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拾陆º☪️ 美善辰
🍀新年好运连绵🍀
关注数: 144 粉丝数: 75 发帖数: 2,137 关注贴吧数: 131
短波框形天线 材料: 1.2米木条(竹条,PVC管等不限)两根 10-365pf可变电容一个(其它规格也可以,但是最 小值最好不要高过20皮法,否则频率高端上不去 14号漆包线(直径2毫米)约3.5米(主框用),其它线材也可,效果可能有所不同,基本上是越粗的越好 14号漆包线约85公分(感应环用),其它线材也可,效果可能有所不同 同轴电缆3米 插头一个(视收音机接口而定)热融胶/乳胶/螺丝等不限制作:(以木条为例) 1将两根木条接成一个十字.俺手头是两根18乘30毫米的木条,在每条中间各开了个18乘15的口子相对一嵌就俺手头是两根18乘30毫米的木条,在每条中间各开了个18乘15的口子相对一嵌就成了,想省事用螺丝也可以. 2木十字的四头离边缘一两公分的地方各钻一个3毫米左右的孔供穿线用,选其中一头,在往里一两公分的地方再钻一个孔供固定第二个线头使用. 3将可变电容固定在靠近钻了两个孔的木条那一头的地方.4将漆包线从选定那头的一个孔开始穿,依此穿过另外三头,最后再从开始这头的另一个孔穿过,细心拉直,两边都留一两公分的头,刮去漆皮. 5用短线连接一线头到可变的动片端子,另一头到可变的定片端子,焊好. 6将另一段短漆包线两头刮好,弯成圆形感应环, 7将电缆两边去皮,一头接插头焊好,另一头芯线与屏蔽层分别接感应环的两头焊好. 8将感应环固定在十字的中心位置附近(作为临时措施, 8将感应环固定在十字的中心位置附近(作为临时措施,俺就用了些橡胶泥粘上去) 9在可变电容相对的另一头加一个挂钩或者绑段绳子,将天线挂在合适位置.制作结束!几点说明: 1-使用:将电缆插头端连接到收音机天线插口,调节收音机到所收听频率,然后调节天线可变电容到信号最好即可. 2-调谐范围:如果用10-365可变,这个天线基本可以在4-16MHz范围内使用.如果想收听80米业余波段,需要增大可变的最大电容(俺用了个两大两小的四联,其中最大一联是9-386pf,两个大联并联起来大概是20-714pf,收80米是没有问题了)3-方向性:这个框形天线有一定的方向性,在频段低端更明显,因此可以天线朝向在三维上调整以取得最佳收听效果. 4-收听效果:相比接天调的8米长线,此框形天线接收的信号即使强度稍差,但一般要干净许多,实际收听效果要好很多.试验时,80米上一些用框形天线收听十分清楚的信号,换长线后由于干扰完全无法收听。
收音机磁性天线绕制方法 磁性天线是用来接收电磁波的。它是由一个铁氧体磁棒和线围绕组组成,对电磁波的吸收能力很强。磁力线通过它就好象很多棉纱线被一个铁箍束得很紧一样。因此,在线圈绕组内能够感应出比较高的高频电压,所以磁性天线兼有放大高频传号的作用。此外,磁性天线还有较强的方向性,能够提高收音机的抗干扰能力。 从磁棒所用的材料来看,目前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初导磁率为400的Mn型锰锌铁氧体,呈黑色,工作频率较低而导磁率较高,适用于中波;另一种初导磁率为60的Ni型镍锌铁氧体,呈棕色,能工作于较高频率而导磁率较低,适用于短波。如果将Ni型用在中波,则接收效率比Mn型低;而Mn型用在短波、则因磁棒对高频的损耗很大,接收效率也很低。 磁棒的尺寸有很多种,主要是为了适应各种机壳的大小而设计的。普通有圆形和扁形两类。圆形磁棒的直径一般是10毫米、长度有100、140、170毫米等数种。扁形的有4x20x60、4x20xl 00、4x20x120毫米等。 磁性天线接收信号的能力与磁棒的长度L及截面积的大小有关。磁棒越长,截面积越大,其接收能力越强,收音机的灵敏度也越高。这是因为:由电台发射的电磁波的磁力线在天空中的分布是很密集的,磁棒的截面越大,它所容纳的数目就越多,线圈上感应的电压就越大,灵敏度就高。另一方面,磁棒越长,它所吸收的磁力线的强度就越大,在线圈上感应出的电压也就越高,所以收音机的灵敏度也就越高。扁形磁棒的作用与同等截面积的圆形棒相同,输出信号功率是一样的。 但仅依靠加粗加长磁棒来提高收音机的灵敏度是要受到限制的。首先,因为磁棒越粗越长,其铁氧体内部损耗就越大,质量因数Q就越低,从而使收音机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变坏。其次,磁棒越粗越长,就要求收音机体积增大,这是不合适的。 线圈绕组是绕在一个纸管上,套在磁棒上的。接收中波段广播的线圈若是采用直径0.1~0.35毫米单股纱包漆包线并排密绕,所绕圈数视磁棒尺寸不同而有所不同(见表)。 规格尺寸 材料 使用频率 线圈圈数 锰锌磁性天线棒 (兆赫)有效导磁率 初级 次级 Q值 8x100 MXO-400 《1.5 》14 75 8 》150 10x120 MXO-400 《1.5 》15 65 6 》150 10x140 MXO-400 《1.5 》16 58 5 》150 10x170 MXO-400 《1.5 》17.5 40 4 》180 10x120 MXO-400 《2.5 》12.5 68 7 》180 4x20x60 MXO-400 《1.5 》11 80 8 》180 4x20x60 MXO-400 《1.5 》13 65 6 》200 镍锌磁性天线棒 10x140 10~50 》3 58(6) 6(3) 》200 10x160 10~50 》3 48(5) 4(3) 》200 4x20x120 10~50 》3 65(5) 6(3) 》200 为了求得较高的Q值,降低在高频情况下由于趋肤效应和其他影响而产生的损耗,实验证明用多股线比用单股线绕制的线圈,在灵敏度和选择性上都有比较明显的提高。