舔舔胖子 舔舔胖子
缥缈的胖子
关注数: 15 粉丝数: 175 发帖数: 3,214 关注贴吧数: 16
转-太阳黑子神秘消失令物理学家感到迷惑 原标题:太阳突然安静下来,黑子去哪了? 太阳突然安静下来,好像也太安静了!几个星期前,它上面还布满了太阳黑子,可现在这些黑子竟然失踪了。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7月22日(北京时间)报道,现在几乎看不到太阳黑子。在美国航空航天管理局(NASA)太阳动力观测卫星(SDO)上周五拍摄的一张照片上,只在一个很小的尚未成形的太阳黑子中心有一点微弱的暗影。而在此前一天什么也没有,是完全没有黑子的一天!   太阳物理学家托尼·菲利普斯把这称为“完全平静事件”——要出大事了?还是闲着没事?   “这很奇怪,但还不算超奇怪。”菲利普斯在他的空间气象网站(SpaceWeather.com)上写道,“在太阳最大期出现了无黑子的一天,这很奇怪,但另一方面也表明,现在这个太阳最大期一直是很弱的。”   科学家曾预测,目前太阳正处在最大期,也就是它11年周期的中间,这时应该是它活动最频繁的时期。菲利普斯指出,从空间年代上说,这次最大期正在打破过去百年最弱的纪录,成为至今人们观察到的最弱最大期,所以无黑子日也不算什么。“这也表明太阳物理学家们真的不知道太阳上出了什么事。”他说,“我们只是不知道怎么预测太阳,关于这种事件的信息完全没有。”   太阳黑子一直是观察者们关注的对象,因为它们是太阳耀斑(巨大光斑)、日冕物质抛射(太阳物质喷入太空)等太阳活动的发源地。太阳黑子由高密度磁场造成,比周围的太阳表面温度要低,所以看上去颜色较黑。强烈的磁场会螺旋上升并缠在一起,使能量不断积累。当能量爆发性释放时,就产生了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日光物理学家阿莱克斯·扬说,很难说这是怎么回事,这种现象在太阳上也不算罕见。“过去50年来,我们看到的只是更多太阳的详细情况,并不是从长期考虑,而太阳大约已经45亿岁了。”   再说,天文学家以前也不是从没见过这种平静,2011年8月14日也是完全没有黑子。菲利普斯指出,但同在那一年,后来还出现了几次X级的耀斑,就成了相对活跃的一年。   不知今年的平静期是同样短暂,还是会持续更长时间?“你只是无法预测它会怎样。”菲利普斯说。 原址: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news.xinhuanet.com%2Ftech%2F2014-07%2F23%2Fc_126787727.htm&urlrefer=9008de81713dab06c2cbd5c532cb6bd2
转-玛雅文明大揭密----被撞毁的玛雅星 一篇旧文,小时候在飞碟杂志上看过又找到了转自网络: 在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曾栖息过的玛雅人,无疑是我们地球上最神秘莫测、最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之一。早在远古时代,玛雅人就在天文、建筑、医学、数学、历法等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他们建筑了富丽堂皇的宫殿,修筑了台阶状金字塔式的纪念碑和寺院。此外,玛雅人还知道天王星,海王星。他们的玛雅历一直推算到4 亿年之后,他们留下的天文历法可沿用64000000年。 在玛雅人留下的许多天体方面的史料中,最令人惊叹不已的莫过于他们推算出卓尔金年260 天,金星年584 天,算出地球是365.2420天(今天的准确计算是365.2422 天!)。 现代的史学家、天文学家一般把玛雅人的卓尔金年当作他们的宗教祭祀年。1 年一共有260 天(有260 个不同的名称和顺序),划分为13个月,每个月20天。这种年历一般认为是为他们举行宗教仪式的时间而制定的。同时玛雅人也用365 天(地球的公转周期)计年。他们将这种有别于宗教年的历法通称为“民用年”,1 年划分为18个月,1 个月20天,外加5 个无名日。 几乎是与这种传统说法同时,有人却持另一种意见。他们坚持认为:既然玛雅人的地球年、金星年都是针对太阳系两个大行星而言的,那么卓尔金年一定也与某个大天体有着神密的联系。 可是,整个太阳系内并无公转周期为260 天的大行星。于是便有人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近似于科幻小说的设想: 玛雅人可能是外星人,他们居住的星球由于某种目前还不知道的原因爆炸了。 他们是母星大爆炸前移民到地球上来的。他们的260 天计年法,则是他们穿越心灵,永远也无法湮灭的记忆。所以,玛雅历中规定每52年要建造一定级数台阶的建筑物(如寺庙和金字塔),建筑物的每一块石头都与历法有关,每一座建筑物都严格地符合某种天文上的要求。而且,每5 个52年,他们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礼仪式。现代学者称之为“历的轮回”。 无独有偶,关于太阳系内是否发生过行星爆炸,另一学说,竟也殊途同归地得出同一个结论。 但“爆炸说”最致命的弱点就是:它目前尚无法给出行星爆炸的机制是什么? 它也完全无法说清哪来那么大的能量能使一颗行星爆炸,等等。 而陈清贫经过十余年的苦思冥想和大量的模拟演算,认为:与其说是爆炸,还不如说是碰撞! 陈清贫提出:大约在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超过1 万公里,质量超过50万亿亿吨的大行星(或者就是太阳系第10大行星,或者是另一个恒星系统里的行星,或者根本就是一颗流浪星)在某种能量的牵引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以每小时20万公里的高速冲进了我们的太阳系。 它首先遭遇的是海王星。 那时,海王星的8 颗卫星正在近海点运行,而原冥王星及原冥卫一“卡戎”却正一左一右在远海点运行。 第一场遭遇战的结果是:大行星与海王星发生了猛烈的擦肩相撞,而且一举击碎了海卫九和海卫十,扰动了海卫一和海卫二(使海卫一轨道偏心率变为0 ,运行逆向;并使海卫二的轨道偏心率达到了0.75,远远超过了太阳系内的所有的卫星和行星),冲击导致海王星脱离了当时的轨道,使其带着8 颗卫星和两颗卫星的残片(后形成海王星环)紧跟大行星向太阳系内部运行。 至于原冥王星和原冥卫一“卡戎”却因正在远海点运行,又受大行星撞碎两颗海卫的冲击波和冲击碎片的影响,等它们分别返回近海点时,海王星已“离家出走”。 这两个“难兄难弟”只得相互“依靠”起来(冥卫一的自转和绕冥王星运动的周期都是6.39日,而冥王星的自转周期也恰好是6.39日。这种妙不可言的周期关系,在太阳系里独此一家)。 而“离家出走”的海王星,大约在弧线飞行直线距离13.5亿公里后,就完全摆脱了这颗大行星的冲击摄动力,停留在新的轨道上继续围绕太阳旋转(在如今的30.2个天文单位处)。 那颗肇事大行星第二个遭遇的是天王星。它在低空横穿天王星轨道时,将天王星的一部分物质“拉”了出来。被“拉”出来的物质在脱离天王星本体一段时间之后,又因受天王星的引力作用而重新砸向天王星,砸歪了天王星的自转轴。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