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雨茗斋 化雨茗斋
因缘际会,从接触黑茶,到认识黑茶,从此就与黑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注数: 186 粉丝数: 259 发帖数: 4,598 关注贴吧数: 2
06年纯安化本地料制成的精品茯砖—若想品尝,请进! 至今,从接触安化黑茶到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已有几年。因受益于它,而对其钟爱有佳,所以总想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到它。关于怎么辨别真正的安化黑茶,也陆续写了一些帖子。由于大家对安化黑茶的喜爱,回帖的朋友不少,我也结识了很多朋友,谢谢大家! 如何辨别安化黑茶的原料?或者品质好的安化黑茶是什么样的口感?虽然经常在帖子里提到,但对多数了解黑茶不久的朋友,即便是看了,由于种种缘由,特别是在口感上,还是无法真正去辨别。加上纯正的安化黑茶市场上很难买到,即便有,价格也是比较高的。为了帮大家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也算是为大家做点小事。我决定向大家派送一部分06年纯安化本地料制成的精品茯砖,让大家从实际品尝中去体会。同时,让大家对安化本地料制的黑茶有更直观的了解,派送的茶样中,我会附上另外品牌的茯砖茶。大家也可以尝试一下之前提到的昆仑泡。 派送的茶样有两款:一款是06年纯安化本地料制成的精品茯砖,约20克;另一款是同年份的白沙溪800克茯砖茶,约10克,每个ID限一份。图如下(因技术有限,图片一般)因茶样免费,只需大家附邮费10元,纯安化本地料制的安化黑茶,市面上已很少,加上是老茶,更是难得。因考虑到成本较高,即便是茶样,数量也不多,只有八十份。如果想品尝的朋友,可以与我联系!
我与黑茶的缘分 来吧里有段时间了,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经常在群里聊聊天,特开心,新的一年,祝愿吧里所有的朋友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2009年,广东的朋友来益阳旅游,回去时想带点特产回去,想到了安化黑茶,于是就和朋友几个去茶业市场买黑茶,这还是第一次接触黑茶。来到天峰茶业的铺面,进店老板就招呼我们喝茶,第一次喝,喝不出好坏,有种醇香味,橙红,很好入口,只记得喝了很多杯,买了几片茶就回家了。为什么说跟黑茶有缘分,当时正值读书期间,喝茶本身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恰逢当时业余时间充裕,于是萌生了学习黑茶茶艺的念头。土生土长的益阳人,竟不认识安化黑茶,而当时益阳最有名的还是安化黑茶,这也是接触黑茶一重要的出发点。 冒冒失失就开始拜师学艺,开始了在门店泡茶,老师也会教很多实用的知识,平常也会自学,自练泡茶的动作,每天泡茶、喝茶(在这以前基本上不喝茶,喝白开水),一晃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自从喝茶后,每天大便通畅了,脸和手上的皮肤没以前粗糙了,脸的气色比以前也好,当时的反应,黑茶有点神奇,也就从那时候起,对黑茶特别的喜欢。至今,还保持着每天晚上喝一大杯茶睡觉,现在也理解了,为什么当初黑茶有如此的效果,茶本来就有消炎解毒的功效,自然能够帮助身体排毒,黑茶特有的功效降三高,也能清除血液中多余的脂肪、垃圾,皮肤自然会通透些,气色会更好!当时就萌生了一想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化黑茶,受益于黑茶。 我的老师之前制作了一批收藏茶,益阳的第一批茶艺师也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加上当时在供销社的工作经历及几年对茶的研究,身边有许多黑茶的资源,这些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起来。如果大家想了解什么茶,只要是安化黑茶都可以找我,毕竟在益阳,我也可以保证,同样品质的茶,价格更实惠,同价格的茶,性价比较更高。 我自己受益于安化黑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受益于它!
