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 泡沫◎
关注数: 0 粉丝数: 14 发帖数: 2,345 关注贴吧数: 5
三年级(二)班的女生(我的故事) 一直认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总是可以很快的适应城市的生活,而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到了农村,适应的时间却不是那么的容易. 当我从城市来了我们市市郊的那个农场生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后,再次回到城里时,人却是变了不少,脆弱而又敏感,安静的常常让父母忽略自己的存在. 我转学到这所新学校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姓聂,是个头发白了的老太太,她曾经是我父亲的小学老师.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她怜爱地搂着瘦弱胆怯的我走进了三年级二班,让我坐在一个皮肤微黑清秀的女生旁边.. 城里的生活,总是好过了许多,我照旧穿上了从小钟爱的灯芯绒衣服和丁字皮鞋,可,笑脸却还是很少很少,总是胆怯地看着同学们嬉笑打闹,总是不敢参与进去,总是面红耳赤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有敢悄悄地和同坐的女生说几句话,同坐的女生个性温顺,和我一样文静腼腆,后来发现,她家居然离我家非常的近,我们的走往自然多了起来. 在整个小学阶段,聂老师一直很心疼我,并破例让我和她同坐到毕业.我们经常一起上学放学,并相互叫着家里的小名,以示我们的关系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一般,还经常一起钻我父亲学校的图书馆看大部头小说,她是家中的老小,而我是老大,每天放学后还有家务要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交往.最有意思的是,开始我们一起去剪了个童花头,而后又一起慢慢梳起了辫子.,在她的感染下,我不再自卑,话虽不多,但笑脸慢慢在灿烂. 因为我们的父母亲是同一个系统的,所以,初中我们仍在同一所学校,万幸的是,我们仍是同班,只是,我的个子比她长的高了不少,她坐在了前排,而我却和一个男生坐在了后排,我们还是最要好的朋友,那时,我们天真的相约,我们要一生一世陪伴在一起,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生老病死,都要做最好的朋友. 初中的三年,她的成绩慢慢的比我好了,我却渐渐沉迷在小说中了,唯有我们俩的辫子慢慢长长了,四根长长的乌黑大辫子在整个初中部,曾经是最亮丽的风景,到毕业的时候,我们还去照相馆照了个合影,纪念我们青春年少的纯真友情与天真无邪. 高中时,我们还是在同一所学校,却不再同班了,我们的来往少了很多,一直到高考后,她去上了大学,而我进了当时一家非常不错的单位,开始了我们真正的人生道路..
三年级(二)班的女生(我的故事) 一直认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总是可以很快的适应城市的生活,而一个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到了农村,适应的时间却不是那么的容易. 当我从城市来了我们市市郊的那个农场生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后,再次回到城里时,人却是变了不少,脆弱而又敏感,安静的常常让父母忽略自己的存在. 我转学到这所新学校的时候,我的班主任老师姓聂,是个头发白了的老太太,她曾经是我父亲的小学老师.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她怜爱地搂着瘦弱胆怯的我走进了三年级二班,让我坐在一个皮肤微黑清秀的女生旁边.. 城里的生活,总是好过了许多,我照旧穿上了从小钟爱的灯芯绒衣服和丁字皮鞋,可,笑脸却还是很少很少,总是胆怯地看着同学们嬉笑打闹,总是不敢参与进去,总是面红耳赤的回答老师的提问,只有敢悄悄地和同坐的女生说几句话,同坐的女生个性温顺,和我一样文静腼腆,后来发现,她家居然离我家非常的近,我们的走往自然多了起来. 在整个小学阶段,聂老师一直很心疼我,并破例让我和她同坐到毕业.我们经常一起上学放学,并相互叫着家里的小名,以示我们的关系与其他同学的不同一般,还经常一起钻我父亲学校的图书馆看大部头小说,她是家中的老小,而我是老大,每天放学后还有家务要做,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交往.最有意思的是,开始我们一起去剪了个童花头,而后又一起慢慢梳起了辫子.,在她的感染下,我不再自卑,话虽不多,但笑脸慢慢在灿烂. 因为我们的父母亲是同一个系统的,所以,初中我们仍在同一所学校,万幸的是,我们仍是同班,只是,我的个子比她长的高了不少,她坐在了前排,而我却和一个男生坐在了后排,我们还是最要好的朋友,那时,我们天真的相约,我们要一生一世陪伴在一起,无论是结婚生子,还是生老病死,都要做最好的朋友. 初中的三年,她的成绩慢慢的比我好了,我却渐渐沉迷在小说中了,唯有我们俩的辫子慢慢长长了,四根长长的乌黑大辫子在整个初中部,曾经是最亮丽的风景,到毕业的时候,我们还去照相馆照了个合影,纪念我们青春年少的纯真友情与天真无邪. 高中时,我们还是在同一所学校,却不再同班了,我们的来往少了很多,一直到高考后,她去上了大学,而我进了当时一家非常不错的单位,开始了我们真正的人生道路..
