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hdown
hchdown
欲言又止😩经常看到有人不保留版权的情况下剽窃我的知识,还能发表到自然杂志。。。我去年买了个表啊
关注数: 7
粉丝数: 154
发帖数: 18,098
关注贴吧数: 10
【公告】发帖必看,不然会被删帖 高能物理是当代物理学发展的前沿学科(虽然现在有些没落),所以大家发言尽量言辞精确,请勿恶意灌水。 为了规范发帖,并方便大家的查阅,所以规定必须按照发帖规范格式进行发帖。否则被删帖和封禁不再做额外解释。请不要以手机等理由提出格式问题,手机可以想办法复制一下。相信大家的手机不会连复制都不可以吧?如果真不能复制请让管理或者他人代发贴!☞ 一,发帖规范:1. 自己提出的一些假说请在开头加上 【假说】2. 如果是对疑难知识点的一些假设则在开头加上 【猜想】3. 如果提出讨论话题需要在开头加上 【讨论热点】4. 转贴请加上 【转】5. 求助请加上 【求助】6. 个人论文 【论文】7. 以上都不属于的请加上 【杂谈】☞ 二,关于删贴和封禁原则:1. 发布带有挑衅性、侮辱他人的帖子 【删帖并封禁1-10天】2. 发布政治讨论帖,国家利益等敏感问题 【删帖并封禁10天】3. 发布广告,灌水的帖子 【删帖】4. 严重违反《百度贴吧协议》 【删帖并拉入黑名单】5. 发帖格式不符合规定的帖子。发帖格式请见三。 【删帖】6. 请勿回复发帖格式不符的帖子。即请勿顶格式错误的帖子。 【删帖并封禁1-10天】☞ 三,关于申请精品贴:1. 有一定的见解性的帖子2. 有新异的想法的贴子3. 比较规范的讨论热点话题☞ 四,发帖要求: 除了上述发帖规范中的3,4,5,7以外的帖子,都必须要给出严谨的推论。如果能做到自圆其说,就可以申请加精。论文需要给出出处,如果不能给出,请给出详细的推理过程!☞ 五,吧务团队的职责:1.多参与话题讨论,积极参与吧内发展建设2.维护吧内秩序,处理违反《百度贴吧协议》以及本吧吧规的事务3.正确引导吧友提出的问题,引导正常发贴取向
欢迎大家踊跃参与 虽然不太好发帖,但是要努力
高能物理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也许以后可能会合并 希望能和粒子物理合并呀
应该没有人关注到这个贴吧 我感觉没落了,需要努力
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 似是而非的答案
什么叫高能物理? 老掉牙的称呼,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坚持?
每日打卡贴 这里打卡
每日打卡贴 这里打卡
【杂谈】平行世界存在么? 来吧各位,谈谈人生
【杂谈】存在平行世界么? 一楼留着
粒子物理吧吧主竞选:NO.0001号候选人
【杂谈】手持式高能离子武器 我先挖个坑,明天来继续
有异议的憋住别说 有异议的憋住别说
应该没有人有异议吧? 应该没有人有异议吧?
要发有质量还的符合本吧特性的帖子好难呀 要发有质量还的符合本吧特性的帖子好难呀
【杂谈】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个世界远远高于我们的想象。
【杂谈】恒星无故消失与地外文明无关 天文学家发现至少一百颗恒星无故消失,或与地外文明有关 文章地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bd.baidu.com%2Fnewspage%2Fdata%2Flandingsuper%3Fnid%3Dnews_10247358060721529516&urlrefer=51f9840723b63f3cc77b2d4091495ba1】 emmm如果我们按照卡尔达舍夫等级来划分具有消耗掉恒星能力的文明,那起码是二级文明。 但是二级文明消耗恒星肯定不会是自己生存的星系,只会选择周边星系。 这种孤立的恒星消失,不应该是高级文明的行为。原因略🔥。 所以这篇文章提到的团体给的猜想是错误的。 欢迎👏👏大佬来推翻我
