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击鼓 二击鼓
关注数: 122 粉丝数: 130 发帖数: 1,489 关注贴吧数: 64
网上的文章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脱毒技术,我截了几章大家看看, 网上的文章 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脱毒技术,我截了几章大家看看,太多了估计都没兴趣看完,有兴趣的就自己去百度下。 红字就是组织培养的由来(就是我们说的组培),照片是关于植物组织培养的脱毒技术 1902年在 Schleiden和 Schwann所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的推动下,德国植物生理学家 Haberlandt提出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totipotent)的设想。1939年ite对烟草的组培获得成功,Gautheret与Nobecourt各自培养胡萝 b成功,3人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奠基人。20世纪的40年代末、50年代初 Skoog等人进行烟草髓培养诱导根、芽器官,获得成功。1957年 Skoog和Miller提出了有关植物激素控制器官形成的概念。1958年 Steward和 Reinert等分别由培养的胡萝 b根细胞诱导形成了胚状体和新植株,用实验证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lJ。1960年法国人Morel提出了一个离体无性繁殖兰花的方法,繁殖系数极高,于是迅速建立起了“兰花工业”【2】。 全世界已发现植物病毒近700种。大多数农作物,尤其是无性繁殖的家作物都受到一种或一种以上病毒侵染,且带毒株率高。病毒对寄主植物可造成灭性危害,导致大幅度减产,甚至全株死亡。潜隐性病毒侵染植物造成症状不明显的慢性危害,不易被发现,尤其危险。受病毒侵染的植物全身终生带毒,目前尚无药物可治愈。国内外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培育无病毒苗,实施农作物无病毒化栽培。
对兰花翻盆和换植料的一点浅见 大家都知道,兰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生长速度比较缓慢。和其他植物一样,兰花的生长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也就是说盆内的植料和周围的环境需要相对的稳定,不适宜于经常的翻盆换土。在给兰花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兰花是可以连续多年生长得很好的,而且会一年胜过一年,这个我是有切身体会的。平时注意观察的兰友也应该会发现,翻盆第一年草的长势并不怎么样,而第二年开始长势会明显的好于之前,新芽也会比第一年壮了,这就是说经过较长时间,兰花已经开始适应了你给它提供的环境了。而当它刚刚开始适应这个环境时,你又要给它更换了,这样反复折腾,你的草只会越养越弱。我们翻盆的目的是为了分苗或更换新植料让兰花长得更好,但过于频繁的翻盆却却适得其反。特别是现在我们大多使用的是颗粒植料,经过翻盆,兰根与植料的贴合度会极大的降低,从而大大地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所以,我盆栽的兰花除非有什么毛病,一般是极少在2年之内翻盆换土的。 至于植料,我认为养兰其实也是一个养植料的过程。养过鱼的兰友都知道,养鱼先养水,也就是这个道理。植料养好了,草就会越长越好。在管理适当的情况下,只要新长出来的苗,没有显示出明显弱于上一代的现象,就说明植料基本上是可行的,可以继续使用。很多兰友恰恰会在一盆植料还没养熟养好或是刚刚养熟养好的时候,就把植料倒出来换了、扔掉了,多么可惜啊。