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2101 cj2101
关注数: 43 粉丝数: 152 发帖数: 1,410 关注贴吧数: 17
军考常见问题(二)考试流程 1.报名:在每年的三四月份,各部队开始逐级下达报名通知,准备参加考试的士兵填写报名 2.预考:也就是在填写报名表之后,各部队开始对报名准备考军校的战士进行预考,由于在部队考军校名额有限,预考的目的就是决定考试名额。但是也有些单位每年报考的士兵不多,名额足够,所以就不举行预考。体检、体能测试、政审之后直接参加全军统考。 3.集中复习:有些部队把士兵考军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通过预考的学员苗子进行集中组织复习。但是还有很多部队由于各下属驻地不是很密集、战士工作的特殊性等原因没有条件组织集中复习。 4.政审:在部队准备参加考军校的考生政审主要是审查士兵档案,最常出现的问题是档案袋里缺毕业证、团员表,这时干部股(科)人员会通知考学士兵补上。战士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从你刚入伍政审填表开始,每次填表年龄必须和身份证上的年龄一致,报考指挥类、技术类军校的考生政审时不会回士兵原籍地调查走访,但是报考机要类等核心涉密专业的考生政审时部队会有专人到士兵原籍地调查走访。 5.体能测试:在每年五月份的时候,战士参加统考体能测试,考核科目并不是年年都相同的,常考的为五千米跑、俯卧撑、仰卧起坐、五米往返跑等。 6.考试时间: 解放军士兵考试、武警士兵考试、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士兵考试时间全部为每年的6月7号和6月8号两天。 7.录取分数: 由于各军校在各军区,武警、公安边防院校在各地区招收士兵学员人数和专业不同,所以各军区分数线不同,军队院校招收士兵学员时,是按名次从上到下来录取的,例如某军区今年招收四百名士兵学员,即被录取的为第一名到第四百名。无论考生是否被所报考的学校录取,只要过了分数线就有学校上,招生部门会把过线而没有被所报考的学校录取的考生调剂到其他学校。因此在报考志愿时,一定在是否符合调剂后面打上对号。 8.分数公布: 每年的六月中下旬或七月上旬可以通过电话查询士兵考试分数,也可登陆全军政工网(军网)凭考号查询。
大专士兵专升本考军校竞争度和录取率问题 因为太多大专士兵对考军校政策是不了解的。其中有位战士就说到,根据2012年的相关政策规定,招收大专士兵的军校有9所,共招收900人,而且还是面向全军招生的。这位武警战士就感觉竞争非常大,考上的几率非常小了。那究竟是不是这样子呢?大专士兵专升本考军校竞争和录取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呢?部队的现役士兵学历层次有很多,从某种问题考虑,部队方面必须会给每个层次的战士有考学的和继续发展的机会,否则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比如初中和高中的都可以去考士官学校,高中士兵还可以报考军校,大专士兵可以进行专升本考试,本科生有提干和考研的机会。因此,战士们在自己的层次之上争取属于自己的机会,努力在部队继续发展。那么对于大专士兵考军校的问题,是2012年第一次实行的,在考学的各个方面也许还会面临很多问题,或者说是还出于探索阶段,不惧成熟。比如在今年6月份第一次考学的这批大专士兵中,考学复习资料部队方面没有指定教材,仅仅提供了一个考试大纲,而往年的真题也是没有参考。因此会给战士们造成不知道如何复习的局面。再说竞争问题,机会是平等的,关键是战士如何把握。其中两个重点,其一是硬性报考条件要符合,也就是大专士兵考军校的基本条件要满足,其实这些条件满足也仅仅是少数战士,因此参考人数会减少非常多;其二是成绩问题,成绩问题是关键,如果达到自己达到成绩极限,那看自己如何学习了,而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也是非常多,其中复习条件就会给战士们造成困扰。其次是录取率问题,这个问题个人认为不必过于在乎,根据第一年考试来看,战士们的整体成绩是偏低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大家的文化课水平差不多,努力了就会给自己更大的机会。而且录取问题,关键还要看名额,比如你单位名额有20个,是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录取上了填报志愿时选择服从分配就基本有军校上了。可见,战士如何把自己的成绩搞到最高才是你们的首要任务了。
部队考军校如何得高分 复习是否得法,关系着每一个战士的升学问题,基础要重视,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要重视,因而以打牢“三基”为根本出发点,对知识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形成培养解题能力的目的。 一、如何打牢“三基” 军考数学是以思维能力为主体,对各种能力的全面考察,如运算能力、探究能力、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其中运算能力是一个重点,它是对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考察,它在考察数和式的运算的同时,以含字母的运算来考察战士的运算能力,同时对算理和逻辑推理有很高的要求。数学科的命题特点是,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意对能力的培养,结合对近几年军考试题的分析,提供如下策略: 1、以课本为基础,全面整合知识,总结方法,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抓知识点之间的“交集”,这是军考命题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重点。