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已祭 城外已祭
关注数: 14 粉丝数: 75 发帖数: 3,045 关注贴吧数: 17
祝大家新春快乐 今年的冬天没有往年的寒冷,昨夜刚下了雨,空气还很湿润。这将会是一个没有雪的冬天。记得去年的冬天,很早就下雪了,没有预兆的一觉醒来就看见外面一片白雪皑皑。雪花落在水面上,落在小树上,落在屋檐上,落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 我的童年是在南方度过的,那是一个永远没有雪,永远不知寒冷的地方。那时候的冬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听听天气预报,听黑龙江大雪弥漫,听北京连日大雪,脑子里总在幻想雪的温度。后来我回到桐城,一个会下雪的城市。第一次看到雪,当时的人目,当时的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已毫无记忆,惟记得的是那种新鲜,那种喜悦,那种神圣的感觉,以至于后来看到雪那种感觉依旧不变。 以后的我们,会去到别的城市,别的国度,有人会在那里安家,有人会在那里驻留。也许有一天,当这座城市再没有我们任何的牵挂,我们背上行囊去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地方,在那里度过岁月,了了一生。我们的孩子也许不会知道他们的父母曾在这个小城生活过,他们把外面当成故乡把故乡当成外面。时过境迁谁也不能改变什么,沧海桑田也只会存留于记忆里的一瞬。只希望大家能时常记忆起曾经,哪怕它曾带给你伤痛也将会是满足;希望大家记得这里的雪的温度,不论以后你们去的地方温暖或寒冷;希望大家永远对生活保持乐观,即便它让你遍体鳞伤。 只是可惜这个冬天它没有雪。
祝大家新年快乐。有几件事说明一下 1.关于两星期前贴吧举办的~我在桐吧的故事这一活动。没有多少人愿意参与,无妨,有人就好。参与本次活动的吧友有@那抹阳光狠蓝8 @非你不娶gy @Maybe我在想你 @pp739705310 @十一年_Eason @二楼是娘们 等热心吧友。由于帖子不多,也就不举行评选了。置顶的帖子是那抹阳光狠蓝8同学的帖子。其余较好的一律加精。这些被艾特道德吧友若有意吧务的职位可加我qq我了解一下情况,优先录取。我QQ806908019。 其实说实话你参不参与这次活动跟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们吐不吐槽也不会影响谁,我只是希望桐吧能更团结更优秀些。你们不参与算了,大不了以后什么活动都没有呗。你们气不死谁。好了,这些无关的话就不多说了。我答应给的奖励一定不会少。感谢这些吧友。我谨代表百度桐城中学贴吧感谢你们。 ~~~~~~~~~~~~~~~~~~~~~~~~~~~~~~~~~~~~~~~~~~~~~~~~~~~~~~~~~~~~~~~~~~~ 2.这第二件事是关于第二位大吧的事。我观察了很久,发现可能PP同学比较适合。希望大家不要乱喷。PP同学的试用期一个月,一个月后如果干的还不错就正式上任了,如果不满意我有权利勒令他辞职。这是必须要说的。其实大家可能觉得一个吧主管理就挺好,可是过段时间我将隐退,而如今桐吧再有能力管理的人我也没看到几个,所以我想现在就培养。如果有意见大家可以提。 ~~~~~~~~~~~~~~~~~~~~~~~~~~~~~~~~~~~~~~~~~~~~~~~~~~~~~~~~~~~~~~~~~~~~~~~~ 3.2013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桐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记得当初我刚进贴吧的时候猜不到两千人,如今已经三千多人了。不仅是会员数的大幅增加,桐吧吧友的思想风气,政治意识,社会观念,精神品质也有提高。这么多优秀的学生济济一堂,讨论国事校事感情事,是很难得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独,而在这里,你会感受到这里有人间烟火味,有和你共同的心声,有交流与碰撞。希望即便时光流转,一往无前若干年以后,你们还记得有这样一个地方曾有你亲手栽种下的花朵。也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能将阻碍磨平,在风雨中共济。 -----------城外已祭