命运抢不走我的生活 (柳红) 为自己生活,谁也抢不走你什么;为别人而活,永远没有自我。 2003年以前,我应该是那种在别人眼里幸福的女人吧,丈夫是北大一个系的主任,儿子子尤聪颖可爱,那时的儿子虽然还未像后来那样出名,但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他早已是个小有名气的天才了。 那时的我,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儿子。 2003年,子尤的父亲有了外遇,我的世界坍塌了。我拒绝离婚,直到有一天,子尤的父亲搬离这个家。 我们之间感情变化的每一步,子尤都看在眼里,儿子在那段时间给了我最大的精神支持,他劝我离婚,并对我说:“离婚并不是结束,也许对你来说,是另一个开始呢。”我们最终还是离了婚。 我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不被怨恨和自怜所俘虏,但在最初的时刻,那种内心的空洞真是无法收拾。很多个晚上,我坐在房间里,忘记了开灯,就那样呆呆地坐在黑暗里,脑子和心里,都是一片空白……最终带我走出困境的还是子尤。他说:“妈妈,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每次看到你失魂落魄,不修边幅的样子,我都觉得很丢脸,我的妈妈应该是优雅的、坚强的、充实的。妈妈,你别让我失望吆。” 儿子的这番话让我惊醒。是的,即使失去了婚姻,我还有儿子,我是要做一个让儿子失望的妈妈,还是要做一个可以让儿子当榜样的妈妈?我必须选择后者。 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开始把年轻时的爱好都拣回来:阅读和写作。每天晚上我和子尤各占书房的一角,各自捧着书入迷,看到精彩处,便大声读出来与对方分享。我开始着手撰写《吴敬琏传》,我没有想到,子尤会给我那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我们甚至计划以后母子二人一起合作一本书,书名就叫《我们俩》。 我也花时间在外表上,我会用蜂蜜和橄榄油给自己做面膜,也会给自己设计服装。我的改变让大家“惊艳”。同学们都说:“柳红,你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 离婚后,我曾经在北大校园里邂逅子尤的父亲和他新婚的妻子。面对他们,我发现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怨恨。剩下的,只是一些关于过往的温暖记忆。这样真好,子尤的父亲曾经对我说,你真是一个丰富的人,我曾经以为已经完全认识了你,但是离婚后,你的表现又让我觉得,我其实并没有完全读懂你。 有一天早晨,我站在楼下的花园里,目送着子尤去上学,天空晴朗,花香阵阵,我突然由衷地产生一个念头,离婚真好呀,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发现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之外,还有这么大的可以供自己翩然起舞的天地;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拥有尝试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我不会拥有更丰富的生活历程;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知道自己面对挫折时,原来拥有这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让我找回久违的自信。人生就是这样吧,不会总是坦途,但是每一个崎岖处,都会有坦途时无法遇见的美妙风景,所以,无论如何,应该感谢。 生活又重新向我展示它的美好,我甚至和子尤讨论起再婚的问题,我们一起拟定我的征婚启事,我说我一定要找一个爱你的人,如果他不爱我的儿子,再优秀的人我都不会考虑,子尤说:“你放心吧,我这么可爱的小孩,只会给你加分!”我们母子躺在床上笑做一团。 后来发生的事情,子尤的生病和去世,媒体报道了不少,子尤手术的时候,我和他开始思考死亡的意义,生活就是生死共舞,我们常常忽略最本质最宝贵的东西,比如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生命。 2006年10月.子尤去世,直到去世前不久,他一直妙语连珠。鲜花、歌声与诗歌装点了他的告别会,我穿着红色旗袍,在子尤的身边念诵着诗,对于生命,对于死亡,我不再刻意回避,是子尤帮我打破了这个禁忌。 子尤不在身边,我依然将生活安排得很好,尤其特别注意自己的健康,每天都去跑步,每个周末都去爬山,我也开始热心公益事业。 