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Q96 NYQ96
关注数: 8 粉丝数: 491 发帖数: 2,183 关注贴吧数: 19
看看11年前2008年辽宁怎么错失邹雨宸的 2010年4月,退役不久的陈可开始执教八一少年队。当第一次见到未满14岁的邹雨宸时,陈可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孩子身体健壮、型好,尤其是肩非常宽、胳膊非常长、手还大。   陈可当时并不知道,这个在几个月前刚刚加入八一少年队的孩子,此前仅仅接受过一年不到的专业训练,进队第一次正式比赛的时候还闹出了过半场就抱球准备上篮这种让教练和裁判哭笑不得的笑话。   “差点被扼杀的天才”   1996年7月5日,邹雨宸出生在辽宁鞍山一个篮球世家——不仅他的父母曾经是八一队的篮球运动员,家中还有不少长辈也从事篮球运动。但正是因为深知成为一个专业运动员所需要付出的艰辛,所以他的父母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让邹雨宸从事体育运动,而邹雨宸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就喜欢看书,最多就是跟着父亲摸摸篮球作为业余爱好。   得益于父母遗传下来的良好基因,邹雨宸小小年纪就长了一副运动员的好身板。当时他们一家三口住在珠海,小伙伴的家长带着他去游泳,也能吸引到游泳教练的目光,非要拉着他去学游泳。直到看到邹雨宸高个子的父母,觉得这孩子以后对于游泳来说肯定太高了,这位游泳教练才作罢。   但这么好的苗子,肯定不会被埋没。当时的珠海没有专业的篮球队,曾将易建联招纳进深圳体校的戴亿新校长一心想把邹雨宸召入深圳体校,却被邹雨宸的父母婉言谢绝,不得不拜托国内著名篮球教练马跃南来做工作。在马指导的百般劝说之下,邹雨宸的父母最终改变了心意,同意将孩子送到深圳,但条件是:首先要保证学习!为此,戴校长没有直接让邹雨宸进入深圳体校,而是将其送进了深圳中学,方便邹雨宸和篮球队的其他孩子白天正常上课,晚上利用业余时间训练。   就这样,2008年9月,邹雨宸正式踏上了篮球之路。每每回想起这段往事,马跃南指导都会开邹雨宸父母的玩笑:“你们俩差点就扼杀了一个篮球天才!”   “我想留下试试!”   仅仅过去半年左右的时间,邹雨宸的母亲有事要长时间回辽宁老家。由于担心儿子太长时间不在身边,邹妈妈不得不向学校请假,将邹雨宸一起带回了辽宁。   作为体育人才大省辽宁,又怎么会错过像邹雨宸这样天赋异禀的“潜力股”?跟随母亲回到辽宁没几天,邹雨宸就已经吸引了好几个教练的目光,甚至连他母亲的队友都亲自上门,想把邹雨宸带去辽宁省少年队。但进入辽少显然与之前在深圳的情况不同——在深圳的时候毕竟是边读书边打球、两条腿走路,而一旦进入辽少,就意味着要彻底走上职业的道路。邹雨宸的父母并不奢望自己的儿子打出名堂,更希望他能够成人。   在这人生的十字路口,12岁的邹雨宸给自己做了决定:“我想留下试试!”   刚进入辽少时的邹雨宸并没有想到,自己之前在深圳接受的半年训练,在天才汇聚、门槛奇高的辽少眼中只能算是一般水平。而被形容为“软了吧唧像根面条”的他,不得不从最基础的技术重新练起。   尽管从小就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但或许因为父母都是军人的原因,邹雨宸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只要一上场就拼尽全力去跑、去抢篮板,哪怕已经精疲力尽了,也要先跑回自己的半场落好位置,再大口大口地喘气。就算妈妈经常心疼地告诉他:“儿子,你可以偷偷懒的”,邹雨宸也只会摇摇头,转身回到场上全力去完成下一个冲刺。   只可惜,好事多磨。就在邹雨宸迈向自己的职业之路时,一场腮腺炎迫使他不得不离开辽少,返回珠海休养。   初试啼声   正在邹雨宸在家休养之际,2009年底,李楠、张斌和陈可开始为八一男篮组建三队(少年队),李楠就向八一大队推荐了邹雨宸。当时邹雨宸的父母认为,既然决定让自己的孩子走职业这一条路,那就不要再纠结。作为从八一出来的球员,他们有着浓浓的“八一情结”,同时也了解八一队育人育才的能力,认为自己的孩子就算最终没有打出来,经过部队的熏陶,以后做人和做事肯定不会有问题。家里人一商量,最终决定把邹雨宸送去八一男篮。   一看邹雨宸这身板,八一队负责招生的教练就直乐,也没让邹雨宸练什么内容,直接让他先去食堂吃饭,然后验血。当时才1米8左右的邹雨宸和一个1米9多的教练比臂展,结果生生比对方长出了一只手。验血没问题,邹雨宸就正式成为了八一男篮三队的成员。   八一男篮当时组建三队时招纳的球员,大多是1995和1996年出生的,1996年出生的邹雨宸就始终都比队友小、发育晚,因此在对抗上总是吃亏不少。但从小就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就算是与年龄更大的孩子一起训练,也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教练眼中的邹雨宸平常话不多,但在训练中不怕苦不怕累,在沉默中用勤奋和努力一点点积累自己的实力。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