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张信哲 张张张信哲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2 发帖数: 1,750 关注贴吧数: 7
浅谈小学作文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师难教、学生怕写。 目前, 小学生作文普 遍存 在着 “ 空 ” 、 “ 呆 ” 、 “ 硬 ” 的毛病: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空话、旧话、套话,甚至废话 写了一大堆,却没有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出来,雷同现象十分突出。比如对人物的描写,往 往是: 脸圆圆的,圆圆的鼻子, 浓浓的眉毛等等之类的语言, 不会用更逼真更形象的词语来 描写人物。 二是文字苍白呆滞。 词汇贫乏而干瘪, 不会运用修辞手法来增强句子的形象性和 可读性。 三是缺乏想象力。 学生只会干巴巴的把主要句子写出来, 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力,进而对事物进行准确、使文章读起来更有感染力。 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效克服上述几方面的不足,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 方面着手: 一、教会学生观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 学生作文之所以空洞无物,关键是缺乏对事物的观察,所以导致了空话、废话的出现。 作文能力的培养首先应该是从认识事物和积累素材开始的, 如果没有这一基础, 其结果只能 是 “ 巧妇难做无米之炊 ” 。因此,培养学生作文能力,积累感性材料是第一步。 一要培养观察动机。 动机是最好的兴趣。 因此, 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使学生想了解和认 识事物,激发他们的认知欲,这样学生观察事物才会事半功倍。 二要教会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随意性,教师则要引导学生有目 的、有步骤地进行观察, 在观察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多种感官, 对事物进行观察,才能透彻地 认识事物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会学生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学生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语的基础上, 才能写出自己要说的话来。 所以, 教师就要加强词语教学, 帮助学生不断积累, 学会将书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写出自己 的文章。 一是要通过阅读提高词汇量。掌握丰富的词汇,并能正确运用,是提高小学生写作能 力的关键。掌握丰富的词汇,需要平时多读、多看、多思、多练,也要善于积累,并正确运 用于写作上。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凭借课文深入理解词语,做到精问导读, 自学自悟, 为运用打好基础。 并结合实际, 根据课文引导运用, 仿效课文的语言环境和句式, 学好表达。其次,要精选需要深入学习的词语句子,作为本课教学目标,在讲读课文中,采 取拿出来,钻进去,读出来,用得上的方法,让学生学习、品味。 二是要在阅读中领悟作文的写法。 文无定法, 写作方法是在不断的阅读中学习提高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中的典型情节为重点,引导学生 “ 剖析 ” 课文,使学生较深刻地 体会不同的写法。在阅读中,要教会学生抓住课文最突出的一个写作优点进行学习、体会, 让学生多想想作者为什要这样写?使学生理解文章的特点,领悟作文的写法。
小学写字 一二年级是基础,三年级是关键,形成能力是根本”。这是有效写字教学所遵循的原则。也就是说:一二年级重点训练好学生在米字格、田字格、方格中写字,力求把字写在格的中间;三年级让学生明白“格”的演变规律:知道“米字格”去掉对角线就是“田字格”,“田字格”去掉横中线和竖中线就是“方格”,“方格”去掉左右两条竖边线就是“横格”,“横格”去掉上下两条边线就是“无格”。 在一年级,为了使学生能把字写在格的中间,正确阅读各笔画的形态和位置,让学生体会字的中心和重心,教学时先用米字格练习书写,之后使用田字格,至二年级就使用方格进行练习。到了三年级,《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横格中练习写字,教师就要指导学生使用横格进行练习。这一阶段比较特殊,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一过程也是教师“指导有方”的关键所在。此练习可持续到五年级。到了六年级,一些课堂作业本已经变成了“无格”的了,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无格”书写的训练了。在“米字格、田字格、方格”中写字要把字写在中间,在横格中写字当然也要写在横格的中间。在“无格”中写字要使每个字的中心对齐在一条横线上。学生这样长期练习,形成写字能力,是他们终生受益的一种学习,也就达到了“有效写字教学”的最终目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