曾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女人,后来我失去了婚姻,再后来我失去了儿子,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吧,只剩下了我自己。可是我发现,即使生活将我置于如此境地,我依然有能力让自己活得快乐而充实,而这种快乐和充实,来源于我的自我成长,来源于我的内心深处,所以它是有力量的,是长久的。对于未来的日子,我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无所畏J瞑,一种是享受每一天。 我想,天上的子尤看见妈妈如此这般地生活着,一定也会很快乐和欣慰吧。天上人间,我们母子会在不同的地方关照着对方,给彼此加油、鼓励。
命运抢不走我的生活 (柳红) 为自己生活,谁也抢不走你什么;为别人而活,永远没有自我。 2003年以前,我应该是那种在别人眼里幸福的女人吧,丈夫是北大一个系的主任,儿子子尤聪颖可爱,那时的儿子虽然还未像后来那样出名,但在我们生活的圈子里,他早已是个小有名气的天才了。 那时的我,生活中只有丈夫和儿子。 2003年,子尤的父亲有了外遇,我的世界坍塌了。我拒绝离婚,直到有一天,子尤的父亲搬离这个家。 我们之间感情变化的每一步,子尤都看在眼里,儿子在那段时间给了我最大的精神支持,他劝我离婚,并对我说:“离婚并不是结束,也许对你来说,是另一个开始呢。”我们最终还是离了婚。 我努力使自己的心灵不被怨恨和自怜所俘虏,但在最初的时刻,那种内心的空洞真是无法收拾。很多个晚上,我坐在房间里,忘记了开灯,就那样呆呆地坐在黑暗里,脑子和心里,都是一片空白……最终带我走出困境的还是子尤。他说:“妈妈,你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每次看到你失魂落魄,不修边幅的样子,我都觉得很丢脸,我的妈妈应该是优雅的、坚强的、充实的。妈妈,你别让我失望吆。” 儿子的这番话让我惊醒。是的,即使失去了婚姻,我还有儿子,我是要做一个让儿子失望的妈妈,还是要做一个可以让儿子当榜样的妈妈?我必须选择后者。 我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和生活,开始把年轻时的爱好都拣回来:阅读和写作。每天晚上我和子尤各占书房的一角,各自捧着书入迷,看到精彩处,便大声读出来与对方分享。我开始着手撰写《吴敬琏传》,我没有想到,子尤会给我那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我们甚至计划以后母子二人一起合作一本书,书名就叫《我们俩》。 我也花时间在外表上,我会用蜂蜜和橄榄油给自己做面膜,也会给自己设计服装。我的改变让大家“惊艳”。同学们都说:“柳红,你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小10岁!” 离婚后,我曾经在北大校园里邂逅子尤的父亲和他新婚的妻子。面对他们,我发现自己心里已经没有任何怨恨。剩下的,只是一些关于过往的温暖记忆。这样真好,子尤的父亲曾经对我说,你真是一个丰富的人,我曾经以为已经完全认识了你,但是离婚后,你的表现又让我觉得,我其实并没有完全读懂你。 有一天早晨,我站在楼下的花园里,目送着子尤去上学,天空晴朗,花香阵阵,我突然由衷地产生一个念头,离婚真好呀,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发现自己在家庭和工作之外,还有这么大的可以供自己翩然起舞的天地;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拥有尝试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性,我不会拥有更丰富的生活历程;如果没有离婚,我不会知道自己面对挫折时,原来拥有这么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让我找回久违的自信。人生就是这样吧,不会总是坦途,但是每一个崎岖处,都会有坦途时无法遇见的美妙风景,所以,无论如何,应该感谢。 生活又重新向我展示它的美好,我甚至和子尤讨论起再婚的问题,我们一起拟定我的征婚启事,我说我一定要找一个爱你的人,如果他不爱我的儿子,再优秀的人我都不会考虑,子尤说:“你放心吧,我这么可爱的小孩,只会给你加分!”我们母子躺在床上笑做一团。 后来发生的事情,子尤的生病和去世,媒体报道了不少,子尤手术的时候,我和他开始思考死亡的意义,生活就是生死共舞,我们常常忽略最本质最宝贵的东西,比如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生命。 