【杂谈】量子力学真的正确么? 今天翻看百度推送的新闻,看到了一篇文章介绍【量子透镜】,好奇之下点进去看了个究竟。这是文章的原文地址: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bd.baidu.com%2Fnewspage%2Fdata%2Flandingsuper%3Fcontext%3D%257B%2522nid%2522%253A%2522news_9605441448325972199%2522%257D%26n_type%3D0%26p_from%3D1&urlrefer=e27d7f2f04b872da2b79151d614bcb3a 简单的瞄了一遍,发现了一句话让我感到了震惊【最终,他们成功将纳米超表面应用在量子光学信息领域,实现了对量子态多个投影的同时成像,稳健地重构出多光子偏振编码态的振幅、相位、相干性和纠缠度等】 我们知道量子力学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定理,叫测不准原则。该定理规定了量子是不能同时测得多个态的,死猫活猫就是这个定理的比喻说法。还有之前吵得沸沸扬扬的波粒二象性的干涉性问题也是为了说明测不准原则。但是这篇文章给的介绍,量子透镜,【对量子态多个投影的同时成像】。大家可想而知,如果不是作者的口误,那岂不是直接证明量子力学的测不准是错误的? 在整个篇幅里面介绍最多的也就是该透镜能测量量子的各种态,而且还是同时。这是不是直接打了上帝一巴掌呢? 其实仔细看设计图第一层,可以发现,它可以同时对一组光进行不同相位的成像,并非同一量子。但是看整体多层设计和介绍说的,貌似是可以对同一量子进行多个投射。 咱们拭目以待吧。我也就呵呵一下。
【杂谈】祭奠敬爱的霍金老师 有些事,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说。 我想,爱因斯坦大师一定很累。 敬爱的霍金老师也坚持的很辛苦。 我们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应该学会长大和努力。
【杂谈】祭奠敬爱的霍金老师 有些事,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说。 我想,爱因斯坦大师一定很累。 敬爱的霍金老师也坚持的很辛苦。 我们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应该学会长大和努力。
【杂谈】祭奠敬爱的霍金老师 有些事,不是不知道,而是不能说。 我想,爱因斯坦大师一定很累。 敬爱的霍金老师也坚持的很辛苦。 我们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孩子,应该学会长大和努力。
【杂谈】人类错过了一次和外星文明沟通的机会 NASA介绍,’Oumuamua在9月9日环绕太阳,10月14日离地球最近,目前它已离地球约2亿千米,并慢慢远离地球。 Oumuamua有啥特别的呢?不过是一个小行星。直径约400米,长度可能达到直径的约10倍。【它先是以几乎垂直于太阳系各行星轨道平面的角度,以每秒25.5公里的高速向太阳系靠近。随后,在水星轨道范围内穿过太阳系行星轨道平面。再然后,本逐渐远离太阳系的它突然急转弯,掉头向上,穿回太阳系行星轨道平面之上。不仅如此,随着它每7.3小时自转一周,亮度也经历了最大相差10倍的变化。太阳系内已知小行星或彗星的亮度变化幅度都没有如此巨大。科学家表示,目前,这颗小行星距离地球约2亿公里,正以相对太阳每秒38.3公里的速度飞行,预计将在2018年5月穿过木星轨道,2019年1月穿出土星轨道,朝着飞马座方向前进,最终将远离太阳系而去。】 一般人估计不会有异议,但是你们考虑下小行星的成因,你们会发现【无论是自然形成,还是爆炸形成,还是其他引力或者别的因素,都不可能形成条状物体。】而且经历这么遥远的旅行,不太可能保持这种形态。除非是一艘飞船,而且还是一艘在运作的飞船。所以它并非是自然形成,而且还是活的。表面看到的可能只是一种伪装。相信未来它会加速离开这里。因为它是飞船。
【杂谈】天使粒子不一定是天使 能找到天使粒子,会推动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是好事,能加快人类的计算机的进化 但是天使粒子真的就是正反于一身的么? 就连一直认为是不可分的光子都能找到破绽,那么天使粒子自然也是存在差异的. 这里留下一个悬念: 到底是什么让量子产生了纠缠?
【杂谈】量子纠缠告诉了我们什么? 先不去考虑量子纠缠是否存在,既然有人在使用,那就姑且是存在的.我们只需要假设它是正确的. 其实由这一点,我们可以知道,量子既然存在纠缠,那必然存在差异,那么他们必然是可以再分的.所以我们得到了一个可怕的结论: 光子不是最小单元
【杂谈】黑洞竟然可以消化不良 姑且不管是否真实,我们只需要以此为依据.废话不多说,我就说我的观点了: 黑洞不是黑色的,而且有体积限制,可不是一个点.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引力并非是无限远的!
