那种"大马士革"刀,更是不能买,连锻打的都不是,花纹都是激光或者强酸加工美化上去的.话又说回来即使不是真的大马士革刀,锻打钢材的刀具也比钢板压榨的要好,主要是锋利,而且由于锻打之后刀身密度不同,所以刀面上的花纹其实是凹凸不平的,这样不容易粘菜,古代的刀一说"杀人不沾血"就是因为这个技术.而且高质量锻打刀具基本不用大磨,定期抛光就行很方便.刀本身也十分美观,刀身花纹每把刀的都不一样,独一无二的.但是这种刀很娇气,碳含量比较高,所以刀身教脆,掉地上容易断.锻打钢材的菜刀,这种花纹密度大的,说明折断次数高,刀身结实,刀刃锋利,但是这种刀最多是中上质量,毕竟是车间生产的.这种属于折断次数较少的,不一定代表不好,最贵的反而是这种,日产菜刀有些是人工锻打的,工艺出来程度非常好,即使锻打次数少也比车间出来的要好得多.看到这种花纹的就要小心了,花纹很规则,属于加工技术较差的,而且很有可能就不是锻钢,普通钢材,花纹是最后美化上去的. 5.尺寸:基本上主厨刀都是18,24,30厘米三种尺寸,绝大部分人都是用24厘米的 5.试用.好刀买来就很锋利.两个手指捏起一张A4纸,刀应该能轻松将纸划开,划痕应该很清晰整齐.以前用过一把"旬",哈密瓜摆在那里,用刀半腰横挥过去,瓜没被完全切开有一半仍然连着,但是切口不流汁,可见那刀有多快.日本菜刀也很锋利,据说小日本做菜刀的工艺是和做武士刀的工艺相同的,菜刀是他们缩小的武士刀而已. 我感觉感觉菜刀是个很个人化的东西,尤其在西方厨房,厨师之间都用自己的刀具和工具,很少有人共享的,总是觉得还是自己的用着最舒服.买把好的菜刀,个人感觉对于厨师来说是种投资,工具在手上要好好的保养和爱护这样时间长了才会用着有感情,它才会回报你,为你服务时间更长,不管大家手里的是好刀还是一般的刀,希望大家都爱护他们.
蓝带上海分校,目前我所掌握的信息。希望对想去的人有帮助。 最近很多人都对LCB在上海开分校的事情很感兴趣。我也希望大家能有更好的发展,所以利用本人的一些便利条件,帮大家打听到了一些比较可靠的信息,供大家参考。 先从课程说起:2种课程,一个是烹饪课,一个是甜点(烘焙)课程。两个课程时间均为9个月,每3个月一学期。大家可以选择独立学习一个,或者两个都学。烹饪课程学费是12万左右,甜品稍微便宜一点11万左右。 教学:目前LCB在全球所有学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一致。一个班15-20人左右的固定班。每节课会有讲师演示和实际操作两个内容。每节课时间都在7到8个小时之间。一开始2-3个小时老师讲理论知识,和演示操作。然后休息一会。然后再学生自己实际操作。我当时学的时候是这么个模式,上海校区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说如果刚接触西餐没怎么下过厨房的人,这样上课强度很大。一天结束之后会比较累,而且要有很多知识自己消化。上海校区是和中方一所学校合办的,公用一个校区,但是师资和教材是LCB自己的东西。讲师具体是谁不清楚,但是都是讲英语和法语的。上课的时候有翻译现场翻译,这点值得注意一下:老师也许讲得很好,但是翻译如果水平有限,那会影响到教学质量,而且这种模式比较浪费时间,相同的课时可定要比语言沟通无障碍的情况下讲的东西要少。 文凭:这个学完后颁发的是LCB的文凭,可以理解成毕业证。但不是专科文凭。想毕业也要通过操作和笔试两个考试之后才可以。 我厚着脸皮以“过来人”的身份帮大家分析一下我个人认为上海校区的有点和缺点。先说优点吧:1:蓝带门槛低,有钱就能去,上海一开分校对很多想学西餐但是英语又不好的同仁造就了机会。2:这些国际上的烹饪学校最大的优点就是实操很多,一天上7-8个小时课,三分之二时间是在自己动手做,自己不做的时候也在看老师做。所以说这种教学方式成本很高,学生会用很多原材料,再加上是新手经常弄错要重新做。再加上老师为了教好学生,也不记成本,一点都不心痛。