2006年10月.子尤去世,直到去世前不久,他一直妙语连珠。鲜花、歌声与诗歌装点了他的告别会,我穿着红色旗袍,在子尤的身边念诵着诗,对于生命,对于死亡,我不再刻意回避,是子尤帮我打破了这个禁忌。 子尤不在身边,我依然将生活安排得很好,尤其特别注意自己的健康,每天都去跑步,每个周末都去爬山,我也开始热心公益事业。 曾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缺的女人,后来我失去了婚姻,再后来我失去了儿子,在别人眼里,我或许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吧,只剩下了我自己。可是我发现,即使生活将我置于如此境地,我依然有能力让自己活得快乐而充实,而这种快乐和充实,来源于我的自我成长,来源于我的内心深处,所以它是有力量的,是长久的。对于未来的日子,我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无所畏J瞑,一种是享受每一天。 我想,天上的子尤看见妈妈如此这般地生活着,一定也会很快乐和欣慰吧。天上人间,我们母子会在不同的地方关照着对方,给彼此加油、鼓励。
曾经拥有的,渐渐失去(Z) 我静静的站在角落里,看着这个世界,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 每个人都步履匆匆的从我的身边走过,渐行渐远。 似乎所有的人都处于已经离开我,或者将要离开,以及正在离开…… 看着悄无声息离去的人群,我恐惧不安,异常失落。 突然看清自己是一个极其懦弱的人。 原来,我是害怕寂寞的。 原来,我是在乎这些人的。 无论是在好朋友的包围之中,还是在一个人的时候, 心里总像是有个很大的洞,空空的,什么都没有,好像永远都填不满。 总想说一些话给谁听,但很多时候似乎都只是在说给自己听。 也许是我要的太多了。 而我要的,是看不见的,无法衡量,无法捕捉,更无法留住。 一个什么都想要的人,最后多半是什么都得不到。 别人并不能给我,或者不能,或者不愿又回到了这个让我倍感孤独的城市,我的日子也回到从前的单调无味。 其实我并不希望这么孤单的活着, 我渴望温柔的疼爱, 我渴望被身边的人喜欢。 我拒绝被不能忍受的忽略陪伴着, 我更厌倦了那些人嘲笑我的自哀自怜, 甚至有很多时候,我分辨不清人心的真伪。 然而, 他们离去了,我却又这样的不情愿。 世界上的一切人或事都是容易被轻易遗忘的。 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没有什么是永远不能失去的。 曾经拥有的,我渐渐失去了; 曾经的人,渐渐离开了。 友情与爱情,也败给了伟大的时间。 我们离散在岁月的风里,最后,不见了踪影。 突然,我发现自己也在渐渐遗忘某些人,某些事,渐渐在远离一些人的生活。 安静的走近,安静的离开。 离开·遗忘我不怕遗忘,只是心里会遗憾, 然而,面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我们本就无力。 我想,我们都可以,空空的前行。
朋友之间的友情和距离(转) 朋友,需用心去经营,需有一定的艺术性。不是在讲教,而是有切身的体会。对一个朋友,且不论男女朋友,不能太过于重视,否则对方会觉得YA力很大,会被你的重视YA的喘不过气,但又不能过于疏忽,过于疏忽,可能就不会在有联系。有的朋友,你如果太重视他,会让他觉的交你这个朋友很累,就是因为你太重视他了,让他感到YA力,也会让自己过的很辛苦。无论是朋友之间,或是恋人之间,对对方的情感,肯定是无法对等的。总会有付出较多的一方,而往往是付出多的一方容易受到伤害。所以,现在很多时候在和朋友相处的时候,都会告JIE自己,要控制自己的付出,这样会让自己和朋友都不受伤害。所以我现在不会强求别人,要尽量不要给别人带来YA力。  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为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态度、处世方式、情趣爱好和性格特点,选择朋友也有各自的标准和条件。我交朋友的原则是追求心灵的沟通。我常想,人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友情,离不开互助,离不开关心,离不开支持。在朋友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时,如果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对方度过难关,战胜困难,要比赠送名贵礼品有用的多,也牢靠得多。既为朋友,就意味着相互承担着排忧解难、欢乐与共的义务。唯此,友谊才能持久常存。  