最近吧里太冷清 大家踊跃发言,质量好的可以申请加精
【改进】原子弹的设计 各位献丑咯,这个设计是我20年前的设计。转载请保留版权,谢谢哟,二楼放正文 抛砖引玉一下。
【设计】新式原子弹[改进技术] 今天和小徒弟聊到了核技术,一时的开心,就说出了自己20年前对原子弹的设计原理。 我们市面上所能收集到的设计图,其实都是加工以后,流出来的误导人的设计。当然也许我是把他们想的太聪明了,可能就是真的。但是我所给出的,是改进版的设计。 众所周知,原子弹设计最复杂的莫过于铀钚的量了。早起的原子弹就只有铀,原因自己脑补。 实际上,达到这个量除了现在公开的方式以外,还有很特别的一种方式,管状组合方式。 原子弹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大规模,一种是小规模。大规模的是无数个小规模的组合罢了。所以我只讲小规模的就行了。 小规模的设计可以设计成条形燃料。这样有利于装料。我只画个简图,图片二楼稍后给,着急的可以去我空间看( ˘•ω•˘ )。反正懂得人一看就明白。 中子源放在铅盒内部,这样可以防止提前触发。管状体都是中子反射材料做成,内部加高强度合金,可以给足内部的反应环境。 简单介绍下: 紫色:铅块。黄色:中子源。红色:铀或钚或铀钚组合【下面有介绍组合方式】。绿色:压力活塞。箭头受力方向。其他为刚体。线条内表面为中子反射层 还有一种是比较特殊的方式,铀和钚混合的。当然如何混合,大家可以脑补一下。我这里有一种很方便的分配方式,就是把铀和钚分别加工成小方块,然后按照一定的形状和比例进行组合,然后烧结,这样可以达到最大化链式反应。其他周边技术自行脑补吧。
【论文】揭秘超导体本质-电子对之谎言 揭秘超导体本质-电子对之谎言 转自【高能物理】吧😄 ^ω^ 内容摘要 从经典电磁理论开始介绍,揭秘超导体本质。让纯净的电能源给人类带来一个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超导;电场;磁场;媒介子;电子;光子;场;大统一;晶格;非线性 多少年来,人们对超导的理解只是低温降低了原子的振动,进而减少对电子的阻碍作用,从而形成电子对。真是这样的结论么?当然,这里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 1,起因-非线性晶体。 非线性晶体有一种很特别的现象,各相异性我就不说了,各相异性很简单大家也能理解。但是激光经过的时候,就会产生奇特的现象,激光可以自聚集成为一条细线,或者改变激光原有的波长。对于这个现象,是否有人去怀疑过?是否深思过?当然,这不是本论文重点阐述的问题,我只是拿来引用以下,因为这个现象,原本只是简单的受激辐射罢了,然而自聚焦让我产生了怀疑,真的只是单纯的受激辐射么?当然,本文只针对电子做阐述,所以我提到了晶格。 2,思考-电磁场理论 我先理一理经典电磁理论的一些误区。 2.1,电磁不分家 通常,我们会把电场和磁场放在一起讨论,认为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实则不然。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大统一的来临即将成为现实,那么,让我先用【场】来表达这个大统一吧。 2.2,电生磁还是磁生电 对于电场和磁场,我们会遇到一个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在这里,我选择了电场。 拿单个电子来说,静止的电子只有电场,对于电场的本质,现行物理的解释是光子。我们在实验中可以发现,静止的电场是不会有磁场的。有人会问,那么线圈可以产生磁呀,你可曾知道导线的中的电子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才可以生磁。当然反过来磁场也可以生电,这里暂且不解释,后面有本质解释。 2.3,磁场的本质 对于一个静止的电子,它的世界是“和谐”的,它周围的电场是均匀的。然而,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绝对的静止,所以电子周围的场肯定会随着电子的移动而变化。对于电子本身而言,它会不断的和周围的介子发生作用,随着电子的移动,这个场也发生着“不和谐”的变化。然而此时场的“不和谐”的势能变化,在这里,我把这个【势能变化】叫做磁。 对于磁场,我们发现它总是共生的两极,为什么会共生呢?上面的解释已经给了答案,就是因为磁来源于电场的变化,变化肯定就会有“高低”之分。电子的移动而导致场的不均衡需要弥补,否则电子会因为不断的遗失介子而泯灭,这进进出出的变化,就造就了磁场的两级共生。霍金老师当年对黑洞的霍金辐射的解释得出黑洞最终会泯灭,然而实际上黑洞会不断的补充物质,以抵消霍金辐射带来的损失。这里也给出了磁单极粒子的本质问题:它不存在,因为它是电场的作用结果;它存在,它就是电场的媒介子。 现在,大家可以很简单的去理解什么是电场,什么是磁场了吧。顺便一提磁场生电场的方式,就是这个【势能变化】驱动电子的移动,因为场的作用是相互的。 3,深思-碳的多态 同样是碳,一个是黑黝黝的易碎的石墨,一个是璀璨剔透的坚硬无比的金刚石,这种天壤之别,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当然科学家早就帮我们解开了谜底,就是晶格问题。金刚石的完美,来源于晶格的稳定性。然而石墨的导电性,给了我更多的启发。