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藤兰世女神😘 等着命中的姻缘
江藤兰世,鬼咒岚
关注数: 70 粉丝数: 231 发帖数: 12,818 关注贴吧数: 49
娑婆小事尚且信不过佛,何谈生死大事? 娑婆小事尚且信不过佛,何谈生死大事?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德能 。。。这个太多人都听说过、都知道。所以,大家都会说:『阿弥陀佛无量德能,救度我们这样的生死凡夫,那还不是易如反掌?』是啊,阿弥陀佛救度任何一个【真心接受佛救度】的众生,当然是易如反掌、一念之间。可是,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一个【真心接受佛救度】的?还是说只是嘴巴说说而已,日常生活、实际行动上则完全是一个【自救】的样子呢?很多时候,仅仅是理论上的听说,并不一定真的知道、真的明白了。并不一定是真正已经了知、相信了这个事实,更不一定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按照理论去为人处世、去过日子。怎么说呢?如果真的了知【阿弥陀佛无量德能,救度众生易如反掌】这个事实,相信阿弥陀佛要接引自己去极乐世界是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为什么日常生活遇到小小麻烦事的时候,不能把各式各样的麻烦,交给无量德能的阿弥陀佛去处理、去解决呢?为什么还要自己烦恼、操心?佛也念不下去了,赶紧要自己去想出各种解决方案、到处求人解决呢?阿弥陀佛连了脱生死、脱离六道、往生极乐这样子的【大事】能都易如反掌的帮我们解决,难道我日常生活里头那些个无足挂齿的麻烦事,佛反而没有能力去处理好吗?一边说相信阿弥陀佛无量德能,一定能接引我往生极乐。一边在生活当中遇到一点点P大的麻烦事,就开始不淡定,开始折腾,开始犯病了 。。。这种所谓的、自称的【相信】,靠得住吗?还是口里说【信】,心里实际压根【不信】呢?不能相信阿弥陀佛能处理好生活当中一些小麻烦,这种人还能相信阿弥陀佛能解决【生死大事】?哪有这样的道理!究竟是不是相信阿弥陀佛无量德能,不是靠嘴巴说几句煽情话劝劝别人,每天在佛前读一读《发愿文》就能作数的。究竟日常生活里面是怎么样个表现?究竟是信得过佛、还是信不过?骗得了自己,骗得了生死凡夫,绝对骗不过佛菩萨!自己不好好反省、检讨自己的真实用心,等到【表面功夫】的果报现前的时候,再怨天、怨地、怨人、怨佛、怨菩萨,只会罪加一等。内心反省的工作,还是早做为妙。别人不了解我没关系,自己不能不了解自己啊!从今往后,煽情话我们少说,感情用事还是免了。口上称扬赞叹阿弥陀佛无量德能的工作、劝别人相信的工作,还是交给诸佛去做。多在自己心里头下功夫,常在日常生活具体的境界里头练习,在念念之中检讨自己究竟是信了?还是不信?从今天起,从最大的麻烦处着眼,从最重的烦恼事处下手,先将这些娑婆【小事】安安心心、一件一件交给无量德能的阿弥陀佛去处理,试试效果如何,再来谈【生死大事】不迟。修行,连自己家里那几口人的关系尚且处理不好,何谈成佛度众生?信佛,连娑婆小事尚且自己藏着、掖着,就是不肯交予佛处理,非得自己劳心劳力方才安心,何谈要交生死大事?表面功夫、口上功夫,派不上真用场。事到临头,即使喊破喉咙、咬破舌头、哭的稀里哗啦,心里不信,就是不信,丝毫瞒不过佛菩萨。用【口说相信、实际不信】去【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不会来【应】,好自思量去。。。
观佛本愿力 慈法法师:观佛本愿力 这是不虚作主持的教化。阿弥陀佛的愿力来主持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绝无空过,因为阿弥陀佛主持一切世间,所以称为阿弥陀佛愿力成就。愿力成就,就是照十方国无所障碍、闻名俱来我刹,阿弥陀佛这种利益的给予就是以名号而发起的。 这四句与《无量寿经》的四句话是相应的:“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论主以“观佛本愿力”来引发大家知道“其佛本愿力”所在。观佛本愿力,让大家通过观察,得知阿弥陀佛的愿力。 现在我们念佛,若不知佛的愿力,念佛就是没有得力,就没有发起利益的方便。念佛不知佛的愿力,不知佛的光明遍照,不知佛的无碍光、清净光、解脱光、超日月光、无间光、无边光、无等光乃至不可思议光,不知道这种无量光明的给予与加被,没有力度,念佛无力,不亲近,不真实,发不起利益妙用,所以很多念佛不能得利益而说:“我念佛不顶用啊”。