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妹 孙悟妹
关注数: 2 粉丝数: 24 发帖数: 1,149 关注贴吧数: 13
禅乐社祝愿遂心满愿 三圣庵祈福中秋团园 禅乐社祈福遂心满愿 三官庙同庆中秋佳节 星期三,是中秋的前一天,更是禅乐社雷打不动的活动日,京都北韵禅乐社的全体人员提前过了一个快乐的团圆节。早上,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已有丝丝寒意,但并没有阻碍大家的脚步,三三两两冒雨来到三官庙。没有领导要求、有的居士买来了哈密瓜供佛,有的居士买来了香蕉供佛。几位居士打着伞去早市买来了苹果、大西瓜、桃子等供在了佛前。令人感动的是:快七十岁的老张师兄、在家里夜里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用几斤面蒸了个大大的圆饼,十来层厚,一层饼、一层馅儿红糖大枣、青丝、红丝,栗子,核桃、芝麻花生等等。一个人从家里带到了三官庙,恭恭敬敬供在佛堂上。以表达他的虔诚之心:中秋佳节团团圆圆,预祝禅乐社如日中秋,前程圆圆满满。还有朱老师也冒雨赶来了,更让大家欢喜鼓舞,几个年过七十八十的老居士都来了。   在课堂上,居士们在朱老师的带领下,演唱了北韵佛曲《一枝韵》、《金串柳》、《太子游四门》《吉祥赞》等多首佛曲,嘹亮高亢的歌声打动了前来采访的一位记者。下课后非常认真地采访了社长和朱老师。也为禅乐社朱老师、刘社长以及大家都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为禅乐社取得的成就赞叹不已。 午餐在欢乐氛围在进行,老苏居士主动供了斋饭。  下午作回向时,居士们在佛前把唱佛曲的功德回向给十方众生、一切大众。祝愿祖国繁荣昌盛、国富民安人民幸福安康,中秋快乐,吉祥如意!
京都北韵禅乐社社长刘爱君 刘爱君:于1991年6月皈依三宝,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 最早跟随朱老师学习北韵禅乐,是朱老师最优秀的学员之一,她嗓子明亮、圆润。唱赞吐字坚实、行腔委婉自然,韵味纯正。不但唱得好, 人品正直、还广学多闻,学识深厚,办事有魄力,有见地。在禅乐社发展的十几年里,她始终不遗余力的支持,协助北韵传承人朱老师和吴老师带领这支队伍,走过了不平凡的经历,既是老师的助手,又是队伍的组织者和事实上的领导者。 十几年来,她始终如一追随老师不动摇,为禅乐社的发展操心费力,对内加强组织管理,热心主动服务于大家。在队里她是一位核心人物,待人谦和宽容平等,对来禅乐社来学习北韵的学员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以她的人格魅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北韵禅乐的传承与发展倾心尽力,禅乐社十几年的起起落落,倾注了大量心血,在禅乐社最困难时为了寻找活动场地为了得到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她多方奔走,多处投书,游说,甚至只身独闯相关部门,不记得有多少地方机构、市内及郊区多少地方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的执着精神以及不辞劳苦的实际行动感动了一些领导及相关部门,正是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02年终于有了智化寺文博馆这样一个较稳定的学习环境。直到06年相关领导又批给了三官庙,每周活动时间由于次增加到了两次。 由于京都北韵禅乐社的名气不断扩大,喜欢北韵禅乐的人也越来越多,每年都有外出展示演出活动,她主动联系牵头,对外联络演出,有事和朱老师吴老师商量多方征求意见,协调与合作单位及有关单位领导及个人的关系,为发展北韵树立良好的形象。