为什么晶格的不同,会带来如此大的差异?当然本文中,我只阐述跟电子相关部分。石墨的导电性源自于它的层状结构。这里,石墨为超导埋下一个伏笔。 4,发现-超导物质的共性 4.1 汞的神奇 当然,镓和铯也是,但是他们都有“某些”共性的。汞是常温液态金属,没有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么?为啥它如此之重,却是液态?能级问题,这是我的解释。然而,它为什么会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超导物质?这也是它的特殊性。能在常温下面,把自己孤立出来,让电子自由的运动,而成为液态的,可想而知它是如何的“懒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它的电子过于丰富,以至于丢掉一两个无所谓。低温,让它变得更懒。所以超导因此而生。 4.2 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相对单晶来说,具有更低的熔点,同样,也具有更高的超导温度,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合成材料可以提供更完美的晶格来让超导实现。低温,只不过是为了稳定晶格。 5,结论-超导的本质 现在,超导的本质也就浮出了水面。超导,也就是让晶格能稳定的提供一条对电子来说是零阻力的通道,低温只不过是为了稳定晶格,并非是让原子不振动。如果我们可以设计出一条晶格,可以让到电子在其中不受任何的力,那么这个晶格已经为电子开通了一条畅通无比的路了,而这个材料也就具有了超导性质。 既然标题写了电子对之谎言,我也应该对标题负责一下:对于一个彼此间相互排斥的电子,是如何纠缠成为一对孪生兄弟,而且可以更加顺畅的在原子之间畅游?你想得通么?我想不通。 6,制造-人工打造理想的超导体 现在的科学家正在努力尝试,利用各种组合,来获得高温超导材料,也许他们被所谓的电子对理论所迷惑,导致了无法跨越这个错误。让我们来真正自由制造超导材料。这里,我给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围绕型晶格,一种是牵引型晶格。在中国的唯一的一座磁悬浮上使用的就是牵引型晶格产品。无论哪一种超导材料,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质的飞越。 6.1,围绕型晶格隧道超导体 一般的单晶体都是围绕型晶格超导体,这里我画一个简单的草图,让你们更加容易理解。【图片】【图片】6.2,牵引型晶格隧道超导体【图片】这也是石墨导电的原因。 7,延伸-材料科技的新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相信很多人对于材料结构的的理解更上一层。无论是分子化学还是材料力学,找准方向,一定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用盲目做实验。晶格,就是你想得到的东西,以此为出发点,让我们翻开人类的新一页。比如反渗透,比如光解水等等,如何设计,看你的本事了。 8,感叹-版权问题 在这篇简短的论文之中,蕴含了量子力学的真谛,但我并不想指明在哪里,我相信聪明的人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请保本人的版权信息,您的尊重是对我的肯定。 希望科学家能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制造出您想要的常温超导材料,朝我说的两种晶格方向靠拢,一定会成功的。也请保留本人版权,您的成功,是您对世界的贡献,也是我对我自己的肯定。 这是我五年前的结论,五年了,不想压在心里。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一个说话不会被尊重的世界,这是我第二次揭秘真相,也是我最后一次。 最后,感谢党和国家给予我安定祥和的社会和家庭。
【论文】揭秘超导体本质-电子对之谎言 揭秘超导体本质-电子对之谎言 黄超 2015 上海 内容摘要 从经典电磁理论开始介绍,揭秘超导体本质。让纯净的电能源给人类带来一个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超导;电场;磁场;媒介子;电子;光子;场;大统一;晶格;非线性 多少年来,人们对超导的理解只是低温降低了原子的振动,进而减少对电子的阻碍作用,从而形成电子对。真是这样的结论么?当然,这里有对的地方也有错的地方。 1,起因-非线性晶体。 非线性晶体有一种很特别的现象,各相异性我就不说了,各相异性很简单大家也能理解。但是激光经过的时候,就会产生奇特的现象,激光可以自聚集成为一条细线,或者改变激光原有的波长。对于这个现象,是否有人去怀疑过?是否深思过?当然,这不是本论文重点阐述的问题,我只是拿来引用以下,因为这个现象,原本只是简单的受激辐射罢了,然而自聚焦让我产生了怀疑,真的只是单纯的受激辐射么?当然,本文只针对电子做阐述,所以我提到了晶格。 2,思考-电磁场理论 我先理一理经典电磁理论的一些误区。 2.1,电磁不分家 通常,我们会把电场和磁场放在一起讨论,认为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实则不然。