朋友的相处伤害往往是无心的,帮助却是真心的,忘记那些无心的伤害;铭记那些对你真心帮助,你会发现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会有摩擦,我们也许会因这些摩擦而分开。但每当夜阑人静时,我们望向星空,总会看到过去的美好回忆。一些琐碎的回忆为我寂寞的心灵带来无限的震撼!就是这感觉,令我更明白朋友对我的重要!网络也是一样的,太近了关系会变的复杂,太远了,就失去了联系,不近不远刚刚好,只能感受到彼此的真诚与情谊。每一个人都有一方属于自己的乐土,朋友,当你心情沮丧的时候,当你灰心失望的时候,当你觉得好友渐渐淡漠的时候,请珍惜朋友真挚的友情,不管是在网络的友情还是现实生活中的,友谊如同空气如水,不要到失去的时候才痛感它的可贵。  我想永远拥有许多真心的朋友,但我深知这是不可能的。离散聚合,应顺其自然,不必勉强。属于我的朋友,会向我走来,不属于我的朋友,留也留不住,如果真到了一躬而别的时候,无须哀怨,更不能太计较太执著了,权且将人生悲凉灰颓的一面独自吞咽,再将亮丽壮美的品质展示给他人,用生命去体验人生就是。因为人活着不是为了痛苦,人生乐在心相知。  每份淡漠下面也都隐藏着很深的寂寞和渴望。每个人都有自己挣扎的痛苦与心路历程,默契不过是因理解自己而彼此理解,只有和谐才是身心疲惫时依然不泯的微笑。互相的惦念,互相的牵挂,与互相的爱护便是人世间最最难得的情感抚慰,是朋友之间最难割舍的真情。好友之间所以能长期共存,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心灵间的相互依存与默契,唯此孤独的人生才变得丰富而深刻。能够拥有一位好友,一位至交,便拥有了一生的情感需求,好友如衣食,如日月,如自已的影子,最最孤独时,无论相隔千里万里,好友都会如期而至,那时即便是默默相对,不说一句话,感受也是雨露的滋润,心静如镜,心境如云。  珍惜身边的每一份友情,无论它是不是已经过去,无论它会不会有将来。也许不会天长地久,也许会淡忘,也许会疏远,但却从来都不应该遗忘。它是一粒种子,珍惜了,就会在你的心里萌芽,抽叶,开花,直至结果。而那种绽放时的清香也将伴你前行一生一世……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台湾)蒋醺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来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   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点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   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意,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所以苏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请不要轻易说再见,可以吗? 昨晚潜水到70吧,看见一位网友在道别,今早又看见云海说要离开,想起前段时间,与一好友聊天时,也曾说过不想再在网络里沉沦. 为什么要离开?或许是失望吧,或许是自己的感情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让自己感到失落与伤心,只想一走了之来摆脱自己的失意吧,可失意无处不在,你走了,难道你就真的解脱了吗? 一直以来,我自认自己是个很重感情的人,在网络了认识了你们,我常常感怀,认识你们真好,你们已经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我们不曾相见,我们没有利益的纠缠与纷争,联系我们的不过是跟看不见的网线,当真的有一天,你我掐断了这跟线,也就消失在彼此的世界里,无声无息,无影无踪,或许在某年的某天,我们在异乡的街头相遇,仍然是陌生的擦肩人,也不会想到我们曾经在一个贴吧里彼此温暖过…… 前两天,影子对我说,不要跟白开水太多的压力,我感到很不好意思,在这,我对小白说句:对不起.我和影子,妖妖,小白,蓝衫,云海,还有在座的每个人,都把这个因风飞翔小吧当做了自己的小家,更是希望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也能把这个小吧当做自己的小家,无需你做什么,只要你来到这里,只要你能从心底露出点微笑,当你感觉你是平静的,温暖的,就可以了. 你的心情不好了,你消失几天,或潜水,看着我们仍在这个家里等着你,回想着,我们也曾一起欢笑过,也挺不错的,但,请不要再轻易说再见,可以吗?请不要再轻易说离开,可以吗?你离开的是网络,可我相信,你离不开的是我们毫无利益的真情.只要你记得,常回家看看,让我们知道,你还好,让我们在这个冰冷的世界里,仍然可以相互温暖.、