讲课教室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室,讲台就是个操作台,老师头顶就是个歇着的大镜子,他在台子上做的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3:教学质量比较有保证,虽然门槛低,但是不好好学很难毕业,为了保证自己的名声LCB混是混不出来的,一定要好好学。而且针对上海是第一个中国分校,为了打开市场,头期毕业的学生LCB一定会考虑学生就业后给学校造成的影响。LCB是一个很要面子的学校,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以为这是XXX啊,这可是Le Cordon Bleu.4:名声,这个就不多说了。 缺点其实也是显而易见的:1:学费不算便宜,有些人认为12万学个烹饪有点贵。2:没有专科文凭。3:刚才也说到这点了,上课老师讲英语或法语,然后有翻译,这个我个人认为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4:目前上海LCB的课程还是比较单调的就烹饪和西点两种 希望这些信息和我的分析对大家有帮助。要是真去学了,有机会咱们一定会见面的。
有奖活动,摆盘大决赛。 活动规则如下: 1.下面列出几个比较经典的菜品,大家可以根据给出的成品元素自己搭配摆盘样式。虽然是摆盘比赛,但是要注意,不能一味追求视觉上的美观,而忽略了味觉上的要求。 2.装饰物可用任何材料,只要不对菜品本身造成负面影响,但是请尽量遵循 “只要是盘子上的东西,就都能吃,并且有互相升华的效果”为原则。 3.器皿可任选,但是请描述器皿颜色,质地,和形状等大致要素。 4.鼓励大家能将摆盘样式绘图出来,并发在本帖,当然了,要是能自己做出样品最好,为了防止使用先前的图片,如法照片,请将写有“摆盘大决赛”的字条摆在菜品旁边。 5.参加活动时间为期7天。第8天后将对冠军做出裁决并通知本人,奖品将会快递到冠军所提供的详细地址。为了大家提升技能,交流经验,和贴吧的繁荣,请大家积极参与!!!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可随时提问。 菜品如下 香煎鹅肝: 鹅肝(可圆形,可鹅肝自然横切面) 修成雪茄型的焦糖苹果 蓝莓酱汁 菲力牛扒: 菲力牛扒(形状,大小,煎好后是否切片可自定) 野蘑菇 其他淀粉类或者绿蔬菜可自选 煎扇贝:扇贝(大小,个数不限) 罗勒叶 酱汁可自选 配菜可自选 全兔拼盘: 煎兔腿肉,煎兔排,煎兔肝脏,煎兔心(腿肉,兔排均可自定是否带骨),胡萝卜泥,绿色配菜可自选。 蒜香黄油焗龙虾: 龙虾(品种可自选,可用半只或整只) 配菜,酱汁均可自选,可使用其他肉品搭配 提拉米苏: 原味提拉米苏(形状,大小不限), 配料均可自选
劝劝那些觉得做西厨没前途的同仁们!!! 昨天和老领导吃饭,聊到以前的同事,得知我以前的一个同事不再做西厨了,转去做酒店销售了.领导觉得挺可惜,和他谈过,但是对方的意思是做西厨没前途,辛苦而且挣钱少.这师傅手艺不错,是那种什么事情和他说一次,他就能完全理解并且能办好得人,我自己也觉得可惜了. 我这个老领导就是英国人,对中国的一些东西也不是也别了解,我们就聊了聊这方面的东西. 我觉得现在中国服务行业是正处在一个起步期,酒店业也好,西餐业也好都还没有真正的开始发展.中国的餐饮业和国外有着比较大的差别.以我所在的城市来说,餐厅拼的是豪华程度,饭店规模,消费档次.而往往绝大部分餐厅生意火爆几年之后就开始平淡下来了.而国外生意好的往往是比较有历史的老饭店老酒店,他们之间拼的是服务质量,经营理念之类的软实力.不过中国现在出现这种现象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经济发展快,有钱人变多了,但是服务行业相对经验缺乏,所以只能靠硬件来拉客人.但是好的硬件早晚有变陈旧或者淘汰的一天,所以以长远来看还是要拼软实力. 