科技发展到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大统一的来临即将成为现实,那么,让我先用【场】来表达这个大统一吧。 2.2,电生磁还是磁生电 对于电场和磁场,我们会遇到一个先有鸡还是蛋的问题。在这里,我选择了电场。 拿单个电子来说,静止的电子只有电场,对于电场的本质,现行物理的解释是光子。我们在实验中可以发现,静止的电场是不会有磁场的。有人会问,那么线圈可以产生磁呀,你可曾知道导线的中的电子是运动的。这说明:运动,才可以生磁。当然反过来磁场也可以生电,这里暂且不解释,后面有本质解释。 2.3,磁场的本质 对于一个静止的电子,它的世界是“和谐”的,它周围的电场是均匀的。然而,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绝对的静止,所以电子周围的场肯定会随着电子的移动而变化。对于电子本身而言,它会不断的和周围的介子发生作用,随着电子的移动,这个场也发生着“不和谐”的变化。然而此时场的“不和谐”的势能变化,在这里,我把这个【势能变化】叫做磁。 对于磁场,我们发现它总是共生的两极,为什么会共生呢?上面的解释已经给了答案,就是因为磁来源于电场的变化,变化肯定就会有“高低”之分。电子的移动而导致场的不均衡需要弥补,否则电子会因为不断的遗失介子而泯灭,这进进出出的变化,就造就了磁场的两级共生。霍金老师当年对黑洞的霍金辐射的解释得出黑洞最终会泯灭,然而实际上黑洞会不断的补充物质,以抵消霍金辐射带来的损失。这里也给出了磁单极粒子的本质问题:它不存在,因为它是电场的作用结果;它存在,它就是电场的媒介子。 现在,大家可以很简单的去理解什么是电场,什么是磁场了吧。顺便一提磁场生电场的方式,就是这个【势能变化】驱动电子的移动,因为场的作用是相互的。 3,深思-碳的多态 同样是碳,一个是黑黝黝的易碎的石墨,一个是璀璨剔透的坚硬无比的金刚石,这种天壤之别,相信大家都很好奇。当然科学家早就帮我们解开了谜底,就是晶格问题。金刚石的完美,来源于晶格的稳定性。然而石墨的导电性,给了我更多的启发。为什么晶格的不同,会带来如此大的差异?当然本文中,我只阐述跟电子相关部分。石墨的导电性源自于它的层状结构。这里,石墨为超导埋下一个伏笔。 4,发现-超导物质的共性 4.1 汞的神奇 当然,镓和铯也是,但是他们都有“某些”共性的。汞是常温液态金属,没有人会去考虑这个问题么?为啥它如此之重,却是液态?能级问题,这是我的解释。然而,它为什么会成为人类史上第一个超导物质?这也是它的特殊性。能在常温下面,把自己孤立出来,让电子自由的运动,而成为液态的,可想而知它是如何的“懒惰”,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它的电子过于丰富,以至于丢掉一两个无所谓。低温,让它变得更懒。所以超导因此而生。 4.2 合成材料 合成材料相对单晶来说,具有更低的熔点,同样,也具有更高的超导温度,这是为什么呢?答案显而易见,因为合成材料可以提供更完美的晶格来让超导实现。低温,只不过是为了稳定晶格。 5,结论-超导的本质 现在,超导的本质也就浮出了水面。超导,也就是让晶格能稳定的提供一条对电子来说是零阻力的通道,低温只不过是为了稳定晶格,并非是让原子不振动。如果我们可以设计出一条晶格,可以让到电子在其中不受任何的力,那么这个晶格已经为电子开通了一条畅通无比的路了,而这个材料也就具有了超导性质。 既然标题写了电子对之谎言,我也应该对标题负责一下:对于一个彼此间相互排斥的电子,是如何纠缠成为一对孪生兄弟,而且可以更加顺畅的在原子之间畅游?你想得通么?我想不通。 6,制造-人工打造理想的超导体 现在的科学家正在努力尝试,利用各种组合,来获得高温超导材料,也许他们被所谓的电子对理论所迷惑,导致了无法跨越这个错误。让我们来真正自由制造超导材料。这里,我给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围绕型晶格,一种是牵引型晶格。在中国的唯一的一座磁悬浮上使用的就是牵引型晶格产品。无论哪一种超导材料,都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质的飞越。 6.1,围绕型晶格隧道超导体 一般的单晶体都是围绕型晶格超导体,这里我画一个简单的草图,让你们更加容易理解。6.2,牵引型晶格隧道超导体这也是石墨导电的原因。 7,延伸-材料科技的新发展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相信很多人对于材料结构的的理解更上一层。无论是分子化学还是材料力学,找准方向,一定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用盲目做实验。晶格,就是你想得到的东西,以此为出发点,让我们翻开人类的新一页。比如反渗透,比如光解水等等,如何设计,看你的本事了。 8,感叹-版权问题 在这篇简短的论文之中,蕴含了量子力学的真谛,但我并不想指明在哪里,我相信聪明的人一定能从中找到答案。请保本人的版权信息,您的尊重是对我的肯定。 希望科学家能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制造出您想要的常温超导材料,朝我说的两种晶格方向靠拢,一定会成功的。也请保留本人版权,您的成功,是您对世界的贡献,也是我对我自己的肯定。 这是我五年前的结论,五年了,不想压在心里。在这个充满谎言的世界,一个说话不会被尊重的世界,这是我第二次揭秘真相,也是我最后一次。 最后,感谢党和国家给予我安定祥和的社会和家庭。
