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2cn
mic2cn
关注数: 12
粉丝数: 30
发帖数: 3,277
关注贴吧数: 10
战地6极致画质下5080能耗非常低很奇怪 按理说至少像2042的发热量,结果如图,有点不可思议。
5080极致画质温度反而很低?
不用执着于显卡算力了,也许斯坦福李飞飞团队给出了下一步答案 老黄2024年10月投资了李飞飞,下一步也许就是显卡模型结合WorldLab即时脚本AI了。你可以进任何房间遇到任何NPC互动.去试试看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s%3A%2F%2Fmarble.worldlabs.ai%2F%3Ftab%3Drealism&urlrefer=c9c0a727ba8f4c31f6e4d53186687e7a。
NVIDIA 宣布 GeForce Now Ultimate 以后都玩串流
5080跑2077的热量并不高,而且开不开机箱盖子机箱内也就差两度 如图
这游戏不开DLSS不行,5080原生画质DLAA50帧 如题
自动驾驶展现了夜之城的另一种美 凌晨5点出城
3DMARK压力测试下的风扇速度 如题,3DMark用Steel Nomad和Port Royal压力测试。除通风风扇速度始终保持<=1229,其他风扇转速均<1200
(DONE)风压扇降温大法:最后一块拼图,改水路顺序 改动散热顺序必不可少,显卡第一散热变成360冷排,整体水温降低2度,这让Fancontrol的风扇控制有了冗余,修改风扇控制曲线后转速不再高于43%,就是小于1200转。水冷系统不再有即使显示转速低于1200也会突然加速的情况。真正做到了全程安静。另增加机箱后部一直风压扇用于通风。总结一下,整个系统两只薄冷排240+360,夹汉堡风扇布局,风压扇和性能扇混合使用加机箱通风共10只。使用海盗船大指挥官采集水温通过Fancontrol控制风扇和水泵转速平衡实现静音散热目标。至于将显卡温度降到更低水平不在这次的目标内,60多度可以接受了。
(续三)风压扇降温大法:游戏一小时42.5分贝 上次把Fancontrol里修改了风扇输出45%台阶部分。室温27.6度。在美末2和2077里设置拉满打一小时,电脑噪音42.5分贝。可以接受了。下次改水路把第一散热改成360冷排冗余会更高,现在基本是顶着显卡转速和水温通过 Fancontrol做的精确平衡。暂时先这样。
(续二)风压扇降温大法:Fancontrol精调 (二) 运行2077路径光追画质拉满的情况下,显卡5080功耗在270-285瓦左右,空调房间室温27.5度。风扇保持1250转速附近40钟后水温从39.7度慢慢爬升至41.3度,风扇转速不变。这意味着机箱开始积热,如果继续升温转速也会升高。改动如下:延长风扇曲线45%台阶至41.5度看看能否达到新的平衡。
(续)风压扇降温大法:Fancontrol精调 装齐汉堡冷排5只台达外风扇,昨天对Fancontrol进行精调(如图)分别把泵和风扇曲线调整了。已经把风扇转速都压在1200转速了。当然冷排规模为王,目前第一散热是240冷排,过两天如果不稳定就改水路第一散热换成360有利于整体水温降低,冗余更大些。顺便把水管换成黑的,水泵移至机内。
风压扇降温大法:换三只就能让我的14600KF CPU+5080显卡暴降10度 从三年前3080显卡改水冷一直就是这套系统,小机箱360+240薄冷排,五只利民12BS 120性能扇。其实3080显卡积热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显卡热点Hotspot最高到80多度,核显稍微低一些不超过80度,CPU 8700K因为发热量小从来不考虑。中间又加了三只同型号利民扇毫无作用干脆用小飞机降压到78度不折腾了。 这次升级14600KF CPU和5080显卡,原来系统散热能力满足不了更大的发热量。不得不重新面对温度和噪音问题。 在网上看到网友的风压扇夹汉堡经验很受启发,遂更换三只台达AK12B。原来只是想试试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看我2077里拉满温度ZGPU截图显卡核心比原来低了10度!显存低了6度。 我用海盗船大指挥官通过水温感应Fancontrol控制整个水冷系统。改造后的风扇和水泵按设定曲线自动输出仅需要原来的50%-60%。 看来按照这种思路将360冷排也做成夹汉堡排风,在机箱尾部加一只台达通风扇效果会更好些。当然将来改动水路还有些小调整,比如360冷排用于显卡第一时间排除热量等等都会使积热问题进一步得到改善。