我与黑茶的缘分 来吧里有段时间了,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认识了很多朋友,经常在群里聊聊天,特开心,新的一年,祝愿吧里所有的朋友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2009年,广东的朋友来益阳旅游,回去时想带点特产回去,想到了安化黑茶,于是就和朋友几个去茶业市场买黑茶,这还是第一次接触黑茶。来到天峰茶业的铺面,进店老板就招呼我们喝茶,第一次喝,喝不出好坏,有种醇香味,橙红,很好入口,只记得喝了很多杯,买了几片茶就回家了。为什么说跟黑茶有缘分,当时正值读书期间,喝茶本身作为交际的一种手段,恰逢当时业余时间充裕,于是萌生了学习黑茶茶艺的念头。土生土长的益阳人,竟不认识安化黑茶,而当时益阳最有名的还是安化黑茶,这也是接触黑茶一重要的出发点。 冒冒失失就开始拜师学艺,开始了在门店泡茶,老师也会教很多实用的知识,平常也会自学,自练泡茶的动作,每天泡茶、喝茶(在这以前基本上不喝茶,喝白开水),一晃3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自从喝茶后,每天大便通畅了,脸和手上的皮肤没以前粗糙了,脸的气色比以前也好,当时的反应,黑茶有点神奇,也就从那时候起,对黑茶特别的喜欢。至今,还保持着每天晚上喝一大杯茶睡觉,现在也理解了,为什么当初黑茶有如此的效果,茶本来就有消炎解毒的功效,自然能够帮助身体排毒,黑茶特有的功效降三高,也能清除血液中多余的脂肪、垃圾,皮肤自然会通透些,气色会更好!当时就萌生了一想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化黑茶,受益于黑茶。 我的老师之前制作了一批收藏茶,益阳的第一批茶艺师也是他们培养出来的,加上当时在供销社的工作经历及几年对茶的研究,身边有许多黑茶的资源,这些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起来。如果大家想了解什么茶,只要是安化黑茶都可以找我,毕竟在益阳,我也可以保证,同样品质的茶,价格更实惠,同价格的茶,性价比较更高。 我自己受益于安化黑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受益于它!
难忘的品茶经历—用昆仑泡的方法鉴别安化黑茶 昨晚,去到老师茶室喝茶,受益匪浅! 老心潜心研究安化黑茶多年,对黑茶的功效,妙用都有独到的见解!品茶的过程中,老师的朋友无意间问到:“购买黑茶是,因不懂得辨别,总是会担心花高价买了品质低劣的茶品,有没有比较快能辨别茶品的办法呢”? 老师答到:“昆仑泡的方法,辨别茶最可靠的方法,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对茶的品质的认识达到最直观的效果! 很多朋友可能第一听昆仑泡这个词,回来以后,回忆老师所讲,总结下来,和吧友们一起分享! 到底什么是昆仑泡呢?我总结一下,简单的说,前2泡摇茶,3、4泡冲茶,第五泡开始品尝!为了体现茶品质,取了2泡不同的茶,进行对比试泡!这次取的都是千两茶卷茶,一份是某知名品牌的千两,07生产,08年推出的奥运卷,当时的市价为XXX元/饼,另一份是收藏的安化本地料制成的千两,06年生产! 首先,当然是取茶了,取等量的茶!准备大小基本相同的壶,对比冲泡!其次,冲泡,第一泡不用洗茶,把水倒进紫砂壶后,为防止烫伤,用茶巾包住壶,使劲摇动壶,让壶里的茶叶与水充分接触后,大概半分钟时间,然后倒掉茶水,第二泡照样如此!如此两遍之后,倒出的茶水都是浑浊的,根本喝不了,第三泡和第四泡直接用开水冲泡,不用摇,像平常泡茶一一样,然后倒掉,从第五泡开始喝!经这简单的方法下来,第五泡若基本上已没有茶味了,这种茶品质就相当低劣了!而越是好的茶,茶味就特别纯正了。这办法简单易行,在家泡茶就可以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回到之前的两泡茶,我们来看看效果!上图是第五泡茶,茶汤,都呈橙红色,左边的茶汤明显淡一些,右边的更深!品尝时,右边茶的茶味醇厚,绵柔,入口即化,茶香纯正,回甘微甜!而左边的,入口清淡,偶尔闻得到瞬间的陈香!上图是第六泡茶,与第五泡相比,左边茶杯的茶汤明显淡了,这说明,某知名品牌的千两茶,第六泡,茶汤变淡,正好第五泡或第四泡正是茶味正好的时候,而右边的纯安化本地料制的茶丝毫没有变淡,这就说明安化本地料制的的茶更经久耐泡。后面的事实也证明如此!上图是第十泡茶,左边的茶已基本上无茶味了,而右边的茶,虽茶味淡了些,但还是比较醇厚,绵柔的感觉一直品尝得到,相比,茶汤,右边的茶汤更好些。上图中,左边茶是第十三泡,虽然有些颜色,但无任何茶味!右边的茶,是第十九泡,从茶汤的颜色看,还是比左边的颜色好,茶味淡了,入口即化,绵柔,醇厚的感觉一直可以品尝得到。 最后,看茶底!摊开茶底,看看茶叶原料等级和产地,等级高的茶叶,嫩叶较多,等级较差则老叶较多,而对于产地,如是安化本地料,黑茶叶底有油光,对光叶脉晰可见,用手触摸时,叶片比较厚实,因高山地区受日照光热的影响,茶叶吸收水分多,果胶质丰富,其他地方的茶是没有的。再者,泡过茶的叶底,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左边茶底有一部分的安化本地料,而且茶叶较粗老,且有一股异味;而右边茶的叶底,全部是安化本地料,茶叶等级较高,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一下这个泡法,自己检验一下茶的品质!