【杂谈】电和磁的关系 其实,我早就想说这个问题了,只不过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压着没说.今天在群里有个朋友问我,我回答了他,既然,回答了他,那么我也应该可以公布出来,让大家都知道真相. 曾经我也讲述过,只不过用了一个比喻来描述他们的联系. 这里直接贴出聊天记录,供大家参考,聊天截图见2楼
【猜想】宇宙的起源 宇宙,起源于某一个未知的骚动。让一个平静的世界产生了变化。 从大爆炸到今天,到未来,到最后宇宙的死亡。然后宇宙会进入时光倒流阶段,慢慢的回到大爆炸之前,最后再次经历大爆炸,周而复始。
【杂谈】不要高估了出书的作者 今天在群里帮一个群友解答问题的时候发现,很多出书的作者并不是本人。就算是本人,也会有笔误的时候。所以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自己严谨点。我们应该像这位同学一样,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然,生活中就算了,所以叫做杂谈。 问题详见2楼,解答在3楼
【杂谈】黑洞无法保存信息 据报道,黑洞可以完整保存进入黑洞的信息,据说霍金老师也这么认为。 我个人认为,如果黑洞是一个孔的话,以上结论都正确,否则黑洞只是一个粉碎机而已。 打个通俗的比喻,荧幕会保留整部电影的信息么?我们吃一头猪,是不是身体就是猪身了? 原报道地址见二楼
【杂谈】美舰载激光武器 缺点: 1,存在使用误差,机动性不好。 2,不能连续使用。 原因略 优点: 略
【BUG反馈】10-30丨为什么不容许发起投票? 提示我没关注,是什么原因呢?我明明关注了的 问题截图如下:
【吧务】删帖回收站 如果有问题,可以来这里找到答案
点草编译器开发大神,去你妈的大神。 同样一句话,做人不舒服做狗,恭喜你的智商降低到了疯狗的位置。 @怪兽大战魔人 呵呵呵本来我是打算向你道歉为啥先让你滚的。可惜啊,自己做了狗,那就没必要道歉,一个狗用得着么? 先上图,先看看狗是如何点草我的....呵呵呵
点草逗比sleepwalking @sleepwalking 做人不舒服做狗对不?呵呵呵呵 来来来,让大神点草你,中学生么?我本来不鄙视学历,可惜你这种行为让我必须点草。 浪费大神我陪老婆的时间,你他妈还真赚了!别说为啥不回你,那么多狗冲在前面,大爷我得先处理跑在最前面的狗。 先上图分配到cpu上两组就相邻这个我省略了词语,为了不给逗比一丁点有用的信息我打算不补充实际含义。 因为被狗愚弄了,反过来教狗如何做事,那不是在找抽么? 我只需要解释下逗比的汇编内容含义。表示下逗比的代码不过尔尔,需不需要优化干我鸟事? sse可以读8字节,我当初做灰度的时候考虑效率所以每次读的都是16个,呵呵呵。 "movlps Real, %%xmm0\n" 0 0 r0 r1 "movlps Imag, %%xmm1\n" 0 0 i0 i1 "movaps %%xmm1, %%xmm2\n" "shufps $0b01010101, %%xmm0, %%xmm1\n" r0 r0 i0 i0 "shufps $0b00000000, %%xmm0, %%xmm2\n" r1 r1 i1 i1 "movaps %%xmm1, %%xmm4\n" "mulps %%xmm7, %%xmm4\n" 相乘?估计是第二段的代码呵呵呵呵,见下 "addps %%xmm6, %%xmm2\n" r0+r1,i0+i1 "movhps %%xmm2, Real\n" "movlps %%xmm2, Imag\n" 小狗你删掉自己的汇编代码是为了保密还是为了显摆自己的代码少?效率高?怕我吐槽?这破烂玩意到底如何我就不说了,呵呵呵呵,何必教会咬过自己的狗呢? 2. Re_0 = *(Real + 0); Re_1 = *(Real + 1); Re_2 = *(Real + 2); Re_3 = *(Real + 3); Im_0 = *(Imag + 0); Im_1 = *(Imag + 1); Im_2 = *(Imag + 2); Im_3 = *(Imag + 3); *(Real + 0) = Re_0 + Re_1 + Re_2 + Re_3; *(Real + 1) = Re_0 - Re_1 + Im_2 - Im_3; *(Real + 2) = Re_0 + Re_1 - Re_2 - Re_3; *(Real + 3) = Re_0 - Re_1 - Im_2 + Im_3; *(Imag + 0) = Im_0 + Im_1 + Im_2 + Im_3; *(Imag + 1) = Im_0 - Im_1 - Re_2 + Re_3; *(Imag + 2) = Im_0 + Im_1 - Im_2 - Im_3; *(Imag + 3) = Im_0 - Im_1 + Re_2 - Re_3;
【假说】电场磁场 其实电场和磁场本源,他们只不过是同一场的不同表现形式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解释,一个棍子在水里上下运动,产生的场是电场,棍子转动产生的漩涡是磁场 希望这个通俗的比喻可以让大家明白他们之间的关系 请保留版权,谢谢!