这次大家冲4K都付出了巨大代价! 升级显卡,升级板U,升级水冷,升级显示器。这还是以最小的代价做的。否则附带升级电源,内存跟换台机器也没啥差别了。
14600KF温度太高吗?果断刷BIOS降温30度 为了配合5080显卡新上的14600KF板U套,微星主板,水冷居然压CPU温度都费劲,瞬间也能干到90多度。按网上从微星主页下载了24年(没下最新版本的)有微码0X123更新的BIOS,刷过后有几处在BIOS里的设置进行降压更改。重启后进系统温度全都低于70度了。
1%LOW帧读数低游戏会有粘手感吗? 是的,1%LOW帧读数低游戏时,玩家可能会感觉到粘手感,也就是游戏操作变得不流畅。1%LOW帧率指的是在游戏中,最差的1%的帧率数值,这个指标可以反映游戏在最低帧率时的情况。 解释: 1%LOW帧率低意味着画面卡顿严重: 1%LOW帧率代表游戏在最差情况下显示的帧率,如果这个数值很低,就说明游戏在运行时经常出现卡顿,画面不够流畅。 帧率低导致粘手感: 帧率过低会导致游戏画面出现卡顿,延迟,这会影响玩家的操作反应,使得游戏操作感觉像是“粘手”一样,难以控制。 不同游戏类型对帧率要求不同: 动作类游戏和射击类游戏对帧率的要求更高,因为它们需要快速反应和精确操作。 总结: 简单来说,1%LOW帧率低,就说明游戏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卡顿,这会导致玩家在使用游戏时感到粘手感,游戏体验受到影响。 如何解决粘手感问题: 1. 降低游戏画质: 降低游戏中的画质设置可以减轻对显卡的负担,从而提高帧率。 2. 关闭后台程序: 停止运行不必要的后台程序,释放系统资源。 3. 更新显卡驱动程序: 显卡驱动程序更新可以提高显卡的性能,提升游戏帧率。 4. 优化游戏设置: 调整游戏中的各种设置,例如分辨率,抗锯齿等,以优化游戏性能。 5. 升级硬件: 如果显卡性能不足,可以考虑升级显卡,或者其他硬件设备来提高游戏性能
5080带来的赛博2077全光追画面还是蛮震撼的! 用5080开了赛博2077全光追特效和DLSS4帧生成,5点45去找帕南,虽然对游戏非常熟悉但还是被不夜城凌晨画面所感染,连坐车都不舍得按F跳过路边风景。原来3080画面也很好但带不起光追特效,没法和5080相提并论,隔代升级还是挺有意义的。如果以后上到32寸屏幕效果将更加完美。唯一的问题是比起原来的全机水冷显卡风冷太吵,冷头已经准备好了,有时间改成水冷。
想请教一下新老惊鸿的区别 我自己两个都有,但确实弹不出来什么大的区别。都不错。只是感觉老惊鸿二三弦音量稍微大一点
学乐器根本就没有性价比这个说法 今天用雪腴把三年前刚摸吉他的卡尔卡西大本教程又爬了一下。发现学乐器这玩意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性价比这种说法。好琴事半功倍,要把旋律弹出来比起廉价琴根本不需要费劲,和弦美妙动听。琴的精确性即使某根弦稍微不准很快能识别出来。可怜的初学者当廉价吉他发出的噪音对自信心应该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而且自学的根本弄不清楚这是琴的错还是自己的错。大学时包括刚工作时买的琴没让我体会哪怕是单音和简单和弦的美妙之处,现在看来除非有天赋的人,绝大部分的学习者是被琴的质量给耽误了。
今天给雪腴琴弦换成奥古斯丁混合张力。 还是觉得萨列兹高张弦太硬了,才用了十天换成了奥古斯丁混合张力弦。我在亚马逊买的。原来的新惊鸿一直用。这是中张高音和高张低音弦的蓝包。结果左手舒适毕竟习惯了。音量没有减少,低音六弦比萨瓦列兹稍微弱一点但高音一弦主要是低品的音量音色反而好些。
雪腴双面板是用中张弦好吗? 萨瓦列兹高张碳纤维弦磨左手,看了几年前帖子说中张弦好是否这样呢?
