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好好吃早饭吗? 刘帅哥sky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22,968 关注贴吧数: 851
个人觉得可以给团魂重新下一个定义 团魂,是大家都朝着一个目标努力,认真地做好一件事。 团魂,完全可以理解为团队的精神。它不应该是几个人,而应该落在所有玩家、所有剧本创作人员和所有其他工作人员身上。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主要玩家的优秀和重要。 所谓的团魂五人,除了作为第一季首发外,第二季也才只聚齐了一次,第三季又冲不上的云霄也算的话,也只一次。另外不仅仅是嘉宾的时间协调有困难,最重要的是这个节目,如果固定,不光会出现可能的固定嘉宾的通病,也有自己独有的不适合固定的原因:五个人常在一起会放大推理的感性因素,推理出现模式化。虽然五个人难以言说的默契其他人很难养成,可魏大勋和撒老师一起说的血浓于水、何老师秒懂撒老师偷心的贼的梗、在第九期撒老师和魏晨的一逗一捧效果等等还是很自然。更何况这两位老玩家的推理能力直线上升。 五个人在一起,从第一季来看,每一期也是有高有低,不是充分条件,四季以来,好的期数五个人也并没有每一期都聚齐,不是必要条件。 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扩大原来的名单,而是不要把它固定在几个人。而应该抽象出来。 我觉得对一个节目讲态度啊、精神啊也不是不可以。下一期撒老师又要义正言辞地指出某些嫌疑人的言行思想上的错误了。所以,如果仍然单纯地把它看成是一个轻松娱乐的综艺,不讲口碑和道理,轻视嘉宾们的诚恳态度,感觉还是有些掉价。它的质量称得上是一本教材,从节目制作到精神内涵,都十分优秀。 之所以把团魂表达成,努力做一件事,我印象中是小白或者鸥姐说过这句话吧,也不止一个人说这里像家一样、大家都努力地抓住凶手找出真相这样类似的话。而且,名侦这个推理节目会让观众在观看时也投入进去努力找出凶手,每一季都有一大堆实习生参与进来,这是独一无二的。名侦的粉丝都特别严格,好了就夸,差了就批评,一集一个态度,尽管观点的水平不一,可以说是真的喜爱了。
【讨论*20181007】个人觉得,侦心是推理 第四季,应该说是目前为止讨论最多的一季了。每一次录制,都有热搜,都有话题。 昨天晚上到现在,有三四个热搜轮番出现,很多人都成了周五见的影子。 我是很喜欢推理的,柯南自不必说,初中的时候把大概三四厘米厚的A4纸大小的小说读完了,以至于我很长时间都以为柯南原版就是小说。初二的时候——08年,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了《推理》这个小杂志。好像刚开始出版一两年吧,也或许就在那一年出版。后来还停过、换过书名、改变风格、出版姐妹刊物等等,总之,不太火。第一本是一个帅哥送给我的,我也是个帅哥。他想告诉我一个关于特务、关于人性的故事,虽然不是侦探小说,但却让我第一次意识到推理不只是破案的过程,还有纷繁复杂的案件本身以及案子背后的故事。以前,只是喜欢单纯的推理的。 我从名侦第一季宣传就开始追了,天知道我是多么激动,希望电视上有一个关于探案类的综艺节目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听说撒老师都能来,更是翘首以盼。看过先导片,表示确实是我的菜。虽然,我个人觉得第一集还没有先导片好看。当然,第二集嘉宾们的进一步磨合,以及大老师突出的润滑作用,让节目初步形成了一种很自然的风格,第三集从综艺表现、剧情设置、案情推理来看,正式奠定了名侦风格的基础。 三季看完,也看了我侦,看了韩国原版,确实名侦很棒。韩国的《犯罪现场》也是经过第一季的探索,第二季才形成现在的流程,第三季的效果我怀疑都有一种借鉴名侦的感觉了。何老师和撒老师作为核心,对于节目呈现所做的贡献,毋庸置疑。鸥姐、鬼鬼、小白作为先行者,也形成了自己特点,并且他们之间形成了恰到好处的氛围,尤其重要的是,这种氛围是建立在推理之上、一群人合力在做一件事(忘了这句话是谁的采访了)的基础上的。希望他们几个人都在,并不是必须形而上学地让他们几个人不能改变,而是喜欢这几个人实践出来的状态。 所以才会有很多人不希望他们分开吧。我也特别不希望。可是,从节目长远的发展来看,这不是一件好事。新鲜血液是必须的,所以乔、大、嘉、昀、勋、蓉、晨、潘也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尽管他们综合表现相比前几位略差(我觉得判断他们能否达到前面几位的游戏水平,要看能不能把侦探的角色扮演好,这个角色综合推理、控场于一体,是非常重要的,但这几位老师还相对差一些),但是没有破坏掉推理和综艺的氛围。而且,至少还需要一季的磨练,才能有这种能力,有这种默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