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辣的皮特哥 不辣的皮特哥
关注数: 3 粉丝数: 31 发帖数: 895 关注贴吧数: 22
全国人民喜迎油价上涨 新年伊始,国家发改委与三桶油要提油价了,原因不外乎油品从国三升至国四标准,国际油价上涨。 国家实行油品升级,成品油价格也没有理由上涨。个中的道理其实非常简单。当前我国消费者承担着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同样高甚至更高的油价,但是买到的油品的质量却比这些国家的油品质量要低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石油企业升级油品、让消费者买到物有所值的成品油,实际上是其原本就应履行的义务,也是消费者理当享有的权利。   另一方面,两大石油巨头每年的业绩报告都显示其赚得盆满钵满,2011年总计日赚高达8亿元之巨,这表明其完全具有自行消化由于油品升级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的能力。虽然设备改造或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炼油企业的亏损额度,但是石油巨头如果将其销售环节的利润适度转移至炼油环节,弥补相关亏损实际上也就绰绰有余。所以,石油巨头没有理由以油品升级为借口上涨油价。 其次从国际原油价格来说。中国超过50%的原油依赖进口,但是国际市场油价并不能反映另外40%多国产原油的成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家企业每年在国内开采的原油超过2亿吨,成本远远低于120美元每桶的国际油价,却以每桶上百美元的价格计入成品油成本中,转嫁给消费者。连曾经赞同油价上涨的郭凯也不得不承认:“中石油从大庆把油从地底下泵出来,一桶油的成本似乎只有几美元,然后市场上的价格是几十美元一桶,这里面的差价全是中石油的毛利。” 目前成品油价格的基本定价原则是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国内平均加工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确定,但具体和哪个国际原油价格接轨,权重如何,国内平均成本、税收和合理利润又是一个什么大概的数字,都从未公开;每次油价上调,总是强调考虑通胀以及历史原因油价没有上调到位,每次下调,总是强调炼油亏损,因而使得油价的每一次调整都无法获得民意的支持,这说明,国内油价的调整,考虑的因素太多,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和与国际接轨的大方向并没有坚持,如此干预的结果是,当国际油价大幅上涨时,内地成品油调价不到位;当国际油价从最高点明显下跌时,却得先还清“历史欠账”,引发不断的质疑。 好了,牢骚就发到这!!最后,感谢广大吧友耐着性子看到结束。友情提醒各位,在油价依然挺近8元大关的今天,不要再单纯的带妹纸开车兜风了,钱包伤不起!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