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魔鬼4 红魔鬼4
关注数: 43 粉丝数: 35 发帖数: 2,447 关注贴吧数: 10
【转】关于龙鱼掉眼及地包 掉眼:龙鱼界对于龙鱼掉眼的讨论由来已久,至今没有统一的定论。我曾经为此专门写过一篇论述龙鱼掉眼成因的文章《再谈龙鱼掉眼的成因》。最近在论坛里有五六位龙友轻微掉眼的龙鱼,经过光线调整,掉眼得到了彻底恢复。因此增加了我对于这种观念的信心。掉眼产生的原因:光线是造成龙鱼掉眼的主要原因。光线强弱不均是造成龙鱼掉眼的罪魁祸首。动物的眼睛有“趋光”和“羞光”两重性。由于生存的需要,近水面猎物在眼中的成像刺激,造就了龙鱼追逐上方活动景物的本能,这就是眼睛的“趋光性”。由于突然的强光刺激,龙鱼眼睛瞬间产生回避光线的自然反应,这是眼睛的“羞光性”。为什么水族箱里生活的龙鱼容易产生掉眼呢!因为在水族箱里如果光照强度过大,超出了龙鱼眼睛的承受能力,龙鱼就会因为长期的“羞光”造成调节机能的疲劳从而造成掉眼。另外有些使用水中灯的水族箱因为光照强度不均衡,造成水族箱里有明亮区域和阴暗区域,这种光线强弱不均同样会造成龙鱼眼睛调节机能的疲劳,促成掉眼的发生。处理方法:本着刨除诱因的原则。(1)、合理选择灯光的强度,减少强光对龙鱼眼睛的刺激。通常龙鱼不需要太强的光照强度。一般1.5米缸40瓦,1.8米缸60瓦,2.0米缸80瓦比较合适。合理利用龙鱼眼睛的“趋光性”。(2)、尽量保持缸内光线强度的一致性,有利于减少龙鱼视觉调节机能的疲劳,对于防止掉眼是十分有利的。(3)、保持缸外环境的相对稳定,鱼缸内外光线强度不能有太大反差。(4)、保持合理的开关灯顺序,先开室内灯,再开鱼缸灯,先关鱼缸灯,再关室内灯,给龙鱼的眼睛以充足的调节时间。避免不必要的突然开关灯,最好用定时开关控制,定时开关灯。(5)、合理使用水中灯。使用水中灯时可以在水族箱内部上侧增加一盏上部灯配合使用,以确保水族箱内光线强度的一致性。地包天: 饲养龙鱼的过程中,这种“厚道”的现象非常多见。红龙相对于过背好象更多一些。除去先天遗传的因素,人为控制生长是厚道产生的主要原因。大家都知道龙鱼是通过下颚的运动吞咽食物,利用“用进废退”的原理更好解释这种厚道现象。因此大多数龙鱼的下颚比上颚要长一点是正常的。但是严重的“地包天”由于受到人们的审美观的影响而并不讨人喜欢。在很多水族卖场,由于自身经济利益的驱使,适度控制龙鱼生长,由于营养不良造成了龙鱼上下颚发育不成比例。处理方法:轻度的地包天是可以通过后天调节完全恢复,中度的可以改善。**作方法主要是调节龙鱼食欲,增加饮食和营养。平时多喂鱼虾,泥鳅,青蛙,小鳖等钙质含量高的食物,同时可以增加维他命补充弥补营养不足。
【转】龙鱼趴缸各种原因 龙鱼趴缸: 龙鱼趴缸是龙鱼日常饲养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多数不能算作疾病,但是看着心爱的龙鱼无精打采趴在缸底,对相当一部分龙鱼爱好者的心理是一种打击和折磨。有谁不想欣赏充满霸气的龙鱼那高贵的泳姿呢!趴缸的成因:(1)、水质的大幅度波动:多见于大量换水,大量更换清洗滤材,从而引发的水质大幅度动荡。老水缸换水过后更容易出现。老水缸的PH值越低,换水后PH值波动超过0.4时很容易出现。新龙入缸出现的趴缸现象等。这都是水质不适的直接反应。 (2) 、鱼缸内外环境的大幅度改变:龙鱼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包括水族箱内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增加或者减少了混养鱼,设备的变动,水流,光线强弱的变化,以及水族箱外部环境的改变都会造成龙鱼的紧张,从而有趴缸现象的发生。(3)、疾病:因为疾病龙鱼往往也会有趴缸的现象,这种趴缸的现象有别于以上两种。应该仔细观察龙鱼的体表有无明显的变化,食欲的好坏往往最能说明问题,另外白天经常趴缸而晚上比较正常的龙多是由于精神问题造成的。(4)精神紧张:龙鱼的精神紧张和环境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有一定区别。因为在自然界中,任何生物都存在天敌,使它们的精神时刻处于戒备状态。这是精神紧张产生的缘由,周围有些异常声光信号的突然出现,使龙鱼受到惊吓,从而会伴随趴缸。处理方法:本着刨除诱因的原则。(1)、保持水质的稳定,避免大量换水,老化的滤材要用原缸水少量分批清洗或者更换。避免硝化系统的破坏造成的水质不稳定。换水速度不宜过快,保持规律性换水。(2)、保持环境的相对稳定。一旦龙鱼入缸一定要克制自己试图改变的欲望,环境的稳定对于稳定龙鱼情绪,促进龙鱼食欲都非常有利。(3)、仔细观察对症治疗,龙鱼恢复了健康也就摆脱了趴缸的困惑。(4)、尽量避免水族箱周围异常声音和景物的突然变化。强制改变的原则。龙鱼趴缸不但给饲养者造成感官上的不良反应,而且对于龙鱼,因缺少运动量,造成食欲下降,体型肥胖,间接影响到龙鱼的健康。因此可以通过增加冲浪泵加大冲浪水流来迫使龙鱼增加运动。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