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是龙的传人8 俺是龙的传人8
湖北监利桥市镇,女,92年,未婚,从事广告设计,打字复印。。。。。。
关注数: 7 粉丝数: 25 发帖数: 8,899 关注贴吧数: 14
你穿过没有,已经成为古董的鞋子——木屐(木脚) 在老家,一句俗语九月重阳,提火进房,也就是说,九月重阳节以后,一阵秋风一阵凉,一阵秋雨一阵寒,现在已经立冬了,天气只有越来越冷了,随着村村通的展开和城镇化的深入,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解善,人们出去行走串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穿套鞋的很少了,下雨天只有老人和部分小孩才穿套鞋。可在橡胶套鞋发明之前,逢下雨天,特别是下雪起凌的时候,人们都会穿比较厚的棉鞋,出去串门,都会穿一种称为木屐的鞋具。木屐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木屐。 提起木屐,现在的年轻人是很难见到了。在白螺街上,过去就有专门做木脚的,记忆中好像是专门做白铁的王师傅的家里,不知他的后人还知道否,当然,现在的木屐也称的上是古董了,人们早已不穿木屐了。买的木屐的鞋面有用牛皮制成的,正中有一条凸缝,无后跟。在那个经济拮据的年代,大多数家庭都是只买木鞋底,鞋面都是家庭主妇用白棉布夹布壳子三层,千针万线纳成,然后油几道油晒干,钉在专用的鞋底,再油一道油。鞋底用木板制成,底下有四个铁齿钉,也有那种五颗钉的,就是前掌还有一颗稍小一点的,按现在的知识来解释,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三点成一个面,能起到防滑作用。木屐的外形有点象我们现在冬天穿的保暖拖鞋。木屐的尺寸要比成人鞋的尺寸稍大,使用时,将穿有其它鞋的脚再穿进木屐即可,即鞋上再套一鞋。穿上木屐既能使里面所穿鞋子不被雨水淋湿,在泥地上行走也不会滑到。为了延长木屐的使用寿命,通常要给木屐多次涂上桐油和秀油,由于木屐经过多次涂油,加上使用年代久,木屐表面是黑黝黝的,牛皮也变得十分坚硬。而布做的就没有那么硬,穿起来也不打脚,木屐鞋底较厚,加上底下还有铁齿,穿上木屐后人要高出好几公分,行走起来还有点神气,在雨中穿木屐还真的有不一样的感觉,大约就与古代官员穿着厚底官靴一样的感觉吧。穿木屐走路还要掌握一个要领,即行走时,身体的重心要靠前,不然的话,很容易向后摔倒,这是因为木屐底下的四个铁齿钉两个一排,且有点靠前的缘故。 木屐,一个已成为古董的鞋子,现在,还有谁知道它。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9cdb2c0a58b5d971abed1cc30f05777d085189d2&urlrefer=880129b9b74562f91aa37c06f4c107c6图片来自: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xiangce.baidu.com%2Fpicture%2Falbum%2Flist%2F9cdb2c0a58b5d971abed1cc30f05777d085189d2&urlrefer=880129b9b74562f91aa37c06f4c107c6
你穿过没有,已经成为古董的鞋子——木屐(木脚) 在老家,一句俗语九月重阳,提火进房,也就是说,九月重阳节以后,一阵秋风一阵凉,一阵秋雨一阵寒,现在已经立冬了,天气只有越来越冷了,随着村村通的展开和城镇化的深入,人们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的解善,人们出去行走串门,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穿套鞋的很少了,下雨天只有老人和部分小孩才穿套鞋。可在橡胶套鞋发明之前,逢下雨天,特别是下雪起凌的时候,人们都会穿比较厚的棉鞋,出去串门,都会穿一种称为木屐的鞋具。木屐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木屐。 提起木屐,现在的年轻人是很难见到了。在白螺街上,过去就有专门做木脚的,记忆中好像是专门做白铁的王师傅的家里,不知他的后人还知道否,当然,现在的木屐也称的上是古董了,人们早已不穿木屐了。买的木屐的鞋面有用牛皮制成的,正中有一条凸缝,无后跟。在那个经济拮据的年代,大多数家庭都是只买木鞋底,鞋面都是家庭主妇用白棉布夹布壳子三层,千针万线纳成,然后油几道油晒干,钉在专用的鞋底,再油一道油。鞋底用木板制成,底下有四个铁齿钉,也有那种五颗钉的,就是前掌还有一颗稍小一点的,按现在的知识来解释,就是利用了三角形的三点成一个面,能起到防滑作用。木屐的外形有点象我们现在冬天穿的保暖拖鞋。木屐的尺寸要比成人鞋的尺寸稍大,使用时,将穿有其它鞋的脚再穿进木屐即可,即鞋上再套一鞋。穿上木屐既能使里面所穿鞋子不被雨水淋湿,在泥地上行走也不会滑到。为了延长木屐的使用寿命,通常要给木屐多次涂上桐油和秀油,由于木屐经过多次涂油,加上使用年代久,木屐表面是黑黝黝的,牛皮也变得十分坚硬。而布做的就没有那么硬,穿起来也不打脚,木屐鞋底较厚,加上底下还有铁齿,穿上木屐后人要高出好几公分,行走起来还有点神气,在雨中穿木屐还真的有不一样的感觉,大约就与古代官员穿着厚底官靴一样的感觉吧。穿木屐走路还要掌握一个要领,即行走时,身体的重心要靠前,不然的话,很容易向后摔倒,这是因为木屐底下的四个铁齿钉两个一排,且有点靠前的缘故。 木屐,一个已成为古董的鞋子,现在,还有谁知道它。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