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Leaf🍁 leafandbike94
Alyssa / BioShock / Dishonored / Milan
关注数: 18 粉丝数: 102 发帖数: 6,723 关注贴吧数: 15
【评测·原创·旧文】生化奇兵——Irrational Games与肯·列文 个人写的一篇旧文,几年前发在Steam上,现转载过来。图by Fip。侵删。 时至今日BioShock 1依然是Ken Levine 肯·列文 综合表现最杰出的作品。尽管主观情感而言,《海葬:第二章》是整个《生化奇兵》三部曲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节,但是抛去情怀加成,BioShock 1无疑是三部曲中最伟大的那一个。彼时的肯·列文意气风发,有着自《网络奇兵2》和《SWAT 4》积累的游戏制作经验,有着2K Games美工和技术方面的全力支持,有一个规模不大的精英团队Irrational Games,同时没有太多的创作压力和剧本束缚,XBOX360和虚幻引擎也为他的才华提供了绝佳的展示舞台。《生化奇兵1》的成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而其对于游戏叙事的贡献则是殿堂级的。 它有一个完美的开场演出。一段坠机前的剪影,一个孤独的幸存者,一座神秘的灯塔,“没有上帝和国王,只有人”。优雅的Beyond The Sea乐声响起,你乘坐潜水球沉入海底深处。接着,是一座恢弘的海底城市与其主人安德鲁·瑞恩的问候,短波通讯里传来断断续续的谈话声……整个开场简洁、明快,绝不拖泥带水,可谓教科书级的游戏开场演出。 它有着顶尖的环境氛围渲染。昏暗的光线透过厚厚的玻璃折射进来,你感受着大西洋深处破败孤城的幽闭和阴暗;缝合者们或歇斯底里地尖叫,或病态地吟唱;断壁残垣上火焰在燃烧,管道边滴答滴答的漏水声时而响起;浓雾与腐尸的味道弥漫在空气中;身后采集者花园和质体贩卖机的怪异声音也会突然吓你一跳;管钳敲击金属的刺耳噪音让你心烦意乱,而大老爹鲸鱼般的吼声则让你心惊胆战……环境细节叙事结合故事背景得到的化学反应是美妙的。同样是封闭空间,BioShock 1呈现了与《网络奇兵2》味道迥异的、风格化的深刻孤独感;而相较于《无限》过多依赖紧张刺激的背景音乐渲染战斗气氛,《生化奇兵1》的环境细节叙事可谓更见功力。 BioShock 1的音乐更是伟大的。20世纪30-60年代的经典音乐再现了销魂城鼎盛时期的繁荣,;而Garry Schyman操刀的配乐更是成熟老辣,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初遇桑德·科恩的一曲Dancers On A String,处处透露着诡异的优雅与变态的疯狂;其旋律也被剪辑成与安德鲁·瑞恩面对面时的背景音乐Lost Soul,在那里,琴键伴随着被揭露的真相被逐渐敲下…… 它继承了《网络奇兵2》的侧面叙事技巧,同时运用得更加成熟。录音带隐藏在破败的销魂城的各个角落,记录着一段段让你或沉吟、或悲伤、或愤慨、或嗟叹的往事,引导你去探寻真相。戴安娜·麦克林托克、沙利文、易苏崇……优秀的CV配音结合出色的台词设计使得这种侧面表现更加深刻、真实。而通过无线电短波和你通讯的两位角色的表演更是杰出:阿特拉斯跟你打照面时诚恳好听的爱尔兰口音,安德鲁·瑞恩意识到无法阻止你时歇斯底里的怒吼,都引导着你往故事更深处探寻…… 它拥有令人惊艳的关卡设计和一个刻骨铭心的剧情反转。卡什米尔酒店内永不谢幕的假面舞会,医疗中心里亚当整容的惊悚与斯汀曼医生的疯狂,阿卡迪亚里雾气弥漫的花园,还有欢乐要塞里桑德·科恩戏剧性的变态演出……BioShock的剧情反转是如此震撼人心,以至于我多么期望自己能抹除这段游戏记忆,重新第一次感受真相大白的震撼。安德鲁·瑞恩之死的叙事演出效果无需多言,可谓《生化奇兵》三部曲单个场景叙事表现力之最。“人能选择,而奴隶唯有服从”。