难忘的品茶经历—用昆仑泡的方法鉴别安化黑茶 昨晚,去到老师茶室喝茶,受益匪浅! 老心潜心研究安化黑茶多年,对黑茶的功效,妙用都有独到的见解!品茶的过程中,老师的朋友无意间问到:“购买黑茶是,因不懂得辨别,总是会担心花高价买了品质低劣的茶品,有没有比较快能辨别茶品的办法呢”? 老师答到:“昆仑泡的方法,辨别茶最可靠的方法,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对茶的品质的认识达到最直观的效果! 很多朋友可能第一听昆仑泡这个词,回来以后,回忆老师所讲,总结下来,和吧友们一起分享! 到底什么是昆仑泡呢?我总结一下,简单的说,前2泡摇茶,3、4泡冲茶,第五泡开始品尝!为了体现茶品质,取了2泡不同的茶,进行对比试泡!这次取的都是千两茶卷茶,一份是某知名品牌的千两,07生产,08年推出的奥运卷,当时的市价为XXX元/饼,另一份是收藏的安化本地料制成的千两,06年生产! 首先,当然是取茶了,取等量的茶!准备大小基本相同的壶,对比冲泡!其次,冲泡,第一泡不用洗茶,把水倒进紫砂壶后,为防止烫伤,用茶巾包住壶,使劲摇动壶,让壶里的茶叶与水充分接触后,大概半分钟时间,然后倒掉茶水,第二泡照样如此!如此两遍之后,倒出的茶水都是浑浊的,根本喝不了,第三泡和第四泡直接用开水冲泡,不用摇,像平常泡茶一一样,然后倒掉,从第五泡开始喝!经这简单的方法下来,第五泡若基本上已没有茶味了,这种茶品质就相当低劣了!而越是好的茶,茶味就特别纯正了。这办法简单易行,在家泡茶就可以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回到之前的两泡茶,我们来看看效果!上图是第五泡茶,茶汤,都呈橙红色,左边的茶汤明显淡一些,右边的更深!品尝时,右边茶的茶味醇厚,绵柔,入口即化,茶香纯正,回甘微甜!而左边的,入口清淡,偶尔闻得到瞬间的陈香!上图是第六泡茶,与第五泡相比,左边茶杯的茶汤明显淡了,这说明,某知名品牌的千两茶,第六泡,茶汤变淡,正好第五泡或第四泡正是茶味正好的时候,而右边的纯安化本地料制的茶丝毫没有变淡,这就说明安化本地料制的的茶更经久耐泡。后面的事实也证明如此!上图是第十泡茶,左边的茶已基本上无茶味了,而右边的茶,虽茶味淡了些,但还是比较醇厚,绵柔的感觉一直品尝得到,相比,茶汤,右边的茶汤更好些。上图中,左边茶是第十三泡,虽然有些颜色,但无任何茶味!右边的茶,是第十九泡,从茶汤的颜色看,还是比左边的颜色好,茶味淡了,入口即化,绵柔,醇厚的感觉一直可以品尝得到。 最后,看茶底!摊开茶底,看看茶叶原料等级和产地,等级高的茶叶,嫩叶较多,等级较差则老叶较多,而对于产地,如是安化本地料,黑茶叶底有油光,对光叶脉晰可见,用手触摸时,叶片比较厚实,因高山地区受日照光热的影响,茶叶吸收水分多,果胶质丰富,其他地方的茶是没有的。再者,泡过茶的叶底,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左边茶底有一部分的安化本地料,而且茶叶较粗老,且有一股异味;而右边茶的叶底,全部是安化本地料,茶叶等级较高,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一下这个泡法,自己检验一下茶的品质!