从基础知识中提炼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2、选题要精,方法要准,例题要典型,思路要清晰。 我们在选题时要注意题目的典型性、注意训练的目的性,同时要对战士有针对性,突出重点,注重基础。注意对选题进行举一反三的练习,在夯实基础的同时做到由浅入深,由特殊到一般,真正做到“解一道题,会一类题”。 每个战士的能力会有不同,但是高考中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影响很多考生的一大问题,所以我们做题时一定要多“回头看”,多及时的总结,形成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二、提前规划,全面部署 有计划才能有条不紊,有措施才能临危不惧。要不然就会处于被动地位,随着军考的临近,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甚至丧失信心。越到后期越要注意,要做到由易到难的深入,然后再由难到易的回归。 三、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 (1)考试速度。考试讲究的是“任务完,时间到”而不是“时间到,任务完”,要争分夺秒,复习一定要有速度的训练,避免“小题大做”。 (2)计算能力。数学就得做题,做题就得运算,虽然近几年计算量有所减少,但并不是对计算能力降低了要求。要熟练、准确、简捷、快速的运算。 (3)学会表达。军考以中低档题为主,通过审题后获得正确的解题思路相对容易,如何准确而规范地表达出来就显得重要了,因此,要克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从开始就得注意规范化的表达,会做的题要做到一分不丢。
化学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知识点查错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   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   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   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 + 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   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正确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   正确,4OH- - 4e- = 2H2O + O2↑   21.同体积同   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2.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   正确   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   解反应   错误,乙烯不水解   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 2-为2:1,没有O- ,石英中存在杂质   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   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   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正确   33.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有12个   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错误,比如Ag和Ca
本科毕业生部队提干和保送条件 提干条件 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素质过硬,文化基础扎实,有发展潜力,志愿献身国防事业; 中国共产党党员或者入党积极分子; 大学本科毕业的,包括第一批和第二批统一录取并取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含毕业学年入伍,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第三批录取并取得全日制 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且服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的,必须是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统一考试,取得全日制研究生学历的毕业生; 截至当年6月30日,入伍一年半以上(服役期间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应当入伍两年以上),且在推荐的旅(团)级单位工作半年以上; 现实表现好,被评为优秀士兵或者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先进个人;三本毕业的还应当担任班长或副班长,或者荣立三等功以上奖励,或者被旅(团)级以上单位评为军事训练标兵; 