【评测·原创·旧文】Minverva's Den——生化奇兵音乐谈 个人写的一篇旧文,几年前发在Steam上,现转载过来。图by Leo Juarez。侵删。 引用自 Minerva's Den: Charles: How… ahem, how have you been? Pearl (The Thinker): Just wonderful, Milton! I've missed you, though. It's been so long… Charles: Pearl, I… No. No, this isn't right. It isn't… her. Thinker, stop the test. Pearl (The Thinker): But what's the matter, Milton? Don't you still love me? Charles: Oh god I said… Oh God I said, I said end function, Thinker! Now! -- It's over. How she sees the world这首曲子在《生化奇兵2》中出现了两次,恰恰这两次出场代表了BioShock 2叙事感染力的巅峰。其中一次是在游戏本体中,玩家由大老爹原型机视角切换至小阿妹视角,惊讶地发现早已破败不堪的销魂城在小阿妹眼里竟是如此梦幻、美丽,红地毯与白色帷幕,蓝色蝴蝶与燕尾服,到处都如同伊甸园一般。这里的she指的当然是小阿妹了。 第二次出场就是在游戏DLC Minerva’s den的结尾处。此刻玩家已经得知了主角的真实身份,理论上整个剧情最shock的桥段已经过去了。那么,是什么让这段结尾依然如此富有感染力和余味呢?那就是Minerva’s den中的最后一份录音带。 How she sees the world的琴键声响起,失忆前的主角Mr. Porter正在对人工智能The Thinker(思考者)进行最后一次人格测试。此时的主角已经被昔日的科研伙伴出卖,也彻底失去了销魂城主人安德鲁·瑞恩的信任,秘密警察赶在逮捕主角的路上。正是这最后一次、同样也是唯一成功的一次测试,让玩家理解了How she sees the world的第二层含义。这第二个She,代表了被赋予主角亡妻Pearl人格的完全体The Thinker。在这个“她”的眼里,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这最后一次测试的对白说明了一切。只言片语之间,爱情、亲情、信任、背叛……各种复杂的感情融合交织,达到了叙事感染力的极致。 Minerva’s den绝对是作为BioShock粉丝的你不应该错过的一部DLC。它继承了BioShock 2本体优秀的FPS/RPG融合战斗模式,同时引入了新的武器和质体。同时它又有着比BioShock 2本体更加有张力的剧情主题和叙事表现力。遗憾在于流程略短,反派塑造也有所欠缺。
【评测·原创·旧文】生化奇兵2——系列最好的多分枝结局设计 个人写的一篇旧文,几年前发在Steam上,现转载过来。图by Florian Fromentin。侵删。 引用自 BioShock 2: "The Rapture dream is over, but in waking I am reborn. This world is not ready for me, yet here I am. It would be so easy to misjudge them. You are my conscience father, and I need you to guide me. You will always be with me now, father, your memories, your drives. And when I need you, you'll be there on my shoulder whispering. If Utopia is not a place, but a people, then we must choose carefully, for the world is about to change, and in our story, Rapture was just the beginning." --Eleanor Lamb 对于一款没有肯·列文的BioShock作品来说,《生化奇兵2》生来地位就比较尴尬。一方面它的确是初代《生化奇兵》的“正统”续作——沿用了销魂城(Rapture)的背景设定,初代的安德鲁·瑞恩、弗兰克·方汀、泰恩巴姆等人也均留有录音和照片等痕迹;另一方面,人们在讨论《生化奇兵》系列时又会习惯性忽视二代的存在,肯·列文等原Irrational Games成员在重制版的导演访谈中也鲜有提及这部作品。总之,当制作组2K Marin接手二代并确定背景依然沿用初代的销魂城设定时,《生化奇兵2》就注定不被大多数人所看好。 然而,2K Marin依然交出了一份没有让BioShock粉丝感到失望的答卷——尽管这部作品的光芒注定会被《生化奇兵1》和《无限》所掩盖。 肯·列文在一代重制版的导演访谈中,提到BioShock一代和他之前所做的System Shock 2很大一点不同在于,前者更注重环境和氛围的构建,而后者更专注于游戏人物的刻画。因此在肯·列文的初代BioShock拼图中,游戏环境的塑造甚至是要凌驾于剧情推动之上的(这一点上《无限》恰恰相反)。