嫩叶制成的安化黑茶! 有些朋友认为黑茶就是粗老茶,可能是由于一些品质低劣的边销茶误导了我们,现在市场上也有用1芽4叶或相当嫩的对夹叶制成的嫩度非常好的黑茶。但也不是原料粗的茶品质就差,有些茶对原料有特定的要求,如茯砖茶里如果少了一定的梗含量,便少了其独特的口味! “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安化出产的茶叶鲜嫩多汁,富含芳香物质,而同行的专家告诉我们,只有这种芳香物质含量丰富,才适合制作安化黑茶。”这是摘自CCTV4走遍中国栏目的《安化黑茶》专题里的一段话。确实,安化产的鲜茶叶较其他地方的茶果胶质明显厚实,制成的黑茶才有其独特的口味,因果胶质比较厚,茶与茶之间的粘性会更紧,同种机械压力下,用安化本地料压制的砖茶更紧实,而且经久耐泡! 原料等级越高,对制作安化黑茶的要求更高,茶叶越嫩,所含水分越多,发酵的过程更容易烧坏!虽然说原料粗不一定品质差,相对来说,原料等级越高,茶的味道要好! 安化黑茶的汤色有橙黄跟橙红两种,新制的茶,由于发酵不完全,汤色会呈现橙黄色,而陈茶,汤色就呈现橙红色! 看看几张图吧!上图这片茶,是06年收的安化本地料制的,全部是一芽一叶的芽尖,当是共1200斤,制成200克的极品黑砖1100多片,其中有400多片烧坏,因嫩叶水分过高,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以致烧坏!安化料压的砖茶要紧实,像这片茶,取茶是用的小锯子,截面的纹路还留下了锯的痕迹,取下来的茶也是一小块整的。泡的时候还是弄碎了一下,别看这么细,泡到最后,可全部是嫩叶!洗茶后,第1泡茶,及泡后的茶底!第5泡茶,及泡后的茶底,茶叶已经慢慢开始泡散开来了!第6泡茶第12泡,及泡后的茶底,茶叶已全部泡开了!第21泡,及泡后的茶底! 整个一壶茶下来,茶汤的颜色接近橙黄色,就只有第五泡颜色稍带橙红色,开始几泡茶,略带涩色,但比较醇,入口即化,甘甜,茶底可以闻到清香!喝起来有绿茶的清香 ,黑茶的韵味!像汤色橙茶,略带涩味,这些都是发酵不完全的缘故。加上茶叶的等级特别高,全部是嫩叶,还可以闻到清香味,而且经久耐泡,像这种茶,存放几年,味道会更好! 最后来看看茶底!全部都是嫩叶,因为取茶时是锯下来的,能看到的完整的叶片较少! 每一类茶有其特性,也有其共性。经常有朋友问,怎么能够辨别茶的品质?写这么多,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内容中了解、辨别安化黑茶。购买到性价比高的茶品!
只为我们能更好的鉴别安化黑茶! 有些朋友认为黑茶就是粗老茶,可能是由于一些品质低劣的边销茶误导了我们,现在市场上也有用1芽4叶或相当嫩的对夹叶制成的嫩度非常好的黑茶。但也不是原料粗的茶品质就差,有些茶对原料有特定的要求,如茯砖茶里如果少了一定的梗含量,便少了其独特的口味! “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安化出产的茶叶鲜嫩多汁,富含芳香物质,而同行的专家告诉我们,只有这种芳香物质含量丰富,才适合制作安化黑茶。”这是摘自CCTV4走遍中国栏目的《安化黑茶》专题里的一段话。确实,安化产的鲜茶叶较其他地方的茶果胶质明显厚实,制成的黑茶才有其独特的口味,因果胶质比较厚,茶与茶之间的粘性会更紧,同种机械压力下,用安化本地料压制的砖茶更紧实,而且经久耐泡! 原料等级越高,对制作安化黑茶的要求更高,茶叶越嫩,所含水分越多,发酵的过程更容易烧坏!虽然说原料粗不一定品质差,相对来说,原料等级越高,茶的味道要好! 安化黑茶的汤色有橙黄跟橙红两种,新制的茶,由于发酵不完全,汤色会呈现橙黄色,而陈茶,汤色就呈现橙红色! 看看几张图吧!上图这片茶,是06年收的安化本地料制的,全部是一芽一叶的芽尖,当是共1200斤,制成200克的极品黑砖1100多片,其中有400多片烧坏,因嫩叶水分过高,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以致烧坏!安化料压的砖茶要紧实,像这片茶,取茶是用的小锯子,截面的纹路还留下了锯的痕迹,取下来的茶也是一小块整的。