在和智化寺的多次合作中,和智化寺主管领导主动沟通、和谐相处,互相理解、支持、合作。并告诫大家,不论在什么地方都要注意自身形象,保持居士的威仪 爱护所到之处的一草一木。正是她的严格要求和带头,禅乐社不论走到那里都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为了把京都北韵禅乐禅乐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和两位老师一起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走访有关方面的专家和老人,请专家座谈论证,她组织共十几次座谈会,(包括专家座谈会和相关居士座谈会)并请人给录音录像作为第一手数据,为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留下宝贵资料。还亲自登门请专家帮忙写申遗的论证报告。2009年京都北韵禅乐被列入市一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8月,由朱锡泉,吴颖超两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提名,正式任命刘爱君居士为[京都北韵禅乐社]的社长,老师慧眼识才,十多年亲眼目睹了她为北韵所做的大量工作,无人能比,做社长当之无愧。 两位老师的提议得到禅乐社全体人员的拥护和支持。
瑞相显现,优昙花开 这是一张我在我们禅乐社活动室内用 手机拍的照片,那是2011年1月26日, 即农历腊月23日 (俗称小年)。那天是我们活动的日子,一大早大家早早来到三官庙,为迎新春做扫除。大家有的拿抹布擦桌子、有的拿扫把扫地、有的整理物品、我拿了块干净毛巾,准备擦供桌上是佛像,我恭恭敬敬的问讯后,脱了鞋爬上供桌擦拭佛像,中间的释迦摩尼佛和右边的 药师佛像分别擦完后,接着又去擦左边的阿弥陀佛像,刚要擦的一瞬间,突然看到了佛的鼻子 旁边自上而下垂着两条枝,枝条的下方有几朵小白花,晶莹剔透。我愣了,正琢磨这是啥呢?猛然想起看过的光盘里见过。“优昙花”!我脱口喊出声来,我激动极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止不住祷念,大家都兴奋的围在佛前。 我拿出相机拍下了下来(我平时总是带着相机),也有居士拿手机的纷纷请我帮忙拍照。花开大约两个小时。后来就没有了,这是我亲眼看到的真实不虚,我们禅乐社三十多人也都见证了这一瑞相。那时我还不会上网,现在我将此信息发布网上,和广大佛友、网友分享。 ——北韵禅乐 乐者 (以下是我从网上下载的关于优昙花的资料) 佛家认为三千年一开的优昙花象征着转轮圣王出现世间!关于优昙花,《法华文句》四上中说:“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慧琳音义》卷八载明:“优昙花,梵语古译讹略也,梵语正云乌昙跋罗花。此云祥瑞灵异,天花也。世间无此花。若如来下世,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又《转轮圣王修行经》云:“时转轮王踊跃而言:‘此金轮宝真为我瑞,我今真为转轮圣王。’”佛经《长阿含经》记载:优昙,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三千年一开,观者受福。《涅盘经》卷三十二:“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大知度论》云,佛世难值,如优昙波罗树华,时时一有,其人不见。佛经无量寿经中记载:人们发现优昙花是祥瑞之兆。 最早发现优昙花开现象的是韩国,韩国多处禅院惊现优昙花,这一祥瑞之兆给韩国民众带来惊喜。在一九九七年七月,一家寺院的方丈在金铜如来坐像的前胸部位上发现二十四朵优昙花。二零零五年初,人们在韩国顺天市的须弥山禅院里的菩萨像上,发现了十朵优昙花。