【假说】光子的本质 突发奇想,觉得光子其实并不存在,它只不过是电场的震荡,比如电子的震荡造成的波的传递,而光子也许就是电场传递的媒介子的震动物理形态。 至于光子的直线传播和能量的密集性可以根据波的波长和相干性来解释。 至于光电效应以及各种光子的粒子特性可以由场的相关理论来加以诠释。简单解释可以说是场的作用 受激辐射解释还没想到确切的解释。这个应该跟原子的价有关。简单可以说原子的电场共振频率有关 以上只是个人假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加以细化,请保留版权信息,谢谢!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可能要改写很多物理框架了
【转】一种很有趣的磁场实验 作者用特殊的碗状磁体来做一些有趣实验,并以此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 各位可以看看
【杂谈】相对论的真伪 虽然我个人一直在怀疑相对论的真实性,但是就目前所接触的来理解相对论,算是正确的.它是建立在相对的基础上,就连光速不变这句话,我想爱因斯坦当时的意思是相对于现在的空间而言,并不是相对于所有空间而言.所以怀疑归怀疑,还是要尊重一下别人的成果. 所以摆在我们面前最重要的就是对空间的认识.相对论,也许只不过是空间属性的物理表现形式罢了
【杂谈】关于机械枪炮的瞄准系统的精度改进方案 也许现在的瞄准系统已经具备,但未公布 方案1 1,惯性陀螺仪,用来测量当前船体的波动性,并且记录到计算机,根据模拟推算到下一时刻的波动情况 2,对于目标根据当前风速和航行还有空气中弹体常规阻力方程进行模拟[也可以使用经验公式],计算到下一时刻的瞄准角度和发射时间[当然超远程就不行了,估计风速会影响很大] 3,根据1获得的波动进行校正2,获得最佳的角度和发射时间,并实时改变角度和发射时间 4,在选择发射以后,计算机在一个波动周期内自动选择时间和角度进行发射. 方案2 1,同上 2,给武器底座加上可调缓冲器,根据1的结果调整缓冲力度 3,由人进行瞄准和控制 难度1大于2 精度1大于2 以上不适用于导弹系统,激光武器,电磁炮 以上适用于航海和航空,不适用于宇宙中
duoci duoci fa tie
teh
#我的贴吧10年足迹,共同成长,深藏功与名 贴吧十年,时光匆匆,再回首,白驹过隙一分钟。 那些褪色的青春梦,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玩贴吧的都懂。 贾君鹏,追贴,抢楼,往事如风,足迹不留空。 http://tieba.baidu.com/home/zuji
【求助】宇宙膨胀为什么是空间本身的膨胀 原帖地址:@亦民科亦民科 http://tieba.baidu.com/p/2741950966 请勿回复原帖,否则会被封禁,原贴格式不合要求,所以会被删除原贴 1.空间本身膨胀,必定是有原因的。 2.宇宙总质量有正负解,负质量的体积是负的,即负质量不仅不知有空间,反而使空间扩展, 即使空间膨胀,就是宇宙的膨胀。 3.目前宇宙加速膨胀,是负质量的绝对值超过正质量的绝对值使然,正负质量的对称性早已破缺。 4.宇宙膨胀是空间本身的膨胀,也是主流派宇宙学家们的观点,但至今无人给出原因。吾人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请吧主、网友赐教。
【猜想】冰期是如何产生的 现在流行的说法是天文学和地球物理学说法,但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应该是 植被的多少造成的 因为植物会把大量的太阳能存储成为化学能.如果植被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造成热能减少而形成冰期.冰期反过来会造成植被的死亡,从而变暖. 所以人类活动会加剧变暖. 二氧化碳是变暖的原因,但是地球上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很低的.所以说法一直很牵强. 包括地表植被和海洋植物,因为他们的 效率很高.
【讨论热点】为什么地球内部是热的 我们知道地球内部温度是很高的,这些能量来自早起的物质动能的累积,那么当处于稳定状态以后,这些能量是如何保持的?来自太阳的辐射么?那么辐射带来的能量和自身散失的能量如何达到这个平衡的? 我们能确定这个太阳辐射是平衡的么?还是地球内部在进行发热?
【杂谈】一种可以测量10的-18次方米误差方法的质疑 在百大发现中发现了一种可以测量10的-18次方米的方案,虽然理论是这样,可是我觉得我们没办法做到这么精确.因为中间存在太多的变数.先上图10的-18次方相当于质子的1/1000.这个理论是很客观的 我不是质疑这种方案的错误,而是质疑人类的能力. 问题如下 1,透镜的精确制造 2,反光镜的固定 3,检测仪的抗电子干扰性能 4,路径上的干扰源排除 5,如果作用到单个原子或者其他的,如何把激光做的细到单个原子 该实验的目的是测量引力对光的影响 欢迎大家参与发表个人见解.
【吧务】关于删帖公告 为了整顿贴吧秩序,申请贴吧格式,以及引导贴吧的发展,所有未加入贴吧的人员的帖子删帖前不予做提醒[本身已经召唤过一次了]有质量的帖子会重新召唤原作者,1周以后未做反应,将删帖.