因为不知道什么叫佛的愿力,不知道这万德洪名的万德妙用,虽然也“遇无空过者”,但是不能自知,不能明白的运用,虽然诸佛冥加亦得利益,但不能知。 若是阿弥陀佛不是成佛十劫的加被,我们大家无以听闻阿弥陀佛,无以行持“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没有这个因缘,发不起这种殊胜增上因缘。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是佛的本愿力的加被。我们无始以来作为轮回众生,念念都是贪嗔痴慢疑,哪曾念过佛。若念过佛我们早已觉悟、早已成佛、早已出六道轮回,早已不在这颠倒妄想梦幻无明黑暗之中了,所以我们念佛也是佛念我们加持摄受我们所感应出来的利益,使我们成佛,引发我们念佛、加被我们念佛,若不然我们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从佛愿力加被而来,是佛恩德回施而来,从妄想心中怎么会出生阿弥陀佛?若认识到这种佛的愿力的给予,使我们得遇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的给予,若不如是,我们只能念贪嗔痴慢疑。 很多人学佛不学习佛法,没有得到佛法的现前利益,但是也在佛的光明之中。我们大家无始以来亦在佛的光明之中,但是在无明睡中,虽然佛的光明遍照,就象太阳普照大地,我们还在黑暗中昏睡罢了,无明睡使我们不能得见佛光。我们知道佛力,有如从梦中醒来,得见太阳的光明是一样的。这是佛的愿力所成就,我们得见光明,要有光明的加被,有佛这种光明给予,方能使我们得见,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亦复如是。 “观佛本愿力”,也就是“其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在《无量寿经》上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依佛的愿力,我们方能闻名,方能发起往生之欲,没有佛的愿力、没有阿弥陀佛国土,欲往生能生到什么地方?只有六道轮回罢了。“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阿弥陀佛的愿力使我们闻名。什么愿力?“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正觉”。没有佛这个愿,佛名我们也闻不到,怎么能念佛?“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佛的愿力使我们往生,使我们生起往生之欲。要知道佛的恩德,不知佛的恩德,念佛无益,尽是徒劳之举,只作远因。“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是佛的愿力使我们闻名,是佛的愿力使我们生起往生之欲。 “皆悉到彼国”,这是佛愿力成就所在。佛的愿力使我们得到“皆悉到彼国”的本愿力的加被、本愿力的给予。阿弥陀佛成佛十劫以来,与一切众生作依怙,主持教化无量众生,使无量众生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乃至我们今天有因缘学习听闻南无阿弥陀佛这种教化,亦是阿弥陀佛愿力加被成就,若不如是,无有因由发起学佛之因缘,这是不虚作主持功德成就。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四句偈子是《无量寿经》原译本(康僧铠)四句偈子,它真正地宣化了《无量寿经》的内涵,是开显净土一法心髓所在。《无量寿经》四句偈子,是我们得见学习净土必须要明白的中心教导。若是学习净土法门不深知这四句偈子力量与给予,大家学习净土法门很难得力。“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因为净土一法的确可以依这四句偈子来把它展开。 善导大师是中国净土宗第二代祖师,远公之后大家称为光明善导和尚,他讲了一句话:“一切往生善知识,莫不仗借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因为大家不知道净土法门的真义,所以现在人强执于自己的作业,而不信佛的愿力,不信佛的果德,不去依照佛的果德的载负而发起虚妄的自我作业,多受虚妄的伤害,这种伤害给大家带来很多对净土法门的误解。 净土法门是一种法,是为了引发大家,借着佛的愿力成就,借着佛的圆满的加被,迅速得见圆满的心性功用。净土法门是一个法门,不是我们要辩个是非的因缘,现在很多人学习佛法,就以妄想情计作真作假,而不随顺佛教。不随顺佛教,怎么能够发起佛法的法益?众生各个自以为是能成就佛法,那佛法早已不名佛法,是名众生法。