【城外已祭】我的故事 我应该是去年十一月份申请城外已祭这个id的,也想不出什么好名字,索性就将qq昵称来了个粘贴复制,还真就成功了。 是什么时候进入桐吧的呢?那个时间节点恐怕除了百度数据库的数据记着谁也不会在乎不会留意,时间诸事多如此,总是知道了怎样的结束却忘了如何的开始。大概三月份,叶爽同学已辞去了吧主职位,百度把贴吧交给了程煜同学,程煜那时也正值高三,于是认命了第二位吧主嘘爷来管理贴吧,我大概就是在这时候开始玩这个贴吧。犹记得刚开始那时候贴吧里尽是无穷无尽的争论,争来争去也只是于权力挂钩。一些资质比较老, 自信心也很充足的吧友们围绕嘘爷的位置,小吧的职位,杜撰出许多理由。后来证明,嘘爷当的并不比别人差,只是深陷囹圄太深。 说说我吧,那时候桐吧虽还不到两千人,但我还只是一个没人管没人眼熟没人搭理的小吧友,没事的时候在大神们的各种言论中穿梭,也曾随波逐流,但那时候比较单纯,是非都搞不清楚。慢慢的桐吧开始稳定,我也慢慢的达到7级了。慢慢的人们注意到桐吧开始有一个叫城外已祭的吧友频繁出没。 那时候我也是比较抵制吧务派的,因为权力不在你手中你自然不知道权力 的味道,想找个机会尝尝,就必须把别人从酒席上拉下来。当然这么说有点偏颇,但就是这种性质。我也见缝插针的跟吧务吵过架斗过嘴,也不明所以无理取闹过,贱贱的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一次某吧务删了我的帖子,帖子全然无违反规定之处,于是情绪有些激动的发帖质问,嘘爷加了我qq给我看吧务后台,事实证明是度娘捣的鬼。深感抱歉,顿觉脸面无存,然后退吧了。 人呐,很多时候到了下不来台的境遇,到了无路可退的地步,才会一点一滴的去反省自己。退吧大概持续了两个多星期,又贱贱的回到了桐吧,好在没有太多人在意我,一无一有也就顺理成章的了。回到桐吧客观 理性的对待贴吧的问题,不再无理取闹,也慢慢理解吧务的心意。哪个吧务不希望自己能把桐吧管理得井井有条呢?我也试着去不带偏见的发言,试着去用正当的方式证明自己的思想和能力能够去竞选吧务。一次偶然,和嘘爷畅谈桐吧管理,我以一 名普通吧友的身份和吧主讨论如何处理吧务与吧友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好桐吧之类的话题。那次的谈话 , 对于我在桐吧的发展还是比较重要的。 一个人若想证明自己,不是靠巧舌如簧,不是靠巧言令色,不是靠投机取巧,而是心怀大局脚踏实地的踏出自己的路。一段时间后,我还未到8级。空缺出两个吧务职位,我和321同学试用两星期。那时候的桐吧对于等级是非常看中的。我一个没有资历的小吧友突然成为小吧,未免让一些高二高三的同学有意见,于是掀起了一段时间的讨论,到辩论最后到争论。两星期后我和321同学正式被任免小吧。我的管理方式作风比较温和,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但不管怎么说,那段小吧的经历的确让我成长了不少,得到了一些认可,懂得了贴吧 是怎样的地方。我相信我是成功的,他们后来也无话可说。当小吧一个月后,私人原因,我辞去小吧。 辞去小吧后安心准备了期末考试,进入暑假。嘘爷此时辞去了大吧,暑假桐吧洪水泛滥,人尽其水。八月份程煜辞去大吧,几天后我申请大吧,那时我九级。