换下来的植料舍不得扔的人,有时也会用老植料来种些普草,你可能会发现,这些用老植料种的普草远比你用新植料养的长得好,个中缘由只要我们细细揣摩也不难想出个所以然来。 对于植料,只要不是种过病草,我是全部筛选后重复使用的。特别是混合颗粒植料,在性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重复使用个十年八年应该是没问题的。换下来的老植料,在之前所栽的兰草没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添加到新植料中使用,以保留原植料中已经形成的兰菌群。也不要让新老植料的性状和配比发生过大的变化。或者,通过种植可以总结一下,老植料有没有什么缺点,通过添加一些其他植料进去来调整一下配比,可能会比你配了全新的植料来使用要好得多。
石斛的种植与管理 一般来说,所有的石斛都可以采用上板或盆种两种方法。   板植石斛   板植,其实不过就是找块蛇木板、树皮、或杉木板,甚至可以直接找一节带树皮的树桩也是不错的。   蛇木板就是桫椤板(Alsophila spinulosa(Hook.) Tryon),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至于树皮或树桩,栎树等软木的最好,杉树、松树的都行,龙眼树的也行。总之树皮较厚,较粗糙的好些。(有些朋友喜欢绑在石上也行的,一样的做法。)新鲜的蛇木板、树皮、树桩,尽量煮一下,或暴晒几天,既可以杀虫又可杀菌。   用介刀把蛇板树皮裁剪成合适大小后,再加一个挂钩。挂钩一般用铜电线或铝电线的芯、或不锈铜线,不易生锈。   下山的石斛,基本都是干根,干根并不利于石斛的生长,一般来说,这些根不会再生长,无论上板或盆植,除了留下少量新根、活根用作固定用外,上板或上盆前,该把多余的根剪掉,然后用清水浸一会儿,用牙刷洗干净头部根部粘带的腐树皮和山泥等杂质,再上板或上盆,这样有利于刺激萌发新根。   把石斛铺在蛇板或树皮上,然后覆盖一层水苔(水苔先浸到湿透),最后绑起来。如果怕保水不好,也可以先铺一层薄薄的水苔,再放石斛,然后再覆盖一层水苔。水苔的多与少,一般没多大要求,如果是风兰和短距槽舌兰这些小东西,水苔可尽量少,甚至不放水苔都行,而聚石斛,就要先放水苔再铺聚石斛,然后绑好就行,不用再覆盖水苔在面了。水苔要用好点的,那种白色的不错,一般的下山苔也能用,但最好洗干净杂质。绑石斛的一般的包装带,羊毛线都行,最好找些耐用的粗鱼线。   上完板后,先挂在半阴、通风的地方一至两周,就可正常管理了。   盆种石斛   盆种石斛。首先选盆尽量选些敞口浅盆,至于什么料的盆不重要,可瓦盆,紫沙盆,也可以是塑料盆,盆底一定要有孔,最好盆底和盆壁都带孔的。   至于植料,和国兰差不多。因为石斛是附生植物,所以植料做到通风透气。植料主要分为两大类,硬料和软料。硬料可以是:植金石、火烧土、火山石、珊瑚、红砖粒、大理石、一般的建筑用石,等等。软料可以是:栎树皮、松树皮、蛇木屑、花生壳、椰壳粒等等。(如果种兜兰,最好加点腐质土。)   以上提到的软硬植料可多种合用,也可各取一种就行。软硬植料比例一般为1:1。种植前,可先将所在植料煮一下,再凉至半干状态。上盆和国兰一样的,盆底用粗料(龙眼大小),中间用中料(龙眼核大小),盆面的料稍细(花生或黄豆大小)。   石斛用浅盆,但也尽量浅种,如果浅种时,难种稳,可以在上面用些大点的石子压两周,等长根生稳后再拿开。   种好石斛后,用大水淋一次,然后摆在阴凉通风处一两周,可正常管理。   日常管理   正常管理下,根据各个石斛种类的特点,可摆在阳光可照、光线充足或半阴的地方,但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风,这点至关紧要。视天气湿度,可以每天早上,或隔天,甚至几天喷一次水,浸盆也行。如果不是花期,可以带叶全喷,或浸盆也行。如果是上板的,可直接把板浸到盆中10分钟。一般半个月左右可用复合肥溶成水,喷一次,一定要淡,一盆大约一两粒复合肥的量,浓了不好。也可以浇发酵过的黄豆水,但个人觉得不及化肥好。 由于下山石斛易带虫子虫卵,特别是一些小蜗牛,鼻涕虫,千足虫等,一般是人工捉除。也可以参考国兰防治病虫害有关贴子。   石斛不难种,通风是关键,植料松透,保证湿度,保证光线,肥量稀淡一定能种好。想叶美,阳光不要直照,想多花,多见阳光