佛法依佛教导来行持,方称佛教。我们这个时代,所谓的末法,就是大家不依佛教的教诲,来自以为是发起一些虚假的作业。我们的思想,凡夫的习气秉性,无外乎是贪嗔痴慢疑恶见,若不如是,早已成就了。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与“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八句偈子要反复地去对照,《往生论》的四句偈子是为了解释《无量寿经》那四句偈子,来开显净土一法的根本所依。“观佛本愿力”,也可以用《无量寿经》来解释它,因为经论互解。我们学习论,依经来解释论,依论来学习经典比较方便一些。这“观佛本愿力”是以“闻名欲往生”而发起的所谓“遇无空过者”,它是互解的。“其佛本愿力”是通过“观佛本愿力”。方能引发这种利益,因为我们大家很少观佛的愿力,多是念佛观自己的心,观自己的作业,而不是超越自己作业,不是认识自己的虚妄、打脱自己的虚妄。观佛的愿力因缘比较少一些,观自己的力比较多一些,“空过”的人不能说当下没有,只是未来远因,当下利益多发不起。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不光在这地方学,下去一定要对它深究,因为得深究处一定要深究,如实信解,就会消除心中的疑惑,发起真实的法益。“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依佛的愿力加被,使我们大家得以闻名,使我们大家发起往生之欲。“皆悉到彼国”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力所显现的真实愿力所在。“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是来描述“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能令速满足”就是“皆悉到彼国”,因为能往生彼国,一切愿咸能满足。满足,得以不退,不退就是“功德大宝海”。这种教化互相启发,互相引导。 这是不虚作主持功德成就,因为净土一法与其它法门修持是不一样的,仗借佛力的方法就是愿力成就。打个比方,一辆汽车,是一个代步工具。我们乘借阿弥陀佛的愿力,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是已经完成的愿力、成就的愿力,成佛十劫,愿力也是真实不虚的,就如可以载负我们的汽车是一样的,通过一段的制造、组装、磨合过程,就可以在路上运行了,大家坐在就可以达到目的地。佛的愿力亦复如是,它可以载负我们,可以使我们这一念心性的随顺,可以达到智慧的彼岸,可以达到圆满的功德,可以即得不退转的圆满加被,速得满足一切功德,这是真实不虚的教化。不光经上这样告诉我们,论上也是这样提示我们,我们要正信佛教、正信佛语,随顺佛教,随顺佛语,磨依自己的妄想,也不能听一些不了义教诲的方法,使我们误入歧途。 在净土法门,若不放舍九界自力,那就是歧途,因为净土一法:“唯佛与佛乃能知,声闻亿劫思佛智,尽其神力莫能测,如来功德佛自知,唯有世尊能开示”。净土一法菩萨声闻不能测知,我们若不能随顺佛教,那就是从生盲,真是佛所说的可怜悯者,就是给一个大的利益也不要,真是从恶道中来。我们莫把自己推到恶道中,要珍惜自己的法缘,真正仗借佛力。 我们知道《楞严经》是智慧的教导,是整个佛教智慧的浓缩部分。《楞严经》从七处征心乃至二十五位圆通,最主要引发我们大家歇心,告诉我们无须头上安头,但是大家不能知道歇心的方法,所以阿弥陀佛通过无量兆劫的修持,二百一十亿佛国土的汇集,通过五劫的思维,把他的一切功德圆成浓缩于六子万德洪名之中,使我们听闻者咸得万德,咸得歇心的这种方法。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一个歇心的方法,使我们得到真实具足的万德、无有空过的万德。这种光明名号万德的回施,十方诸佛都来给我们作证,称赞此不可思议功德,称赞此不可思议摄受法门。 这万德洪名,大家真正能念能闻,当下咸具足一切利益,咸得一切圆满,是大家一个歇心之法,所谓往生利益必得成就。我们听闻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就是往生的保证,就是被阿弥陀佛摄受的条件。闻名与持名咸得同样的利益,因为这万德的回施通过闻名或持名当下顿入,所以“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是决定无疑的,因为诸佛如来是真语者、不妄语者、不异语者,究竟不说异语之教诲,如此之利,就所如此之教,诸佛如来决定无虚证因缘。