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路过 老黄路过
旧社会的老奴!
关注数: 38 粉丝数: 74 发帖数: 3,614 关注贴吧数: 18
哈佛拒绝的不是状元,是中国教育    台湾联合报报道,北京考区理科状元由著名的人大附中李泰伯夺得,但这名状元在申请美国哈佛、史丹福、耶鲁十一所名校却惨遭滑铁卢,让人大附中和很多家长错愕。     看到这个消息,我首先想到这是不是个高分低能的学生,是不是个考试型和竞赛型学生,因为他三次获得大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一等奖,各科大考经常名列前茅。他的高考分数高达七百零三分,且还有另外廿分的竞赛加分。结果我错了。报道说该生在人大附中有很高的知名度,他是第一实验班的班长、人大附中学生会主席,模拟联合国大会主席。这些经历所暗含的内容是很多学生及其家长不愿意、有的是无暇顾及、与学习没有直接关系的社会性工作。在分数至上的中国,在高考指挥棒下,这样的头衔和经历总体上还是无关痛痒的。     但是后面的报道证明我们的思维与理念永远是在追赶欧美人,当我们说要孩子们不能只读书要多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活动,多参加些文体活动,多些工作经历时,你看人家美国人是如何要求的?东方人重视各种头衔、洋洋洒洒的奖状或经历,但对美国名校来说,他们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学生内心世界里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美国学校会看学生是否真心投入某件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有计划、有目的性的参加。美国名校对非自然、看得出人工操作的痕迹者,通常都不会录取。    我不能断言北京状元李泰伯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没有真诚不是真心投入,但确实有不少学生及家长对于参加公益和社会活动有太强的功利目的,不少学校为了学生升学留学或者走向社会救职的方便,的确是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在一些有头衔的岗位轮流座庄,不管你适合不适合,不论你愿意不愿意,一刀切。有的干脆帮助学生造假“做简历”。我们在招聘人员时,常见班长多,学生会主席多,先进多。人工操作的痕迹尽染学生履历。    比前些年优秀学生尽数出国这样的消息,状元被美国名校所拒,对国人应该会有一种清醒剂的作用。我们与发达国家教育的差距肯定不在分数,而是分数之外的东西。如果提高一个档次来说,也不在经历或者证书,而在其中蕴含的精神与理念,在学生的内心世界。    状元遭美国名校冷遇,决不是对一名学生的否决,是对一种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态度。还有一点,这些名校过去多年也曾来中国掐尖,也许他们从中深刻体会到了中国状元的真正品质。这对他们来说也是成长,对中国来说也不是坏事。这次拒录,能否给即将出现的雨后春笋般的“状元热”降降温,能否给中国教育的功利与畸形来一次矫正,我们拭目以待。
170万个中国品牌无一上榜全球最佳品牌,为啥? 就象中国足球队一直缺席世界杯一样,中国商品一直无缘全球最佳品牌排行。    在美国商业周刊杂志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排行榜上,拥有170万个国内品牌的中国自2006年以来连续四年没有一个品牌上榜。当然很多人可以因为话语权不在中国人的手中而表示不服,如同因足球裁判不是中国人不服比赛结果一样。但有一点是千真万确和无法否认的:标明“中国制造”的商品(如果不是代加工的,没有用上别人的品牌)一般都是堆放在国外廉价商店和低档百货公司的货架上,尽管这些商品已经被国内的各色广告包装成品牌中的品牌了。 “中国制造”让外国人喜欢的主要原因是便宜。便宜的中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打的是的人民战争,用的是人海战术,以数量博利润。为了争蝇头小利,同行同胞间会自相残杀,自我杀价,这样就会在廉价便宜的泥潭里越陷越深。陷得久了,就很难有创品牌的高瞻远瞩了。天无绝人之路,虽然外战外行,但内战可以内行啊!兔子不吃窝边草是因为兔子想先远后近,就像美国尽量不开采自己的矿产和石油资源一样,不过,中国商人更喜欢先近后远,不然就没有“香蕉专挑熟的吃”之说了。廉价的出口商品一旦出现在国内的各类广告之中,绝对会大谈“出口”,闭口“廉价”。出口转内销之后,又能够大赚其钱。中国庞大的商品市场一直为经济学家们引以为傲,市场大但不成熟,连经过包装的假冒伪劣商品都能畅行无阻,更不用说出口转内销的“高档”东西了,养尊处优的商人对创国际品牌不感兴趣也有其道理,偶然中有其必然性。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商品的市场决定商人的意识。 即便有胸怀大志者想自创品牌走向世界,最后也会因现实而止步。在一个急功近利风气盛行的环境中,炒豆者发了,炒蒜者发了,炒房炒地者发了,把国家的矿产资源挖得象蜂窝一样者发了,就连拌入紫色颜料的泥土,捣鼓些下脚皮料,在纸上写些瓜豆的名称都能发财。面对如此现实,定力再好的人也会坐不住的,象郭靖一样有高超武功但仍旧傻乎乎的人毕竟是少数。相反,数年前还是一个财大气粗、信心满满的创品牌实干家,为了创品牌不仅砸下了自己的全部身家,而且背负着沉重的债务,所有的投入可能只见水花,还没见到结果。一年两年会坚持,三年四年可以挺,五年六年咬咬牙,七年八年就难说了。。。创品牌既要砸钱又要花时间,而且未必一定能成功。 玩真的,投入的都是真的,结果未必真;玩假的,投入的都是假的,结果未必假。只要电视台、出版社帮忙吹吹喇叭抬抬轿子,假的也能成为真的。何苦呢?人非草木,如此现实怎么能视而不见?即便品牌创成功了,还没走出国门,冒牌者已经一哄而上,把它咬得体无完肤了。于是,胸有大志者只能收起大志,面对现实。你看:炒,多容易呀!虽然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但能为自己创造财富。骗,更容易了,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而且是专生金蛋的鸭子。久而久之,中国没有世界级的品牌也就成为必然的了。 美国记者走上街头向路人们询问:能否迅速说出一个中国品牌的名称?日本有索尼,墨西哥有科罗娜,德国有宝马,韩国有三星,中国有。。。。。。?中国有什么?美国的路人说不出,中国的路人肯定能说出很多。和“畅销世界各国”的广告词相伴的商品太多了,被大明星们拍胸脯背书的商品太多了,在黄金时段夺人眼球和刺激大脑的商品太多了。假如把中国看过电视的学舌鹦鹉聚在一起,肯定能说出更多。再如果生产170万个国内品牌的老板们都能出得了好价钱,那么在电视上肯定就有170万个新的名牌。 中国的商品和中国的足球一样,在“世界杯”中只能当看客,原因很简单:急功近利。如果那个美国记者向外国路人换一个问题:能否迅速说出一个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名称;那么,中国的“长城”肯定会出现在前三位。有这样的结果是因为长城是在我们先人的手上一块砖一块砖地砌起来的,每一块城砖都是货真价实的。急功近利筑不起长城。 长城是世界的奇迹,是古人创出的品牌,今人的长城在何处?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