【吧务】广告和贴图专用帖,废话水贴等等都在这里 请勿另外开贴水贴或者发广告,贴图可以贴在这里然后复制地址。 以后大家都要规范发帖。谢谢合作 传送门 【高能】吧 可以随意水贴,想水随便水 地址如下 http://tieba.baidu.com/f?kw=%B8%DF%C4%DC
【猜想】物质的暗能量是怎样定义的? 原帖地址@夏日飞雪Sarah http://tieba.baidu.com/p/2103049457 请勿回复原帖,否则会被封禁,请大家按格式发帖 暗能量是怎样测出,它占宇宙70%的? 宇宙加速膨胀和暗能量有什么直接联系? 我想,如果给我们整个可见宇宙大小的尺度,会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远处的星系正加速离开我们。如果重力都把东西吸在一起,要怎么解释这个?一个解决方法是有一种看不见(没有电磁作用)的能量平均地分布在整个宇宙。它们对短距离(星系团的尺度)重力没什么影响,但在长距离(整个可见宇宙的尺度)它们的作用就累 积起来而使宇宙加速膨胀。这能量就成为“暗能量”。 在广义相对论的架构里是允许短距离吸引、长距离排斥的重力。然后你可以(假设广相适用在所有长尺度)去估计需要多少能量才可以吻合天文观察。答案是比物质(可见物质和暗物质)多一倍,也就是占宇宙能量的70%。
【猜想】上帝是个左撇子之反物质消失之迷 原帖地址:@柴郡的微笑 http://tieba.baidu.com/p/2405182246 请勿回复原帖,否则会被封禁 我不相信【上帝】如此眷恋我们所谓的正物质,或者我们可以反过来认为「正物质消失」,那都无关紧要,可是,如此喜欢对称美的【上帝】却让我们看到了破缺,又或者它在等我们揭开那掩盖美的面纱。消失的那一部分怎样用理论来解释呢?
【求助】地核热能的使用 原帖地址:@齐天大盗 http://tieba.baidu.com/p/2507113847 请勿回复原帖,否则会被封禁 地球核心的温度很高 是因为压力高 压力是由于万有引力产生的 只要有质量的东西都会有万有引力 那我要是有一堆地球那么重的砖块 把它们在宇宙空间中堆到一起 那么这堆砖块的中间也会产生很高的温度 然后再用某些办法将热量引导出来加以利用(比如说蒸汽机) 那不就成了永动机了么 我知道永动机是不现实的 但是那堆砖块的确在源源不断的输出能量 而且没有损失物质 楼主不是在支持永动机理论 只是不明白能量来自哪里 望高人解答
【求助】关于百慕大三角之谜 原帖地址:@我不是小姑凉 http://tieba.baidu.com/p/2441905723 请勿回复原帖,否则会被封禁 刚刚看到中央九有放揭秘百慕大三角的纪录片。其中有一个是一个飞行员在飞行的途中遇到了巨大的云团从而他不的不从云团中的一个缝飞行,但是奇怪的是他在缝隙中飞行时看到了诸多螺旋形的黑色线条。结果放他飞行到目的地时才用几分钟。电视上说当时来计算他的时速为2000公里一小时。后来有个理论物理学家(我忘名了)做出一个解释是暗物质使其推进至2000公里一小时。暗物质拥有超光速的能力。
【求助】相对论中关于时钟快慢的问题 原帖地址:@hxhwanghui http://tieba.baidu.com/p/2478635150 请勿回复原帖,否则会被封禁 相对论中谈到由于参照物是相对的。所以在光速运行过程中会看到时钟变慢或变快的情况。我的问题是,时钟的快慢是怎么造成的。
【杂谈】如果真的有一天外星人攻打地球,我们能胜利吗? 我个人认为,我们只有被挨打的份! 我先分析下外星人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力: 1,防护罩 2,高速推进器 3,高能动力设备 4,超高速pc 5,高能武器 6,高人工智能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作为远程星际航行所必不可少的。1,防护罩,最起码的目的是抵御高速飞行中,宇宙灰尘对飞船的伤害。2,高速推进器,没有这个,远程星际航行只是一个梦。3,高能动力设备,不用解释。4,超高速pc,星际航行中必不可少的。5,高能武器,在遇到危险或其他事情上,是很有用的;例如,无法躲避的小行星。6,高人工智能 ,假如无法作到超光速航行,或无法建立一个虫洞,则外星生命体是需要休眠的;剩下的工作只有电脑代替了。 人类所具有的知识能力: 1,导弹拦截系统 2,防空系统 3,低能武器 4,核弹 5,生物武器 6,电脑病毒 7,低速推进器 8,小功率高能武器 这些是我们现在人类所具有的,并且在未来100年内没有太大的突破的知识水平。 1,导弹拦截无法拦截外星人的武器,外星人不可能携带导弹这类笨重而没有多大杀伤力的武器,因为他们需要远程星际航行。2,防空系统,外星人既然可以做星际航行,那推进器不 会差到那里去。3,低能武器,外星人不可能出来跟我们近战,这些武器用不上。4,核弹,既然他们做星际航行,不用核能能飞的动么?他们的核技术不知道高出我们多少倍。5,生物武器,如果没有接触,这个是没有用的。6,电脑病毒,既然他们拥有高人工智能,别说我们开发的病毒了。7就不用说了,8,我们现在拥有的高能武器无非是激光,粒子,电磁炮这些武器,激光武器的功率能否烧坏别人的外壳?粒子武器能否穿透别人的防护罩?电磁炮相对高速航行中的宇宙灰尘来说,简直是鸡蛋跟钻石。 所以说我们只有挨打的 份,不要被科幻所迷惑!我上面说的仅仅是作为远程星际航行所具有的基本的知识能力水平,稍微夸张一点,那我们人类就没办法活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