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这也是真实不虚的教诲。大家若能作如是信,可以得到往生本家本国的保证,因为阿弥陀佛所发誓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怕大家不放心,阿弥陀佛才发四十八愿,以四十八愿作证,随顺大家回施利益,他的根本愿望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之所以成这样的佛,就是立个名,使大家闻名往生,这个易行之道难信就在这个地方,闻名即得万德,闻名即得往生的决定。闻名,极乐世界就是我们大家的本家本国,因为闻到万德洪名,那就是佛是愿力的加被。愿力加被必使我们生欲生彼国的真正的万德,这个欲的成就,就是识得本家本国。极乐世界就是我们大家的本家本国,因为是我们的本心所现,也是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最彻底的保证。 这保证使我们安心,所以净土一法依善导大师实施的教化是安心、起行、作业。先安心,以佛的愿力,以佛的万德洪名来安心、歇心,这样再来念佛就是报恩念佛。为报佛恩不为自求,顿时超越人法二障,顿时超越五十二阴域,迅速地圆成佛道,乘佛愿力迅速达到不退转的目的,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方法。若依我们凡夫情计,是无以发起生信的,称为“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这是十方诸佛乃至阿弥陀佛通过种种善巧,给我们安一颗心,给我们一个歇心的方法,使我们歇心。歇心即菩提。什么歇心?阿弥陀佛给个万德,给个圆满的国土,给个圆满究竟的去向,满足我们成佛的一切所需,使大家得到歇心。 段文字叫作不虚作主持功德成就,是净土法门根本纲领性教化所在,大家莫把它轻易放过,因为净土一法就是围绕这四句话展开的,《无量寿经》也就是以这为中心而展开的。若是明白这四句话,再来看《无量寿经》就会发起无量的法喜。有文化的好好看五种原译本,就比较方便一些,在这地方深刻地告诉我们,缘阿弥陀佛的大愿能满足一切众生之愿望,能满足一切众生修行成就的愿望。在《无量寿经》有一段话,我们要好好去看它,是乘佛的愿力、乘佛的成就迅速达到目的,达到歇心、安心的目的,因为给我们安心,就是给我们安一颗菩提心、圆满心、光明心。使我们得见自己的本心佛心。若不是学习净土法门,真是迷茫。 《阿弥陀经》有段文字,大家把它搞得很颠倒。这段文字耽误了很多人的利益:“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一心不乱,此人命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这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们现在都是大家执持名号。本来《阿弥陀经》上也是写的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但是大家说,闻说阿弥陀佛,然后执持名号。实际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阿弥陀佛的大愿力使大家闻名。我们现在反而是我们要干什么,而不是阿弥陀佛的愿力能使我们干什么,这个是不一样的,象太阳给我们带来温暖,与我们欲使太阳产生温暖差别是很大的,我们站在太阳下面就可以得到太阳的光、太阳的温暖,阿弥陀佛的本愿力的给予亦复如是。 我们知道听闻南无阿弥陀佛、持念南无阿弥陀佛,究竟万德的加被是决无亏欠的,这个方法不转过来,是很难的。“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为什么说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欲使一切众生、号令一切众生往生彼国,也就是“设我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这是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与我们自己执持名号方法差别特别的大,一个是我们两条腿的力量和速度,一个是火车飞机的速度;一个是仗借佛力,一个是唯靠自力。净土一法本来是“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不是“我要修持怎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