兰草-四季兰 一年莳养,两度闻香,三时看花,四季堪当 梅傲寒雪,菊抗秋霜,竹称君子,兰韵悠长 就兰花的大类而言,养护一年,一棵草能花开两度的,只有四季,能在春夏秋三季都能开花的,也是四季。南也好,北也罢,也不乏四季在冬季放花的例子。有人把四季比喻成“全国粮票”,我看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条件比较适宜,所以让四季兰四季开也是我养四季的一个目标。 四季兰容易莳养,容易见花,相对来讲,价格也要便宜一些,更适合刚入门的新手。特别是在北方,它不需要春化过程,上花芽后很快拨起,不用漫长的等待,也不用担心水浇到花芽上而烂掉。就花而言,品种繁多,好品也让人眼花缭乱;就叶而言,大小适中,宽窄得体,虽没有春兰的娇小、寒兰的飘逸、莲瓣的洒脱、蕙兰的霸气,但不乏给人以另一种美,而且就叶艺来讲,能与走下神坛的墨兰有一比的,也就是四季而已。 不怕大家笑话,我养兰入门是从春蕙的下山草开始的,当时有位老者教的是“赌草”,至今他还在领着一些刚入门的兰友在赌。但是我,还有几位同期的兰友已经洗手了,原因当然大家都能猜到。当时还真选了几千元的草,但活到现在的恐怕不多了。而且养开的也是区区的几盆而已,以前在网上发过,可能有的老兰友还有印象吧。但在我手里第一棵开花的却是当时仅有的两盆四季。一年多以后,我终于选择了引种四季,到现在品种也已经有几十种了,太高端的没有,但差不多的还有几盆。好在引种不算失败,除去初期的几组,多数长的都很好,现在开花的已经不下十几盆了,近几天还有近十棵草也要开花了。 北方养兰,不比南方的产区,有其先天气候条件的不足。一般的兰友家里条件都很有限,要么是没有春化环境,要么达不到湿度要求,要么是养兰空间有限,想养开春、蕙等品种,真的很不容易。在聊天的过程中,曾经有不少兰友感慨地说过,养了几年的春、蕙,草长得很好,但至今未能见花。当然是因为冬季室内供暖,湿度小、温度高,没有温差,导致了需要春化的品种无法开花。在东北,能有个单独的房间用于养兰,温湿度可以控制的,对一般的兰友来讲是一种奢侈。既然条件有限,那只能是退而求四季了!自东北兰友群成立以来,经过一年多来的交流,现在在很多东北兰友群内的兰友心里,四季的地位在逐渐提高,眼光更多的是投向了四季,手中的四季品种也在逐渐增加,老手也好,新手也罢,看花闻香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了。 作为一个普通的兰花爱好者,我们还求什么呢?即使你有水平、有条件把春、蕙养开花,那手头再有几盆四季,补充花期的真空,又何乐而不为呢?
以兰养人还是以人养兰 以人养兰还是以兰养人 以兰养人还是以人养兰   刚接触兰花时间不长,但手头的兰花已经不只几十盆了,虽说没什么好的品种,也没几盆是在我手里开出来的,但自己也都喜欢。   茶余饭后经常与朋友聊天,其中自然也多了关于兰的话题,特别是最近在一些东北兰友的共同努力下,建成了东北兰友群,成为东北兰友交流的小平台,时不时与大家在群里聊聊,很开心。平时有空时,今天看看哪棵草来芽了,哪棵草长大了,明天检查一下哪盆草要浇水了,哪盆草该施肥了,等等。与兰在一起,心无杂念,也算是有一个好心情吧。   不过,草多了,问题也随之来了,以前刚入门时贪多,攀比心强,别人有什么就想买什么,买草杂乱无章,参差不齐,钱也算是花了不少(对于一个工薪阶层来说)。现在想送人吧,还有点舍不得,不送吧,占着地方,搭着精力,又有点不干心。于是我就想,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呢?听有过几十年养兰经验的兰友说过,要花大钱弄点好品种养,花那么多钱买的都是些一般的品种,能买一棵好草了,不值啊;也听过有很多年经验的兰友讲只要喜欢就行,喜欢,而且不以经济利益为目的,价位高点低点无所谓;还有的兰友说,养普草玩儿玩儿就行了;外行们呢,呵呵,就不说了,一般都不支持养兰。看着有的品种涨涨跌跌,卖的草真真假假,觉得大家说得似乎都有道理,但那个更适合我呢?   