泡的时候还是弄碎了一下,别看这么细,泡到最后,可全部是嫩叶!洗茶后,第1泡茶,及泡后的茶底!第5泡茶,及泡后的茶底,茶叶已经慢慢开始泡散开来了!第6泡茶第12泡,及泡后的茶底,茶叶已全部泡开了!第21泡,及泡后的茶底! 整个一壶茶下来,茶汤的颜色接近橙黄色,就只有第五泡颜色稍带橙红色,开始几泡茶,略带涩色,但比较醇,入口即化,甘甜,茶底可以闻到清香!喝起来有绿茶的清香 ,黑茶的韵味!像汤色橙茶,略带涩味,这些都是发酵不完全的缘故。加上茶叶的等级特别高,全部是嫩叶,还可以闻到清香味,而且经久耐泡,像这种茶,存放几年,味道会更好! 最后来看看茶底!全部都是嫩叶,因为取茶时是锯下来的,能看到的完整的叶片较少! 每一类茶有其特性,也有其共性。经常有朋友问,怎么能够辨别茶的品质?写这么多,希望大家能从这些内容中了解、辨别安化黑茶。购买到性价比高的茶品!
难忘的品茶经历—用昆仑泡的方法鉴别安化黑茶 昨晚,去到老师茶室喝茶,受益匪浅! 老心潜心研究安化黑茶多年,对黑茶的功效,妙用都有独到的见解!品茶的过程中,老师的朋友无意间问到:“购买黑茶是,因不懂得辨别,总是会担心花高价买了品质低劣的茶品,有没有比较快能辨别茶品的办法呢”? 老师答到:“昆仑泡的方法,辨别茶最可靠的方法,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对茶的品质的认识达到最直观的效果! 很多朋友可能第一听昆仑泡这个词,回来以后,回忆老师所讲,总结下来,和吧友们一起分享! 到底什么是昆仑泡呢?我总结一下,简单的说,前2泡摇茶,3、4泡冲茶,第五泡开始品尝!为了体现茶品质,取了2泡不同的茶,进行对比试泡!这次取的都是千两茶卷茶,一份是某知名品牌的千两,07生产,08年推出的奥运卷,当时的市价为XXX元/饼,另一份是收藏的安化本地料制成的千两,06年生产! 首先,当然是取茶了,取等量的茶!准备大小基本相同的壶,对比冲泡!其次,冲泡,第一泡不用洗茶,把水倒进紫砂壶后,为防止烫伤,用茶巾包住壶,使劲摇动壶,让壶里的茶叶与水充分接触后,大概半分钟时间,然后倒掉茶水,第二泡照样如此!如此两遍之后,倒出的茶水都是浑浊的,根本喝不了,第三泡和第四泡直接用开水冲泡,不用摇,像平常泡茶一一样,然后倒掉,从第五泡开始喝!经这简单的方法下来,第五泡若基本上已没有茶味了,这种茶品质就相当低劣了!而越是好的茶,茶味就特别纯正了。这办法简单易行,在家泡茶就可以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回到之前的两泡茶,我们来看看效果!上图是第五泡茶,茶汤,都呈橙红色,左边的茶汤明显淡一些,右边的更深!品尝时,右边茶的茶味醇厚,绵柔,入口即化,茶香纯正,回甘微甜!而左边的,入口清淡,偶尔闻得到瞬间的陈香!上图是第六泡茶,与第五泡相比,左边茶杯的茶汤明显淡了,这说明,某知名品牌的千两茶,第六泡,茶汤变淡,正好第五泡或第四泡正是茶味正好的时候,而右边的纯安化本地料制的茶丝毫没有变淡,这就说明安化本地料制的的茶更经久耐泡。后面的事实也证明如此!上图是第十泡茶,左边的茶已基本上无茶味了,而右边的茶,虽茶味淡了些,但还是比较醇厚,绵柔的感觉一直品尝得到,相比,茶汤,右边的茶汤更好些。上图中,左边茶是第十三泡,虽然有些颜色,但无任何茶味!右边的茶,是第十九泡,从茶汤的颜色看,还是比左边的颜色好,茶味淡了,入口即化,绵柔,醇厚的感觉一直可以品尝得到。 最后,看茶底!摊开茶底,看看茶叶原料等级和产地,等级高的茶叶,嫩叶较多,等级较差则老叶较多,而对于产地,如是安化本地料,黑茶叶底有油光,对光叶脉晰可见,用手触摸时,叶片比较厚实,因高山地区受日照光热的影响,茶叶吸收水分多,果胶质丰富,其他地方的茶是没有的。再者,泡过茶的叶底,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左边茶底有一部分的安化本地料,而且茶叶较粗老,且有一股异味;而右边茶的叶底,全部是安化本地料,茶叶等级较高,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一下这个泡法,自己检验一下茶的品质!