同样的事情换成个人,道理其实是一样的.很多人现在觉得做西厨辛苦,累,不被认可或者不被接受,所以想作个轻松点的或者赚钱多点工作.但是我觉得人眼光要放长远点,考虑考虑这个社会或者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政府政策在扶持什么行业的发展,又再削弱什么行业的发展.西餐这个行业现在你说在中国有么? 肯定有. 但是对于中国这么大个市场来说,现在做得好的西餐厅整个中国真的是少得可怜.而就是因为少甚至没有,大家才应该趁这个空白期好好练"内功",等真的开始发展起来了,你已经是一个有准备得人,你就可以做到一个行业的领头人的位置上来. 现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独生子女. 大家都娇生惯养,不太愿意吃苦.但是很多人其实没有意识到,年轻的时候吃点苦,累一点,其实比多赚点钱要有用得多.你要是年轻的时候受过挫折,艰难过.那就是你最大的本钱.这一点我自己也深有体会,我16岁的时候我爸妈就让我一个人出国学习,在外面什么都是自己干,自己管自己.我家里条件其实还算可以的,但是我爸从来不给我很多钱花,零花钱很少.我17岁就开始给社区里每家送报纸,我发报纸的时候还被别人家养的狗追着咬过,那时候发报纸每天跑那么多路一个星期才赚200块钱的人民币. 后来考大学,成绩还算可以,基本上各个学科都能上,当时留学生绝大部分人要么去学会计,要么去学经济.我家老爷子建议我不要学这些,让我考虑考虑学酒店管理,说未来的中国肯定特别需要科班出身的这方面人才,别看现在会计什么的吃香,过不了几年都毕业了,满大街的会计,谁要?(后来证实我爸是对的,和我同期毕业的同学,学会计专业的已经很难找到工作了).后来实习,工作,自己也都是找着最苦最累的事情做,我一直都认为人这一辈子要吃多少苦老天爷都是给你定好了的,所以还不如趁年轻的时候把苦吃完了,以后过舒服日子. 所以说现在大家工作,不应该把薪水和待遇看得太重,看得重了也没用,A酒店给学徒一个月1800,B酒店一个月给学徒1900,你就真那么没出息为了每个月多那几百块钱再跳槽? 眼光看远一点, 为了能学到东西,为以后打基础,其他的东西都可以看轻一些.什么东西都是一开始做的时候比较难,比较辛苦.但是你要是真的喜欢这个行业,就咬咬牙,坚持过去.某一天你会突然发现日子开始好过了. 说了一大堆,主要就是看现在好多有天赋的,转行了,不干了,觉得特别可惜.其实我也就是找个机会劝劝大家,自己也正好发发牢骚.希望大家以后无论做什么都事业有成!!!
征求意见,有点纠结!!! 今天中午,以前对我有提携的一个老领导约我吃饭,说:他有一个俄罗斯的朋友在我们这里开了一个小的意大利餐厅,也就40多桌。股东有这个俄罗斯人,一个瑞士人,一个中国人,和主厨是意大利人。现在第一家店开了,第二家店3个月后也要开业。但是现在这个意大利主厨快撑不住了,一个是和手底下厨师沟通有难度,另外第一次来中国不太适应,要立马能发挥出全部水平也不太可能。 中午就在那个地方吃的饭,主营pizza,做的不错,挺正宗,开放式厨房,不算大。吃饭的时候和这几个合伙人聊得还行。根据他们的意思,这个小店目前是他们先适应一下这里环境,先练练手,之后开的那个店规模会大一些,不算厨房500平米。马上要开始装修了。之后在北京也要再开两家店。 我老领导后来跟我讲,之前和他们说过我7月份要去读书,最多也就是这段时期比较困难,帮一段时间。这几个人的意思是让我考虑一下,要是这段时间合作的不错,新餐厅可以入股,一起干。 我现在有点心动,原因一是这个意大利厨师以前在欧洲有自己的米其林餐厅,我可以好好学学意大利菜,原因二是我自己现在也有一部分资金,合伙开餐厅也不是不能考虑。但是考虑到只和老外一起工作过,没有和他们合伙做过生意,怕以后出矛盾。再一个,我这个老领导当初对我挺不错,不太好意思拒绝人家。 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大家觉得这事靠谱么?