今天收到雪腴,两年前的心愿实现了 晚上顺丰送来,赶紧把练的几十首曲子撸一遍。雪腴毫无悬念地又是一把好琴:音色优美声音穿透力强。这次配置拉满,网梁双面板双侧板。原来许多练琴时的困惑这把琴都给解决了,比如下行连音,装饰音等按过去弹法现在都出来了。著名试音曲泰雷加的《梦》过去弹时许多的和弦混沌、不和谐等问题都没有了。有把好琴以后如果练习有问题只能多做自我批评了
新弦弹完经常松一下是不是对不弹手能有帮助? 如题,新换的弦高音弹手而且比较硬,发现弹完松一下第二天能感觉好点
琴弦太重要了 我给七手雅马哈偶然换上了达达里奥三件套弦结果比我的惊鸿配萨瓦列兹弦表现居然好的多。两个品牌都是从国外亚马逊寄的中张弦,幸好萨瓦列兹弦低音都染色而达达里奥没有染色比较好区别。赶紧下单再买一套达达里奥三件套。
朱利亚尼是不是相对卡尔卡西和阿瓜多们更年轻一些? 最近在弹朱利亚尼,虽然不能和泰雷加相比,感觉朱利亚尼的曲子已经有些现代曲风了,技巧也更灵活和有跨度些。
求教,我的琴5A会有共振杂音 以前高张弦,换弦前有一段,结果换了中张弦消失了,这一段又开始有了。
3080显卡只是节温高是不是因为风道设置的问题? 核心内存都不高,但节温最高九十度。是怎么回事帮着分析分析。
小飞机怎么设置自动载入降压曲线啊? 没找到设置,智能每次进windows手动载入
3080显卡水冷不打算再折腾了,软硬结合收场。 水冷就是个玩具,弄来弄去无非是花钱增加散热面积和速度。昨天用了小飞机降压超频,终于不用再增加冷排把温度控制稳定住了。冷排加降压超频软硬结合吧。散热面积:360薄排+240薄排+120外置厚排,6只利民120风扇。最大的收益是安静,哪怕满载也不烤腿,这也是原来的初衷。
水道板做成单面铜板散热就应该能解决冷排规模问题 做配件的各玩各的,没有系统思维
感觉水冷花费太大都是由于追求一体水冷闹得 CPU买个喵头鹰风冷,显卡单水一样安静吧?
要是有那种机箱侧板是整体冷排的就好了 散热面积喜人,效率肯定很高。漏水风险也小。
渔夫301拾音器设置心得分享给大家 琴买来一直没有试过琴厂一起安装的渔夫301拾音器(原来雅马哈琴上装的KNA NG-1外置压电拾音器无需设置) 结果没有设置过的拾音器一录音吓了一跳根本没法听。参考一下国外网上渔夫301关于尼龙弦设置其实并不满意。摸索了一下得到相对真实的录音效果把设置分享给大家。其中mic blend国外设置一般都在90%录音效果糊成一片,还是低至25%较为理想(太低电声就出来了也不好)。 另,厂家给装的301是Presys Blend而不是Clásica Blend (E4),但我听不出来区别。
(求助)Fishman301古典吉他这样设置正确吗?
今天收到新惊鸿,好琴一把 疫情在顺丰路上耽搁了一天,今天中午到我们楼下快递站,一看派单也晚上十点才给送。干脆让客服改了自提下去一看琴就立在那里赶紧请回来,弹了一小时非常满意!均衡性不错,声音很亮也不缺柔美低沉。就是高音琴弦磨手,可能弹几天不习惯就换回我亚马逊买的进口弦。
(求助)吉他下弦枕丢了! 亲戚从国外带回来的琴,其实不值钱,我凑合弹。但发现下弦枕一直就没有。从淘宝买的根本没法用,太厚太高。这个对音准和音色有多大影响呢?到哪里可以定制?
求《陈志古典吉他教程》第六集音频 原来的磁带不知道丢哪里去了 哪位大侠有啊?
ARCHIACD+GRASSHOPPER +TW2018 还是挺好用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