因此,《生化奇兵2》沿用一代销魂城背景设定,既是得分点也是失分点。一方面,Rapture的世界的确足够丰富,它的遗产足以让二代本体,Minerva's Den 和《无限》海葬DLC受用;另一方面,沿用初代Rapture设定导致了二代游戏前半程玩家新鲜感的缺失。无可否认,《生化奇兵2》的序章表现以及前半部分相比一代和《无限》来说,稍显平淡了。 同样对于剧情发展来说,《生化奇兵2》本体也缺少肯·列文式的情节逆转。二代讲述的是一个如此平淡的故事,以至于所有期待着一代那种惊天大逆转再现的玩家,都会感到些许失望。然而这个平淡的故事,确是如此充满着温情与感伤。大老爹原型机与小阿妹之间的pair bond羁绊;天才女科学家泰恩巴姆的回归;索菲亚·兰姆的集体主义信条和她口中重复无数遍的Family;小商人思想的辛克莱尔;保姆Grace、记者Stanley和博士Gil Alexander的命运与道德选择;录音带里追逐着普通父亲Mark Meltzer的脚步并终于发现他是如此的伟大……相较一代销魂城盛极而衰的剧变、以及对社会精英阶层的详细刻画,二代里慢慢凋零、破败的Rapture讲述着一个个更加平凡、细腻感人的故事,少了几分Shock,多了几分柔情与感动。 BioShock 2的道德选择也不再非黑即白,而是留有着一片灰色地带,玩家对Grace/Stanley/Gil Alexander的态度会最终影响到结局里埃莉诺对她母亲的行为。而衷爱一代转折式剧情的玩家应该会更喜欢Minerva's Den DLC的剧情。这个DLC虽然不如《无限》的《海葬》DLC那么出名,但是在完成度上甚至犹有过之,短短几个小时独立完整地展现了销魂城一隅的方方面面,主角对亡妻的思念和人工智能的人性闪光让人动容。 提及游戏性,二代相较一代也做到了稳中有升。主角作为大老爹原型机拥有着跟Jack全然不同的武器装备,钻头冲刺、渔叉机枪回收和新的质体提供了丰富而别具一新的可玩性;阶段性boss也由普通笨重的“大老爹”加强为灵活鬼魅的“大老姐”。为了保护小阿妹采集亚当,与各路缝合者的战斗更是考验着玩家的操作和智慧。除了主角因为身披重甲而行动有些迟缓、致使战斗缺少灵动以外,二代的FPS/RPG融合战斗模式可谓是BioShock三部曲中把握得最好的一个。 提及叙事表现演出,相较一代,总体而言《生化奇兵2》无疑稍显逊色,然而其细微之处依旧可圈可点。谈及叙事场景演出,玩家有机会第一次扮演小阿妹的视角,惊讶地发现正常人眼中凋零破败的Rapture此时变成了天使般美丽的伊甸园;谈及叙事侧面表现,一位普通父亲,Mark Meltzer一路留下录音带,慢慢讲述着他是如何发现这个与世隔绝的城市,并且努力寻回已经变成小阿妹的女儿;谈及结尾CG演出,Delta模糊双眼中慢慢陨落的销魂城,Good ending中埃莉诺与Delta融合的柔美,Neutral ending中的那句"I miss you.",无一不让我为之动容。 如果你喜欢初代《生化奇兵》和《无限》,那请务必尝试一下《生化奇兵2》与其DLC Minerva's Den。
【BioShock新作谣言·2】或为2代续作,12月TGA公布 消息来源:segmentnext.com和4Chan 可信度:未知。(不过lz个人觉得挺靠谱的 划重点: 1. 新作3年以前就筹备开发。最早今年12月公布预告(很有可能就在12月12日的TGA上公布,也可能推迟到明年3月公布; 2. 之前代号为“Parkside”。现已确认标题为BioShock 3(所以无限就是前传,新作才是真正的生化奇兵3; ------------------------------------------------ 以下内容或有剧透: 3. 剧情续接2代,背景是1971年的伦敦,聚焦销魂城的陨落给世界带来的剧变(顺便2代剧情止于1968年; 4. 新主角Lucas,孤儿,美国人,前Ryan工业供应商职员,现为伦敦盗贼; 5. 2代主角女儿,埃莉诺·兰姆确认回归,提醒主角注意名叫Gentleman的反派; 6. 系列最具压迫感的敌人,进化版大老爹原型机确认回归(很可能兼具1代大老爹的高防御和2代大老爹的高机动性),他们保护的对象名叫the Lady; 7. 亚当和质体仍是关键; 8. 故事序章在一个钟塔展开(延续传统; 9. 泰恩巴姆、卢特斯双子均有戏份;玩家也将重返次世代画质的销魂城和哥伦比亚城; 10. 游戏机制将结合2代和无限的玩法,地图更大,环境可破坏,新质体更加强大; 11. 将融合两种地图,开放式和线性式,有更多探索的同时保持游戏叙事的流畅性; 12. 会先后登陆PS4/Xbox One和PS5/新Xbox两代主机。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