本科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6周岁;研究生毕业的年龄不超过29周岁;其中,获得二等功以上奖励的,被军区级以上单位树为重大典型、表彰为英模人物的,在驻国家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部队服役且为少数民族的,年龄可以放宽一岁; 身体和心理健康,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 保送条件 对于报考军队院校和保送入学,《从大学毕业生士兵中选拔军官暂行办法》明确指出,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经省招生办公室专科统一录取且取得 全日制专科学历的毕业生士兵,可以参加全军统一组织的本科层次招生考试,录取的进入有关军队院校培训,学制两年,毕业合格的列入年度生长干部毕业学员分配 计划。 大学毕业生士兵参加优秀士兵保送入学对象选拔,年龄放宽一岁,同等条件下优先列为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推荐对象,选拔办法按照优秀士兵保送入学有关规定执行。 大学毕业生士兵保送入学对象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安排6个月任职培训;具有专科学历的,安排两年本科层次学历培训。
努力和分数不成正比,该怎么办? 为什么越努力成绩越低,做了那么多的题,为什么成绩不见提高呢?还有学生反应,很多简单的题,一做就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简单的题总出错,而后面的大题反而能做对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希望找到根源之后,大家可以解除这个障碍,让自己不再困惑。另外,我有一个建议,我们在学习的时候,第一是专注,这样你才能在寂静的空间里如理的思考。第二是我们不要给老师教授的内容贴上标签,我们不去评价好与坏,我们只是深入的走进他所讲的内容。这样,我们才能与知识完美的相应。学习,只是一次又一次的与智慧相应的过程。也许我们会因为表面上的喜欢不喜欢来关闭或者打开自己的智慧大门,这样我们就错过了与知识的相应。就好像你走在路上,你的同桌从你身边走过,而你好不觉察。尤其是在同学们所讲的不喜欢的老师的问题上,我建议大家:你们要专注在老师所讲的知识中,为的是与知识相应。而不是因为老师讲的你听不懂,就拒绝再听老师的课。这个时候,你只需要一点点耐心,在寂静中,发现这些知识的规律、这些题目的性质,分析这个问题时候的思维。 先说导致努力和分数不成正比的核心问题:平时很努力的学习,但是考试分数不高。努力和分数不成正比,该怎么办? 其实本质来说,就是复习不见效果,也就是效率不高。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最关键的是对自己要有清醒的认识,并且对自己要有信心才行。 经过我们的归纳,可以把复习效率不高的原因归纳为3个: 1、盲目复习 这个是现在复习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家的最大通病。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发现没有效果。这是因为大家都跟着老师的进度进行复习,而同学们自身的进度不同。现在课本章节基本上是连续的,知识有一定的关联性,如果前面没有弄清楚,但是跟着进度走,死磕“现在”的进度,难免囫囵吞枣,或者说猪八戒吃人参果,全无滋味。 【建议】复习可以跟着老师进度,但是课堂跟随进度,课后要从头巩固,这样可以把落下的基础补上,提高听课效率。复习要有针对性,对待熟的不能在熟的知识,看一眼就好。对知识掌握的定义:理解为主,不是记背,而是从知识本源、推演方向出发。如公式的形成、推导过程,应用方向等。抓住这些,才是真正的理解知识。 2、盲目做题 盲目做题就不说了,基本上做题不归类,部分层次,见题做题,这是不科学的。 【建议】做题要循序渐进。随着复习的过程走,按照自己的程度去走,先抓基础、再突破中等,最后啃难题。多看看题比狂做题效果好得多。看题也要讲究效率,不是随便看,而是专门看你“卡”住的步骤,或者你做错的步骤。如果是新题,先不要看答案,先看题,然后再思考怎么解答,然后对照答案,有了具体思路后,过一、二天再做这些题,这样可以锻炼你的做题技巧,也提升了你的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3、复习没有重点 虽然有些同学意识到有自己的进度,并且也根据自己的进度去复习了,但是效果还是比较慢。这个是因为复习没有讲究侧重点,一视同仁,这样会造成时间分配上的浪费。 【建议】不过平时这么干只有好处没有坏事,但是临考前一周,要重点突击,把精力放在“复习就可以立即得分”的知识点上。比如我对椭圆的第二定义不熟,我立即复习。比如我对物理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区分不开,我立即复习。一般到了这个时候,都很明白自己“怕”什么。找到自己的弱项,然后复习,如果自己不能解决,要敢于问老师、问同学,不要一个人自己“研究”教科书。现在不是矜持的时候,实在有心理负担,就当做“不耻下问”好了。 总之,如果一旦你发现复习时间花了,而效果没有或不明显,那么一定要马上停止下来。出现这种状况,一定是方向或方法出了问题,要立即改变,而不是一边抱怨着没有效果,一边又只能这么“混”下去。要反思自己方法对错的同时,也要马上资讯老师。 学习确实需要一个更高更有力的引导,但是这是外缘。智慧在你们自己那里,最好解决的就是自己来体会和发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