之后,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陆续出现这种祥瑞之花。根据佛经记载,优昙花为梵语,意为灵瑞花、空起花、起空花,此花三千年一开。优昙花花茎细如发丝,花色雪白,周围散着淡淡的光晕,有的还散发出淡淡清香。最奇特的是这种花在任何载体上都能生长,无论是铜像、钢铁、玻璃,还是塑胶、水果、植物等等,无论寒暑、也无论场所。 须弥山禅院法长和尚说:我确信用宗教、信仰的眼光看优昙花,才能看到它的内涵。佛经的的确确记载道,此优昙花盛开意义非凡: 1) 优昙花贵重无比,三千年才得一开; 2) 此花不开则已,一朝盛开便关联着一件非同小可的大事因缘:转轮圣王正在人间正法; 3) 转轮圣王用正义转动人间正法之轮,他是以转轮支配世界的理想王。 现在,须弥山禅院高僧终于作出鉴定,并郑重告诉世人:人世间真的存在这种佛花;并且就在当世,她千真万确的开了!据此,须弥山的高僧欣然肯定:转轮圣王正在人间正法。 据佛经记载:金轮王即转轮圣王拥有与佛一样的三十二相、七宝,是不用武力用正义转动正法的轮,以此来支配世界的理想王。不论佛教,基督教,儒教,只是名称的不同,只要根据自身的理念,不断向人们给予慈悲的人才有缘相见转轮圣王。 优昙花每三千年开花一次,这种花的出现意味著将有如来佛转轮圣王在人间正法,而在释迦牟尼佛之后的如来佛就是未来佛转轮圣王弥勒。现在这个时代正好是佛历三千年左右,优昙花开,三千年到,如来下世,金轮王现。
北韵禅乐西城区一级传承人吴颖超老师 吴颖超老居士,一九三八在北京三圣庵出家,法号久明,是原三圣庵图善师傅的弟子,为第四十四代传人。在庙里她八岁就开始学习,读诵[金刚经],[阿弥陀经][观音菩萨普门品]等佛经],[阿弥陀经][观音菩萨普门品]等佛经和一些佛赞。早晚课时唱诵的和超度亡人时唱的都是北韵禅乐。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并能熟练唱诵。十几年来,她为北韵禅乐社的发展壮大和朱老师一起,做了大量工作。 现在年近八旬,体质又较弱,家住海淀路程来回近三个小时,但她活动日必到。 这些年来她支持协助朱老师搞教学工作,还兼敲钟鼓,她的钟鼓打的情感丰富,技巧娴熟,鼓一敲起来张弛有度,轻重有缓,单点和花点相结合,轻击重敲相结合。使歌赞唱起来如锦上添花,效果更加出彩,起到了烘托演唱气氛,表达感情的作用。对愿意学习钟鼓的居士,更是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示范辅导。 她演唱的禅乐韵味浓厚,深受大家喜欢。 近些年来,她除了辅助朱老师搞教学外。还回忆整理了曾在庙里学习的赞曲教给大家。如;《双金字经 》,《南滴溜子》《二十四孝》《鬼哭真言等。并将一曲过去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双金字经》稍加改动,变成一首人人爱听爱唱的一曲祖国颂歌。她表达了人们对国富民强,风调雨顺及为民祈福的良好祝愿。在我国历朝历代的佛教宗旨都是爱国爱教,拥护政府,护国息灾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僧人的禅门日诵课本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和记载。这首[双金字经]早已成为禅乐社的保留节目每当唱起这首词都能激发起大家的爱国之情。 为了北韵禅乐社的发展,老人家不顾年迈体弱和朱老师、刘爱君社长一起,跑地方、找关系、多方呼吁,促使诸多专家及有识之士的支持帮助,加快了北韵禅乐社的发展速度,向着更高的目标和方向迈进。
