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影遁 风影遁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01 发帖数: 14,164 关注贴吧数: 21
关于唱歌的问题 如果将唱歌分为天才普通庸才三类的话,我想自己大概就是第三者了,嘿嘿。也许只有吃饱了撑着的人才会从多方面来探究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那恐怕非我莫属,榜上有名了。 我小时候被老师点去学吹小号,有一次副校长专门演示了吹小号的技巧,说是要气沉丹田,还让我们摸摸他的丹田,如果气聚丹田的话,那么丹田那块就是硬的。然后就能吹得响小号了,但是我感觉自己吹出来的就是破音。时隔多年,至今我有时候还是会想起这个事来,故也便有了我写下关于唱歌的文字。如今肚子上一块肥肉,丹田都不知道在哪了,嘿嘿。 我小时候话不多,相当腼腆,小时候皮肤也是白的出奇,没错,是出奇。曾经我拿出小学的毕业照,果然是白的不可思议。如今年纪大了,加上考研的时候急火攻心老是生痘痘,而我的脸上的皮肤很脆弱,可怜了我的脸。此事不提。由于腼腆,说话少,喜欢看书,又不注意用眼,眼睛不好,耳朵似乎也由于说话少,听别人说话少,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所以听音乐似乎不能准备把握住音律。故而,我想,要想唱好歌,练好耳朵也是重要的。 然后就是嗓子的问题了。嗓子把歌唱出来,需要很好地模仿自己听到的歌,而嗓子作为人体的乐器如何发挥出好水平呢,即是如何准确地发出正确的音律。气要稳,音要稳,这个都是需要好好处理的。 这也是我的问题了。根据我的情况,声线不好,气不稳,或许声带还不精致,加上我以前都是瞎搅和,邯郸学步,喜欢乱用方法,已经养成了坏习惯。唱慢歌,气不稳定,且不能婉转,所以很难把握。唱高亢的歌,声线上不去,加上还是丹田之气太少,唱的时候气又出的多,故也唱不了。只有比如hip-hop等一些快节奏的歌曲,可以掩盖声线不稳定之类的情况,故而我应适合唱快歌。可是我嘴巴不小,估计速度上不来,哈哈。 最后,有两首歌,《走天涯》和黄征的《绝不放手》,刘德华的《忘情水》是我可以唱的蛮好的一类歌。
半夜看到腾讯的一篇关于“感动中国”的专题,很是贴切。下转。 《越感人,越丢人:“感动中国”的逻辑硬伤》 “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日前举行,“最美妈妈”吴菊萍等10人获奖。节目照例取得成功,舞台上荧屏前照样泪雨滂沱。不过细一思索,这其中问题不少。   她致力于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他把卖羊肉串攒下的10多万元全捐献出来资助贫困学生;她8岁开始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以上是几名感动中国获奖人的简介。他们的事迹足够感人,可麻风病人子女、贫困学生、瘫痪病人,这些本应由社会保障解决的问题,成了感人的因素。由制度漏洞、保障缺陷来营造感人情节,这种逻辑的结果就是:故事越感人,我们听后反倒越觉得丢人。 每个感人故事的背后,都有一个尴尬的缺陷麻风病人子女教育,记者管;贫困生上学,烤羊肉串的管   “感动中国”的一个评选原则是,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事。这个评奖初衷是好的,可一旦陷入了塑造“平民苦情英雄”的套路上,就往往为了感人而闹出笑话。比如这届的两个获奖者:张平宜和阿里木,他们一个曾经是台湾《中龘国时报》资深记者。2003年起至2011年,她辞去百万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四川省大营盘村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另一个是在贵州毕节把卖羊肉串的。8年来,把攒下的10多万元全捐献出来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评选者的用意是显示他们所处环境的艰难,以及完成这些事所需付出的努力。然而可笑的是:麻风病人的子女得不到当地有关部门的有效安置,而需要一个台湾记者去管;尚处在义务教育阶段,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孩子,没法上学,而需要一个卖羊肉串的人去支付他们的学费。这种感人事迹在让人感动之余,不由得脊背发凉。 本能反应几秒钟,到处领奖几个月:最美妈妈的尴尬   2011年7月2日,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杭州一10楼坠落,吴菊萍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撞成粉碎性骨折。整件事吴菊萍思考时间不超过两秒。按她的话讲,“这是本能,是作为一个母亲应该做的事情”。话说得很实在,也很合理。因为她是妈妈,把孩子当宝贝,看见天上掉下个孩子,本能地伸手接一下,这本应是人之常情。