通常多采用多股纱包漆包线如用直径为0.05毫米的13根绞成一根后绕制(平时常用7x0.07毫米或15x0.05毫米的漆包线)。股数再多,性能提高不大;再少,Q值就有所下降了。表中所示初级线圈是配合360微微法可变电容器用的数据。接收短波用的线圈是用直径为1~1.5毫米的漆包线间绕,匝间距离为2~2.5毫米。如收音机设计为中波、短波都能接收时,需将两波段线圈的绕组分别套在磁棒的两端。 线圈在磁棒上的位置。一般是将线圈绕组的中心对正离磁棒一端约为磁棒全长(L)的l/4处(见图),然后在调整收音机时再稍微向左右移动,在收音机音量最大的位置固定下来。调整时不应直接用手去调,最好用绝缘良好的无感塑料小棒去调,否则,人体的感应很大,影响调整。 线圈在磁棒上的绕向和引出头的位置对收音机的效果也有影响。下面简单地作一些解释。 在图(a)上,L1是初级线图,L2为次级线圈。线圈L1的1端和L2的3端均为热端(不接地)
短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广播、无线电通信、电视、雷达等都要靠无线电波的传播来实现。 电波在各种媒介质及媒介质分界面上传播的过程,由于反射、折射、散 射及绕射,其传播方向经历各种变化,由于扩散和媒介质的吸收,其场强 不断减弱。为使接收点有足够的场强,必须掌握电波传播的途径、特点和 规律,才能达到良好的通信效果。 常见的传播方式有: 地波(表面波)传播,直射波(视距)传播,天波传播,散射传播。 超短波适用直射波传播方式进通信。 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种: A、地波(表面波)传播。 B、天波传播。天波传播是短波通信的主要传输方式。 1、地波传播 沿大地与空气的分界面传播的电波,叫地面波或表面波,简称地波。地 波的传播途径其传播途径主要取决于地面的电特性。地波在传播过程中, 由于部份能量被大地吸收,很快减弱,波长越短,减弱越快,因而传播距 离不远。但地波不受气候影响,可靠性高。通常,超长波、长波、中波无 线电通信,利用地波传播。 2、天波传播 天波是指由天线向高空辐射的电磁波受到天空电离层反射或折射后返回 2 地面的无线电波。 天波是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 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多次反射,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可上 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但天波传播的最大弱点是信号很不 稳定的,处理不好会影响通信效果。随着无线电通信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天波传播弱点对短波通信的影响,正在逐步被克服。 3、通信盲区 介绍了地波和天波两种传播方式。一般来说,地波的传播距离可 达20~30公里,而天波从电离层第一次反射落地(第一跳)的最短距离约 为80~100公里,可见20至100公里之间这一段,地波和天波都够不到, 形成了短波通信的“寂静区”,也称为盲区,如图 1-3 所示。盲区内的通信大多是比较困难的。车载台由于天线的限制, 均存在通信盲区问题。
遇到灵异事后,手电就是护身符 那是零几年的事,租了个带院的二层小楼,我自己用一楼大厅当仓库,放些工地上用的材料工具,其他都租给周围的上班族了。那房子有个跟房屋主体一样大的地下室,很大,很黑,很阴,雨季还有些渗水,地下室的入口在侧房里面,那间屋我没往外租,因为偶尔我会去地下室午睡。 再啰嗦几句,我作为二房东把剩下房间租出去七八户,其中有个小两口是赶早市卖青菜的,男的凌晨一两点钟就起床。有很多次他们小两口与我有意无意的说,地下室入口那间侧房里晚上能听到哭声,唱歌声,说话声,我不以为然,不当回事。 事情发生在夏天的中午,由于我上仓库找完东西,外面太热我就拖个躺椅到地下室睡午觉,其实这个地下室有个白织灯的,但是由于空间太大开灯就跟个萤火虫样,看着别扭就没开灯,然后就在伸手不见五指,空旷的地下室里睡着了,睡的正香,突然我的大腿上被人呼了一巴掌,很响,很疼。就是呼醒了摸着腿还很疼的那种,但是我没害怕,确切的说,在这件事之前,我不怕黑,不怕黑意味着不信那些事(跑题了)也没多想就又躺下继续睡,在我马上进入睡眠似睡非睡的状态下,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贴着我的耳朵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当时立马浑身毛发都竖起来了,然后不及迅雷掩耳之势逃出了地下室。 从那以后,害怕黑夜,睡觉必须开一盏小灯,一直到现在也是如此。也就是从那以后买了第一把强光手电Q5灯珠,如今那把手电还在老家服役。但是只要手里有手电就不怕,曾经用一把R2灯珠,我自己在荒山的墓地里抓鹌鹑,夏天专找有墓的树林里抓知了猴,因为很多人害怕,一般不到那种树林里去,同时我还是个矜矜业业的钓鱼佬,去年放开口罩后,刚退完烧,驱车60公里,穿着插充电宝的衣服鞋,连着钓了四五天,才把钓瘾算是过了,钓鱼夜钓是常有的事,再黑再野再偏僻只要有手电就不怕,在自己的家里睡觉不开灯就害怕。 如题,如今手电算是我的护身符,AAA AA 小直 在我身边随处可见,钓灯 激光炮 射灯 帽夹灯 头灯 手提灯 露营灯 都成了我的护身符。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