京都北韵禅乐社发展历程   1996年6月,朱锡泉老师倡议组织几位喜欢北韵禅乐的居士,在北京市朝阳区安家楼创建了《华严精舍》,所谓‘精舍’就是和这些居士们聚在一起,进行唱赞,念佛,诵经等活动。其目的是以教唱北韵禅乐为主,同时恢复北方佛教仪规并做一些佛事活动,是大家自觉自愿参加的群众性念佛组织。当时发起组织 精舍的还有:张文华,孟广云,圣安,龙祥,范玉森等。至今坚持下来的元老还有一两位。《华严精舍》即是《京都北韵禅乐社》的前身,也是恢复佛教后,京城最早成立的群众性学习演唱北韵禅乐的,并坚持发展下来的习唱北韵禅楽的唯一团体。广化寺禅乐小组   1997年夏季,北京广化寺佛乐团贴出招收学员广告,成立禅乐组演唱北韵,由佛乐团聘请张旺老师教唱。(注;张旺,管乐著名演奏家。北韵禅乐的启蒙老师,15岁就随其叔叔张广泉学习小管和北韵禅乐)。当时报名的有;吴颖超居士,刘爱君,张玉成,徐亚英,张玉臣,纪根深等十来个人。张旺老师亲自编写教材,复印给大家,每周活动一次,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大家学唱了《迓古令》、《六句赞》、《寄生草》等几首。  广化寺又一次组织北韵禅乐班。1999年,当时还健在的另一位还俗僧人奎林师傅,也因意识到自己年事已高,有意将自己会念唱的北韵佛曲传授给寺院的出家师傅,经当时广化寺的护法居士王宗奎的推荐,广化寺的上怡下学大和尚欣然同意在寺内成立北韵禅乐班,并聘请了以朱锡泉为主的教学老师,另外还有张本兴,奎林师傅。怡学师傅通过接触了解,深知弘扬北韵禅乐的历史意义和挽救北韵的重要性,对这件事情很支持,也很重视,但因当时佛教事业百废待兴,需要做的事情很多,机缘尚不具足,奎林师傅传授出家师父的愿望没能实现,开课只在居士当中。当时报名参加的有;吴颖超,刘爱君,徐亚英,张玉成,纪根深,高卫国,吴奎兰等十几名居士,组建后在寺院的文殊殿前学习,没多久寺院整修,学习没有固定地点,频繁更换地方,那一年的夏季很热,大家在烈日炎炎下,每天坚持不断,上午在东边大树下,下午又挪到了西边大树下,追着树荫走都坚持下来了,后来又赶上寺院大整修,怡学师傅升座出国等诸多因素,禅乐班未能继续在广化寺活动。这时有人建议和朱老师在辛庄学唱北韵的人合并在一起,于是北韵禅乐班回到辛庄张家佛堂。  在辛庄学习时交通不方便,下了公共汽车还要走半个小时的土路,遇上天气不好,刮风一身黄土,下雨遍地泥泞,王三元主动骑三轮车接送朱老师,一次下大雨路很滑连车带人翻了出去,搞得人浑身泥水,幸好人没有受伤。后来每当提及此事他们总是诙谐的当做笑谈,通过这一小事能让人体会到不容易,条件再困难,再艰苦,他们却以苦为乐,在快乐中学习北韵禅乐,思想境界得到升华,个人修养得到提高,他们信心坚定,学习劲头十足,所以无论是冬天的风雪严寒,还是夏天的日晒雨淋,都没有动摇师生们教与学的信心,更没有阻挡他们学习的脚步。   智化寺的立足:2002年,跟随朱老师学习北韵禅乐多年的居士们,那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一些相关领导,尤其是得到了市文物局以及智化寺【文博馆】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实际帮助,他们以实际行动,将管内本来就不多的房子,挤出一间提供给他们使用。从此有了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不在漂泊,不再动荡。演唱北韵禅乐的队伍逐渐壮大,人心稳定。在这里------智化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智化寺京音乐》的发源地与传播基地,也逐渐成了京都北韵禅乐的学习之地与传播基地。每周日大家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智化寺参加活动之时,发自内心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正是有了智化寺领导的帮助与支持,为京都北韵禅乐社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北韵禅乐作为智化寺京音乐的一个组成部分,顺理成章的和智化寺音乐融合在一起,在以后的日子里还经常与智化寺乐团一起排练,演唱。并多次与智化寺乐团赴外合作演出,如;05年大觉寺,五台山第二届佛教文化节,06年8月赴香港展示演出等。居士林学习班典礼2006年10月6日刚到三官庙2006年进入三官庙2010年的三官庙我们非遗申请成功