我们先换一个话题,做为一个一般的兰花爱好者来说,手中多了几个高档品种,就意味着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其一,要终日里为几棵贵重的兰担惊受怕,怕养不好导致兰生病了,怕水大了,怕水少了;其二,想让其养在深闺无人知吧,又怕别人不知道你有,想大张旗鼓对外宣传出去吧,还怕不安全,怕被盗被抢(兰花引起的人命案也有不少了吧);其三,要出远门吧,还怕别人照顾不好(尤其是北方的兰友,可能你的身边没有第二个会养兰的),那就一辈子不出远门了吗,你凭什么去会友啊?累不累啊?本来是养兰养心、以兰养人,却变成养兰累心、以人养兰了,这不就是真正的兰奴吗?呵呵,这才是真的不值啊!但如果把这些品种换成一般的、已经大众化的传统品种,或者一些普草,那可能就不存在上面的这些担惊受怕了,也就是说没有那么累了,才能称做"玩儿兰",不是吗?   我们再回到前面那个话题,到底哪个更适合我呢?也许经过这一番思考之后,因为我不是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所以我会选择养大众化的品种,几十几百一苗的,甚至是养普草。养好长成大盆了,开花一样壮观,照样有个好心情;养不好了甚至倒了,也没大的损失;朋友喜欢了,随时拿走,大家也都高兴,但就是不卖。但如果你经济条件稍好些,也可以稍微加一个档次,这样也没什么太大的心理负担。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玩儿兰"。   说了这么多,不知大家有没有同感。该吃饭去了!   欢迎大家指正!
兰草的新芽与新叶养护 【十七】兰草的新芽与新叶养护(14.7.6再补) 兰草新芽经过4.5.6月的生长,已经长成新叶,而不能再称新芽。而短于5公分的则称为新芽。新叶长度还没达到老叶的长度,或假鳞茎还没膨大,都算新叶。新叶养护也重要。新芽浇水喷水时可用小塑料袋罩一下,而新叶无法用塑料袋去保护,更易出现问题。 (1)浇水正确方法:新叶浇水应该从兰盆边缘以及兰草假鳞茎以下部分浇入,一般用矿泉水瓶做的浇水瓶(瓶盖上锥十几个直径0.2-0.3毫米小孔,“农夫山泉”是软质瓶盖,易钻孔)浇水,不能用洒水壶,更不能用洒水壶从兰草上面往下喷淋,喷壶嘴要小巧。目的是不能把水浇入新叶芯子里,否则新叶腐烂,一年期望与辛苦付之东流。 (2)兰草在盆中的正确高低:老手以及兰草书籍介绍兰草正确高低应该种成馒头状,就是假鳞茎不低于兰草盆口,这样种法便于浇水,避免把水浇入兰叶芯里造成叶子被水渍坏,尤其新叶,一渍就出问题。 (3)新叶被水渍坏是死新苗一苗;被肥渍坏则导致包括新叶在内的整株兰草死亡。 (4)新叶不能用布去檫洗,容易檫伤新叶,严重的会把新叶从叶芯里抽出来。也应避免用手去摸。 (5)喷水:新叶最好不喷水,如要喷水,一要确保水质纯净,二是只能喷新叶的上半部,以防水液流入叶芯。因此,新叶喷水要掌握一个度,稍湿即可,不能形成滴水。 (6)新叶展叶期不喷叶面肥,易损伤新叶。也有掌握不住肥液浓度渍伤新叶留下疤痕,这种疤痕是永久性的,影响兰草整体美观。 (7)新叶不能淋雨,如误淋,则用小电扇慢慢吹干雨水。 (8)每年8月5日后就是秋天,中午太阳还较强烈,一般在上午9点前,下午4点后能直射阳光。 (9)浇肥以通用肥(氮磷钾=20:20:20)为主,适当配点高磷肥(10:30:20)或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新叶硬化及假鳞茎膨大,应该薄肥勤施。不少兰友问及新芽与新叶的施肥问题,一般讲,新芽短于5公分,肥液浓度为正常浓度的3分之一,比如花多多肥液正常浓度为千分之0.3克的话,新芽期间肥液浓度应该在千分之0.1克,一直到5公分以上,才能逐渐增加浓度,否则容易烧芽。高档兰草的新芽很珍贵,更应控制好浓度。 (10)新苗假鳞茎膨大,标志着新苗基本成熟,可以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兰草日常管理模式。 小 结 牢记水和肥液不能浇(流)入兰草新叶芯是新叶养护的关键。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