和大家分享几个自己见过的或听说过的厨房意外.都比较惨烈!!! 厨房是个节奏快,噪音大,温度高,工作压力大,人员情绪激动的危险工作环境,我和大家分享几个我在厨房经历的意外,希望大家引以为鉴平平安安赚钱,高高兴兴工作. 先从后厨开始说啊.第一个故事.好久以前了,我还读专业的时候,我们同年级另外一个班出的意外,一个姑娘给老师做助手处理一个菜.把鸭腿放进融化的鸭油里开小火慢慢用油的温度烫熟鸭腿,出来的鸭肉就会多汁又嫩,然后用手撕成很细的肉条做意大利方饺的馅.这锅油别看是小火但是特别的烫,有点像过桥米线鸡汤上的油一样,也不冒烟看起来想常温.这姑娘把挺小心的,过程当中也没什么事.到最后拿大长镊子往外夹鸭肉的时候出事了. 我们用的镊子其实是很普通那种铝合金镊子,薄金属片弯曲弄成的,镊子头那里扁平有点像个小碗,绝大部分厨房用的都是这东西.就是这镊子把这小姑娘给害了,她往外夹鸭腿的时候有人和她说话,她本能反应的就停下来然后把镊子头向上拿着,谁知道由于那个镊子头是扁平的,她猛的往上一锹,那个镊子头撑起了大概有30毫升的热油,然后那个热油顺着镊子头就流进了镊子柄的凹槽部位,流到尾端之后,由于尾部是开口的,那热油直接就沿着她手腕流进她袖子里把她给烫了.热油啊!!!!同志们,想象一下吧,当时我在隔壁厨房都听见了这姑娘一声惨叫,我们老师听见了之后拎起急救箱就往隔壁跑,我们过去一看,从手腕到胳膊轴烫了一溜,我看见的时候已经起泡了.第二个星期全校就把所有的镊子都换了,这姑娘毕业的时候手上还有疤. 第二个故事是我们学校一个老师,老头子一个,做了一辈子菜手艺特别好,退休了在家无聊,来学校教课.当时在学校都是用自己的刀具,西餐的刀具用的多,我们大部分人都买学校卖的那种尼龙布做的专业刀具袋子,带校徽也挺好看,一个口一个口的把刀插进去,拉好拉链提着走来走去的方便.这老师不一样,他用的是套好东西,从来都不借人,说是别人碰了他的刀晦气.他自己的好刀他用一张类似桌布那么大的摆布,分开裹起来然后拿绳子勒好,他经常夹在胳膊下面带着走.有此他从厨房去图书馆,上楼的时候在楼梯上摔了一跤,结果连人带刀摔了下来,他的大白布就开了,大小的刀散了一地,然后摔得时候一把20多厘米长的日本鱼刀插进了一只手里,整个刀扎穿了,刀尖从手背伸出来老长,一下就进去了,当时看见的学生跟我描述那刀尖上都没血,那老师也特爷们,也不喊不叫的,问了旁边的学生谁开车来的,然后拉上他直接去医院了.后来我很快就毕业了,也没见着这个老师,不知道手怎么样了. 我回国后工作的第一个酒店,小服务员擦玻璃酒杯时可能太用力了,不小心把酒杯的腿给掰断了,也是那个玻璃棒一下子插进手里了,大拇指和食指中间那块没有骨头的肉里,当时也是扎穿了. 我之前工作过的一个厨房里,洗碗工是从晚上9点之后才来的,工作3个小时就走了,我们的操作间用过的脏东西放在三个水池里,一个放锅,里面没有水,一个放餐具,里面有水和洗洁精,所以上面会飘一层白色泡泡看不到下面的东西,还有一个池子放收回来的盘子.厨房里用的厨师刀我们都是临下班自己洗.结果一哥们不小心有把刀也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掉进那个有泡沫的餐具池子里了.等那个洗碗的人来了,一个高中生小孩,晚上打工赚零花钱.洗了一会手在里面捞刀叉的时候一下子被割到了,手背上特别长的一个口子,有3到4厘米长,满池子都是血,后来送去医院缝针十几针. 最后说个我自己身上发生的.我之前的餐厅只开晚餐,所以厨房的人基本上都是3点之前到,开个会,吃了饭,就开始准备工作了.我本人是稀有血型,B+型血,头一天红十字给我打电话问我能不能去献点血,我就第二天早上去的,我起得晚也没吃早饭,到了那护士给我抽血,当时就问我来之前是不是没喝水没吃饭,血为什么这么浓,我说没有,赶紧给我拿了好几杯盐水给我喝.抽了我550毫升的血,临走的时候还特意嘱咐我下午别干重活.我当时觉得没事,下午开始干活的时候就是觉得有点困.后来8点多正忙着呢,估计是太热,我也没怎么喝水再加上我脑缺血的缘故,毫无征兆的我眼前一黑我就给晕过去了,倒得时候左眼还磕在了灶台边上,现在眉毛那还有1厘米长的疤. 大家遇到过什么类似的事么?分享一下啊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