难忘的品茶经历—用昆仑泡的方法鉴别安化黑茶 昨晚,去到老师茶室喝茶,受益匪浅! 老心潜心研究安化黑茶多年,对黑茶的功效,妙用都有独到的见解!品茶的过程中,老师的朋友无意间问到:“购买黑茶是,因不懂得辨别,总是会担心花高价买了品质低劣的茶品,有没有比较快能辨别茶品的办法呢”? 老师答到:“昆仑泡的方法,辨别茶最可靠的方法,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对茶的品质的认识达到最直观的效果! 很多朋友可能第一听昆仑泡这个词,回来以后,回忆老师所讲,总结下来,和吧友们一起分享! 到底什么是昆仑泡呢?我总结一下,简单的说,前2泡摇茶,3、4泡冲茶,第五泡开始品尝!为了体现茶品质,取了2泡不同的茶,进行对比试泡!这次取的都是千两茶卷茶,一份是某知名品牌的千两,07生产,08年推出的奥运卷,当时的市价为XXX元/饼,另一份是收藏的安化本地料制成的千两,06年生产! 首先,当然是取茶了,取等量的茶!准备大小基本相同的壶,对比冲泡!其次,冲泡,第一泡不用洗茶,把水倒进紫砂壶后,为防止烫伤,用茶巾包住壶,使劲摇动壶,让壶里的茶叶与水充分接触后,大概半分钟时间,然后倒掉茶水,第二泡照样如此!如此两遍之后,倒出的茶水都是浑浊的,根本喝不了,第三泡和第四泡直接用开水冲泡,不用摇,像平常泡茶一一样,然后倒掉,从第五泡开始喝!经这简单的方法下来,第五泡若基本上已没有茶味了,这种茶品质就相当低劣了!而越是好的茶,茶味就特别纯正了。这办法简单易行,在家泡茶就可以操作,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尝试一下! 回到之前的两泡茶,我们来看看效果!上图是第五泡茶,茶汤,都呈橙红色,左边的茶汤明显淡一些,右边的更深!品尝时,右边茶的茶味醇厚,绵柔,入口即化,茶香纯正,回甘微甜!而左边的,入口清淡,偶尔闻得到瞬间的陈香!上图是第六泡茶,与第五泡相比,左边茶杯的茶汤明显淡了,这说明,某知名品牌的千两茶,第六泡,茶汤变淡,正好第五泡或第四泡正是茶味正好的时候,而右边的纯安化本地料制的茶丝毫没有变淡,这就说明安化本地料制的的茶更经久耐泡。后面的事实也证明如此!上图是第十泡茶,左边的茶已基本上无茶味了,而右边的茶,虽茶味淡了些,但还是比较醇厚,绵柔的感觉一直品尝得到,相比,茶汤,右边的茶汤更好些。上图中,左边茶是第十三泡,虽然有些颜色,但无任何茶味!右边的茶,是第十九泡,从茶汤的颜色看,还是比左边的颜色好,茶味淡了,入口即化,绵柔,醇厚的感觉一直可以品尝得到。 最后,看茶底!摊开茶底,看看茶叶原料等级和产地,等级高的茶叶,嫩叶较多,等级较差则老叶较多,而对于产地,如是安化本地料,黑茶叶底有油光,对光叶脉晰可见,用手触摸时,叶片比较厚实,因高山地区受日照光热的影响,茶叶吸收水分多,果胶质丰富,其他地方的茶是没有的。再者,泡过茶的叶底,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左边茶底有一部分的安化本地料,而且茶叶较粗老,且有一股异味;而右边茶的叶底,全部是安化本地料,茶叶等级较高,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香!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一下这个泡法,自己检验一下茶的品质!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