桐城中学吧吧规细则 桐吧是一个有爱的大家庭,这里是一片土壤,给吧友们茁壮成长,在这里收获知识,收获友谊,收获立身于社会一些基本常识。桐吧前任各吧主尽心尽责,将桐吧奠定基础,飞速前进,发扬光大,留给我们如今这样一个和谐的,健康的,积极的,成熟的环境。在这里对前任各吧主小吧以及为桐吧建设做出贡献的人们表以感谢。如今贴吧又将迎来速发展时期,特此修改吧规,望吧友吧务牢记于心。 --------------------------------------------------------------------------------- 参考其它贴吧吧规,结合本吧实际,修订本吧吧规细则如下: 1.发帖请文明,违者删除; 2.请不要引发争吵,文明发贴; 3.转帖请注明转载与出处,请不要引发版权问题; 4.不得恐吓他人(如:如果你不顶10秒之内就死的字样), 吧务人员对于违规贴必须加强力度,非特殊原因不可不处理违规贴; 5.一个星期未上线的小吧主一次警告无效后将被撤职,有事请向吧主请假; 6.本吧禁止发有关政治,色情,广告,反动等内容的贴子; 7.禁止使用不雅或包含教师姓名的ID进入本吧,在未经原ID持有者同意的情况下使用山寨ID登陆并发言,由原ID持有者申请或吧主斟酌,本吧将对山寨ID进行封号三天并删除其发言; 8.请不要回复长时间未有人回复的无意义帖,这一行为我们称之为挖坟; 9.以上行为吧主均会采取删帖或封ID处罚方式; 10.若有人暴吧,吧主小吧必须立刻采取严厉惩罚; 11.在解释关于吧务措施、行动、外交或建设建议等可用“吧务”前缀,仅限吧务人员使用,违者删帖警告一次,再犯可就小黑屋一天哦; 12.图片超过5张、写文、长诗、吧务、校园生活、原创等帖均可申请加精;经大吧主同意后,将其加精,加精帖由吧主选择性地置顶三天以表广大吧友对作者的尊敬。 13.如果对本吧有建议或意见,请发消息或跟帖留言给吧主。
海上灵光 ………… 前几天发了个微博:“但愿”,立马有不少朋友留言,新专辑是不是叫《但愿》?何时推出? 后来又发了条“有没有人上车”,再度看到留言:新专辑叫《有没有人上车》是吗!… 大家的期待从中已可感受到了。在这个流行嗅觉稍不灵敏就会有落伍感的时代,能得到这么多份延续很久的信任和爱——我不想再多言感动感恩之类的话,只能竭尽全力投入到作品中才能对得住大家的期待。新专辑一直在进行,中途虽有些小曲折,但应在下半年可以奉上。 另外要捎来关于另一个作品的消息—— 即将发表的是我的第一本图书作品,《海上灵光》。 在这本摄影随笔集里,我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了在希腊的一段旅行生活,同时,我也是被记录和被拍摄的人。借这本文字+摄影+写真的视觉日记,重游爱琴海上的古老城邦,和读者分享东方客在西方文明古国的所思所想。若说我有点儿什么期待的话,那就是期待通过它连结到更多共鸣体——如同我们在音乐里寻找共鸣一样。 成书的过程略微分享一二。 《海上灵光》1/3的内容是,摄影师镜头下的我。换个常用的舶来词,那就“写真”吧。 写真写真,写下真实。但摄影大师杉本博司直言:“说照片不会说谎,这本身就是一个谎言。”以通常的人像摄影而论,我们总在追求各种角度、各种构图、各种用光、各种前期后期软硬件技术,以“把一个人拍的比平时更有气质、更好看、更富吸引力和故事感”作为“好”的标准,是吧? 可这次,我和法国杂志品牌《费加罗》的摄影团队尝试了更多的可能性。在全程的跟拍中,我和摄影师探讨达成了一个共识,宁要不美的真,不要不真的美,无论拍景还是人。拍出“好看”的、但却“好看”的与他拍过的无数艺人差不多感觉的大片,于我而言毫无意义。我们必须放弃pose放弃套路放弃对光影进行过多的摆弄,甚至,放弃写真这种概念:我们不必考虑这些照片将会伴随文字一起出版,反而我们要在心里设定这些照片不会被什么人看到,只会摆在自家书桌上的相框里留念——这样是不是可以放下潜意识里的拘束感而更加纯粹的去摄影? 从希腊回来后,摄影师刻盘寄来了多达7000多张相片,这数量把我惊呆了,并且身旁没有小伙伴。但当我真从这庞大的数量里选出一百张来,也并没有花费很多天。每张几乎都是一眼就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