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纳阿助 阿纳阿助
关注数: 51 粉丝数: 128 发帖数: 6,391 关注贴吧数: 41
中国(盘县) 东盟十国产能峰会 将在妥乐召开 6月2日,市委副书记魏雄军主持召开会议,落实市委书记李再勇和市委副书记、市长周荣的要求,专题听取盘县对接东盟系列活动筹备工作情况汇报。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抢抓机遇、精心组织,认真细致地做好相关筹备工作,扎实走好面向东盟开放的第一步。   市委常委、盘县县委书记付国祥出席会议并讲话。   魏雄军听取了盘县对接东盟系列活动筹备工作情况汇报,他指出,举办这次“中国·盘县对接东盟系列活动”是我市积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具体体现,是构筑面向东南亚“双向桥头堡”的重要举措,对扩大六盘水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全力支持,共同唱好对接东盟活动“这台大戏”,进一步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魏雄军强调,要高端策划,精心准备、精心安排、精心组织,认真设计好每个细节和环节,把这次活动办出水平、办出质量、办出精彩。要加强宣传,既要重视国内宣传,也要重视国际宣传,既要重视对外宣传,也要重视对内宣传,通过这次活动放大中国凉都形象,让更多的人关注六盘水、了解六盘水、投资六盘水、成功六盘水。要提前做足功课,熟悉东盟国家的国情、政策、习惯,熟悉参会人员的基本情况,展开“点对点”的深度交流,力促多元合作。要强化成果转化,项目的甄选、文稿的翻译、政策的解读要符合东盟国家的习惯,减少沟通障碍,让合作更有信心、更有诚意。要加强环境建设,大力开展“四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凉都”活动,提高市民素质、优化人文环境,为在盘县妥乐召开的“中国(盘县)——东盟国际产能峰会”营造良好的氛围。要强化组织领导,以盘县为主,市直有关部门全力支持、及时跟进、做好指导,确保盘县对接东盟系列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市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会并发言。
布摩文化的现状及对策 大方县彝学会会长 康朝敏 彝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其文化的精髓就是布摩文化,布摩文化是由布摩们所创造和传承的,以经书和礼仪为载体,无论是古老的彝族文字,浩如烟海的彝族古籍,灿若星河的民间文学,还是彝文文献《指路经》或称《指路书》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彝族文化礼仪等方面内容,而作为布摩文化,更是充满神秘色彩。 但是,随着历史的演变,文明的进步,使其占有绝对优势的主流文化愈加强大,并凭借这一优势不经意地吞噬着彝族文化。加上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角,必然会带来一次民族经济、文化大开发的高潮。在这样的历史趋势下,这样的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也加快了变迁的步伐。在这里,我个人仅仅从布摩文化的现状及其对策两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不对之处,请各位专家、学者们批评指正。 一、布摩文化的现状 从近年来我们对我县彝区布摩人数统计及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研来看,布摩文化现状不容乐观,令人担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变迁形式层出不穷,布摩文化传承令人担 文化变迁是一切文化的永存现象,指或由于民族社会的内部大发展,或是由于不同民族间的接触,因而引起的一个民族的文化的改变。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同时,体现民族特征的文化特点也在随之变化,彝族文化也不例外。2011年,我县彝学会对全县彝族聚居地区进行布摩先生调查统计,全县目前仅有从事布摩26人,与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相比,布摩先生人数呈梯状下降,形式不容乐观。 (二)传统文化受到先进文化的不断冲击,民族语言濒临消失 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和矛盾进一步加剧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将会是物质文化形式的变化领先于老式文化形式的变化,有形文化形式的变化领导于无形文化的变化,消费领域的变化领先于生产领域的文化,并且会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形式迅速淘汰,或者消亡。2010年,我们彝学会在我县民宗局的领导下,对全县彝族聚居地方进行了民族语言使用情况统计,其结果令人担忧。单从语言上就出现了断代现象,这种现象就特别严重。在彝族聚居的村寨里,十七八岁的小伙姑娘基本不会说彝话,但还能听懂大部分,连母语基础都没有了,要传承好民族文化谈何容易,更不要说是布摩文化了。通过比较,从九十年代起被先进文化同化的速度相当惊人,这难道又不令人担忧吗?
1 下一页