做一个有家的人 (转) 有一句老土话叫“幸福就是幸福感”,想表达的意思是,感觉很重要。  其实家也是讲感觉的地方。比如,不会烫嘴的陶瓷勺子有家的感觉,一次性筷子就没有,因为家是一个充满呵护的地方;插在汽水瓶子里的野雏菊有家的感觉,摆在景德镇大红釉瓶里的塑料花就没有,因为家是一个没有伪装的地方;进门换上软拖鞋的家有家的感觉,但不换上软拖鞋就不能进的家就没有,因为家是一个让你放松而不是让你感到束缚的地方。  家的感觉也是一种很特殊的感觉。  办公桌上摆一张孩子的照片,那么办公室里也有了家的感觉;出差在外的夜晚就给爱人发一个短信“我睡了”,那么酒店的床也有了家的感觉。  小时候的事情记得的不多,但现在每次出门,当年父母在耳边的唠叨仍旧清晰可闻。记得母亲总是怕我不系好鞋带就向外面疯跑,“急什么呀,别跟没家的孩子似的。”鞋带系不好会让人少一种家的感觉,而一个人看上去没有家是最可怜的。  所以,每次先生出门,我要帮他扶正领带;孩子上学,我要在门口向他道别;我自己出差,也要带上平时用的洗发水而不是去买一个陌生品牌的小包装。对人对己,都要尽职,把家的感觉传到位。  有一次,春节的前一天,忽然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她说:“我在马来西亚,我们的航班延误了,明天可能要晚一点回去。”  我知道,这个朋友是朋友中最快乐的一个,春节不打算回家探父母,也没有男友,所以可以利用这个长假满世界地走,不像我们,似乎为了一顿年夜饭就哪都去不了。  我拿着话筒微微地笑,我说:“真的啊,别着急。”  她在电话的那一端叹气:“我是最不着急的一个,航班延误,包括导游,每个人都在打电话,但我不知道把这个电话打给谁,没有人等我回去。”  尽管没有任何准备,我还是飞快地说:“等着呢,不是说好了到我这儿吃饭嘛。”  我感觉得到她在远方默默地笑了,并且能够和其他人一起幸福地着急了。  那一刻我才知道,有人等或者等人,都是家的感觉,这样的感觉自己有,同时又能给别人,也是一件幸福的事。
寻你,然后不见(文:许冬林) 读书读到一段旧事。 说的是晋朝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儿子王微之,在一个雪夜,忽来兴致,竟从山阴家中出发,披蓑泛舟过刻溪,去寻访好友戴安道。待至戴家门口,却转身吩咐回舟而归,不敲门,不会友。人问其故,答: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我又何必见安道呢? 有时想,若安道那夜,在那一个美好的雪夜里,燃一支烛,置一副棋,开了门,有心无心地等一个有兴致的友人,那么会是怎样的一幕情景呢?是把酒,言欢,吟诗作文,然后抵足而眠?终归只是我庸常的痴想罢了。这寻友,但不求一见的一桩逸事,实在是够洒脱豁达的。回去,好一片白茫茫的辽阔山河啊,雪迎雪送,尽兴则已。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是等人不至的自在悠闲,在古人伶仃的身影里,不见也总是别有一种境界。 想起自己的一桩旧事。那年冬天,我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踏上那座长长的桥,想去寻找心里的那个人,想和他在桥上相遇。我裹着些紫色的长丝巾,丝巾的一遮住了我长长的发和冰冷的大半张脸,另一头在风里高高低低婀娜地飘扬。我想,那个人是知道我偏爱紫色的,他若看见风里的一片紫色的云朵飘过,就该知道那是我啊。哪怕,只是看见了我的背影。 我一个人走完那座长桥,然后一个人回来。桥上的石柱,摸上去是寒的,桥下的芦苇敷了层白霜,也是寒的。最终,我还是寂然地回来,不肯寻找到他的面前。我想寻找了就够了,能遇则好,我是不强求一见的。我的内心,我的时光,已经是丰盈的了。 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和自己邂逅,能和自己相识久处交心的人,都是和自己灵魂相近或某些地方相似的人。红尘是拥挤的,又是寂寞的,目光自千万人的头顶掠过,难能寻着一根值得栖落的寒枝。能有一个人,让自己想起,让自己人去寻找他,已足够幸运。能有一个人,让自己隔着岁月经年,在泛黄的纸间寻找他的字迹,在午夜寻找他当年的笑脸,已经足够美好。未见的那一点遗憾,就当是清茶的那一缕苦香。 千百年前王微之的那个雪夜,千百年后的我的红尘,因为有过不在乎一见的一寻,都变得美妙,芳醇。寻你,但不见,像寻找秋天的人,脚步已经踏上了洒满阳光的落叶,已经周身是秋的浓香、秋的声息。 寻你,纵然不见,我的人生已经大尽兴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