【致居士】关于贴吧建设的征求意见 社长和各位居士们: 为了给我们的禅乐向外界开一个窗口,让更多的人认识北韵禅乐,所以建立了这个贴吧。各位也能够有一个空间发表自己的心得感受等等,可以组织活动,也可以在不活动的时候互相交流什么的。贴吧是年轻人喜欢的东西,更加能够吸引年轻人参与。由于我对禅乐实在是不甚了解,所以希望向各位征求一下意见。 1、关于“贴吧名片”这个东西 需要一个图片,一句有吸引力的介绍语(形容一下禅乐)还有500字以内的对禅乐的详细介绍。我能够找到的介绍总是强调传承不易等等,但是实际上年轻人更注重这件东西是不是好,是不是有趣,是不是有文化底蕴,希望了解它的真实面目。所以想各位能够帮忙弄一个比较活泼的介绍出来……图片我自己攒了一个:不知各位感觉如何呢?有改进意见一定要提呀~ 2、关于“贴吧分类”这个东西 就是说我们这个贴吧应该属于音乐(可选流行音乐/古典音乐/民歌/音乐话题)还是宗教呐? 3、关于“会员等级”这个东西 由于不太懂佛学,暂时按照西游记里菩提祖师那个“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排的,就是说贴吧等级三级就和孙悟空一辈儿了……上面还有六个等级我随便安的“禅宗空灵澄明”……各位居士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需要十八个词,每个词最多四个字。 4、关于吧主和吧务人员 为了方便前期建设,暂时吧主是我在弄,各位哪位有兴趣、会上网、乐意管理贴吧的,就申请一下吧主呗,还有各种小吧主、编辑啥的挺多的,都参与一下呗? 其他的等我发现了再说吧,那啥,各位有啥搞不懂的问我都可以哈~ 澈宇
纪念任铁生老师 五分的孩子们,我是你们的顽劣学姐一枚。 我要说的任老师,就是你们可能都记得的,那个爬山把自己爬丢了的地理老师。 当年任老师给我们班授课,我们都很喜欢他。任老师上课时风趣幽默又不失严肃。平常的课上,他总用一些相当有感染力的词,或是多次重复某些短句,让我们记忆深刻。他从不批评我们,上课有人说话,他只是重复地说“有些同学如果不停地说与课堂无关的内容,我就要点他的名字,点名第一次第二次都是提醒你,第三次就请你到讲台边上站着听课。”但是一年多的时间里,被拎到讲台边上的人,一个都没出现。我还记得他给我们讲定向越野的时候,大呼“一技在手,天下我有”的神态,几乎就像个孩子。他带我们定向越野,分组竞赛,最后一名的成绩都是88分以上。 08年十一之前,我们再次准备定向越野的活动。十一前夕,看电视的时候,惊闻任铁生老师爬妙峰山失踪。本以为不过是虚惊一场,也许老师不久自己就下山了,只是偶尔迷路。不想一个月过去,却不见人影。来给我们代课的地理老师是女的,常操着悲哀的口气提起任老师,但我们不相信他真的离开了。你说,一个学地质出身的地理老师,怎么能爬山爬丢了呢?我们只是相信,他困在山上时跟猎户成了好兄弟,就隐居起来不在跟外界联系了。那个女老师自然就让我们很讨厌,因为她外翻的嘴唇,我们都叫她驴唇。(当然,这是不对的,孩子们要谨记,要是有哪个老师正在教你,你最多只能叫“迷唇姐”,不能叫驴唇。否则当心老师知道以后会有麻烦。) 此后,我们除了(按驴唇的说法是完成了任老师遗志的)十一之后的那次定向越野,就再没举行过别的定向越野了,也不知你们还有没有过那种一边认路一边认植物的有意思的活动。据说原因很简单,每次定向越野都是任老师亲自组织策划,安排好一切,他不在自然没办法举行。 发此贴的目的,一是希望没听过任老师的孩子们,了解五分也有这么一个超级优秀的老师。二是,希望任老师过的开心,无论他是在我们的世界,还是另一个世界。三是,提醒孩子们注意,出去旅游一定要注意安全,救援可不是经常能够成功的。 快期末了,祝孩子们考得好点。如果正看帖的你是初三的,不是我说,你复习好了没?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