在当今这个人情日渐冷漠的时代,她的事迹有了感人的因素,这都是正常的。然而把她树为典型,受到全国各级嘉奖,就显得不那么正常了。被她救的那个孩子一家,在开始时一定对吴菊萍千恩万谢;但在宣传了半年后,他们作为人肉背景、苦情戏垫背人、没尽到监护义务的典型等角色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时,想来也是尴尬无比的。而全国人民看了那么多次,也渐渐看腻了。一次历时2秒钟的本能反应,被捧为了全国前十的感人举动,这本身就具有黑色幽默的感觉。 感人的事迹,恼人的现实杨善州:清苦一生 死后热闹   本次另一名得奖者杨善洲,是原任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2年,带领大家植树造林5.6万亩。临死之前,把这个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缴给了国家。杨善洲的事迹在去年被拍成了电影,他清苦的一生得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然而,另一种尴尬正等着他。   去年夏天,《变形金刚3》、《哈利波特7》等影片相继上映,《杨善洲》等一批主旋律电影也同期上映。有部分网友在微博反应,他们去影院看的是《变形金刚3》的电影,而打给他们的电影票却是《杨善洲》的。一开始还是个别人爆料,之后有此经历的越来越多。有的人还把影院票根展示出来,称花了80元买了一张《变形金刚》的票,打出的票根却是《变形金刚》20元、《杨善洲》60元的两张票。业内人士,上海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曾建议旗下影城“双片连映”,即一部进口美国大片搭配一部主旋律影片进行连映,只收取一部影片的票价。简而言之,为了制造国产主旋律影片票房不比进口大片差的神话,用人为的方法把本应属于大片的票房,挪到了《杨善洲》等主旋律影片上。清苦了一辈子的杨善洲老人,如果得知有人用如此手段消费自己的名声,不知会作何感想?
新版西游记 原来张纪中版的是最新的啊,我还以为是两年前的那个新西游记呢。看了一点,此版可圈可点,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也不是说没有毛病。孙悟空对唐僧也不是服服帖帖的,孙悟空和猪八戒很不和谐,似乎本事也不是那么大。我只看过一点点原著,好像是有一点这么回事。新版西游记我没看多少,不过我还是能说说我的一点点浅薄的看法吧。 猪八戒在高老庄的时候,更像妖怪,皈依佛门后,比真猪头还丑哇,可能是受到老版的影响,我感觉猪八戒的配音不是那么好。 观音在大唐见唐僧的时候,最后说了一句“求正果真身”,她念得是“求正/果真身”,但实际上应该是“求/正果真身”。常识性错误。 剧中把唐太宗演的太老,当然这个是我太计较了。任何一版西游记中太宗都是一个中年以上的形象。我没记错的话,唐玄奘是在贞观三年出发的,那时候太宗还不到三十岁。当然文学作品我们不能过分要求严谨,再说了,年轻的皇帝肯定没有壮年的皇帝那么威严拉轰。 太宗和玄奘别过的时候,太宗要玄奘引一杯混有乡土的酒,此剧里,太宗的动作太过随意,捏了一点泥土,随便丢在酒杯里,我似乎看到了尘土飞扬的场景,那么庄重的场合怎么能这么轻蔑? 还有一点是值得称道的,玄奘开始带了一群人出发,我很惊讶地发现,其中有人的武器是唐刀,没错,的确是唐刀,日本武士刀的祖先。唐刀是唐朝人的兵器,劈撩砍刺都可。这个细节让我觉得这部西游记有继续看下去的可能。
郭冬临的这个小品很赞 郭冬临的小品昨天很出彩,巧合造成了误会,误会形成了笑点,演绎人物性格很到位,而且故事的寓意真的很好。小品贴近普通人的生活,同时展现了一个有梦想,踏实憨厚,或许还有点急性子的小伙形象。 我不知道这个是否抄袭,是否借鉴,是否真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点子。说那些抄袭的人,你又为何一定确定是抄袭的?在你们自己的心中,就如此地自卑?即便这个小品的点子真是抄袭的,但是我们看小品,仅仅是看笑点么?一个小品给展现社会好的价值观,这样的小品才是真正的好作品。本山大叔前几年的作品笑点很多,但是我觉得还没有他的早期作品有价值,有意义。所以我依然看好郭冬临这个小品。 相比之下如今赵本山的小品,在境界上就差了许多。在和高秀敏范伟宋丹丹合作时期,笑点很多,倒是一道娱乐的菜。但是笑过之后,以我的拙见,其实是越来越没价值了。我们笑的,是一个坑蒙拐骗的形象,是一个扭曲的价值观。曾经本山大哥的小品(那个“我想有个家”还有第一次的白云黑土,等)那些小品,真的很朴素很亲切,让人看过笑过,心里会有一份温存一份感动。是本山大叔以作品的真诚和自我的朴实,牵动着观众们的心,将我们社会中的值得珍惜的善良带进了我们的心里,赢得了我们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有对本山大叔带给我们欢乐的感谢,还有带给我们的发自肺腑的感动。那个时候,堪称大师。我们称本山大叔“中国的卓别林”,也是因为曾经的他和卓别林一样,他们的作品是有社会价值的。
首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